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ENO1抗体与狼疮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琳崎 赵静 +6 位作者 王红彦 王宗沂 李英妮 汤稷旸 李思莹 曲进锋 赵明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9-1105,共7页
目的:研究抗α烯醇化酶抗体[抗ENO1(enolase 1)抗体]水平与狼疮性视网膜病变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活动性SLE患者,分为SL... 目的:研究抗α烯醇化酶抗体[抗ENO1(enolase 1)抗体]水平与狼疮性视网膜病变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活动性SLE患者,分为SLE合并和不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两组,同时以年龄匹配且不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抗ENO1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同时收集前两组SLE患者活动性相关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分析抗ENO1抗体水平与其他SLE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现了多种视网膜病变,占比排名前三的是视网膜出血(14/32,43.75%)、棉絮斑(8/32,25.00%)和视网膜静脉阻塞(3/32,9.38%)。在32例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有13例(40.63%)出现了两种及以上的视网膜病变。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抗ENO1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不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组(P<0.05),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具有更高的SLE疾病活动度评分(P<0.001)。将SLE患者分为抗ENO1抗体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研究发现,在临床表现上,抗ENO1抗体阳性与发热和尿潜血有关的可能性大(P=0.011,P=0.042);在实验室指标上,与抗ENO1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相比,抗ENO1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具有更高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LT,P<0.01),此外,抗ENO1抗体阳性患者还具有更高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P<0.05)。结论: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的SLE患者血清中抗ENO1抗体的水平和阳性率明显升高,且具有更高的疾病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视网膜病变 自身抗体 α烯醇化酶 抗ENO1抗体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与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长期随访的眼底结构与视功能预后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恩忠 尹虹 +2 位作者 王宗沂 姚璐 赵明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长期随访的视功能和眼底结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首诊且随访时间≥5年的ROP患儿35例63只眼... 目的对比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长期随访的视功能和眼底结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首诊且随访时间≥5年的ROP患儿35例6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36只眼,女性14例27只眼;出生胎龄(GA)(29.30±1.77)周。急进型ROP(A-ROP)12只眼;阈值前1型ROP 51只眼。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仅接受单一抗VEGF药物或激光光凝治疗,并据此分为抗VEGF治疗组、激光治疗组,分别为20例35只眼、15例28只眼。两组患儿GA、出生体重、首次接受治疗时矫正胎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44、0.859、0.694);A-ROP、阈值前1型ROP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屈光度以等效球镜度(SE)表示。对比观察治疗后5年时两组患眼BCVA、屈光状态、视野缺损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FFA周边视网膜异常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5年,抗VEGF治疗组患眼周边可见视网膜无血管区,大小为(2.32±1.84)个视盘直径,其中周边无血管区交界处存在荧光素渗漏1只眼;激光治疗组患眼周边视网膜可见陈旧光凝斑,未见荧光素渗漏。抗VEGF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15(0.00,0.20)、0.10(0.00,0.16);SE分别为0.50(-1.25,1.31)、0.38(-4.25,1.75)D;视野平均缺损(MD)值分别为2.70(1.20,4.80)、4.25(2.83,6.98)dB;CFT、SFCT分别为(225.00±29.31)、(287.18±68.56)μm和(237.17±32.81)、(279.79±43.61)μm。两组患眼logMAR BCVA、CFT、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0.147、0.622)。激光治疗组患眼SE的下四分位数、视野MD值明显高于抗VEGF治疗组,但SE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视野MD值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抗VEGF药物、激光光凝治疗早期ROP均可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周边视野可以较大程度得到保留;激光光凝治疗者周边视野缺损较抗VEGF药物治疗者更显著;对于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发育大致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凝固术 视野 视力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患眼临床特征及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梦洋 钱形 +5 位作者 黎晓新 孙国盛 胡洁 王宗沂 赵明威 曲进锋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MM )患眼的临床特征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AMM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均为单眼...