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吡肟与头孢他啶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峰蓉 黄晓军 +6 位作者 刘开彦 江滨 陈欢 吴彤 刘代红 鲍立 陆道培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分析头孢吡肟与头孢他啶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和副反应。 方法  10 6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分别用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为主的经验性治疗 ,对比其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和副反应... 目的 分析头孢吡肟与头孢他啶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和副反应。 方法  10 6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分别用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为主的经验性治疗 ,对比其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和副反应。 结果 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6 7.2 %和 5 6 .9% ,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 2 .97± 0 .98d和 3.36± 0 .87d。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 5 6 .3%和 5 7.1%。 结论 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低下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理想药物 ,副反应轻 ,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药物治疗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 副反应
下载PDF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陆道培 王勤 +5 位作者 刘延芳 王峰蓉 江滨 刘开彦 刘艳荣 陈珊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天然四硫化四砷 (As4S4)和三硫化二砷 (As2 S3 )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 ,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 天然四硫化四砷 (As4S4)和三硫化二砷 (As2 S3 )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 ,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合成的纯化As2 S3 进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结果显示NB4细胞株和移植人APL腹水瘤的SCID小鼠对As4S4和As2 S3 敏感。小鼠药代动力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柏子仁作为离散剂与As4S4同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血砷浓度。在对 130例t(15 ;17)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 ,我们进一步证实As4S4和As2 S3 单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诱导完全缓解 ,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 ,但As4S4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同时或曾接受化疗药物组。接受化疗药物组的 1年和 6年无病生存率 (DFS)为 96 .7%和 87.4 % ,1年和 6年总生存率为 98.9%和 93.9%。我们认为对APL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既不安全 ,又不必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初治APL患者接受口服As4S4治疗 ,获得完全缓解。治疗中如果出现白细胞增多 ,可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 ,例如 :羟基脲、三尖杉酯碱。获得完全缓解后间断给予化疗药物以防复发。服用As4S4后复发的原因有 :出现t(15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中医药疗法 砷剂 治疗应用 雄黄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菲菲 许兰平 +8 位作者 刘代红 刘开彦 陈欢 韩伟 张晓辉 陈育红 王峰蓉 王昱 黄晓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怀疑肺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09年7月之间因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而接受肺切除术的10名患者,总结... 目的探讨怀疑肺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09年7月之间因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而接受肺切除术的10名患者,总结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来探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5例为胸廓切开术,5例为胸腔镜下手术。3例为病灶楔形切除术,7例为肺叶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确诊真菌感染6例(60%),慢性细菌感染1例,3例未见明确病原菌。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3例为轻度并发症(30%),其中2例气胸后自行吸收,1例局限性肺不张;1例严重并发症为血胸(10%)。术后30d死亡率为10%。术后真菌复发率为16%。随访至2009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0.7~31.1个月),4例(40%)死亡,但手术相关死亡率为0%。结论手术切除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还可以清除病灶、防止IFI复发和允许进一步的免疫抑制治疗,手术本身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肺切除术 血液系统肿瘤
下载PDF
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预测中的意义
4
作者 刘竞 许兰平 +12 位作者 刘代红 刘开彦 王昱 陈育红 韩伟 陈欢 王峰蓉 张晓辉 赵翔宇 赵晓甦 吕萌 常英军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预测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移植时和移植后因素对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预测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移植时和移植后因素对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及移植相关死亡(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的影响,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各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多指标预后危险积分系统,分析该系统对预后的预测意义。结果表明,移植后30 d单核细胞绝对值(AMC-30)(≥536 cells/μl)(HR=0.313,95%CI=0.156-0.63)、Wilm肿瘤相关基因1(WT1)(≥1.0%)(HR=3.268,95%CI=1.644-6.499)、移植前危险分组(HR=1.999,95%CI=0.993-4.023)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项指标建立危险积分系统,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个数进行积分,分为A组(无危险因素;0分)、B组(有1个危险因素;1分)、C组(有2-3个危险因素;2-3分),各组5年OS分别是95.1%±3.4%、62.9%±6.6%、36.1%±9.6%(P<0.0001),5年DFS分别是92.6%±4.9%、60.4%±6.8%、15.4%±7.1%(P<0.0001),累积复发率分别是4.9%、20.0%、65.4%(P<0.0001)。新积分系统预测OS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为3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OS的AIC(346、343、346),预测DFS的AIC为378,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DFS的AIC(417、397、411),预测复发的AIC为2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268、238、257)。结论:联合AMC-30、WT1、移植前危险分组三项指标所建立的危险积分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移植患者OS、DFS和复发,并优于任何一项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险积分 预后预测
