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康里 刘军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5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并与肠外营养对比分析。方法结直肠癌患者24例,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14例,肠外营养组10例。每天予104.6kJ(25kcal)/kg体重的能量及氮热比1:140的营养支持3天,测定各项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并与肠外营养对比分析。方法结直肠癌患者24例,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14例,肠外营养组10例。每天予104.6kJ(25kcal)/kg体重的能量及氮热比1:140的营养支持3天,测定各项观察指标并比较。结果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无变化,营养后两组患者间的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结肠腺体高度和宽度及腺体数目无显著改变;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均较好。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保持肠屏障功能,利于术前准备的肠道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吻合器致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2
作者 王康里 金岚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总结在院5年收治大肠癌493例,其中直肠癌217例,直乙交界癌64例,乙状结肠癌102例,分别占同期大肠癌的44.02%、12.98%和20.68%。行Miles手术96例,占直肠癌病人的44...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总结在院5年收治大肠癌493例,其中直肠癌217例,直乙交界癌64例,乙状结肠癌102例,分别占同期大肠癌的44.02%、12.98%和20.68%。行Miles手术96例,占直肠癌病人的44.24%。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者103例,因此而保留肛门者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47.46%。同期手法吻合76例,占直肠癌、直乙交界癌的27.05%。结果:吻合器组病人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较手法吻合组症状重且持续时间长。结论: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原因是多方面 的,主要与吻合口位置(吻合口距肛门的距离)及吻合器的吻合方式有关。我们认为吻合器双排水平交错排列的吻合钉制作了一与肠管纵轴呈直角关系的吻合口,该吻合口不能随肠蠕动扩张,是产生排粪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吻合器 排粪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鹏 张军 +3 位作者 张忠涛 蔡军 王康里 金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4期1113-1115,1117,共4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应激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需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开腹组... 目的前瞻性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应激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需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分别于术前、术中(D0)、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5天(D5)测定患者各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组间的差异。结果分析两组内部各应激指标计数的变化及组间相应应激指标的组间差异,两组患者各应激指标有一种趋势,术后即开始升高,术后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并且腹腔镜组NO、ET、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组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低于开腹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开放手术对机体创伤小,应激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应激反应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军 尹杰 +1 位作者 张军 王康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首诊胃癌患者的病历,从中提取出患者就诊时的D-二聚体水平和临床特征等信息。比较胃癌患者与80例健康个体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首诊胃癌患者的病历,从中提取出患者就诊时的D-二聚体水平和临床特征等信息。比较胃癌患者与80例健康个体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个体增高(P<0.01)且其水平随患者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级的递进而增加(P<0.01)。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增高(P<0.01)。D-二聚体与肿瘤大小、癌抗原72-4呈正相关(P<0.01)。肿瘤病理类型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均处于活化状态。D-二聚体是潜在的胃癌预后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二聚体 凝血系统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军 尹杰 +2 位作者 宋建宁 张军 王康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996-998,共3页
目的对比检测胃癌、胃息肉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分析NLR在胃癌中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诊断的202例胃癌患者、150例非恶性胃息肉患者及186例健康对照者,依据临床血液常规检测得到NLR,... 目的对比检测胃癌、胃息肉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分析NLR在胃癌中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诊断的202例胃癌患者、150例非恶性胃息肉患者及186例健康对照者,依据临床血液常规检测得到NLR,随后在胃癌患者中分析NLR与肿瘤的大小、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等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胃息肉组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中NLR显著升高(4.12±1.15 vs 2.01±1.28,2.07±0.98;P<0.05);且NLR与肿瘤大小、肿瘤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肿瘤大于3 cm、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晚的患者中NLR显著高于其他的胃癌患者(P<0.05);而对于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患者NLR的检测分析发现NLR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7)。结论胃癌患者的NLR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与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因而NLR可能会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预后等的一个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TNM 分期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乙状结肠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宏志 金岚 +4 位作者 王今 蔡军 王康里 张忠涛 王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乙状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肛门内镜 腹壁小切口 结直肠切除术 微创效果 相关并发症 手术标本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秀原 王康里 +1 位作者 张忠涛 王宇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2年1~12月收治的51例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及常规补液组。营养支持共5~7d,分别测定...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2年1~12月收治的51例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及常规补液组。营养支持共5~7d,分别测定其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0d测定肠内营养支持组白蛋白为(35.2±5.8)g/L,前白蛋白(280.3±52.2)mg/L熏体重(59.9±5.0)kg熏均较常规补液组白蛋白穴31.6±4.2雪g/L,前白蛋白穴231.6±55.8雪mg/L,体重穴56.5±5.3雪kg明显升高穴P<0.05雪,与PN组眼白蛋白穴35.8±5.5雪g/L,前白蛋白穴289.3±49.2雪mg/L,体重穴60.2±4.7雪kg演差异无显著性,排气时间比PN组及对照组均缩短穴P<0.05雪,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及PN组明显降低穴P<0.05雪。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结肠癌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术后 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胃肠外营养
