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特征,并以外周血淋巴细胞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lymphocyte curve,L_AUC)作为免疫重建指标,研究其与肾移植术后早期BK病毒(BK virus,BKV)再激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特征,并以外周血淋巴细胞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lymphocyte curve,L_AUC)作为免疫重建指标,研究其与肾移植术后早期BK病毒(BK virus,BKV)再激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BKV-DNA载量,统计BKV感染情况,计算术后第1天到第30天的L_AUC。其中L_AUC定义为淋巴细胞计数-时间曲线下的一系列淋巴细胞计数之和。分析导致肾移植术后早期BK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以及L_AUC与BKV再激活的相关性。结果131例肾移植患者中,共40例患者检测到BKV再激活,且均为BKV尿症。BKV激活组患者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KV阴性组,术后30 d的L_AUC在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对混杂因素进行较正后,低L_AUC(95%CI=1.416~8.726,P=0.007)被确定为肾移植术后早期BKV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95%CI=0.129~0.723,P=0.007)为肾移植术后早期BKV再激活的保护因素。结论外周血L_AUC与肾移植术后早期的BKV再激活相关,术后30 d内低L_AUC的肾移植患者更容易发生BKV的再激活。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切除的原因。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移植肾切除患者20例,收集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切除时间、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术后移植肾病理等数据,分析早期移植肾切除原因。结果...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切除的原因。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移植肾切除患者20例,收集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切除时间、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术后移植肾病理等数据,分析早期移植肾切除原因。结果:20例患者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切除的中位时间为9.5(0~77)d。彩色多普勒示超声示移植肾内血流均稀疏、阻力指数较高。术后病理显示,20例患者中移植肾血管栓塞10例(50%)、排斥反应5例(25%)、出血后改变2例(10%)、移植肾感染2例(10%)、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1例(5%)。20例患者中,9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供肾,其中2例因感染切除移植肾,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毛霉菌。结论:早期移植肾切除的主要原因为移植肾血栓形成和急性排斥反应;感染为DCD肾移植患者早期移植肾切除的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患儿男,200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当地医院,剖腹产,出生后发现尿道下裂外生殖器畸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2005年10月行染色体检查为46,XY,行腹腔镜左侧睾丸下拉固定术.2006年4月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尿泡沫多,查尿常规蛋...患儿男,200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当地医院,剖腹产,出生后发现尿道下裂外生殖器畸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2005年10月行染色体检查为46,XY,行腹腔镜左侧睾丸下拉固定术.2006年4月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尿泡沫多,查尿常规蛋白阳性(+++).双侧肾脏穿刺活检为局灶性球性及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考虑为激素耐药型.2009年3月开始患儿尿量逐渐减少,尿泡沫仍存在,肌酐500 μmol/L,6月给予置腹透管,腹膜透析1次后管腔堵塞伴伤口渗液,予拔出腹透管.2009年7月给予重新置入腹膜透析管,8月10日行腹膜透析,腹透0周期引出少许浅乳白色液体,腹透液乳糜试验阳性,考虑乳糜腹,停止腹膜透析.8月13日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血透,总入量800ml,超滤1400 ml.诊断为Denys-Drash 综合征,尿毒症,乳糜腹,高脂血症,中度贫血.为进一步诊治,患儿母亲欲捐献1个肾脏行肾移植治疗,收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患儿生殖器检查示阴囊畸形,未扪及睾丸,阴茎畸形,包茎,尿道口位于阴茎下方.入院后肾功能示尿素24.2 mmol/L,肌酐402 μmol/L,尿酸328 μmol/L.2009年10月26日在全麻下双侧根治性肾切除+右侧隐睾切除+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患儿切除左侧肾脏大小9.5 cm ×3.5 cm ×3.0 cm,右侧肾脏大小6.0 cm ×4.0 cm×3.0 cm,探查见右侧隐睾,位于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约1.5 cm×1.0 cm ×0.7 cm,予切除.一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两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开放动静脉后,吻合口血流通畅,肾脏色泽红润.两定点端端吻合供肾输尿管和患儿左侧输尿管.