下载PDF
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5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枫 左英熹 +2 位作者 陆爱东 王峰蓉 张乐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BPDCN患儿,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起病年龄、确诊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BPDCN患儿,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起病年龄、确诊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BPDCN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2例,女3例,诊断年龄8~14岁。中位随访时间37(15~51)月。5例患儿起病时均有皮肤受累,皮肤外受累器官包括肝脾、淋巴结、椎体、外周血,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5例患儿均经皮肤或骨髓病理检查确诊,均表达CD4、CD56和CD123,均无特异性基因表达,1例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诱导化疗采用ALL或NHL方案,均诱导缓解,2例NHL方案巩固化疗中出现局灶复发。5例患儿后续均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无病存活4例,1例为治疗相关死亡,5例患儿均无疾病相关死亡。结论儿童BPDCN临床侵袭性弱于成人,诱导化疗敏感,后续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儿童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海霞 李佳佳 +16 位作者 张圆圆 孙于谦 莫晓冬 韩婷婷 孔军 吕萌 韩伟 陈欢 陈育红 王峰蓉 闫晨华 陈瑶 王景枝 王昱 许兰平 黄晓军 张晓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索allo-HSCT后发生IFR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并发IFR的19例血液病患者...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索allo-HSCT后发生IFR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并发IFR的19例血液病患者,按照1∶5的比例随机选择95例同期未并发IFR的allo-HSCT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9例移植后并发IFR患者中男10例,女9例,中位年龄36(10~59)岁,IFR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68(9~880)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T淋巴母细胞样淋巴结瘤1例。确诊13例(68.4%),临床诊断6例(31.6%)。病原菌分布:接合菌6例(31.5%,毛霉菌2例,根霉菌4例),曲霉菌4例(21.1%),念珠菌3株(15.8%)。5例接受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联合治疗,1例接受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联合治疗,9例接受伏立康唑单药治疗,4例接受两性霉素B单药治疗。除抗真菌药物治疗外,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7例获得疗效。经抗真菌药物及手术治疗后,15例患者(78.9%)患者治疗有效,其中13例(68.4%)达到完全反应,2例(10.5%)为部分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中性粒细胞缺乏(P=0.021)、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P=0.012)、血小板延迟植入(P=0.008)、移植物单个核细胞计数较少(P=0.012)是移植后IF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FR组、对照组移植后5年OS率分别为(29.00±0.12)%、(91.00±0.03)%(P<0.01)。结论IFR是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相对少见但对移植预后有严重影响的并发症,全身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对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7
作者 王佳 付海霞 +16 位作者 张圆圆 莫晓冬 韩婷婷 孔军 孙于谦 吕萌 韩伟 陈欢 陈育红 王峰蓉 闫晨华 陈瑶 王景枝 王昱 许兰平 黄晓军 张晓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和非G6PD缺乏症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预处理毒性、移植并发症和生存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G6PD缺乏症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allo-HSCT的连续病...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和非G6PD缺乏症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预处理毒性、移植并发症和生存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G6PD缺乏症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allo-HSCT的连续病例作为研究组。以1∶5的比例随机抽选同期接受allo-HSCT,且性别、年龄、疾病、移植方式匹配的非G6PD缺乏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例G6PD缺乏患者进入研究组,35例非G6PD缺乏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7例G6PD缺乏患者中男6例,女1例,中位年龄37(2~45)岁,均无明显G6PD缺乏症相关临床症状;血液系统原发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移植后28 d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对照组粒细胞植入率为94.3%;研究组、对照组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7)d、12(10~23)d(P=0.601),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21(6~64)d、14(7~70)d(P=0.113)。研究组、对照组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PGF)发生率分别为42.9%(3/7)、8.6%(3/35)(P=0.0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1.4%(5/7)、31.4%(11/35)(P=0.049),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57.1%(4/7)、8.6%(3/35)(P=0.005),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0%(7/7)、77.1%(27/35)(P=0.070),EB病毒(EB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1/7)、14.3%(5/35)(P=1.000),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1/7)、25.7%(9/35)(P=0.497),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发生率分别为0%(0/7)、5.7%(2/35)(P=0.387)。