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HJ-1A/B卫星CCD数据的江汉平原农田物候探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丹阳
王征禹
+1 位作者
李跃
胡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3期128-131,134,共5页
利用HJ-1A/B卫星CCD数据,提取2013—2015年三年江汉平原农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时间序列曲线,利用小波变换对HJ-1A/B卫星所得的NDVI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结合地面调研资料,提取江汉平原农作物的物候信息。研究结果表明,HJ-1A/B...
利用HJ-1A/B卫星CCD数据,提取2013—2015年三年江汉平原农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时间序列曲线,利用小波变换对HJ-1A/B卫星所得的NDVI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结合地面调研资料,提取江汉平原农作物的物候信息。研究结果表明,HJ-1A/B卫星可用于农田物候监测,对于小区域的农田作物长势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B
NDVI
物候
小波变换
江汉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5.0决策树和时序HJ-1A/B CCD数据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类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梦莹
胡勇
王征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0-1077,共8页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称为植被分类的"窗口期"。PC1、NDVI和高程因子对神农架林地的区分度较高,而坡度、坡向和RVI因子对分类帮助不大。作为一种智能分类方法,C5.0决策树分类方法应用于30m分辨率的时间序列HJ-1A/B CCD数据,能够将地貌复杂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为七类,提高了类别精度,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0决策树
HJ-1A/B
CCD数据
神农架林区
时间序列
森林次级分类
原文传递
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异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扬
刘艳芳
+3 位作者
刘莹
刘耀林
陈雨露
王征禹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6-1497,共12页
城市地区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高程损失,威胁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地表径流和水文循环,监测地面沉降现状并揭示其形成机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11年的ALOS⁃PALSAR影像和2015—2019年的Radarsat⁃2影像为数据源,基...
城市地区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高程损失,威胁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地表径流和水文循环,监测地面沉降现状并揭示其形成机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11年的ALOS⁃PALSAR影像和2015—2019年的Radarsat⁃2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获取武汉市两个监测阶段的地面沉降速率、沉降时间序列,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规划单元尺度地面沉降的主导驱动因子及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和2015—2019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分别为−3.53 mm/a和−1.48 mm/a。地面沉降较为显著的区域:2007—2011年,是汉口、沙湖沿岸及以北、南湖以西和白沙洲地区;2015—2019年,是汉口、沙湖北和白沙洲地区。(2)局部性、阶段性、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相关是两个时期武汉市地面沉降演变的3个特点。(3)水文地质条件作为必要条件,通过与地面荷载、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施工因素交互作用形成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格局,2007—2011年的工程施工因素、2015—2019年的地面荷载因素与水文地质条件交互作用明显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时空格局
地理探测器
武汉市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HJ-1A/B卫星CCD数据的江汉平原农田物候探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丹阳
王征禹
李跃
胡勇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3期128-131,134,共5页
文摘
利用HJ-1A/B卫星CCD数据,提取2013—2015年三年江汉平原农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时间序列曲线,利用小波变换对HJ-1A/B卫星所得的NDVI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结合地面调研资料,提取江汉平原农作物的物候信息。研究结果表明,HJ-1A/B卫星可用于农田物候监测,对于小区域的农田作物长势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HJ-1A/B
NDVI
物候
小波变换
江汉平原
Keywords
HJ- 1A/B
NDVI
phenology
wavelet analysis
Jianghan plai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5.0决策树和时序HJ-1A/B CCD数据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类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梦莹
胡勇
王征禹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0-1077,共8页
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武汉大学地理科学理科基地资助项目(J11034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重点培育专项"地理资源环境综合监测"(2042015kf104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3)~~
文摘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称为植被分类的"窗口期"。PC1、NDVI和高程因子对神农架林地的区分度较高,而坡度、坡向和RVI因子对分类帮助不大。作为一种智能分类方法,C5.0决策树分类方法应用于30m分辨率的时间序列HJ-1A/B CCD数据,能够将地貌复杂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为七类,提高了类别精度,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C5.0决策树
HJ-1A/B
CCD数据
神农架林区
时间序列
森林次级分类
Keywords
C5.0 Intelligent decision tree
HJ-1A/B CCD data
Shennongjia
time-series
forest sub-categories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异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扬
刘艳芳
刘莹
刘耀林
陈雨露
王征禹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6-1497,共12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0760)。
文摘
城市地区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高程损失,威胁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地表径流和水文循环,监测地面沉降现状并揭示其形成机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11年的ALOS⁃PALSAR影像和2015—2019年的Radarsat⁃2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获取武汉市两个监测阶段的地面沉降速率、沉降时间序列,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规划单元尺度地面沉降的主导驱动因子及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和2015—2019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分别为−3.53 mm/a和−1.48 mm/a。地面沉降较为显著的区域:2007—2011年,是汉口、沙湖沿岸及以北、南湖以西和白沙洲地区;2015—2019年,是汉口、沙湖北和白沙洲地区。(2)局部性、阶段性、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相关是两个时期武汉市地面沉降演变的3个特点。(3)水文地质条件作为必要条件,通过与地面荷载、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施工因素交互作用形成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格局,2007—2011年的工程施工因素、2015—2019年的地面荷载因素与水文地质条件交互作用明显较强。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时空格局
地理探测器
武汉市
Keywords
land subsidence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patio tempo⁃ral variation
geographic detector
Wuhan City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HJ-1A/B卫星CCD数据的江汉平原农田物候探测
宋丹阳
王征禹
李跃
胡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5.0决策树和时序HJ-1A/B CCD数据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类
李梦莹
胡勇
王征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原文传递
3
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异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
张扬
刘艳芳
刘莹
刘耀林
陈雨露
王征禹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