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鳗鲡源气单胞菌毒力基因及其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王巧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1,共9页
为了解鳗鲡(Angulla spp.)源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潜在致病性及其耐药状况,选取近年来从患病鳗鲡肝、肾、脾及病灶等处分离的41株气单胞菌,通过扩增其16S rRNA及保守基因gyr B、rpo D序列进行病原菌鉴定,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病... 为了解鳗鲡(Angulla spp.)源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潜在致病性及其耐药状况,选取近年来从患病鳗鲡肝、肾、脾及病灶等处分离的41株气单胞菌,通过扩增其16S rRNA及保守基因gyr B、rpo D序列进行病原菌鉴定,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病原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特性,并通过PCR和SYBR Green qPCR方法分别检测其7种毒力基因及15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41株气单胞菌中有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27株、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6株、达卡气单胞菌(A.dhakensis)5株、双壳气单胞菌(A.bivalves)2株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1株;毒力基因分析显示,alt的阳性检出率最高(75.6%),其余毒力基因显示不同的携带率,且56.1%的气单胞菌至少携带3种及以上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分析显示,气单胞菌对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完全耐药(100%),3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100%,最多同时耐受8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分析显示,酰胺醇类floR、cmlA、磺胺类sul 1和氨基糖苷类aac(6′)-Ib为主要耐药基因,检出率均为100%,100%的菌株携带6重及以上耐药基因,最高的携带12重耐药基因(9.8%)。研究表明,鳗鲡源气单胞菌对酰胺醇类药物完全耐药,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且大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福建海参本土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
作者 陈燕婷 杨求华 +3 位作者 刘燕飞 黄强 谢宇坪 王巧煌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等方式,了解目前福建省海参养殖产业现状以及海参本土化育苗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实现海参苗种本土化。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所有动物的统称,为生活在海边...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等方式,了解目前福建省海参养殖产业现状以及海参本土化育苗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实现海参苗种本土化。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所有动物的统称,为生活在海边至8000m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海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中,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八大珍品之一,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皮动物门 海洋棘皮动物 海参纲 海参养殖 问卷调查 产业现状 本土化
下载PDF
福建红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巧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探讨2017年福建省漳州市某养殖场红罗非鱼出现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以常规方法从患病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niloticus脑组织中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 为探讨2017年福建省漳州市某养殖场红罗非鱼出现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以常规方法从患病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niloticus脑组织中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优势菌进行鉴定,通过分子血清型、MLST和毒力基因等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分子特征分析,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株对2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病鱼脑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具致病力的不溶血(即γ溶血)无乳链球菌,该分离株是Ⅰa-ST7型,其毒力基因型为bac^+-bca^+-cfb^+-hylB^+-fbsA^+-fbsB^+-lmb^--scpB^--cpsE^+-sip^+,且对头孢类药物、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等13种药物敏感,对氟罗沙星、青霉素G、多粘菌素B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而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本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红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疫病监测、疫苗研制和药物防治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分子分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楠 吴斌 +4 位作者 李苗苗 王巧煌 林国清 樊海平 林克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4-479,共6页
对福建省漳州市某水产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病鱼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出现疑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症状的石斑鱼苗上取眼部、脑部组织进行研磨,将匀浆液接种到条纹月鳢细胞系(SSN)细胞株SSN-1及其克隆细胞株E-11,两株细胞... 对福建省漳州市某水产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病鱼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出现疑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症状的石斑鱼苗上取眼部、脑部组织进行研磨,将匀浆液接种到条纹月鳢细胞系(SSN)细胞株SSN-1及其克隆细胞株E-11,两株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呈空泡化并脱落,E-11细胞较SSN-1细胞更早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更明显.将病鱼眼部、脑部组织的研磨液、细胞培养上清进行RT-PCR检测,均检测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VNNV)的特异性条带,目的片段大小为427bp,序列比对结果提示该病原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培养上清中存在直径约30nm的病毒颗粒,细胞质内大量病毒颗粒聚集成团,细胞器受损,细胞结构被破坏.将分离得到的VNNV进行温度、酸碱度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0℃下处理30min后该病毒滴度明显下降,60℃处理30min后病毒失活;在pH为3、11的条件下病毒滴度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福建对虾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楠 元丽花 +8 位作者 吴斌 林国清 王巧煌 陈何东 张健 许智海 严志洪 杨章武 黄永春 《中国水产》 2019年第2期46-50,共5页
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养殖对虾以来,养殖产量递增的同时也受到对虾病害的影响,致使发展滞后。经对虾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福建对虾养殖业开始逐渐复苏。但对虾养殖在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虾苗育种... 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养殖对虾以来,养殖产量递增的同时也受到对虾病害的影响,致使发展滞后。经对虾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福建对虾养殖业开始逐渐复苏。但对虾养殖在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虾苗育种核心技术较落后和对虾病害蔓延等问题。为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政府加大了对对虾产业的财政、科研等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产业 南美白对虾 对虾养殖业 绿色健康养殖 饲料产量
下载PDF
福建紫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6
作者 刘燕飞 宋武林 +6 位作者 陈梅芳 李晓霞 王朝新 何祥楷 薛婷 王巧煌 潘丽萍 《中国水产》 2019年第5期38-42,共5页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建设,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编制了《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建设,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编制了《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紫菜、海带、海参、河鲀等十条特色品种全产业链,至2020年,实现十大品种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65%以上,十条特色品种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超百亿的目标。本文就福建省紫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形势开展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海洋与渔业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产脂肪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仙菊 叶秀云 +2 位作者 周智敏 王巧煌 林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6,共8页
以课题组从海鳗肠道内容物中筛选获得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ZF-16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优化的产酶条件为:玉米淀粉0.5%,蛋白胨3.0%,橄榄油10.0%(体积分数),MgSO_4·7H_2O 0.0... 以课题组从海鳗肠道内容物中筛选获得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ZF-16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优化的产酶条件为:玉米淀粉0.5%,蛋白胨3.0%,橄榄油10.0%(体积分数),MgSO_4·7H_2O 0.05%,K_2HPO_40.1%,培养基初始pH 6.0~7.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装液量50 m L/250 m L,接种量2%(体积分数),接种龄18 h,发酵时间68 h。在此条件下发酵,洋葱伯克霍尔德菌ZF-16的脂肪酶活力为72.59 U/m L,较优化前(12.71 U/m L)提高了4.7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脂肪酶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产脂肪酶海洋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智敏 林娟 +2 位作者 林仙菊 王巧煌 叶秀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70,共9页
目的:从海洋来源样品中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固体平板变色圈观察法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脂肪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从海鳗和鲍... 目的:从海洋来源样品中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固体平板变色圈观察法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脂肪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从海鳗和鲍鱼肠道内容物以及平潭海域、北极和盐湖泥样5个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出22株脂肪酶产生菌,其中ZF一16菌株产酶能力较强,根据其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最适反应pH为9.0,在pH5.0~10.0范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75℃,当温度小于40℃时较稳定;低浓度(1mmol/L)的Na+和K+对脂肪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Zn2+对脂肪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C4-C18均有降解作用,尤其对中长链的三辛酸甘油酯(C8)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结论:从海洋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到产脂肪酶能力较强的细菌ZF-16菌株,经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所产脂肪酶为碱性高温脂肪酶,对C14-C18底物有降解作用,可用于食品烘焙、废纸脱墨和造纸脱胶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脂肪酶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