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微小尺度上PM_(2.5)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正旺 韩宇婷 +1 位作者 王岩慧 单海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2-55,共4页
对北京同一区域、位置相近的若干典型居住区进行了完整1年12个月48 d相同时段的同时性监测、比较、分析。指出在以下城市微小尺度上4种情形中均存在PM2.5分布的不均匀现象:(1)位置相近,但道路等级不同的居住区;(2)位置相近,建筑布局不... 对北京同一区域、位置相近的若干典型居住区进行了完整1年12个月48 d相同时段的同时性监测、比较、分析。指出在以下城市微小尺度上4种情形中均存在PM2.5分布的不均匀现象:(1)位置相近,但道路等级不同的居住区;(2)位置相近,建筑布局不同的居住区;(3)位置贴邻,建筑布局不同的居住区;(4)位置贴邻,建筑布局相似的居住区。指出这种不均匀分布的典型特征是:(1)在全年多个季节,在城市微小尺度上,普遍存在着PM2.5分布的不均匀现象。(2)不同季节中,在城市微小尺度上,PM2.5分布不均匀现象不同。(3)不同格局、道路网、建筑布置等因素,对城市微小尺度上PM2.5的分布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微小尺度 PM2.5分布 不均匀
下载PDF
北京几种景观在2次灰霾过程中的PM_(2.5)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9-302,共4页
对北京几种景观格局在2013年2月18日-2月28日间发生的2次完整的灰霾过程进行了监测,收集了北京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气象台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从灰霾的形成、持续与消散阶段进行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出PM2.5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对北京几种景观格局在2013年2月18日-2月28日间发生的2次完整的灰霾过程进行了监测,收集了北京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气象台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从灰霾的形成、持续与消散阶段进行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出PM2.5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现象,以及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分布与扩散的影响规律,包括:(1)不同城市景观在相同风速、风向等天气条件下其PM2.5浓度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同一城市景观在不同风速、风向等天气条件下其PM2.5浓度值也存在明显差异;(3)城市景观中PM2.5浓度值不均匀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尺度中,包括较小的km及以下级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格局 PM2.5 监测 分析 分布
下载PDF
北京市PM_(2.5)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正旺 王岩慧 单海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7-91,95,共6页
对北京若干居住区进行了持续监测,并收集了北京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气象台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指出北京这一特大城市在PM2.5分布中存在着多维度上的不均匀现象。这一不均匀现象表现为:(1)在多种尺度下其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2)全... 对北京若干居住区进行了持续监测,并收集了北京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气象台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指出北京这一特大城市在PM2.5分布中存在着多维度上的不均匀现象。这一不均匀现象表现为:(1)在多种尺度下其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2)全年时段内PM2.5已成为首要污染物;(3)霾主要发生在微静风天气中;(4)不同风向条件下,均存在着明显的最高值、最低值的监测点。据此得出,北京这一特大城市的PM2.5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PM2.5主要来源于城市内部;(2)风环境等对PM2.5分布具有重要作用;(3)城市格局对PM2.5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PM2.5 分布 不均匀
下载PDF
结合“绿视率”的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视觉生态设计——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华中建筑》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绿视率是视觉生态设计中有效、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之一。在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引入"绿视率"理论与方法,并作为其视觉生态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有效提升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应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 绿视率是视觉生态设计中有效、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之一。在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引入"绿视率"理论与方法,并作为其视觉生态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有效提升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应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意以下方面:1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团——居住区"等布局方式。2通过减少道路占地、绿地细部自然化以及采取曲折式、短捷型的道路形态等方法,以有效提高绿视率。3在居住区建筑布局、开放空间、道路形态、植物绿化等细部设计中遵循若干设计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居住区 绿视率 视觉生态 设计
下载PDF
基于PM2.5分布不均现象的城市居住区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正旺 王岩慧 单海楠 《华中建筑》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PM2.5为主要诱因的灰霾污染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对PM2.5浓度分布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城市居住区等中、小尺度景观上普遍存在着PM2.5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现象。造成这种不均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居... 以PM2.5为主要诱因的灰霾污染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对PM2.5浓度分布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城市居住区等中、小尺度景观上普遍存在着PM2.5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现象。造成这种不均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居住区景观格局的不同、机动车道等污染源的不均匀分布、建筑布局方式的差异、绿地率的大小以及绿地植物群落构成的优劣等。在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选址、居住区景观格局的总体规划、住宅建筑与绿地等开放空间的结合设计、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最佳绿地率的确定以及建筑高度安排等方面遵循若干设计导则,可改善其微环境、减少居民的PM2.5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不均匀分布现象 城市居住区 景观格局 优化
