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鉴定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
作者 王家典 张夏楠 +2 位作者 罗容 贾富霞 李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在专业框架下进行思政教育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模式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在育才过程中实现育德。笔者对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融合课程思政进行总结,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药鉴定学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特异棉花新种质春矮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家典 房卫平 +2 位作者 孙玉堂 马会平 夏爱美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期21-24,共4页
特异棉花新种质春矮早①王家典房卫平孙玉堂马会平夏爱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1选育经过1984年以〔(豫棉1号×中31)F1×辐矮816〕F1×〔(河南69×中31)F1×M03〕F1进行复... 特异棉花新种质春矮早①王家典房卫平孙玉堂马会平夏爱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1选育经过1984年以〔(豫棉1号×中31)F1×辐矮816〕F1×〔(河南69×中31)F1×M03〕F1进行复交。1987年在复交F3株行中选择矮秆、早熟、抗病的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春矮早 品种试验
下载PDF
棉花抗源DNA导入育种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家典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11,共2页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作物分子育种开拓了新途径。以离体组织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Ti质粒载体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等,在双、单子叶植物中均获得了转化植株;以整体植株细胞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微量注射法和花粉载体法,在黑麦、玉米...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作物分子育种开拓了新途径。以离体组织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Ti质粒载体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等,在双、单子叶植物中均获得了转化植株;以整体植株细胞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微量注射法和花粉载体法,在黑麦、玉米、烟草、棉花等作物上也获得了变异的新个体。为探索棉花抗源DNA导入在棉花抗性育种中的可能性,于1981年,我们同上海生化所协作,进行了棉花枯萎病抗源总体DNA的导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病性 育种 枯萎病 DNA
下载PDF
豫棉花新品种棉四号及其选育
4
作者 王家典 刘林 +5 位作者 纪好勤 夏爱美 孙玉堂 马惠平 杨小昆 李爱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9,共8页
豫棉四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1984—1988年,该品种经过品系试验、省区试、黄河流域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早熟性和适应性均超过晋棉七号、中棉12号、豫棉一号和冀棉八号,是目前国内... 豫棉四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1984—1988年,该品种经过品系试验、省区试、黄河流域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早熟性和适应性均超过晋棉七号、中棉12号、豫棉一号和冀棉八号,是目前国内综合性状较好的一个棉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豫棉四号 选育
下载PDF
高产优质双抗棉花新品种豫棉11号
5
作者 王家典 杨小昆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会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5,共2页
高产优质双抗棉花新品种豫棉11号王家典,杨小昆,孙玉堂,马会平(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棉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协作,利用中棉(G.nan-hing.Meyen)完紫染... 高产优质双抗棉花新品种豫棉11号王家典,杨小昆,孙玉堂,马会平(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棉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协作,利用中棉(G.nan-hing.Meyen)完紫染色体加倍同陆地棉(C.hirs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豫棉11号 品种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豫棉八号的选育
6
作者 王家典 杨小昆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会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19,共3页
豫棉八号具有丰产优质、抗病和农艺性状优的特点,特别是纤维品质好,色泽洁白有丝光,其长度、强力、细度配套理想,适纺高档细支纱,是目前较理想的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棉花新品种。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育种
下载PDF
豫棉11号新品种选育
7
作者 王家典 杨小昆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惠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4-24,共1页
豫棉11号新品种选育王家典,杨小昆,孙玉堂,马惠平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80年代初,我们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梁正兰先生和孙传渭等同志协作,利用他们的陆中杂种后代,试图通过转育把中棉(亚洲棉)早熟、抗旱、抗... 豫棉11号新品种选育王家典,杨小昆,孙玉堂,马惠平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80年代初,我们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梁正兰先生和孙传渭等同志协作,利用他们的陆中杂种后代,试图通过转育把中棉(亚洲棉)早熟、抗旱、抗病虫、烂铃少,以及对我国的气候、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选择育种 豫棉11号
下载PDF
豫棉8号简介
8
作者 王家典 杨小昆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会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6,共2页
豫棉8号(原郑466)于1992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2年10月被农业部定为扩繁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病、抗螨和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特别是纤维品质好,色泽洁白有丝光,其长度、强力、细度配套合理。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豫棉4号
9
作者 王家典 刘林 +1 位作者 纪好勤 夏爱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豫棉4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以高产、优质、较早熟、高感枯黄萎病的67优系作基础亲本,用陕1155和陕401—21作抗病补偿亲本进行复式杂交,后代经病地筛选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89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豫棉4号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被引量:28
10
作者 房卫平 许守明 +2 位作者 孙玉堂 唐中杰 王家典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3,共3页
以抗黄萎病品种豫棉 2 1号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 11号的杂交F2 为材料 ,采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分析法 ,用RAPD引物筛选出豫棉 2 1号黄萎病抗性的RAPD标记OPB -1913 0 0 。该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交换值为 1... 以抗黄萎病品种豫棉 2 1号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 11号的杂交F2 为材料 ,采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分析法 ,用RAPD引物筛选出豫棉 2 1号黄萎病抗性的RAPD标记OPB -1913 0 0 。该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交换值为 12 .1% ,遗传距离为 12 .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分子标记 RAPD 抗病性
