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解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璐璐 王影姣 金小宝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的解酒作用及其对酒精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方法:用75%食用级无水乙醇按10m L/kg一次性灌胃法构建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以解酒护肝鼎久口服液为阳性药物对照,采用蜂蜜高、中、低3个浓度进行灌胃干预。... 目的:研究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的解酒作用及其对酒精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方法:用75%食用级无水乙醇按10m L/kg一次性灌胃法构建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以解酒护肝鼎久口服液为阳性药物对照,采用蜂蜜高、中、低3个浓度进行灌胃干预。以大鼠血清乙醇浓度、肝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胃ADH和ALDH为考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蜂蜜低、中浓度组大鼠血清乙醇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蜂蜜高浓度组大鼠血清乙醇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蜂蜜中、高浓度组极显著提高大鼠肝ADH和胃ALDH活性(P<0.01),蜂蜜各浓度组可显著提高胃ADH和肝ALDH活性(P<0.05或P<0.01)。结论:蜂蜜能够通过提高肝脏和胃的ADH和ALDH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乙醇浓度,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解酒 急性酒精中毒 血清乙醇浓度 酒精代谢酶
下载PDF
药用昆虫美洲大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霞 沈娟 +3 位作者 王影姣 陈至里 朱家勇 金小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0-553,565,共5页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美洲大蠊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挖掘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内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分离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运用MEGA5.1软件,采用最大似然值法构建系统发...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美洲大蠊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挖掘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内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分离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运用MEGA5.1软件,采用最大似然值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进化分析。结果从15只美洲大蠊肠道分离得到159株内生放线菌,分属于12个属9个科,其中链霉菌107株,戈登氏菌13株,诺卡氏菌2株,小单孢菌5株,栖白蚁菌4株,纤维单孢菌3株,分枝杆菌4株,微杆菌11株,短状杆菌4株,无色杆菌4株,土壤泛球菌1株,壤霉菌1株。结论美洲大蠊的内生放线菌丰富多样,其中蕴藏着的新类型放线菌,可能成为活性天然产物和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内生放线菌 16S RD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原文传递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影姣 沈娟 +2 位作者 方霞 陈至里 金小宝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戈登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室外捕获美洲大蠊样品,体表消毒后,用手术刀从侧面将其腹部切开,取出肠道,匀浆至所需浓度(10、0.005、0.002 5μg/ml),吸取悬浮液0.1 ml于平板上,28℃培养至少1...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戈登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室外捕获美洲大蠊样品,体表消毒后,用手术刀从侧面将其腹部切开,取出肠道,匀浆至所需浓度(10、0.005、0.002 5μg/ml),吸取悬浮液0.1 ml于平板上,28℃培养至少1周,分离美洲大蠊肠道内的戈登菌。通过分离菌株形态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类鉴定,运用Mega 5.1软件,利用最大似然值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美洲大蠊肠道分离出戈登菌6株。菌株革兰染色呈阳性,菌落较小,呈橘红色,颗粒状,表面稍微湿润,产橘红色色素。菌体呈短棒状,菌丝呈直杆状或螺旋状,无横隔,符合戈登菌的基本特征。16S r DNA基因扩增后,测序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均为戈登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所分离菌株与分离自土壤、植物和海洋中的戈登菌亲缘关系较近。结论首次从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到戈登菌,为进一步研究美洲大蠊内生戈登菌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戈登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学
原文传递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初步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至里 沈娟 +2 位作者 王影姣 方霞 金小宝 《生物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54-57,共4页
分离鉴定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并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活性。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进行种属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 分离鉴定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并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活性。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进行种属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4株细菌为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初步鉴定各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15只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鉴定出125株内生细菌,分属12科20属。初步抑菌活性显示:部分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有明显抑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菌种类繁多,而且较多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肠道 细菌 16S RDNA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