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道教文物的保护
1
作者 王宜峨 陈晓莉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的道教文化艺术,上承距今数千年的上古时代,下及今日的广大乡里民俗,绵延相继,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与精神生活。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巨大... 中国的道教文化艺术,上承距今数千年的上古时代,下及今日的广大乡里民俗,绵延相继,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与精神生活。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这同样可以从人们对道教文物的认识和保护中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物 改革开放 保护 文化艺术 上古时代 文化发展 精神生活 衣食住行
原文传递
道教的妇女观
2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0,共2页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佛教 宇宙观 信仰 儒家思想 妇女观 宗旨 中国封建社会 对待 妇女问题
原文传递
仙道贵生 仙道贵和
3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4,共2页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贵生 教规 教义 大地 宗教 仙道 爱生 原始信仰 优秀
原文传递
盛世修典 传承文明——《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4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中华道藏》 道教 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原文传递
为道者当先立功德
5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迈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江泽民同志在2001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向我国各宗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中国道教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思想和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是摆在我们大... 目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迈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江泽民同志在2001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向我国各宗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中国道教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思想和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道教文化 继承 爱国主义
原文传递
宗教界人士迎春茶话会在京举行
6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2006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宗教界人士 中央统战部 全国政协 中国道教协会 宗教事务 副秘书长 副局长 宗教团体 副会长
原文传递
发扬传统 保持特色——道教刊物编辑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2008年第6期23-24,30,共3页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明年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个时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60年来道教刊物从无到有的曲折历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道教刊物发展的历史,许多情景和事情至今历历在目。我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来到中国道教协会工...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明年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个时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60年来道教刊物从无到有的曲折历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道教刊物发展的历史,许多情景和事情至今历历在目。我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来到中国道教协会工作的,作为《中国道教》杂志的一名工作人员,目睹了30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30年来中国道教的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教》 编辑工作 刊物 改革开放初期 新中国成立 传统 发扬 展望
原文传递
“《道德经》版本(文物)展”在港展览反响热烈
8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配合在西安、香港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活动,同时也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主办...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配合在西安、香港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活动,同时也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国际道德经论坛香港组委会和国家图书馆承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协办,于2007年4月26日至5月9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办了“《道德经》版本(文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文物 版本 中国道教协会 香港回归 展览 优秀传统文化 宗教事务
原文传递
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在香港举行
9
作者 李明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2月22日,"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开幕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行,展览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文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到5月11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袁炳栋、香港中... 2月22日,"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开幕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行,展览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文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到5月11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袁炳栋、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杨纲凯、国学大师饶宗颐等出席了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道教文化研究 文物展 道场 书斋 中国道教协会 宗教事务 国学大师
原文传递
道教的造像艺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CSSCI 1989年第1期35-39,23,共6页
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宗教与艺术就好象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艺术作品,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宗教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美好愿望与追求,而艺术正是古代人们对自己这种愿望与追... 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宗教与艺术就好象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艺术作品,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宗教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美好愿望与追求,而艺术正是古代人们对自己这种愿望与追求的形象表达。后来,由于人们对神仙的无限敬畏,“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神仙信仰 造像艺术 艺术作品 道教造像 中国小说史略 龙山石窟 致美 道藏源流考 科戒
原文传递