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MM )患眼的临床特征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AMM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7岁。均以视力下降,伴或不伴眼前暗影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FA检査。行OCT血管成像(OCTA)检査10只眼,视野检査5只眼,近红外眼底照相1只眼。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OCT、OCTA影像特征。结果12只眼中,BCVA0.05?W0.1者5只眼,0.3?0.5者4只眼,0.6?1.0者3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只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 7只眼。BRAO7只眼中,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1只眼,陈旧性BRAO3只眼,单纯BRAO1只眼;单纯CRVO4只眼,其中非缺血型CRVO 3只眼。OCT检査结果显示,所有患眼可见黄斑旁中心视网膜内核层局限性强反射条带。OCTA检查结果显示,横断面(en-face) OCT可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强反射病灶;外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可见与病灶对应的弱反射区域。OCTA及en-face OCT^显示不同程度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丢失、拱环形态异常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扩大。结论急性期PAMM OCT表现为特征性内核层强反射条带;en-face OCT表现为清晰的片状强反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局部血流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 多模式影像特征
原文传递
白内障术后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宗沂 曲进锋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相关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复习1例78岁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于外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4 d,诉右眼突发视力下降而就诊,经眼电生理检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断为... 目的探讨手术相关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复习1例78岁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于外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4 d,诉右眼突发视力下降而就诊,经眼电生理检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断为右眼白内障术后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行右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及激素冲击治疗。结果治疗第19天右眼视力恢复至0.05。结论此为一罕见病例,且由于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于术前警惕本病的发生,对PION高危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对其做必要的全身检查,特别是评估其全身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非常重要。对于中老年人突发视力急剧严重下降伴或不伴视野缺损,眼底又无明显改变者,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视神经疾病后,应考虑PION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板层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微结构变化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梦洋 曲进锋 +6 位作者 韩馨瑶 姚昱欧 张慧 金恩忠 胡洁 王宗沂 赵明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观察板层黄斑裂孔(LMH)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视网膜微结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接受PPV治疗的LMH患者40例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5只眼,女性26例26... 目的观察板层黄斑裂孔(LMH)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视网膜微结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接受PPV治疗的LMH患者40例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5只眼,女性26例26只眼;平均年龄(67.8±8.6)岁。有晶状体眼37只眼,IOL眼4只眼。牵拉型、退行型、混合型分别为29、7、5只眼。患者均行BCVA、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57±0.27;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厚度(MRT)分别为(192.3±108.9)、(427.5±110.2)μm。牵拉型29只眼中,伴视网膜囊腔17只眼,黄斑劈裂8只眼,椭圆体带(EZ)不完整3只眼。退行型7只眼中,伴LMH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HEP)5只眼,视网膜囊腔5只眼,EZ不完整5只眼。混合型5只眼中,伴LHEP2只眼,黄斑前膜1只眼,EZ不完整4只眼。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8±5.2)个月。其中,随访时间≥24个月者10只眼。手术后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CRT、MRT变化。连续变量比较行t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37±0.2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1)。平均CRT、MRT分别为(245.2±90.8)、(347.0±46.7)μm;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5.24,P<0.05、<0.01)。CRT、MRT在手术后6个月内变化幅度较大,此后趋于平缓。牵拉型患眼,手术前存在EZ不完整的3只眼中,EZ恢复完整性2只眼,部分恢复1只眼。手术前伴视网膜囊腔的17只眼、黄斑劈裂的8只眼中,仍有囊腔4只眼,劈裂孔均消失。退行型患眼,手术前伴视网膜囊腔的5只眼中,仍有囊腔2只眼;EZ均未恢复完整性。随访时间≥24个月的10只眼中,出现黄斑区RGC复合体部分萎缩6只眼,神经纤维层分离样改变2只眼。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未发生全层黄斑裂孔。结论PPV可有效提高多数LMH患眼视力以及促进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