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中筋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618
1
作者 郑建敏 蒲宗君 +3 位作者 罗江陶 邓清燕 王德君 李成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川麦61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优质材料34756为母本、自育品系SW9262为父本杂交,其后以该组合F_(1)为母本、抗病材料20828为父本配置三交组合,通过混合选择法和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中筋抗病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混合选择法 小麦新品种 系谱选择法 抗病材料 优质材料 母本
下载PDF
舌尖上的盛宴 走入中国的下午茶文化
2
作者 王德君 周灵 《餐饮世界》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求同存异的中西方下午茶文化下午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融合了英国与中国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其起源可追溯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然而,它的发展过程却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早在唐朝就有了饮茶的习俗,随后... 求同存异的中西方下午茶文化下午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融合了英国与中国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其起源可追溯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然而,它的发展过程却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早在唐朝就有了饮茶的习俗,随后经过宋代的茶经典《大观茶论》的普及,中国的茶文化逐渐繁荣。而在英国,茶叶的引入则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饮品。品茶演变成了一种社交仪式,特别是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下午茶 维多利亚时代 《大观茶论》 社交活动 上层社会 求同存异 19世纪初期
下载PDF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中西方饮食文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研究
3
作者 王德君 王洋 +2 位作者 徐隆洋 俞为民 王宁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7期150-152,共3页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是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有关饮食文化研究的两门系统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并从中感受世界文明不断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深刻体...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是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有关饮食文化研究的两门系统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并从中感受世界文明不断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深刻体会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理念。这也为培养泛服务行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 西方饮食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拉伸应变下SiC/SiO_(2)近界面碳缺陷的结构和电学特性演变
4
作者 马玉洁 刘涵 +3 位作者 张圆 崔鹏飞 苏艳 王德君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06-212,共7页
SiC/SiO_(2)界面拉伸应变对SiC MOSFET器件的电学性质和可靠性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建立了4H-SiC/SiO_(2)的界面结构,研究了不同拉伸应变对近界面碳碳双键(C=C)和碳氧双键(C=O)缺陷的结构和电子特性的影响。计... SiC/SiO_(2)界面拉伸应变对SiC MOSFET器件的电学性质和可靠性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建立了4H-SiC/SiO_(2)的界面结构,研究了不同拉伸应变对近界面碳碳双键(C=C)和碳氧双键(C=O)缺陷的结构和电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较小应变下C=C和C=O缺陷模型所受应力随应变线性增加,缺陷形成能减小,说明此时拉伸应变使这两种缺陷更容易形成。应变超过20%后,两种缺陷结构附近出现电子离域化,部分化学键断裂,缺陷结构遭到破坏。根据电荷态密度计算得出,拉伸应变的增加会使界面结构的带隙减小及缺陷能级位置改变,从而引起阈值电压漂移,这是拉伸应变引起SiC MOSFET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近界面缺陷 拉伸应变 态密度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云南省寻甸县没租哨磷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与勘查技术
5
作者 刘明勇 程迁群 +5 位作者 郑晓军 张金学 王林贵 肖太友 王德君 张贵平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9期1223-1236,共14页
寻甸没租哨大型磷矿床的勘探发现与近年业界新突破的“云南省镇雄县羊场–芒部地区磷矿”超大型矿床共同进一步验证了区域磷矿带向NE延展的分布规律,为区域寻找隐伏磷矿床呈现了空间和方向。本文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 寻甸没租哨大型磷矿床的勘探发现与近年业界新突破的“云南省镇雄县羊场–芒部地区磷矿”超大型矿床共同进一步验证了区域磷矿带向NE延展的分布规律,为区域寻找隐伏磷矿床呈现了空间和方向。本文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典型矿床研究。从北至南形成硝滩–羊场、九龙–会泽、昆明–华宁三大聚磷盆地典型矿床,分别以镇雄县羊场磷矿、寻甸县没租哨磷矿、晋宁县昆阳磷矿为代表,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进行对比研究。以早寒武世含磷岩系为成矿地质体,以中宜村段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磷块岩含磷岩系为主要成矿构造岩性岩相界面,梳理沉积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建立“三位一体”地质模型。总结形成了快速找矿技术方法:“沉积盆地建造(成磷盆地) + 层位 + 岩性界面(标志层) + 磷矿层 + 钻探”。