论道教的妇女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CSSCI 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都是以男性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男人创造了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文化,而妇女则沦为男性的奴仆,社会的附属品。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社会的人...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都是以男性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男人创造了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文化,而妇女则沦为男性的奴仆,社会的附属品。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社会的人的价值和参予社会活动的平等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残酷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着妇女,将她们禁锢在封闭的家庭中,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家庭的附庸。总之,在男尊女卑,两性不平等的男人世界里,女性成为男人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的统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道教 碧霞元君 《太平经》 女性 伦理道德 《墉城集仙录》 社会主义 阴阳 《太平经合校》
原文传递
中国人对真武的信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道教信奉 真武 中国 宗教观念 天神崇拜
原文传递
道教艺术展在太平洋彼岸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美国 “道教与中国艺术展” 中国道教协会 道教文物
原文传递
道教胜地——武当山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1982年第2期85-97,共13页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南,《水经注·沔水条》曰:“沔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水导源于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参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明时尊为太岳,复称元岳。武当山发源秦岭,为大巴山北脉,周环八百余里,长...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南,《水经注·沔水条》曰:“沔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水导源于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参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明时尊为太岳,复称元岳。武当山发源秦岭,为大巴山北脉,周环八百余里,长江南绕,汉水北回,层峰叠嶂,标奇孕秀,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称武当山为“气吞泰华银河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仙室 太和宫 张三丰 沔水 遇真宫 紫霄宫 水经注 武当县 三教合一
原文传递
试谈《老》、《庄》及《淮南子》的审美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CSSCI 1991年第3期13-19,共7页
关于老子学说中的美学思想,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的文章甚至认为老子无关学,反对“美”,从不讲审美的问题。笔者以为老子、庄子等道家书中有其独特的审美观,这种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道教艺术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于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有重... 关于老子学说中的美学思想,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的文章甚至认为老子无关学,反对“美”,从不讲审美的问题。笔者以为老子、庄子等道家书中有其独特的审美观,这种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道教艺术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于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有重大影响。一、老子的审美思想老子《道德经》不是专论美学的著作,但其中也提出了道家对审美的思想。老子的审美思想不是从美与艺术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来观察美,而是从“道”的自然无为的观点,从个体生命如何求得自由发展的观点出发观察美的。这一点是与儒家美学思想很不同的,也正由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美学思想 自然无为 审美思想 社会伦理道德 原道训 儒家美学 淮南鸿烈 庄子思想 魏晋六朝
原文传递
北京白云观与明《正统道藏》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77,共1页
北京白云观收藏的《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皇帝御赐白云观的,至今,白云观斋堂廊南墙上仍嵌有“赐经碑”,遗憾的是.这部珍贵的《道藏》已缺佚.只剩半部.另外的半部已不知去向。白云观还曾收藏过一部完整的,清代道光年间用明版《... 北京白云观收藏的《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皇帝御赐白云观的,至今,白云观斋堂廊南墙上仍嵌有“赐经碑”,遗憾的是.这部珍贵的《道藏》已缺佚.只剩半部.另外的半部已不知去向。白云观还曾收藏过一部完整的,清代道光年间用明版《道藏》经版印刷而成的《道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道藏》 白云观 北京 《道藏》 道光年间 收藏
原文传递
道教中的关帝信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宜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道教 关帝信仰 关羽 三国故事 信仰核心
原文传递
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1988年第3期56-58,共3页
解州关帝庙,又称崇宁宫,在山西省解州城西,其背临著名运城盐池,面对绵延的中条山脉,风景秀丽。解州东南十公里处的常平村为关羽的故乡,故解州关帝庙规模宏大,被誉为全国武庙之冠,或称为武庙之祖。该庙占地面积约十七万平方米,目前开放... 解州关帝庙,又称崇宁宫,在山西省解州城西,其背临著名运城盐池,面对绵延的中条山脉,风景秀丽。解州东南十公里处的常平村为关羽的故乡,故解州关帝庙规模宏大,被誉为全国武庙之冠,或称为武庙之祖。该庙占地面积约十七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建筑面积为一万八千五百多平方米。据说解州关帝庙初创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重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据《解州崇宁宫》题记云:“宋祥符甲寅岁,帝假阴兵破蚩尤,复盐池,奉勒修建,南面条山,北连硝水,……。元祐壬申又勒重修,崇宁中封帝为崇宁真君,榜日崇宁宫。历金、元至明修饰不一。”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季冬十二日,“夜半大震,庙倾圯,……”后由赵祖元主持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再毁于大火,后又重修,历时十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宁宫 大中祥符 至明 明嘉靖 甲寅 祖元 于宋 四十一 开皇 明万历
原文传递
道教的神仙信仰及其造像建筑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1986年第17期77-98,共22页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种神仙信仰的道教造像艺术和建筑艺术。这些精湛的造像艺术和规模宏伟的建筑,一直是中华氏族文化这座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为世人所赞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信仰 建筑艺术 规模宏伟 神仙家 天师府 北京白云观 行天宫 科戒 龙山石窟 真灵位业图
原文传递
元代神仙道化戏与剧作家马致远
20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8,共4页
我国的戏曲艺术形成较晚。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是旁门小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的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另外,我... 我国的戏曲艺术形成较晚。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是旁门小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的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另外,我国的戏曲艺术是包含有歌舞、音乐、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道化戏 马致远 元杂剧 吕洞宾 《汉宫秋》 《岳阳楼》 汉民族 知识分子 全真道 中国道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