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深竖井90°上弯段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1
作者 王峻 《四川水利》 2024年第3期90-93,共4页
抽水蓄能电站相比常规水电站,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其超高的水头作用,往往都利用超深竖井、超长斜井等结构布置来实现。竖井大多设置为90°弯管,上弯段混凝土施工面临着穹顶的技术性超挖、悬空脚手架等施工难题,常规的满堂脚手架+散... 抽水蓄能电站相比常规水电站,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其超高的水头作用,往往都利用超深竖井、超长斜井等结构布置来实现。竖井大多设置为90°弯管,上弯段混凝土施工面临着穹顶的技术性超挖、悬空脚手架等施工难题,常规的满堂脚手架+散装模板法,施工效率低且安全风险高,技术性超挖区的回填混凝土体量大,施工工期长,混凝土表面质量难以保证。文章针对90°上弯段的浇筑工艺、模板支撑体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深竖井 混凝土衬砌
下载PDF
兽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2
作者 陈向丹 徐军 +3 位作者 丁阳 董书香 许桂玲 王峻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优化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025 mol/L庚烷磺酸钠)-乙腈(82∶18)(用磷酸或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5.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测...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优化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025 mol/L庚烷磺酸钠)-乙腈(82∶18)(用磷酸或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5.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测定波长为225 nm,柱温30℃。采用外标法定量计算含量。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在4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6%。该方法有良好的稳定性、精密度,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能够用于测定兽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对该注射剂的质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硫酸阿托品 注射液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优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蜂蜜安全性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甜 王燕 +7 位作者 杨帆 许华灯 钟晓红 唐其 陆英 金秀娥 王峻 郑亚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89-401,共13页
为了梳理蜂蜜安全性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趋势、发表期刊、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从上述数据库中得到169篇... 为了梳理蜂蜜安全性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趋势、发表期刊、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从上述数据库中得到169篇中文文献和281篇英文文献。分析表明蜂蜜安全性研究方向中文文献的发文量自2011年起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自2007年起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近十五年来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多于中文文献;张强和Gunduz A分别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作者,中英文研究领域的学者之间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合作关系,但各个团体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蜜蜂杂志》和《Food Chemistry》分别是发表蜂蜜安全性文献最多的中英文期刊,中英文发文期刊都以食品领域为主;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Karadeniz Technical University分别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研究国家(地区)中土耳其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其次是中国、波兰和新西兰;中文文献在研究初期以“肉毒杆菌”“粉源植物”“雷公藤”“蜂蜜中毒”等为研究热点;2000年之后,色谱、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日渐成熟,“蜂蜜孢粉学”“气相色谱”等关键词出现,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成为蜂蜜安全性研究中的热门研究方法。英文文献在研究初期以“pyrrolizidine alkaloids”“mad honey”“grayanotoxin”“natural toxicants”等为研究热点,说明此阶段主要是研究毒蜂蜜以及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梫木毒素等蜂蜜中检测到的天然毒素;随着色谱等技术的发展,“mass spectrometry”等关键词开始出现。可以看出,中英文文献研究在热点领域基本一致,都是以有毒蜜、蜂蜜中毒、蜂蜜中毒性成分检测和溯源等为主;但在侧重点上略有不同,国内有毒蜜源植物以雷公藤、钩吻、博落回等为主,蜂蜜中毒性成分检测以雷公藤甲素、钩吻素子等成分为主,国外蜂蜜中毒事件多是因为梫木毒素、吡咯西啶生物碱或羟基马桑毒素等造成。本研究为分析蜂蜜安全性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及判断研究热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安全性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现状与热点
下载PDF
普光地区下三叠统富锂钾卤水成因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双 王峻 +6 位作者 张春光 赵晴 黄淑婷 张椿华 王增刚 郝晓磊 任宏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通过对普光地区钻孔卤水和油田水水化学分析测试,开展离子比例研究,明确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各亚段卤水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组卤水K^(+)质量浓度在4060.00~20160.00 mg/L,Li^(+)质量浓度在26.00~271.00 mg/L,整体... 通过对普光地区钻孔卤水和油田水水化学分析测试,开展离子比例研究,明确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各亚段卤水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组卤水K^(+)质量浓度在4060.00~20160.00 mg/L,Li^(+)质量浓度在26.00~271.00 mg/L,整体为海水浓缩特征。嘉四段—嘉五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4110.00~20160.00 mg/L,Li^(+)质量浓度在76.15~271.00 mg/L,Li^(+),K^(+)富集受海水蒸发浓缩、“绿豆岩”风化作用和淋滤作用主控;嘉二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4060.00~4140.00 mg/L,Li^(+)质量浓度在26.00~27.80 mg/L,受海水蒸发浓缩及膏盐溶解主控。