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墨彩纷呈 卓荦大观——沈阳故宫院藏明清绘画综述
1
作者 李理 王建芙 《中国书画》 2013年第4期4-9,287+3+1,共6页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人关前于盛京(沈阳)城内奠基建设的皇家宫殿,现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之一。在这个宫殿遗址上成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珍藏的清初宫廷历史文物、明清艺术品文物和近现代书画而享誉中外。
关键词 沈阳故宫 明清 综述 绘画 历史文物 文化遗产地 故宫博物院 皇家宫殿
下载PDF
试述剃发制度对清初统一进程的影响
2
作者 王建芙 《理论界》 2004年第6期339-340,共2页
从1644年清政权中心由沈阳移至北京定都,到1645年攻下南京,清军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统一了长江以北地区,从1645年攻下江阴,到1663年(康熙二年),清军攻破荆襄十三家的最后据点茅麓山(湖北兴山县)为止,清军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统一了长江... 从1644年清政权中心由沈阳移至北京定都,到1645年攻下南京,清军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统一了长江以北地区,从1645年攻下江阴,到1663年(康熙二年),清军攻破荆襄十三家的最后据点茅麓山(湖北兴山县)为止,清军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统一了长江以南地区,进而确立了对中华大地近三百年的统治.清军为什么能顺利统一长江以北地区却不能顺利统一长江以南地区呢?这除了与南明政府在江南的统治以及江南士大夫对清朝的敌视之外,更主要是与清初统治者政策失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剃发制度 清朝初期 满族 中国
原文传递
锦绣大清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服饰(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4年第5期43-49,共7页
贵胄冠袍 清朝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在宫廷朝会及筵宴活动中,要跟随皇帝穿著礼服、吉服、行服等不同的服饰。同时,由于清朝文武品官自上而下均实行九品官阶制,其佩戴的冠帽、穿著的服装也必须按照各人官衔和品级戴用,不允许发生僭越错误... 贵胄冠袍 清朝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在宫廷朝会及筵宴活动中,要跟随皇帝穿著礼服、吉服、行服等不同的服饰。同时,由于清朝文武品官自上而下均实行九品官阶制,其佩戴的冠帽、穿著的服装也必须按照各人官衔和品级戴用,不允许发生僭越错误。官员服饰实际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清石青直径纱补服(图20)补服是君臣在春夏秋三季里举行嘉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时套在朝袍外边穿着,或单穿的一种礼褂。既属于礼服,又属于吉服。清,纱,身长122.1、中腰70.9、下宽116、袖长84.9、袖口30.8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服饰 大清 清宫 沈阳 封建等级制度 祭祀活动 官员
原文传递
漫话沈阳故宫如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2年第7期73-79,共7页
“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作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也有说如意就是古代人一种搔痒工具,尤如今天的“痒痒挠”,我们东北人所说的“老头乐”。后来因为... “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作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也有说如意就是古代人一种搔痒工具,尤如今天的“痒痒挠”,我们东北人所说的“老头乐”。后来因为如意寓意吉祥,造型讨巧可爱,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赠饰物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 沈阳故宫 漫话 实用功能 古代人 东北人 佛教 梵语
原文传递
万马腾飞 画家笔下的马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4年第2期23-29,共7页
马是个吉祥之物,它与人类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征战、狩猎、商旅、游宴、农耕、运输、通讯等都离不开它。在古代,金戈铁马是开疆扩土的保证,香车名马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还有在沙场上... 马是个吉祥之物,它与人类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征战、狩猎、商旅、游宴、农耕、运输、通讯等都离不开它。在古代,金戈铁马是开疆扩土的保证,香车名马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还有在沙场上与主人生死与共的传奇。中华民族把马视为迅捷、勇敢、奔放、成功的象征物。即使在现代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改造自然 社会身份 中华民族 现代社会 象征物 人类
原文传递