下载PDF
右归丸“阴中求阳”配伍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浩龙 王家典 +4 位作者 卢鋆 翟鹏云 赵晖 李明 王蕾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究右归丸及其拆方滋阴和补阳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阐释右归丸"阴中求阳"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滋阴方组和补阳方组5组,每组6只。采用肌... 目的探究右归丸及其拆方滋阴和补阳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阐释右归丸"阴中求阳"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滋阴方组和补阳方组5组,每组6只。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方法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胸腺、肾上腺和脾重量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 cortico hormones,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结果右归丸及其拆方对肾阳虚大鼠的体重、胸腺、肾上腺和脾重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并且对大鼠下丘脑CRH、血清ACTH和Cort的含量也有调节作用,而右归丸在调节CRH和Cort方面的作用优于滋阴方。结论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具有改善肾阳虚大鼠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右归丸治疗作用优于滋阴方或补阳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及其拆方 肾阳虚大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棉花新品种豫杂35的选育 被引量:6
12
作者 房卫平 孙玉堂 +1 位作者 唐中杰 王家典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品种特性 超高产杂交棉花 豫杂35 选育
下载PDF
豫棉21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惠平 房卫平 +3 位作者 孙玉堂 王家典 刘宝生 金玉霞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豫棉21 产量表现 抗病性 品质表现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卫平 王家典 +1 位作者 孙玉堂 唐中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17,共4页
以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为抗黄萎病亲本,冀棉11号和中棉所10号为感黄萎病亲本配制的8个正反交组合的4个分离群体(F_1、F_2、BC_1、BC_2)为材料,以中等致病力的安阳菌系接种,研究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的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各组合F_2和BC_2的... 以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为抗黄萎病亲本,冀棉11号和中棉所10号为感黄萎病亲本配制的8个正反交组合的4个分离群体(F_1、F_2、BC_1、BC_2)为材料,以中等致病力的安阳菌系接种,研究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的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各组合F_2和BC_2的抗病和感病单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和1:1,表明豫棉19号和豫棉21号的黄萎病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正反交没有差异,不存在细胞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种质 豫棉19号 豫棉21号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酚类物质含量与棉花抗黄萎病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红 王烨 +3 位作者 袁红霞 房卫平 李洪连 王家典 《中国棉花》 1999年第10期16-17,共2页
采用土壤接种法测定了7 个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能, 发现豫2067、86- 6和春矮早3 个品种病情指数均低于20.0, 属抗病品种; 而中棉所17、冀棉11、泗棉3 号和豫棉12 病指均高于30.0, 属感病品种。对抗感品... 采用土壤接种法测定了7 个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能, 发现豫2067、86- 6和春矮早3 个品种病情指数均低于20.0, 属抗病品种; 而中棉所17、冀棉11、泗棉3 号和豫棉12 病指均高于30.0, 属感病品种。对抗感品种体内酚类物质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前后, 棉株根部和叶部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 以根部差异更加明显, 说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与体内酚类物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酚类物质 黄萎病 抗病性
下载PDF
河南省棉花优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卫平 王家典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惠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7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优质生产 存在问题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棉花远缘杂交后代遗传改良工作回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爱莲 王桂芳 +5 位作者 王家典 刘林 孙玉堂 马惠平 纪好勤 陈玉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0-11,共2页
河南省棉花远缘杂交后代遗传改良工作回顾李爱莲王桂芳王家典刘林孙玉堂马惠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纪好勤陈玉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自80年代初,中棉12选育成功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产量... 河南省棉花远缘杂交后代遗传改良工作回顾李爱莲王桂芳王家典刘林孙玉堂马惠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纪好勤陈玉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自80年代初,中棉12选育成功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产量水平一直徘徊不前。问题主要在于可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杂交 遗传改良 河南
下载PDF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卫平 王家典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惠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简述了棉花黄萎病原菌,致病机理以及气候与黄萎病发生关系等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棉花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的抗病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豫2067黄萎病病情指数8.4(高抗级),枯萎病病情指数3.2(高抗级);霜前皮棉... 简述了棉花黄萎病原菌,致病机理以及气候与黄萎病发生关系等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棉花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的抗病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豫2067黄萎病病情指数8.4(高抗级),枯萎病病情指数3.2(高抗级);霜前皮棉产量72.8kg/亩,比中棉12增产14.6%,达显著水平;2.5%跨长28.9mm,比强度21.5g/tex,麦克隆值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新种质 棉花 豫2067
下载PDF
河南省棉花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卫平 王家典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惠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1期5-7,共3页
在总结分析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河南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棉花 河南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抗黄萎病新品种豫棉21的选育 被引量:5
20
作者 房卫平 王家典 +1 位作者 孙玉堂 马惠萍 《中国棉花》 2000年第4期32-32,31,共2页
关键词 豫棉21 抗病品种 黄萎病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