The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Xundian Mozushao large-scale phosphorus deposit and the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super-large phosphorus deposit in the Yangchang-Mangbu area of Zhenxio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have further verifie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regional phosphorus belt extending to NE, and presented the space and direction for the regional search for concealed phosphorus deposit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exploration area are used to study typical deposits. From north to south, three typical deposits of phosphate-accumulating basins, Xiaotan-Yangchang, Jiulong-Huize and Kunming-Huaning, are formed. The Yangchang phosphate deposit in Zhenxiong County, the Mozuishao phosphate deposit in Xundian County and the Kunyang phosphate deposit in Jinning County are taken as the representatives.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body, ore-forming structural system and ore-forming structural plane, as well as the “three-in-one” of ore-forming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red and studied. Taking the Early Cambrian phosphorus-bearing rock series as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ody, and the carbonate rock, siliceous rock and phosphorus-bearing rock series of Zhongyicun section as the main metallogenic structural lithology and lithofacies interfa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mineralization are sorted out, and the “three-in-one” geolog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 rapid prospecting technology method was summarized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phosphorus-forming basin) + horizon + lithologic interface (marker layer) + phosphate rock layer + dr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 “三位一体”成矿特征 磷矿床 寻甸没租哨
下载PDF
(Sr,Pb)TiO_3超微粉体的制备和性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德君 周济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1-236,共6页
应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超细粉体,分析了共沉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晶化温度和煅烧条件,同时,测量了粉末的晶粒尺寸,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试验了粉体的烧结条件.结果表明,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陶瓷粉末,合... 应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超细粉体,分析了共沉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晶化温度和煅烧条件,同时,测量了粉末的晶粒尺寸,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试验了粉体的烧结条件.结果表明,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陶瓷粉末,合成温度远远低于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法,陶瓷粉末晶粒微细、均匀、烧结温度低;在(Sr,Ph)TiO3陶瓷中观测到了小尺寸微晶粒的结构奇异现象,即当粉末微粒尺寸很小时,晶体结构不是通常的四方铁电相结构,而是立方顺电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 结晶 钛酸锶铅 陶瓷 粉体材料 制备
下载PDF
V型特性PTC材料的复阻抗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德君 邱军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复阻抗解析法研究了V型特性PTC材料(Sr0.45Pb0.55)TiO3的晶粒和晶界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V型PTC效应来源于材料的晶界,V型PTC效应是一种晶界效应.
关键词 复阻抗 热敏电阻 V型 氧化钛陶瓷 陶瓷
下载PDF
碳化铀核燃料缺陷结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德君 何淼 +2 位作者 秦芝 黄庆 都时禹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94,共12页
与传统的氧化型核燃料相比,碳化铀因其有潜力用于第四代反应堆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这种先进核燃料,有必要对它的结构、体性质和缺陷形成机制充分认识,从而了解随着裂变反应的进行裂变产物对核燃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 与传统的氧化型核燃料相比,碳化铀因其有潜力用于第四代反应堆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这种先进核燃料,有必要对它的结构、体性质和缺陷形成机制充分认识,从而了解随着裂变反应的进行裂变产物对核燃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对铀碳系列化合物(UC、UC_2和U_2C_3)实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其缺陷结构下的化学和力学性能,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目的在于帮助核能领域的研究者厘清碳化铀的服役行为,同时为燃料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铀 核燃料 点缺陷 综述
下载PDF
(Sr,Pb)TiO_3陶瓷的PTCR现象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德君 李龙土 桂治轮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5-589,共5页