飞仙关组卤水K^(+)质量浓度在6.13~650.00 mg/L,Li^(+)质量浓度在0.02~50.60 mg/L,整体为地下溶滤特征。飞三段—飞四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588.00~650.00 mg/L,Li^(+)质量浓度在40.40~50.60 mg/L,Li^(+),K^(+)富集受膏岩等围岩溶滤和嘉陵江组卤水运移主控;飞一段—飞二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6.13~478.00 mg/L,Li^(+)质量浓度在0.02~17.90 mg/L,由地层水对碳酸盐岩溶解主控。富锂钾卤水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大湾-土主构造及其构造作用中等的翼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钾卤水 成因机制 富集规律 下三叠统 普光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渤海海峡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与物源判别
5
作者 赵竺栩 熊伟 +4 位作者 王忠蕾 黄龙 密蓓蓓 王峻 梅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对渤海海峡38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揭示其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主要物质来源以及迁移机制。结果表明:渤海海峡沉积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44.85~283.00μg/g,平均含量为166.33μg/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沉积物... 对渤海海峡38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揭示其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主要物质来源以及迁移机制。结果表明:渤海海峡沉积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44.85~283.00μg/g,平均含量为166.33μg/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沉积物粒度较细的西部和南部海域,低值区分布在沉积物粒度较粗的东北部海域,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通过对∑REE以及部分特征参数与粒度、化学蚀变指数和部分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REE与沉积物粒度平均粒径呈正相关,指示研究区稀土分布与沉积物粒度和物源密切相关。渤海海峡稀土元素的上地壳和球粒陨石配分模式与黄河及辽东湾河流物质具有相似性,表现出较强的陆源性特征,而与鸭绿江和朝鲜半岛河流差异较大,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利用球粒陨石标准化计算的δEu-(La/Yb)_(N)和(Gd/Yb)_(N)-(La/Yb)_(N)指标进行物源判别,结果显示渤海海峡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而研究区东北部则为黄河与辽东湾河流混合来源。辽东湾环流及渤海沿岸流的共同作用影响了渤海海峡的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物源 渤海海峡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辽西凸起中北段太古宇潜山成储规律及主控因素
6
作者 郭龙龙 王峻 +1 位作者 张春光 陈洪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潜山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为了打开该区太古宇潜山勘探新局面,对辽东湾地区太古宇潜山成储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薄片、测井、地震等钻井资料,分析了辽西凸起中北段太古宇潜山岩石学特征、岩石展布特...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潜山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为了打开该区太古宇潜山勘探新局面,对辽东湾地区太古宇潜山成储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薄片、测井、地震等钻井资料,分析了辽西凸起中北段太古宇潜山岩石学特征、岩石展布特征、储层特征、构造演化和裂缝特征。研究表明,辽东湾地区辽西凸起太古宇潜山由片麻岩类、变质花岗岩类和碎裂岩类等组成,并以片麻岩为主;现今构造呈南高北低特征,北部地层保存相对完好,南部地层上部具剥蚀迹象,岩浆岩比例自北向南逐渐增高。该区太古宇变质岩以裂缝型储层为主,岩石中暗色矿物含量与岩石脆性呈反比关系;构造变形导致裂缝发育,太古宇潜山发育三组构造裂缝,即燕山早期受到NE向强剪切和SN向强挤压的应力方向发育NNE向剪裂缝和SN向张裂缝,喜马拉雅早期受到NW向强伸展和NE向弱剪切的应力方向发育NE向剪裂缝和北东向张裂缝,喜马拉雅晚期受到NE向强剪切和NW向弱伸展的应力方向发育EW向张裂缝及NE向和NW向共轭剪裂缝,区域构造差异活动程度控制了裂缝的有效性;燕山运动是变质岩储层主要造缝期,喜马拉雅期裂缝以方解石充填、半充填为主,后期经溶蚀可构成有效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储层 潜山 太古宇 辽西凸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入路姿态光纤导航的经鼻柔性手术机器人
7
作者 李天梁 朱永文 +3 位作者 李佳隽 王峻 孟伟 谭跃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61-2876,共16页
针对深腔狭小空间下传统经鼻手术操作灵巧性不足、术中入路导航信息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入路姿态光纤导航的经鼻柔性手术机器人。采用柔性球铰串联和销钉-滑槽配置,设计出兼具灵巧和抗扭扰动的柔性机械臂构型,结合几何分析和D-H参数法建... 针对深腔狭小空间下传统经鼻手术操作灵巧性不足、术中入路导航信息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入路姿态光纤导航的经鼻柔性手术机器人。采用柔性球铰串联和销钉-滑槽配置,设计出兼具灵巧和抗扭扰动的柔性机械臂构型,结合几何分析和D-H参数法建立了手术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模型;通过在各柔性机械臂内间隔90°嵌入两路分布式光纤导航传感器,联合双目视觉和极限学习机提出的数据驱动的入路姿态光纤原位标定法,避免了传统离线标定导致的测量误差及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获取其姿态方法中误差累积的问题,实现了手术机器人术中形位高精度自感知。实验结果表明:柔性机械臂的极限弯曲角度可达105°,弯曲角80°范围内容许负载为0.9 N;通过光纤导航,在自由和障碍物环境中,柔性机械臂末端最大位置预测误差分别为0.920 mm,1.635 mm,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入路姿态光纤导航的经鼻柔性手术机器人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导航 柔性手术机器人 极限学习机 位置跟踪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3 位作者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李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6,共10页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107个固定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叠加搜索方法测定了首都圈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泊松比.综合利用首都圈数字地...