结论合并G6PD缺乏的血液病患者可耐受常规allo-HSCT预处理方案,粒细胞、血小板可顺利植入,但移植后需警惕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及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去敏治疗对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马宁 王志东 +16 位作者 孙于谦 闫晨华 王峰蓉 莫晓东 吕萌 赵翔宇 赵晓甦 韩伟 陈欢 陈育红 王昱 许兰平 程翼飞 张晓辉 刘开彦 黄晓军 常英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3-849,共7页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去敏治疗对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SCT、移植前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DSA)阳性[...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去敏治疗对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SCT、移植前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2000]的连续血液病患者15例作为去敏治疗组,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M(Q_(1),Q_(3))]为48(37,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西罗莫司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去敏治疗。未去敏治疗组为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未接受去敏治疗的29例haplo-SCT患者,男12例,女17例,年龄为42(26,50)岁。随访截至2023年10月1日,去敏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3(9,18)个月,未去敏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3(14,29)个月。比较去敏治疗组患者去敏治疗前后MFI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包括原发性植入失败(pGF)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慢性GVHD发生率、非复发死亡率、无事件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去敏治疗组患者接受去敏治疗后,DSA MFI水平[M(Q_(1),Q_(3))]从8879(7544,11495)降低至3781(1638,4165)(P<0.01);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造血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4(11,15)d和20(18,25)d。去敏治疗组患者pGF发生率为0,低于未去敏治疗组的34.5%(10/29)(P=0.011);去敏治疗组患者的预期1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5/15)、100%(15/15),未去敏治疗组分别为75.9%(22/29)、75.9%(22/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去敏治疗组预期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100%(15/15),高于未去敏治疗组的51.3%(15/29)(P=0.002)。结论西罗莫司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去敏治疗可降低haplo-SCT受者DSA水平,促进移植后造血植入,避免移植后pG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CD20单克隆抗体 西罗莫司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
原文传递
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0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9
作者 韩婷婷 刘阳 +15 位作者 陈瑶 张圆圆 付海霞 闫晨华 莫晓冬 王峰蓉 王景枝 韩伟 陈育红 陈欢 孙于谦 程翼飞 王昱 张晓辉 黄晓军 许兰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8-464,共7页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62例(88.6%)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3.1±4.7)%、(86.0±5.7)%(P=0.636)。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0±10.3)%、(37.0±7.8)%(P=0.053),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19.4±7.9)%、(31.3±7.5)%(P=0.227),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9.2±5.1)%、(6.7±4.6)%(P=0.648),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7±11.4)%、(65.6±9.1)%(P=0.031)。二次移植后中位随访767(271~4936)d,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2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52.6±11.6)%、(62.4±11.3)%(P=0.423),总生存率分别为(28.3±8.6)%、(23.8±7.5)%(P=0.64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8.6)%、(22.3±7.7)%(P=0.787)。二次移植前原发病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41例)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10.4)%、(11.0±5.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后早期复发(≤6个月)及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未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二次移植后复发、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更换供者对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二次移植的主要结局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复发 更换供者
原文传递
莱特莫韦预防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瑞 何云 +13 位作者 王慧芳 柏露 韩伟 程翼飞 刘开彦 许兰平 张晓辉 王昱 张圆圆 王峰蓉 莫晓冬 闫晨华 黄晓军 孙于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6-832,共7页