通过化学共沉淀工艺制备(Sr,Pb)TiO3半导体陶瓷,首次获得了与BaTiO3陶瓷相类似的典型PTC特性,样品耐压强度大,室温电阻率低于70Ω·cm,升阻比超过106。
关键词 热敏电阻 半导体陶瓷 铁电半导体 钛酸锶铝陶瓷
下载PDF
SiO_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ADXPS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德君 赵亮 +3 位作者 朱巧智 马继开 陈素华 王海波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4-949,共6页
采用角依赖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ADXPS)对高温氧化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组成、成分分布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1%浓度HF酸刻蚀氧化膜的时间,制备出超薄膜(1~1.5nm)样品,同时借助标准物对照分析,提高了谱峰分解的... 采用角依赖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ADXPS)对高温氧化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组成、成分分布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1%浓度HF酸刻蚀氧化膜的时间,制备出超薄膜(1~1.5nm)样品,同时借助标准物对照分析,提高了谱峰分解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4H-SiC(0001)界面,同时存在着Si^,Si^2+,Si^3+ 3种低值氧化物,变角分析表明,一个分层模型适合于描述该过+渡区的成分分布.建立了过渡区的原子级模型并计算了氧化膜厚度.结合过渡区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及电容-电压(C-V)测试分析,揭示了过渡区成分与界面态的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SiC界面 4H—SiC ADXPS 界面态 缺陷
下载PDF
(Sr,Pb)TiO_3陶瓷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德君 郭淳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7-553,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粉末,分析了共沉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结晶温度,同时,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并计算了晶胞参数,得出了(Sr,Pb)TiO3铁电体的四方相向立方相转变的温度(Curie温度)...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粉末,分析了共沉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结晶温度,同时,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并计算了晶胞参数,得出了(Sr,Pb)TiO3铁电体的四方相向立方相转变的温度(Curie温度)、晶胞参数等一系列随Pb/Sr比变化的性质。在(Sr,Pb)TiO3陶瓷中观测到了小尺寸微晶粒的结构奇异现象,即当粉末微粒尺寸很小时,晶体结构不是通常的四方铁电相结构,而是立方顺电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体 钛酸锶铅陶瓷 陶瓷半导体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的(Sr,Pb)TiO_3基PTCR陶瓷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德君 桂治轮 李龙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43-546,共4页
通过化学工艺制备(Sr,Pb)TiO3半导体陶瓷,首次获得了与BaTiO3陶瓷相类似的典型PTC特性,样品耐压强度大,室温电阻率低于102Ω.cm,升阻比高达106.33,烧结温度可以降低至1100℃以下。
关键词 钛酸锶铅 正温度系数 陶瓷 半导体陶瓷
下载PDF
钛酸锶铅基复合热敏电阻材料的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德君 邱军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为了在钛酸锶铅〔(Sr,Pb)TiO3〕基PTC材料中获得较强的NTC效应,从分析可能产生较强NTC效应的原因入手,利用重现性较好的液相化学工艺考察材料的化学不均匀性、固溶性、半导化以及晶界成分等单一因素对NTC效应... 为了在钛酸锶铅〔(Sr,Pb)TiO3〕基PTC材料中获得较强的NTC效应,从分析可能产生较强NTC效应的原因入手,利用重现性较好的液相化学工艺考察材料的化学不均匀性、固溶性、半导化以及晶界成分等单一因素对NTC效应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材料的化学不均匀性对NTC效应有一定的影响,而材料的晶界成分对NTC效应起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可以获得高性能的NTC-PTC复合热敏电阻材料,材料的最小电阻率低(102Ω·cm),NTC温度系数高达-3.5×10-2°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铅 复合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下载PDF
热分析技术在无机材料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德君 曾智强 +2 位作者 蔡娟 吴音 李龙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8-214,共7页
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无机材料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关键词 热分析 差热分析 无机材料 陶瓷
下载PDF
动态DSC法研究BMI改性酚醛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德君 王汝敏 +1 位作者 魏晓莹 杨莹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采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BMI(双马来酰亚胺)改性PF(酚醛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借助升温速率-温度(β-T)外推法和红外光谱(FT-IR)跟踪固化反应过程,确定了BAN(BMI改性PF)体系的固化工艺和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AN的固化... 采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BMI(双马来酰亚胺)改性PF(酚醛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借助升温速率-温度(β-T)外推法和红外光谱(FT-IR)跟踪固化反应过程,确定了BAN(BMI改性PF)体系的固化工艺和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AN的固化工艺为"120℃/2 h→140℃/2 h→160℃/2 h→180℃/2 h",后处理工艺为220℃/3 h,BAN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是表观活化能Ea=123.4 kJ/mol、频率因子A=1.96×1012s-1和反应级数n=1.05;根据n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求解出该树脂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能较好描述BAN的固化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改性 酚醛树脂 动力学 n级固化模型