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107个固定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叠加搜索方法测定了首都圈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泊松比.综合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和短周期台站,以及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使我们的结果具有较前人更好的空间分辨率,为我们研究首都圈地壳的变形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平台.结果表明:(1)首都圈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块特征,并与断层切割的地质块体有较好的相关性,地壳厚度变化形成了由涵盖北京—三河—唐山的NE向地壳厚度变化过渡带与张家口—北京—天津的NW向壳幔界面凹陷带构成的交汇构造,后者与所谓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基本吻合,而且本文给出的深部构造背景与首都圈地区的NE向和NW向地震带的交汇特征相吻合;(2)首都圈地区地壳厚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区域内地壳厚度的变化达15km.其中,台站SZJ下方地壳厚度达到43.8km,而台站BDH下方地壳厚度仅为28.8km,总体上研究区西北侧的张家口—怀来地区的地壳厚度较大(~40km),而唐山以东地区地壳较薄(28~32km);(3)研究区地壳的平均泊松比值为0.26左右,其最大值偏离泊松介质(σ=0.25)21%以上,而最小值偏离标准泊松比值9.6%,北京周边地区被高泊松比的介质环绕,而唐山东侧为低泊松比介质,地壳泊松比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华北克拉通裂解过程中地幔物质的侵入;(4)研究区中强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的陡变带,且偏于低泊松比的一侧,首都圈地震的成因仅考虑由于板块作用引起的水平应力场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重视由于上地幔变形引起的地壳垂直变形和上地幔物质侵入造成的地壳变形运动与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地震构造 接收函数 泊松比 地壳厚度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随机游走的基因-表型关联分析
9
作者 谭好江 王峻 +2 位作者 余国先 陈建 郭茂祖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9-1632,共14页
基因与表型间的关联分析对揭示生物的内在遗传关联具有重要意义.随机游走算法可以融合多组学数据,聚合一阶或高阶邻居的标签信息,对网络中不同节点间关联信息进行补全,提高关联预测的准确度,进而发现基因和表型间潜在的遗传关联.但现有... 基因与表型间的关联分析对揭示生物的内在遗传关联具有重要意义.随机游走算法可以融合多组学数据,聚合一阶或高阶邻居的标签信息,对网络中不同节点间关联信息进行补全,提高关联预测的准确度,进而发现基因和表型间潜在的遗传关联.但现有随机游走算法通常平等地对待每个节点,忽略了不同节点的重要性,使非重要节点过度传播,降低了模型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学数据融合的个性化随机游走算法(individual Multiple Random Walks,iMRW),在由基因、miRNA及表型节点构建的多组学异质网络上,基于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个性化多元随机游走策略,为不同重要程度的节点分配不同的游走步长,并结合高斯相互作用属性核相似性与随机游走,对网络不同节点及节点间关联信息进行补全,最终实现多源基因-表型关联矩阵的融合,准确获取基因-表型关联预测矩阵.在不同实验设置下,与主流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均显示iMRW能够取得更优的预测性能.在玉米光合作用能力和淀粉含量表型的实验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iMRW在识别潜在的基因-表型关联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型关联 随机游走 异质网络 多组学数据融合 网络拓扑结构
下载PDF
粉煤灰掺入量对改性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峻 王谦 +2 位作者 王平 钟秀梅 柴少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6-160,共5页
通过重塑非饱和试件的动三轴试验,开展了粉煤灰改性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探讨了动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改性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考察了粉煤灰掺入量对改性黄土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粉煤灰掺... 通过重塑非饱和试件的动三轴试验,开展了粉煤灰改性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探讨了动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改性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考察了粉煤灰掺入量对改性黄土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粉煤灰掺入量的改性黄土其动本构关系均服从双曲线模型,但试验参数a、b均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动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阻尼比明显减小。粉煤灰改性黄土的最佳粉煤灰含量在15%~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黄土 动三轴试验 动本构关系 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根据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3 位作者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李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2-2482,共11页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根据得到的各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并综合刘启元等(1997)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的延怀盆地15个宽频带流动台站下方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模型,给出了39°N-41°N ,114°E-7.19. 5°E区域内沿不同走向、不同深度S波速度分布.由于综合了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台站以及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本文给出了较前人同类研究空间分辨率更好的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特别是怀来以东的速度结构十分复杂.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研究区地壳具有高速和低速异常块体的交错结构.研究区中上地壳速度结构主要被与张渤地震带大体重合的NW向高速条带和穿越唐山大震区的NE向高速条带所控制,而其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主要为延怀一三河一唐山地区上地幔隆起所控制.(2)研究区内存在若干壳内S波低速体,它们主要分布在唐山,三河及延怀盆地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壳内低速体伴随着壳幔界面的隆起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3)地表断层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断层对不同块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宝坻断裂,香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均为超壳断裂.(4)首都圈内大地震的分布与壳内低速体及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有密切关系.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成因,仅考虑板块作用引起的水平应力场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重视由于上地幔变形引起的地壳垂直变形和上地幔物质侵人造成的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接收函数反演 流动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不同地区饱和黄土液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峻 王兰民 +2 位作者 王平 王谦 魏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共4页