下载PDF
胃肠术后1号对急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炎性介质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定血浆内毒素、血清促炎因子 (TNFα、IL6 )水平。 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促炎因子 (TNFα、IL6 )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经治疗随病情好转 ,内毒素及炎症介质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内毒素及TNFα、IL6下降幅度显著 ,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结论 :内毒素、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评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 ,胃肠术后l号使内毒素、TNFα、IL6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内毒素 炎性介质 中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 被引量:3
9
作者 余俊先 蔡军 +5 位作者 史丽敏 王康里 罗晓 温爱萍 李任 王汝龙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培他滨代谢物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方法:取氟尿嘧啶血浆溶液,加入溴尿嘧啶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进样分析;手术切除的胃癌及其周边组织用空白血浆匀浆,匀浆液处理方法同上。流动相...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培他滨代谢物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方法:取氟尿嘧啶血浆溶液,加入溴尿嘧啶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进样分析;手术切除的胃癌及其周边组织用空白血浆匀浆,匀浆液处理方法同上。流动相为乙腈-水(1∶9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氟尿嘧啶与内标溴尿嘧啶保留时间分别为3.20min和7.50min。氟尿嘧啶的标准曲线范围0.02~1.0μg.mL-(1r=0.999 6),方法的重现性、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卡培他滨代谢物氟尿嘧啶在胃癌中心组织的浓度(1.095μg.g-1)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0.047μg.g-1)。结论:本方法适合测定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可用于卡培他滨人体代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卡培他滨 氟尿嘧啶 组织浓度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腹腔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智成 王宇 +5 位作者 张忠涛 王康里 金岚 王今 张军 王琦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效果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3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剖腹组行剖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每组16例。所有病人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效果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3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剖腹组行剖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每组16例。所有病人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同样肠内营养,并逐量增加,共6 d,前4 d同时给予肠外营养。观察肝肾功能、血脂、前清蛋白(PA)、肠功能恢复时间、消化道症状和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较剖腹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提前(P=0.002)。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经营养支持后与术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腹组肌酐、尿素氮术前和营养支持后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12)。剖腹组清蛋白营养支持后显著低于术前(P=0.001),两组营养支持后清蛋白和总蛋白剖腹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04,P=0.031)。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EEN支持,有利于营养状况恢复,是安全、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在EEN治疗下腹腔镜组在营养状况和肠功能恢复上较剖腹组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腹腔镜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中药合剂胃肠术后1号对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观察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 ,及中药合剂胃肠术后 1号的防治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模型组和胃肠术后 1号治疗组 ,每组 3 0只... 目的 观察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 ,及中药合剂胃肠术后 1号的防治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模型组和胃肠术后 1号治疗组 ,每组 3 0只。于术后 2 4h、 48h、 72h分批采集静脉血 ,测定血清ET和NO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中ET、NO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胃肠术后 1号治疗组血中ET、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①ET、NO参与大鼠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病理机制 ;②中药合剂胃肠术后 1号能够降低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血中ET、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 中药合剂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尿毒症、肾移植术后合并乳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捷 王康里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7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尿毒症 肾移植 乳腺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13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给灌胃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 目的:探讨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给灌胃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模型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SO)于术后6、12h取回肠黏膜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利用辣根过氧化酶作为黏膜通透性改变的示踪剂)观察。结果:对照组6及12h时相点肠黏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电镜观察制膜12h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有高密度电子物质沉着。细胞紧密连接开放;假手术组和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细胞间隙尢示踪剂沉着。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通透性增加是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胃肠术后1号能够减轻肠黏膜屏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腹腔感染 肠黏膜超微结构 胃肠术后1号口服液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胃肠术后1号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研究
