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念珠状链杆菌感染3例
1
作者 陆丹倩 吴惠妃 +1 位作者 王巧媚 邓聚辉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4-46,74,共4页
目的:通过对3例念珠状链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经验。方法:3例患者均有被老鼠咬伤或捕食老鼠的经历,入院后进行血培养,采用杭州天和细菌微量生化管进行生化鉴定,并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念珠状链... 目的:通过对3例念珠状链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经验。方法:3例患者均有被老鼠咬伤或捕食老鼠的经历,入院后进行血培养,采用杭州天和细菌微量生化管进行生化鉴定,并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念珠状链杆菌。结果: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明显好转并出院。结论:对于有鼠咬伤或鼠密切接触史的患者,血液中检出革兰阴性呈链状菌体、并有念珠状肿胀的L型细菌时,临床医生需考虑念珠状链杆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状链杆菌 鼠咬热 感染 血培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陆丹倩 顾向明 +3 位作者 郑焕东 邓冲 王巧媚 邓聚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2株CRAB分离自痰液(46株,63.9%)、伤口分泌物(19株,26.4%)、中段尿(5株,6.9%)和血液(2株,2.8%);药敏试验显示,CRAB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7.3%。结论加强CRAB的耐药监测,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OXA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陆丹倩 芮勇宇 +5 位作者 杨秋 顾向明 邓冲 王巧媚 邓聚辉 刘美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108-3110,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苯唑西林(OXA)酶基因及流行特性。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苯唑西林(OXA)酶基因及流行特性。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oxa-24、oxa-51和oxa-58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 40株CRAB对16种药物中,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小于或等于5.0%;改良Hodge试验阳性29株(占72.5%);所有菌株均被检测到含有oxa-51基因(占100.0%),oxa-23基因为38株(占95.0%),未检出oxa-24和oxa-58基因。结论 oxa-51及oxa-23基因是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流行CRAB的主要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改良HODGE试验 聚合酶链式反应 苯唑西林
下载PDF
布鲁菌感染3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陆丹倩 顾向明 +4 位作者 邓冲 王巧媚 陈江华 邓聚辉 郑洁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当前,该病在我国流行区域甚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与奶牛、羊只等的流动情况关系较大,新发患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当前,该病在我国流行区域甚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与奶牛、羊只等的流动情况关系较大,新发患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鲁菌病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感染 血培养
下载PDF
连续5年227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巧媚 陆丹倩 +1 位作者 彭明 赖贵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3437-3440,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医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8年分离的P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医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8年分离的P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分离到2279株PA,其总体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PA连续5年对监测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保持在20%以下,其中耐药率最低的是多黏菌素,其次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呼吸道标本来源的PA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结论5年中PA分离菌株数呈增长趋势,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希望临床能密切关注药敏试验监测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尤其要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巧媚 陆丹倩 +1 位作者 赖贵龙 彭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652-655,共4页
目的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到的82株黏液型PA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2株黏液型PA中,有63株来自50~80岁人群,占76.8%,9株来自<50... 目的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到的82株黏液型PA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2株黏液型PA中,有63株来自50~80岁人群,占76.8%,9株来自<50岁人群,占11.0%,10株来自>80岁人群,占12.2%;82株黏液型PA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75株,91.5%),其中分离自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1株(4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株(24.0%);12种抗菌药物中,黏液型PA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4%,对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35.4%,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黏液型PA有21株,占25.6%。结论黏液型PA体外耐药率总体不高,其易感人群主要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临床在诊疗时应重视黏液型PA生物被膜的形成诱因,注意加以预防;明确黏液型PA感染时建议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鱼腥草等可抑制生物被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临床分布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巧媚 陆丹倩 +2 位作者 彭明 邓冲 邓聚辉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将送检的各类样本中分离到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在24 h、48 h、72 h时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结果:82株黏液型铜绿... 目的: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将送检的各类样本中分离到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在24 h、48 h、72 h时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结果:8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是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91.5%,尿液占6.1%,血液占1.2%,分泌物占1.2%;24 h与48 h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与72 h药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较慢,药敏结果的判读应延长至48 h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不同时间 药敏 K-B法
下载PDF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巧媚 陆丹倩 +1 位作者 赖贵龙 彭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598-1601,1607,共5页