利用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兰州、固原、潼关地区饱和原状黄土进行了液化试验。通过对饱和黄土液化的动应力、动应变和动孔压发展特点等问题的对比和分析,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特性。研究表明:(1)黄土液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利用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兰州、固原、潼关地区饱和原状黄土进行了液化试验。通过对饱和黄土液化的动应力、动应变和动孔压发展特点等问题的对比和分析,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特性。研究表明:(1)黄土液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旦发生液化,抗液化强度将迅速丧失;(2)黄土的区域性结构特性对黄土液化的影响非常明显,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黄土,其液化强度是不同的。而不同地区间黄土的干密度等物性指标对黄土液化的影响远小于区域性结构特性的影响;(3)基于黄土的结构破坏特性和液化特性,给出了饱和黄土的液化破坏应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液化 饱和 动三轴试验
下载PDF
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原状黄土动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峻 石玉成 +3 位作者 王谦 杨理臣 王强 马海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通过对不同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兰州原状黄土的室内动强度试验,得出了相应破坏振次为10和20次时原状黄土的动强度参数。根据试验所得动强度参数,分析了原状黄土的动强度参数随天然含水率和破坏振次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天然含水率、破坏振次... 通过对不同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兰州原状黄土的室内动强度试验,得出了相应破坏振次为10和20次时原状黄土的动强度参数。根据试验所得动强度参数,分析了原状黄土的动强度参数随天然含水率和破坏振次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天然含水率、破坏振次对该地区原状黄土动强度指标的影响,并对原状黄土的动强度参数与天然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给出了其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动凝聚力与动内摩擦角随天然含水率变化规律,较好地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和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动凝聚力 动内摩擦角 天然含水率 破坏振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峻 吴伟 潘胜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7-608,共2页
目的 测定 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 用 2 %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 ,HPL C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结果 石杉碱甲在所测定的 5种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金丝条马尾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均有较高分布 ,分别达到... 目的 测定 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 用 2 %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 ,HPL C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结果 石杉碱甲在所测定的 5种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金丝条马尾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均有较高分布 ,分别达到 0 .0 4 81% ,0 .0 5 79% ,0 .0 70 6 % ,0 .0 345 % ,0 .196 1% ,在闽浙马尾杉中含量较少 ,仅为0 .0 0 6 1%。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属 马尾杉属 石杉碱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伊宁凹陷古地温恢复与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峻 刘家铎 +1 位作者 田景春 侯志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应用包裹体测温和Easy-Ro方法恢复了伊宁凹陷的古地温演化史,结果表明伊宁凹陷晚二叠世的地温梯度约为40℃/km,以后经过两次波动(分别对应于K1和E1两次构造运动)逐渐减小到现今的24℃/km。上二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主... 应用包裹体测温和Easy-Ro方法恢复了伊宁凹陷的古地温演化史,结果表明伊宁凹陷晚二叠世的地温梯度约为40℃/km,以后经过两次波动(分别对应于K1和E1两次构造运动)逐渐减小到现今的24℃/km。上二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主生油期在中晚三叠世。印支期及其以前形成的圈闭,是二叠系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凹陷 包裹体 古地温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史 成藏
下载PDF
