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边主义的生命周期 被引量:3
1
作者 哈伦·格兰特·科本 李雪娇(编译) 王彦()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8年第1期334-366,共33页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人权条约、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等在'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多边主义机制,为国际法律秩序提供了俱乐部产品或者全球公共产品,在增加和传播全球财富、稳定和和平等很多方面为人类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人权条约、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等在'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多边主义机制,为国际法律秩序提供了俱乐部产品或者全球公共产品,在增加和传播全球财富、稳定和和平等很多方面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晚近以来,各种逆全球化因素正在挑战、侵蚀和削弱战后国际法律秩序的多边主义。本文从多边主义谈判和实施的动力因素出发,分析了多边主义的生命周期。当前逆全球化的转变反映的与其说是多边主义的失败,不如说是多边主义的成功。'二战'后大规模多边主义的成功,对全球谈判动态产生了四种既意义深远又错综复杂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应该会使各国改变并可能正在使各国偏离这一战略。第一个改变就是真正的全球多极化,这对现有的全球机构是否与真正的多极化相容提出了质疑。第二个改变是议题挂钩的价值递减,在多极化的趋势下,小国或许足够强大或富有,能够达成更好的交易,而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更强大的国家了,而传统大国现在正面临着竞争。第三个变化是全球机构的成功正在改变全球谈判动态,随着议题挂钩的价值降低而会员国身份的成本增加,有些国家可能没有动力留下来。第四个变化是,多极化和多边主义的成功可能改变国家从根本上想要从这些谈判中获取的东西,让它们更关注相对福利,而不是绝对福利。总之,多边主义的成功令其进一步的发展更加困难,那些寻求解决全球问题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人将会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随着多边机构的深化,实现全球解决方案的最佳战略可能是鼓励竞争而不是促进合作。在多边主义离去的地方,区域、俱乐部和国家战略可能需要补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主义 全球公共产品 多极化 议题挂钩 成员国身份 相对福利
原文传递
国际法的自由主义理论
2
作者 安德鲁·莫拉维奇克 王菲(译) 王彦()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6年第1期323-366,共44页
目录一、引言二、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三、自由主义理论能就国际立法告诉我们什么?(一)国际法的实体范围和深度的自由主义解释(二)国际法的制度形式与遵守的自由主义解释(三)国际法的外生和内生演化四、国际裁判庭:自由主义分析及其批... 目录一、引言二、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三、自由主义理论能就国际立法告诉我们什么?(一)国际法的实体范围和深度的自由主义解释(二)国际法的制度形式与遵守的自由主义解释(三)国际法的外生和内生演化四、国际裁判庭:自由主义分析及其批评者(一)准入(二)裁判(三)实施(四)对于裁判庭的自由主义分析的批评者五、自由主义作为规范性理论:主权与民主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分析 批评者 国际法 裁判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习惯国际法:一种工具选择的视角
3
作者 劳伦斯·赫尔佛 英格丽·伍尔特 +1 位作者 孙琳琳(译) 王彦()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7年第1期159-214,共56页
目录一、引言二、习惯国际法的设计特点(一)普遍性(二)不成文性(三)非谈判性三、习惯的范围(一)习惯有益于所有国家(二)霸权习惯(三)规范性习惯(四)习惯的重叠领域四、在软法和条约时代的习惯的未来(一)习惯相对于条约的优势:设计特点(... 目录一、引言二、习惯国际法的设计特点(一)普遍性(二)不成文性(三)非谈判性三、习惯的范围(一)习惯有益于所有国家(二)霸权习惯(三)规范性习惯(四)习惯的重叠领域四、在软法和条约时代的习惯的未来(一)习惯相对于条约的优势:设计特点(二)习惯相对于条约的优势:实质规范(三)习惯相对于软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国际法 设计特征 工具选择 软法规范
原文传递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二十年之后
4
作者 安妮-玛丽·斯劳特 韩欣欣(编译) 王彦()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4年第1期323-338,共16页
目录一、引言二、进入外交政策和政府服务的捷径三、国际法——国际关系议程展望(一)人道法(二)私行为体、公共目的(三)虚拟空间的自由和安全(四)走进法律学者四、结束语一、引言20年前,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两个学科尚处在相互隔离甚至相... 目录一、引言二、进入外交政策和政府服务的捷径三、国际法——国际关系议程展望(一)人道法(二)私行为体、公共目的(三)虚拟空间的自由和安全(四)走进法律学者四、结束语一、引言20年前,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两个学科尚处在相互隔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结束语 关系 国际 国际法
原文传递
国际法庭的司法三难困局
5
作者 +3 位作者 孙鑫伟(编译) 吴金玲(编译) 范冰仪() 王彦()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20年第1期389-456,共68页
国际法庭存在"司法三难困局"。创设国际法庭的国家和为国际法庭工作的法官必须在司法独立——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裁判案件的自由、司法责任制——尤为突出的是在重新任命和改选法官的过程中对国际法庭审判权的结构性制衡,以... 国际法庭存在"司法三难困局"。创设国际法庭的国家和为国际法庭工作的法官必须在司法独立——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裁判案件的自由、司法责任制——尤为突出的是在重新任命和改选法官的过程中对国际法庭审判权的结构性制衡,以及司法透明度——识别法官个人立场的机制(例如通过个人意见和异议意见)这三个核心价值之间做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权衡取舍,即这三个价值中至多只有两个能够同时最大化。本文通过对主要国际法庭现任和前任法官的采访,揭示了司法三难困局的内在逻辑,并追溯了这种逻辑在国际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欧洲联盟法院和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设计和运作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司法三难困局并不试图规定一种"理想的"法院设计,而是提供一个框架以供国际行为体理解国际法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权衡,从而确保在审慎且充分理解其意涵的基础上有所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庭 司法三难 核心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