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予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他克莫司3 mg/d,麦考酚酸酯0.5 g/d,激素在术中及术后1周采用甲泼尼龙,剂量递减,1周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1个月后停用激素.术后病理示双侧肾脏皮质内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肾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隐睾未见睾丸曲细精管发育.术后7d肌酐降至正常,术后29 d 出院,出院时肌酐36 μmol/L.患儿现随访1年11个月余,移植肾功能良好,生长发育良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特征,并以外周血淋巴细胞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lymphocyte curve,L_AUC)作为免疫重建指标,研究其与肾移植术后早期BK病毒(BK virus,BKV)再激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BKV-DNA载量,统计BKV感染情况,计算术后第1天到第30天的L_AUC。其中L_AUC定义为淋巴细胞计数-时间曲线下的一系列淋巴细胞计数之和。分析导致肾移植术后早期BK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以及L_AUC与BKV再激活的相关性。结果131例肾移植患者中,共40例患者检测到BKV再激活,且均为BKV尿症。BKV激活组患者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KV阴性组,术后30 d的L_AUC在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对混杂因素进行较正后,低L_AUC(95%CI=1.416~8.726,P=0.007)被确定为肾移植术后早期BKV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95%CI=0.129~0.723,P=0.007)为肾移植术后早期BKV再激活的保护因素。结论外周血L_AUC与肾移植术后早期的BKV再激活相关,术后30 d内低L_AUC的肾移植患者更容易发生BKV的再激活。
文摘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切除的原因。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移植肾切除患者20例,收集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切除时间、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术后移植肾病理等数据,分析早期移植肾切除原因。结果:20例患者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切除的中位时间为9.5(0~77)d。彩色多普勒示超声示移植肾内血流均稀疏、阻力指数较高。术后病理显示,20例患者中移植肾血管栓塞10例(50%)、排斥反应5例(25%)、出血后改变2例(10%)、移植肾感染2例(10%)、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1例(5%)。20例患者中,9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供肾,其中2例因感染切除移植肾,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毛霉菌。结论:早期移植肾切除的主要原因为移植肾血栓形成和急性排斥反应;感染为DCD肾移植患者早期移植肾切除的原因之一。
文摘患儿男,200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当地医院,剖腹产,出生后发现尿道下裂外生殖器畸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2005年10月行染色体检查为46,XY,行腹腔镜左侧睾丸下拉固定术.2006年4月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尿泡沫多,查尿常规蛋白阳性(+++).双侧肾脏穿刺活检为局灶性球性及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考虑为激素耐药型.2009年3月开始患儿尿量逐渐减少,尿泡沫仍存在,肌酐500 μmol/L,6月给予置腹透管,腹膜透析1次后管腔堵塞伴伤口渗液,予拔出腹透管.2009年7月给予重新置入腹膜透析管,8月10日行腹膜透析,腹透0周期引出少许浅乳白色液体,腹透液乳糜试验阳性,考虑乳糜腹,停止腹膜透析.8月13日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血透,总入量800ml,超滤1400 ml.诊断为Denys-Drash 综合征,尿毒症,乳糜腹,高脂血症,中度贫血.为进一步诊治,患儿母亲欲捐献1个肾脏行肾移植治疗,收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患儿生殖器检查示阴囊畸形,未扪及睾丸,阴茎畸形,包茎,尿道口位于阴茎下方.入院后肾功能示尿素24.2 mmol/L,肌酐402 μmol/L,尿酸328 μmol/L.2009年10月26日在全麻下双侧根治性肾切除+右侧隐睾切除+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患儿切除左侧肾脏大小9.5 cm ×3.5 cm ×3.0 cm,右侧肾脏大小6.0 cm ×4.0 cm×3.0 cm,探查见右侧隐睾,位于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约1.5 cm×1.0 cm ×0.7 cm,予切除.一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两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开放动静脉后,吻合口血流通畅,肾脏色泽红润.两定点端端吻合供肾输尿管和患儿左侧输尿管.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予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他克莫司3 mg/d,麦考酚酸酯0.5 g/d,激素在术中及术后1周采用甲泼尼龙,剂量递减,1周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1个月后停用激素.术后病理示双侧肾脏皮质内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肾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隐睾未见睾丸曲细精管发育.术后7d肌酐降至正常,术后29 d 出院,出院时肌酐36 μmol/L.患儿现随访1年11个月余,移植肾功能良好,生长发育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