目的了解该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监测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的黏液型PA 82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别检测其4种β-内酰胺酶,产酶... 目的了解该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监测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的黏液型PA 82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别检测其4种β-内酰胺酶,产酶组与非产酶组间药敏差异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82株黏液型PA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12种抗菌药物中敏感率最高的是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均为92.7%),最低的是左氧氟沙星(51.2%)。β-内酰胺酶阳性的黏液型PA一共19株,占23.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2株,占14.6%,产C类头孢菌素酶(AmpC)5株,占6.1%,产A类碳青霉烯酶2株,占2.4%,产B类碳青霉烯酶即金属酶(MBLs)4株,占4.9%,其中有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3株同时产ESBLs和MBLs。产酶与非产酶组之间的药敏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黏液型PA产β-内酰胺酶以ESBLs为主,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表型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9
作者 陆丹倩 芮勇宇 +4 位作者 杨秋 顾向明 邓冲 王巧媚 邓聚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用 PCR法对碳青霉烯类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应用 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40株 ... 目的: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用 PCR法对碳青霉烯类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应用 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40株 CRAB所有菌株且被检测到含有 OXA-51-like基因为40株(100%),OXA-23-like基因为38株(95%),未检出 NDM,VIM,IPM,OXA-24-like及 OXA-58-like基因;ERIC-PCR聚类分析相似大于0.8,可认为是同一克隆群;这40株菌在相似水平被聚为33个类群(克隆株)。结论临床分离的 CRAB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OXA-23-like,OXA-51-like和 ERIC-PCR是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PCR ERIC4-PCR
下载PDF
住院患者与环境分离的CRKP同源性及其传播特征
10
作者 黄菊 肖瑜 +5 位作者 陆丹倩 王巧媚 彭拓华 林淑健 杨坚娥 李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2,共6页
目的按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及同病房患者与环境分离CRKP的同源性、耐药机制及传播特征。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7-2022年全院CRKP菌株,从2020年1月开始对CRKP感染患者的同病房患者筛查直肠拭子,对CRKP感染患者... 目的按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及同病房患者与环境分离CRKP的同源性、耐药机制及传播特征。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7-2022年全院CRKP菌株,从2020年1月开始对CRKP感染患者的同病房患者筛查直肠拭子,对CRKP感染患者周围环境采样,筛查CRKP;使用胶体金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收集CRKP菌株39株,其中患者菌株36株,筛查同病房患者直肠拭子61例,检出CRKP菌株2株,采集环境标本680份,1名CRKP患者的卫生间水槽下水口检出CRKP;39株CRKP中产KPC酶9株(23.08%),产NDM酶21株(53.85%),9株未检出常见的5种碳青霉烯酶;PFGE分析发现39株CRKP分为18个克隆型,6年内医院内发生过3次CRKP克隆传播。结论加强CRKP感染患者房间水槽的消毒,可阻止CRKP通过水槽引起传播;医院内各时段流行的CRKP基因型可能不同,明确其类型对指导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医院内流行是CRKP检出率上升的原因,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为确定主动筛查的目标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环境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同源性分析 水槽
原文传递
Fonsecaea 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11
作者 陆丹倩 郑永平 +6 位作者 李家豪 张玲 王巧媚 邓聚辉 彭明 黄阶胜 刘丽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crrionii)、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和播水喙枝孢霉(Rhinocladiella aquarspersa)等。裴氏着色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常由微小外伤侵入皮肤引起致病,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本文报道1例由F.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下载PDF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丹倩 顾向明 +3 位作者 曾琦茗 邓冲 王巧媚 邓聚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3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来...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3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痰液、伤口分泌物、中段尿、静脉血及大便,分别占58.96%、30.92%、5.49%、4.34%、0.29%。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10.4%。结论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可合理指导用药,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复方四黄外洗液对MRSA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晓坚 邱雄泉 +1 位作者 陆丹倩 王巧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四黄外洗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复方四黄外洗液体外抑制MRSA生长的情况,检测不同浓度复方四黄... 目的探讨复方四黄外洗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复方四黄外洗液体外抑制MRSA生长的情况,检测不同浓度复方四黄外洗液作用下MRSA菌液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钾镁离子的渗漏情况。结果复方四黄外洗液在较低浓度即可抑制MRSA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高浓度时抑菌圈直径可达15mm;复方四黄外洗液可以导致受试MRSA菌液ALP、钾离子、镁离子的检出量的改变。结论复方四黄外洗液对MRSA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影响菌体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四黄外洗液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 机制
原文传递
1株罕见念珠状链杆菌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鉴定
14
作者 郑悦康 李柏生 +4 位作者 陆丹倩 李振翠 区金结 吴衍恒 王巧媚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4-286,319,共4页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鉴定中山市1名发热及皮疹待查因的患者血液中分离的1株罕见菌株。方法对1株罕见菌株进行传统微生物生化鉴定无果之后,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基因测序,按照de novo的方式进行组装后,应用微生物基因组序列...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鉴定中山市1名发热及皮疹待查因的患者血液中分离的1株罕见菌株。方法对1株罕见菌株进行传统微生物生化鉴定无果之后,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基因测序,按照de novo的方式进行组装后,应用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NI)鉴定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该株罕见菌用传统微生物方法不能鉴定,而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ANI鉴定方法,可准确地鉴定为念珠状链杆菌,该菌与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DSM 12112的核苷酸相似度为99.68%。结论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可用于罕见病原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状链杆菌 全基因测序 平均核苷酸相似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