下载PDF
固化剂对BMI改性酚醛模塑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德君 王汝敏 +1 位作者 魏晓莹 杨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探讨了固化剂HTMA及PO对树脂及其模塑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固化树脂的固化特性。结果表明,PO引发固化的模塑料相对于HTMA具有更好的性能,马丁耐热温度可达148℃,表面电阻率高达2.56×1015Ω... 合成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探讨了固化剂HTMA及PO对树脂及其模塑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固化树脂的固化特性。结果表明,PO引发固化的模塑料相对于HTMA具有更好的性能,马丁耐热温度可达148℃,表面电阻率高达2.56×1015Ω,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51.66 kJ/m2和113.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酚醛树脂 低温固化 固化剂
下载PDF
PTCR型(Sr,Pb)TiO_3陶瓷材料的半导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德君 桂治轮 李龙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研究了半导化元素Y和第二相添加剂SiO2对PTCR型(Sr,Pb)TiO3陶瓷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和SiO2的含量对材料的半导化性能影响显著,它们的较佳的含量(摩尔分数)分别在0.1%~0.6%和0.2%... 研究了半导化元素Y和第二相添加剂SiO2对PTCR型(Sr,Pb)TiO3陶瓷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和SiO2的含量对材料的半导化性能影响显著,它们的较佳的含量(摩尔分数)分别在0.1%~0.6%和0.2%~0.5%之间,最低电阻率可达10Ω·cm。借助复平面阻抗分析发现,无论是SiO2添加剂还是半导化元素Y都主要是通过影响材料的晶界行为而控制材料的宏观电学性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铅 正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半导化 添加剂
下载PDF
N型4H-SiC ECR氢等离子体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君 高明超 +3 位作者 朱巧智 秦福文 宋世巍 王晓霞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8,416,共6页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ECR)氢等离子体对n型4H-SiC(0001)表面进行处理,并利用原位高能电子衍射(RHEED)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200°C~700°C温度范围内获得的RHEED图像成条纹状且对比清晰,表明SiC表面原子排列规则,单晶取向性...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ECR)氢等离子体对n型4H-SiC(0001)表面进行处理,并利用原位高能电子衍射(RHEED)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200°C~700°C温度范围内获得的RHEED图像成条纹状且对比清晰,表明SiC表面原子排列规则,单晶取向性好,计算表明表面未发生重构。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面C/C-H污染物被去除、氧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氢等离子体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SiC MOS界面氮等离子体改性及电学特性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君 李剑 +2 位作者 朱巧智 秦福文 宋世巍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0-314,共5页
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是SiCMOS器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氮等离子体处理SiO2/SiC界面,制作MOS电容后通过I-V、C-V测试进行氧化膜可靠性及界面特性评价,获得的氧化膜击穿场强约为9.96MV/cm,SiO2/SiC势垒高度2.70eV,同时在费米能... 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是SiCMOS器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氮等离子体处理SiO2/SiC界面,制作MOS电容后通过I-V、C-V测试进行氧化膜可靠性及界面特性评价,获得的氧化膜击穿场强约为9.96MV/cm,SiO2/SiC势垒高度2.70eV,同时在费米能级附近SiO2/SiC的界面态密度低减至2.27×1012cm-2eV。实验结果表明,氮等离子体处理SiO2/SiC界面后能有效降低界面态密度,改善MOS界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碳化硅界面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 氮等离子体 界面态密度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的PTCR型(Sr,Pb)TiO_3半导体陶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君 郭或淳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1-xPbx)TiO3粉末,在60~220°C间获得了五种居里温度的PTCR型(Sr,Pb)TiO3陶瓷。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室温电阻率低于20Ωcm,升阻比高于105.5。文中还给出了(...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1-xPbx)TiO3粉末,在60~220°C间获得了五种居里温度的PTCR型(Sr,Pb)TiO3陶瓷。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室温电阻率低于20Ωcm,升阻比高于105.5。文中还给出了(Sr,Pb)TiO3铁电体的四方→立方相转变温度(居里温度)、晶胞参数等一系列随Pb/Sr比变化的材料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铅 化学共沉淀法 PTCR型 半导体陶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