动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峻 钟秀梅 +3 位作者 柴少峰 杨理臣 王谦 王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以素黄土和粉煤灰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荷载作用下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同时对其模型参数、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 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以素黄土和粉煤灰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荷载作用下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同时对其模型参数、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服从双曲线模型,但模型参数随粉煤灰掺入量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研究数据的拟合,初步建立了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参数a、b与粉煤灰掺入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2)粉煤灰掺入量对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影响明显,表现出初始动弹性模量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加以及阻尼比明显减小的特性。(3)从土动力学角度出发,定量地给出了最佳灰-土掺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黄土 初始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动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动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改性黄土的震陷特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峻 高中南 +5 位作者 车高凤 钟秀梅 王强 王平 王谦 柴少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56,共6页
针对黄土地区实现工程施工材料本土化和科学利用粉煤灰问题,对不同配比条件下粉煤灰改性黄土进行重塑非饱和试件的动三轴震陷试验,研究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震陷特性,分析粉煤灰掺入量对动变形模量和动残余应变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针对黄土地区实现工程施工材料本土化和科学利用粉煤灰问题,对不同配比条件下粉煤灰改性黄土进行重塑非饱和试件的动三轴震陷试验,研究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震陷特性,分析粉煤灰掺入量对动变形模量和动残余应变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入量对黄土震陷性质的影响较大。相同固结应力水平下,动变形模量和动残余应变随粉煤灰掺入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加,黄土动变形模量也随之增大,残余应变则减小。动变形模量与动残余应变之间的变化趋势满足幂函数关系;黄土掺加约20%粉煤灰改性后就能够有良好的抗震陷性能。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地基的抗震防震设计提供借鉴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黄土 震陷特性 动变形模量 动残余应变
下载PDF
香菇多糖增强树突状细胞瘤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峻 周智东 夏大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探索有效的抗肿瘤生物疗法。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黑色素瘤抗原(gp100)转染至DC制备成DC瘤苗,研究不同剂量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单独或联合gp100-DC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 目的进一步提高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探索有效的抗肿瘤生物疗法。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黑色素瘤抗原(gp100)转染至DC制备成DC瘤苗,研究不同剂量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单独或联合gp100-DC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结果LNT联合gp100-DC瘤苗能有效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生长,无瘤生存率达到66.7%。LNT联合gp 100-DC瘤苗治疗后,能显著增强荷瘤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提高脾细胞的干扰素-γ(IFN-γ)和IL-2分泌水平,组织学检查发现瘤体及瘤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坏死。结论LNT联合gp100-DC瘤苗能有效地增强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瘤苗 香菇多糖 基因治疗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峻 石玉成 +2 位作者 王杰民 王强 钟秀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不同地震荷载对黄土震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可对试样施加任意波轴向荷载的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原状黄土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震陷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地震荷载对黄土震陷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机地震荷载与等幅... 不同地震荷载对黄土震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可对试样施加任意波轴向荷载的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原状黄土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震陷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地震荷载对黄土震陷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机地震荷载与等幅正弦荷载作用下黄土的残余变形随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趋势不同,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的震陷特性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地震荷载对黄土震陷临界动应力的影响不同,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的震陷临界动应力都比等幅正弦荷载作用下的大;不同卓越周期、峰值和持时的随机地震荷载对黄土的震陷临界动应力的影响也不相同;黄土的震陷与随机地震荷载的卓越周期、峰值和持续时间有关,其中随机地震荷载的卓越周期对黄土震陷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黄土 震陷
下载PDF
航天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峻 秦海波 +2 位作者 田立平 吴斌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国际载人航天60多年来,经过了短期到长期飞行的实践,航天心理学逐步探索出航天员的胜任特征,形成了一系列候选航天员及航天乘组的心理选拔方法、地面心理训练方法以及在轨心理支持措施,成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系... 国际载人航天60多年来,经过了短期到长期飞行的实践,航天心理学逐步探索出航天员的胜任特征,形成了一系列候选航天员及航天乘组的心理选拔方法、地面心理训练方法以及在轨心理支持措施,成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航天心理学概念形成、短期、长期飞行中的心理应激源及其对策、研究内容及方法、心理支持措施等,以及未来航天飞行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和航天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心理学 回顾 实践 载人航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