目的分析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采用莱特莫韦初级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5月1日至8月31日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莱特莫韦作为CMV初级预... 目的分析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采用莱特莫韦初级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5月1日至8月31日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莱特莫韦作为CMV初级预防并满足如下标准的患者:移植后30 d内开始应用莱特莫韦,并持续应用至移植后90 d以上(莱特莫韦组)。按1∶4比例选择同期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未应用莱特莫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移植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率,以及莱特莫韦对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非复发死亡率(NRM)及骨髓抑制的可能影响。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MV感染发生率。结果莱特莫韦组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7例。莱特莫韦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年龄43岁比15岁,Z=-4.28,P<0.001),两组患者性别及疾病分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莱特莫韦组供者CMV血清学阴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17比0/68,χ2=35.32,P<0.001)。莱特莫韦组17例患者中3例发生CMV再激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17比40/68,χ2=9.23,P=0.002),无CMV病发生。莱特莫韦对血小板植活时间(P=0.105)、aGVHD(P=0.348)及100天NRM(P=0.474)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初步临床数据提示莱特莫韦可能有效降低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未增加aGVHD、NRM及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该结论仍需未来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莱特莫韦 预防
原文传递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抗胸腺球蛋白治疗失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安全性和生存分析
11
作者 俞瑜 韩婷婷 +16 位作者 张圆圆 程翼飞 王景枝 莫晓冬 王峰蓉 闫晨华 陈育红 韩伟 孙于谦 付海霞 徐郑丽 王昱 唐菲菲 刘开彦 张晓辉 黄晓军 许兰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究抗胸腺球蛋白(ATG)治疗失败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含相同剂型ATG预处理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因ATG... 目的:探究抗胸腺球蛋白(ATG)治疗失败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含相同剂型ATG预处理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因ATG治疗失败接受含相同剂型ATG预处理haplo-HSCT的SAA患者65例(ATG治疗失败组),以患者年龄和移植时间设置分层,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行haplo-HSCT且预处理期间首次应用ATG的65例SAA患者作为对照(一线移植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资料,分析患者ATG应用后10 d内的预处理相关毒性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率的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结果:ATG治疗失败组中,男36例,女29例,接受移植时年龄[ M( Q1, Q3)]为16(8,25)岁;一线移植组中,男35例,女30例,接受移植时年龄为17(7,26)岁。在预处理ATG应用10 d内,ATG治疗失败组与一线移植组的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腹泻、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8%(51例)和74%(48例)、45%(29例)和54%(35例)、28%(18例)和25%(16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移植后100 d Ⅱ~Ⅳ度急性移植物体抗宿主病(GVHD)的累积发生率(29.51%±0.35%比25.42%±0.33%)、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6.56%±0.10%比6.78%±0.11%)、移植后3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26.73%±0.36%比21.15%±0.30%)、移植后3年总体生存率(79.6%±5.1%比84.6%±4.5%)及移植后3年无失败生存率(79.6%±5.1%比81.5%±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TG治疗失败的SAA患者,接受含相同剂型ATG预处理的haplo-HSCT治疗,早期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与未经ATG治疗的移植患者相当。说明ATG治疗失败不显著影响挽救haplo-HSCT对S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胸腺球蛋白 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采集物组分以及早期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林凡 孙慧 +15 位作者 陈瑶 张圆圆 刘竞 何云 郑凤美 徐郑丽 王峰蓉 孔军 王志东 万媛媛 莫晓冬 王昱 程翼飞 张晓辉 黄晓军 许兰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0-899,共10页
目的评估供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时,在没有其他可用供者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无法推迟或中止的情况下,使用原计划供者进行allo-HSCT的可行性。方法纳入71例在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0日接受allo-HSCT的恶... 目的评估供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时,在没有其他可用供者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无法推迟或中止的情况下,使用原计划供者进行allo-HSCT的可行性。方法纳入71例在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0日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16例接受轻症新冠病毒感染供者移植物(D-COVID+组),55例接受未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供者移植物(D-COVID-组)。比较D-COVID+组和D-COVID-组供者采集物组分,观察两组早期植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总生存和复发等结局。结果D-COVID+组供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与D-COVID-组相比,D-COVID+组移植物的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计数相当,且无需更多的采集次数。两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COVID+组移植物中位NK细胞含量高于D-COVID-组(0.69×10^(8)/kg对0.53×10^(8)/kg,P=0.031)。中位随访时间为72(33~104)d。所有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D-COVID+组、D-COVID-组移植后60 d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100%、(96.4±0.2)%(P=0.568),并且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9,P=0.544)。D-COVID+组、D-COVID-组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7.5±1.6)%、(16.4±0.3)%(P=0.062),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5.0±1.3)%、(9.1±0.2)%(P=0.095),移植后60 d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8.1±1.8)%(P=0.522)。随访期间未发生原发病复发。