14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 1号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测定 2 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10例 ,治疗组 10例 )血中乳酸、DAO水平。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乳酸、DAO呈现不同程度升高 ,经治疗随病情...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 1号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测定 2 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10例 ,治疗组 10例 )血中乳酸、DAO水平。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乳酸、DAO呈现不同程度升高 ,经治疗随病情好转 ,血中乳酸、DAO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而治疗组血中乳酸、DAO下降幅度显著 ,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中乳酸、DAO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评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 ,胃肠术后 1号使乳酸、DAO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肠术后1号 乳酸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小肠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伴穿孔二例
15
作者 郑飞 韩威 +2 位作者 赵宁 王康里 王宇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825-825,共1页
病例1,男,61岁。因突发左下腹剧痛1d,于2003年5月急诊收入院。查体:全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上腹正中切口(20cm),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切除回肠一段... 病例1,男,61岁。因突发左下腹剧痛1d,于2003年5月急诊收入院。查体:全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上腹正中切口(20cm),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切除回肠一段,见溃疡型肿物2个,分别为6em×5cm和3cmX2cm。前者穿孔,直径0.7cm;肿瘤浸透肌层达浆膜伴穿孔。免疫组化:CD3、CD43、CD7、CD56、TIA-1(+),CD20、CDl0、CD79a(-),Ki67(30%-50%)。诊断:回肠多灶性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伴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消化道穿孔 小肠 肿瘤切除术 膈下游离气体 上腹正中切口 下腹剧痛 腹肌紧张
下载PDF
严重创伤病人的治疗
16
作者 王康里 王宇 《吉林医学》 CAS 1990年第1期8-9,共2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创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创伤的急救与治疗已引起医务界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在抗休克,防治感染及重症监护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严重的复合创伤病人的死亡率很高。我限1983年10月...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创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创伤的急救与治疗已引起医务界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在抗休克,防治感染及重症监护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严重的复合创伤病人的死亡率很高。我限1983年10月~1989年10月共收治重症创伤75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9.3%。在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形成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组织。现仅就综合性医院救治严重创伤病人谈谈我们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盈赤 王今 +4 位作者 金岚 赵晓牧 吴国聪 王康里 张忠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安全性,并总结制备完整结肠系膜病理大切片的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右半结肠癌病例85例,取得患者知情...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安全性,并总结制备完整结肠系膜病理大切片的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右半结肠癌病例85例,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2组,分别进行CME(CME组,39例)和常规根治手术(对照组,46例)。对术后标本进行淋巴结清扫和结肠系膜切除情况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收集CME手术后切除标本进行完整结肠系膜病理组织大切片的制作并进行相应的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E组清扫的总淋巴结数目多[(26.8±1.9)枚比(23.2±3.4)枚,t=4.261,P=0.000],Ⅰ、Ⅱ期淋巴结数目多[(25.8±3.6)枚比(18.2±4.5)枚,(26.8±7.7)枚比(24.9±6.2)枚,t=8.776、2.802,P=0.000],阳性淋巴结数目多[4(7)比1.5(2),P=0.032]。CME组与对照组相比,系膜面积更大[(15555±1263)mm2比(12493±1002)mm2,t=12.456,P=0.000],血管高位结扎点距肠壁的垂直距离和距肿瘤中心的最短距离更长[(92±17)mm比(74±10)mm,(116±22)mm比(82±11)mm,t=8.132、9.295,P=0.000]。手术安全性指标2组无明显差异。应用CME标本成功制成了完整结肠系膜病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相比可以从整体上观察结肠癌转移灶在结肠系膜内的方位及其与肿瘤原发灶和结肠壁的关系,可以准确地观察手术切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直接浸润,并且可以发现脉管内癌栓和微浸润等情况。结论CME较常规根治术可以切除更多的系膜,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制作结肠癌完整系膜病理大切片并进行相应病理观察是可行的,在观察环周切缘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立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病理学 外科
原文传递
改良FOLFOX7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军 张菁 +5 位作者 孟化 吴国聪 蔡军 王康里 张忠涛 王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FOLFOX7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改良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00mg/... 目的观察改良FOLFOX7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改良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5-氟尿嘧啶2400rag/m^2+甲酰四氢叶酸钙400mg/m^2)化疗2~4周期后手术治疗,并于术前和术后评估新辅助化疗的降期效果。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结果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经改良FOLFOX7方案治疗后,27%(8/30)的患者术前分期降低,47%(14/30)的患者术后分期降低。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43%(13/30),1例患者完全缓解,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手术根治切除率为93%(28/30)。术前和术后评价新辅助化疗降期效果具有一致性(χ2=2.584,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改良FOLFOX7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较高,肿瘤降期明显,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FOLFOX7方案 改良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246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今 金岚 +5 位作者 于宏志 蔡军 吴国聪 王康里 张忠涛 王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1-222,共2页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显露操作空间满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推广。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46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该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直肠癌患者 操作空间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2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蔡军 张忠涛 +3 位作者 于宏志 王今 金岚 王康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微创外科技术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外科手术对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实现微创与美观结合,提高生活质量。在此理念指导下,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 回盲部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