下载PDF
设计结合微自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华中建筑》 2016年第5期31-35,共5页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景观演变的破碎化、人工化及同质化等特征,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出现了"微、小"化趋势,提出设计应在3个方面与微自然的保护及利用结合: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微自然保护进行场地布局,将建成环境中的绿地适度...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景观演变的破碎化、人工化及同质化等特征,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出现了"微、小"化趋势,提出设计应在3个方面与微自然的保护及利用结合: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微自然保护进行场地布局,将建成环境中的绿地适度、部分自然化。同时尽可能在建成环境中设置近自然绿地,并结合植物群落进行微自然恢复。在城市设计中采取规划设计措施构筑大量城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稳定性。同时对城市中的近自然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结合微自然的规划和设计,最终建成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类型众多的城市微自然绿地系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自然 建筑设计 绿地 结合
下载PDF
建筑与绿地结合的城市生态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正旺 王岩慧 单海楠 《华中建筑》 2015年第3期121-126,共6页
该文指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尚存在建筑与绿地割裂分别进行生态设计,主张城市生态建设应结合景观生态学整体格局及生态效应等理论进行。结合实际调查和相关案例,提出在城市中小尺度的场地设计、城市廊道、绿地斑块的设计中利用景观生态学... 该文指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尚存在建筑与绿地割裂分别进行生态设计,主张城市生态建设应结合景观生态学整体格局及生态效应等理论进行。结合实际调查和相关案例,提出在城市中小尺度的场地设计、城市廊道、绿地斑块的设计中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宽度效应、面积效应、斑块的形状与功能效应等理论方法来优化城市景观结构、改善城市景观细部。具体阐述了利用景观生态学最优格局、安全格局等理论在较小尺度的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绿地 景观格局 优化 城市景观细部
下载PDF
北京几种典型景观夏季霾天气的PM_(2.5)监测分析
8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9-173,共5页
近年来,北京等特大城市在夏季也频发霾天气,在2013年7月的10 d 240 h中发生了3次完整的灰霾过程。基于逐时完整的131组3 023个PM_(2.5)浓度数据,与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关联分析,提出北京在夏季霾天气中PM_(2.5)浓度分布存在以下特征:(1)P... 近年来,北京等特大城市在夏季也频发霾天气,在2013年7月的10 d 240 h中发生了3次完整的灰霾过程。基于逐时完整的131组3 023个PM_(2.5)浓度数据,与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关联分析,提出北京在夏季霾天气中PM_(2.5)浓度分布存在以下特征:(1)PM_(2.5)的浓度值分布不均匀;(2)在灰霾发生、持续及消散阶段,均存在着若干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的PM_(2.5)浓度值显著高于(或低于)其他监测点;(3)降雨对PM_(2.5)浓度值的降低具有明显作用;(4)微风、静风条件下,PM_(2.5)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景观格局 夏季 PM2.5 分布
下载PDF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新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岩慧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第22期152-152,共1页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并向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手工作业的方式逐渐被取代,规划部门无论是办事质量还是办事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设计 管理 新技术
下载PDF
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完善城市慢速交通
10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华中建筑》 2014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建设的现状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完善城市中心区的慢速交通体系,以改善城市拥堵。主张从地下空间机动车道及停车位的社会化、地下空间机动车道与地面道路有效衔接、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来建设...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建设的现状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完善城市中心区的慢速交通体系,以改善城市拥堵。主张从地下空间机动车道及停车位的社会化、地下空间机动车道与地面道路有效衔接、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来建设多种等级和类型的机动车道。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结合地下空间进行地块出让的要点设置等措施入手,全面完善地面、地下一体化的城市中心区慢速交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城市中心区 慢速交通路网 衔接 拥堵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我国城市绿地率已达相当高之比例,但环境恶化之势仍未获根本扭转,其原因之一在于城市景观综合生态机能之下降。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同城市规划与设计结合的研究表明:将景观生态学的格局理论、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运用到城市设计中... 我国城市绿地率已达相当高之比例,但环境恶化之势仍未获根本扭转,其原因之一在于城市景观综合生态机能之下降。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同城市规划与设计结合的研究表明:将景观生态学的格局理论、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运用到城市设计中,可建立更适合于城市、建筑等多种尺度格局的景观,引导城市生态演进;城市设计应与绿地系统结合,按照斑块的形状与功能效应进行规划,并与城市设计所关联的绿带、斑块、廊道协同设计;应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标体系对城市景观进行优化,对城市景观的动态演变进行有效管理。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运用于城市设计,将极大地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机能,有效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城市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双层城市
12
作者 吴正旺 王岩慧 单海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基于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高层、高密度、高容积率以及普遍建设地下空间等突出特征的分析,提出构筑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双层城市",指出推进"双层城市"建设的4个关键方面,以期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关键词 双层城市 高密度 紧缩型城市 高效 交通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