结论在无替代供者且allo-HSCT无法推迟或中止时,如供者可耐受,可考虑使用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供者按原计划进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恶性血液病 供者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峰蓉 黄晓军 +6 位作者 任汉云 张耀臣 许兰平 陈育红 刘开彦 郭乃榄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方法  5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中位年龄 34(5 .5~ 5 2 .0 )岁 ,接受了HLA配型相合或 1个位点不合的同胞供者PBSCT ,其中急性白血病 (AL) 31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C...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方法  5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中位年龄 34(5 .5~ 5 2 .0 )岁 ,接受了HLA配型相合或 1个位点不合的同胞供者PBSCT ,其中急性白血病 (AL) 31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CR1 )期 13例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期及以上 7例 ,未缓解或复发 11例 ,包括 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复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2例 ,慢性期 5例 ,加速期 2例 ,急变期 4例 ,allo BMT后复发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7例 ,RAEB及RAEB t各 1例 ,转为AL 5例 ;Burkitt淋巴瘤Ⅳ期 1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或改良白消安预处理方案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采用经典环孢菌素 (CsA)加甲氨蝶呤 (MTX)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植活 ,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0 .5× 10 9 L和BPC≥ 2 0× 1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14和 11天。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 2 0例 (39% ) ,其中Ⅲ~Ⅳ度 2例 (4% )。 5 2 %的患者诊断慢性GVHD。死亡14例 ,8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6例死于复发。 37例长期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 399(75~ 2 176 )d ,34例持续CR ,另 3例复发。 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 6 4 % ,6 1%及 2 4 %。结论 al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 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 治疗 恶性血液病
原文传递
双份无关脐血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并长期无病存活二例报告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峰蓉 张耀臣 陆道培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份非血缘关系脐血移植 (UCBT)治疗高危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 2例高危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配型不合的双份UCBT。预处理方案为 :在全身照射 (TBI +CY)方案基础上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 目的 探讨双份非血缘关系脐血移植 (UCBT)治疗高危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 2例高危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配型不合的双份UCBT。预处理方案为 :在全身照射 (TBI +CY)方案基础上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为 :采用环孢素A(CsA)、甲泼尼龙 (MP)和霉酚酸酯 (MMF)。结果  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0 .5×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移植后 2 1和 2 2d ;血小板数≥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5 1和 2 8d。植活后DNA分析显示 ,仅有1份脐血植入 ,另 1份被排斥。无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 2例分别长期无病存活超过 34和 30个月。结论 双份脐血干细胞移植 ,可用于无骨髓供者而需异基因移植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异基因脐血移植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预处理方案 环孢素A 甲泼尼龙 霉酚酸酯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口服四硫化四砷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峰蓉 楼雅卿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临床药代动力学 四硫化四砷 口服 单药治疗 APL 单剂量 医学工作者 研究 吸收 国内外
原文传递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峰蓉 许兰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曾被命名为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或CD4+CD56+造血细胞肿瘤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中正式...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曾被命名为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或CD4+CD56+造血细胞肿瘤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中正式作为一个单独类型划归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相关前体细胞肿瘤。普遍认为来源于原始的浆样树突细胞,主要表达与其相关的TCL1、BDCA-2和1型IF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肿瘤 母细胞性 浆细胞样 肿瘤诊断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NEOPLASM NK细胞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高危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氟达拉滨替代环磷酰胺行预处理1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峰蓉 许兰平 +6 位作者 刘代红 陈欢 张晓辉 赵婷 张圆圆 刘开彦 黄晓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Flu)替代环磷酰胺(Cy)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接受allo—HSCT治疗的高龄(≥55岁)和(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急性...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Flu)替代环磷酰胺(Cy)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接受allo—HSCT治疗的高龄(≥55岁)和(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预处理时,HLA相合供者移植的9例采用改良白消安-氟达拉滨(BuFlu)方案,其中Flu为50mg/d,用5d;行HLA不相合移植的2例采用改良BuFlu联合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行二次移植的1例采用全身放疗(TBD-Flu方案。