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威尔《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1
作者 王常科 《音乐世界》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 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作为主题旋律的签名动机,以及再现原则与奏鸣原则结合的边缘性曲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尔 音乐学分析 海顿 签名动机 曲式结构
下载PDF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主题结构分析
2
作者 王常科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主题是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直观体现,通过对乐曲主题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统一材料形式的不同运用方式。当这种对于某一特定主题自始至终伴随着某一特定的材料发展方式时,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便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海... 主题是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直观体现,通过对乐曲主题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统一材料形式的不同运用方式。当这种对于某一特定主题自始至终伴随着某一特定的材料发展方式时,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便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海顿早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了海顿建立在主和弦的主题结构与主副部主题相统一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顿 钢琴奏鸣曲 主题结构 音乐分析
下载PDF
基于OSL原理的Al_(2)O_(3):C核辐射剂量测量系统研究综述
3
作者 喻南 王常科 +4 位作者 马琼 蔡清裕 孙海洋 汤晓安 康宏向 《防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核辐射剂量测量是辐射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原理搭建掺碳氧化铝(Al_(2)O_(3):C)核辐射剂量测量系统的相关研究迄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该系统将Al_(2)O_(3):C中存储的辐射能量以光... 核辐射剂量测量是辐射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原理搭建掺碳氧化铝(Al_(2)O_(3):C)核辐射剂量测量系统的相关研究迄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该系统将Al_(2)O_(3):C中存储的辐射能量以光信号的形式释放,之后使用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实现辐射剂量的测量,具有灵敏度高、远程探测、保护人员安全、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本文介绍了该系统在国防、医疗剂量及个人剂量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OSL核辐射剂量测量系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探测 累积剂量测量 Al_(2)O_(3):C 光释光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皮肤OCT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常科 马琼 +3 位作者 蔡清裕 孙海洋 汤晓安 康宏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以及优秀的可移植性使得深度学习技术渗入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深度学习中前沿领域的成果对医学图像的识别、分类、分割、量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光学相干断层... 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以及优秀的可移植性使得深度学习技术渗入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深度学习中前沿领域的成果对医学图像的识别、分类、分割、量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技术具有非侵入、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无创获取生物组织内部微米级的高分辨率三维切面图像,在生物医学的眼科、血管、皮肤科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OCT及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二者相结合在皮肤领域的应用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在皮肤OCT医学图像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在皮肤癌的分析分类、美容领域、指尖图像的分割以及在损伤皮肤的定性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医学图像 深度学习 皮肤疾病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视神经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隗雨 马琼 +2 位作者 王常科 梁玉玲 康宏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14-422,共9页
视网膜极易因激光意外事故、中枢神经或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发生异常改变,严重威胁视功能。目前,仍没有针对哺乳动物视网膜损伤的完善修复机制。视网膜“干细胞”穆勒胶质(MG)细胞不能自发进入细胞周期,基因编辑手段可使MG细胞转分化,从而... 视网膜极易因激光意外事故、中枢神经或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发生异常改变,严重威胁视功能。目前,仍没有针对哺乳动物视网膜损伤的完善修复机制。视网膜“干细胞”穆勒胶质(MG)细胞不能自发进入细胞周期,基因编辑手段可使MG细胞转分化,从而具有视网膜祖细胞的能力。转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及调控因子对MG基因组重编程至关重要。基因编辑治疗利用腺病毒、慢病毒等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体内,促使哺乳动物受损视网膜中MG细胞激增和去分化,损伤的视网膜神经元再生。与传统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药相比,基因疗法的出现有望实现通过一次治疗达到修复目的。文章就视网膜修复机制、调控视神经再生的信号通路以及基因治疗修复损伤视网膜研究现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相关的发展趋势。未来基因编辑治疗将会给视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带来深刻变革,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损伤修复 视神经再生 视网膜祖细胞 基因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