沈阳故宫藏门神赏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挂门神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过大年习俗。传说唐太宗经常在睡梦中受到鬼魂的惊扰,就派手下两位大将秦琼和尉迟敬德把守大门,非常有效,于是便将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后世仿效沿袭,广为流行,称为门神。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 挂门神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过大年习俗。传说唐太宗经常在睡梦中受到鬼魂的惊扰,就派手下两位大将秦琼和尉迟敬德把守大门,非常有效,于是便将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后世仿效沿袭,广为流行,称为门神。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神 沈阳故宫 赏析 桃符 桃木 辟邪 古人
原文传递
沈阳故宫院藏笔筒赏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1年第7期41-46,共6页
笔筒是插笔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不仅有盛放毛笔的功用,也是一种颇具传统意味的中国艺术品。笔筒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笔架、笔船发展而来的。明中晚期以后,笔筒广泛置之于书桌案头,如同笔、墨、纸、砚一样,成为... 笔筒是插笔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不仅有盛放毛笔的功用,也是一种颇具传统意味的中国艺术品。笔筒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笔架、笔船发展而来的。明中晚期以后,笔筒广泛置之于书桌案头,如同笔、墨、纸、砚一样,成为与读书人朝夕相伴的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筒 沈阳故宫 赏析 中国艺术品 文房用品 读书人
原文传递
锦绣大清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服饰(上)
8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衣冠自从摆脱了蔽体御寒的原始属性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表征,蕴纳着深邃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更赋予衣冠以明礼仪,辨尊卑的政治功能,并且在王朝更迭时必制定新的冠服以作为新政权的外花标志。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服饰 清宫 沈阳 大清 文化表征 文化内涵 文明古国
原文传递
沈阳故宫藏清宫文房用具
9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3年第5期45-52,共8页
清代皇帝自幼读《四书》、《五经》,习学满、蒙、汉文字,兼及天文、地理等,且每日阅读前朝《实录》、《圣iJi『》,又喜临池书翰、著文吟诗、品鉴古玩。因此,内廷以及各处行宫遍设书房,房内书格环壁摆放,钙案上陈设笔墨纸砚以及... 清代皇帝自幼读《四书》、《五经》,习学满、蒙、汉文字,兼及天文、地理等,且每日阅读前朝《实录》、《圣iJi『》,又喜临池书翰、著文吟诗、品鉴古玩。因此,内廷以及各处行宫遍设书房,房内书格环壁摆放,钙案上陈设笔墨纸砚以及各类文房清玩。文房清供是对中圈传统书房、书案陈设辅助用品的一种泛称,它多有精美的工艺造型和观赏性而被俗称为“文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房用具 沈阳故宫 清宫 《四书》 《五经》 工艺造型 汉文字 观赏性
原文传递
神态各异 妙趣横生 沈阳故宫院藏婴戏图文物赏析
10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3年第11期44-50,共7页
吉祥图案的作用主要是寓意,隐示人们的美好愿望。婴戏图属于吉祥图案。"婴戏"即婴孩游戏简称,婴戏图是以儿童游戏玩耍为题材的生活风俗画,它萌芽于战国,盛行于唐宋,大量存于诸如玉器、漆器、陶瓷和织绣等工艺美术中。其涉及的活动内... 吉祥图案的作用主要是寓意,隐示人们的美好愿望。婴戏图属于吉祥图案。"婴戏"即婴孩游戏简称,婴戏图是以儿童游戏玩耍为题材的生活风俗画,它萌芽于战国,盛行于唐宋,大量存于诸如玉器、漆器、陶瓷和织绣等工艺美术中。其涉及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放风筝、捉迷藏、对弈、蹴鞠、习武、攀枝娃娃、莲生贵子、喜报多子、庭院婴戏、郊外婴戏、傀儡戏、婴孩读书、五婴抢冠,麒麟送子、五子登科、十六子、百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故宫 神态 赏析 文物 吉祥图案 儿童游戏 工艺美术 活动内容
原文传递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佛教器物
11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1年第4期26-32,共7页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大量清宫藏品中,有许多器物明显具有藏传佛教风格,从器型上看它们都是藏传佛教供奉的圣物。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仿制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仿制藏蒙习俗的生活用具和具有藏传佛教纹饰的中原器皿。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佛教器物 沈阳 藏传佛教 生活用具 仿制 圣物 供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