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及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患者输注单个核细胞的中位数为6.68×10^8/kg,输注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1.502×10^6/kg。allo—HSCT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白细胞植入,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7.5d;除1例外,其余11例患者均达到血小板植入,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4d;HSCT后30d,11例患者为完全供者型,仅1例为供受者嵌合状态。患者对预处理方案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12例中,6例出现Ⅰ度以上急性GVHD,其中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10例存活100d以上的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D;无GVHD相关死亡。随访62~554d,10例无原发病复发存活,存活时间中位数为424d,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原发病未缓解,另1例死于移植后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结论高龄和(或)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对应用F1u替代Cy的预处理方案的耐受性较好,且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顺利,原发病复发率未见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移植预处理 氟达拉滨
原文传递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L-门冬酰胺酶治疗成人难治或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峰蓉 黄晓军 +4 位作者 路瑾 石红霞 单福香 江滨 陆道培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与L-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化疗对成人难治或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难治或复发成人ALL患者分别为8例和6例,分别接受MTX1g/m2,静脉滴注,持续12h;L-Asp1万U/次,每天或隔天1次,共1...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与L-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化疗对成人难治或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难治或复发成人ALL患者分别为8例和6例,分别接受MTX1g/m2,静脉滴注,持续12h;L-Asp1万U/次,每天或隔天1次,共10次。结果13例可评估患者中8例(61.5%)获完全缓解,3例(23.1%)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84.6%;中位缓解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9个月。无明显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较常见但轻微,无一例患者于化疗期间死亡,无过敏及胰腺炎等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大剂量MTX与L-Asp联合化疗方案作为成人难治或复发ALL的再诱导治疗缓解率高,耐受性好,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L-门冬酰胺酶
原文传递
改良马利兰/氟达拉滨方案治疗老年或不耐受性恶性血液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
19
作者 王峰蓉 黄晓军 +7 位作者 刘代红 陈欢 王昱 唐菲菲 孙于谦 付海霞 刘开彦 许兰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讨减低毒性预处理(RIC)方案,改良马利兰(Bu,9.6mg/kg)/氟达拉滨(Flu)方案治疗老年或不耐受性恶性血液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23例老年(I〉55岁)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 目的探讨减低毒性预处理(RIC)方案,改良马利兰(Bu,9.6mg/kg)/氟达拉滨(Flu)方案治疗老年或不耐受性恶性血液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23例老年(I〉55岁)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分别输注中位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7.03(4.04~9.90)x10。/kg和1.76(0.31~6.43)×10。/kg。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6(12~23)d,血小板植人中位时间为14(7~270)d。22例完全供者植入,1例未缓解患者为供受者嵌合状态。所有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良好,未发生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100d和1年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0和4.3%。6例(26.1%)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I度1例,Ⅱ度4例,Ⅳ度1例,2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15例(71.4%)发生慢性GVHD,无GVHD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138(55—1747)d,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9.2%和69.6%。16例(69.6%)无复发存活,复发6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结论改良Bu/Flu方案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RIC方案,尤其适合老年或不耐受标准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预处理 减低剂量 马利兰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韩婷婷 许兰平 +9 位作者 刘代红 刘开彦 张晓辉 陈欢 陈育红 韩伟 王峰蓉 王昱 王景枝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1-654,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0例患者中男469例,女251例,中位年龄30(2~67)岁,其中66例患者发生EB...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0例患者中男469例,女251例,中位年龄30(2~67)岁,其中66例患者发生EBV感染,累积发生率为(9.3±1.1)%,中位发生时间54.5(18~253)d。在HLA全相合、HLA半相合及非血缘移植患者中移植后1年EBV感染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0.7)%、(13.7±1.7)%和(9.1±4.4)%。在其中HLA半相合移植中EBV血症、临床诊断EBV病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8±1.1)%、(5.7±1.1)%和(2.3±0.7)%。所有感染EBV患者的总病死率为(33.9±5.9)%,不同EBV疾病患者的病死率:PTLD为(63.6±15.8)%,临床诊断的EBV病为(42.3±9.9)%,单纯EBV血症为(13.8±6.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预处理过程中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allo—HSCT后EBV感染及EBV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BV感染是allo-HSCT后常见的合并症,尤其是EBV相关疾病及PTLD的患者病死率高,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预处理过程中使用A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V病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