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志敢 朱德茂 +6 位作者 罗海军 蒋莎莉 谢晋予 周华山 张娜 刘爱凤 吴晓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uterine 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PU-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PU-IV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uterine 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PU-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PU-IV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0岁,因子宫脱垂2年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时偶然发现子宫多处小血管内异型淋巴瘤细胞聚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45、CD20、CD79a、PAX-5、MUM1、CD5和BCL-2均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80%。结论 IVLBCL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结外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早期不易被发现。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PU-IVLBCL极其罕见,该肿瘤需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白血病、癌栓、血管源性肿瘤等进行鉴别;其预后差,部分病例于确诊后短期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敢 张娜 +1 位作者 罗海军 向婉婷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7岁,因阴道异常流血1月余,晕厥1次急诊入院。B超示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7岁,因阴道异常流血1月余,晕厥1次急诊入院。B超示子宫异常增大。镜检示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子宫平滑肌束及面管壁,呈血管中心性及破坏性生长,瘤细胞中等大为主,可见大中小细胞混合,核型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状或空泡状,伴大片肿瘤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LCA、CD3ε、CD45RO、TIA-1、CD56呈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70%,EBV原位杂交呈阳性。患者于确诊后第10天进展为多器官衰竭,于第12天死亡。结论子宫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罕见的高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预后较差。应注意与子宫小细胞性恶性肿瘤或瘤样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子宫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敢 朱德茂 +2 位作者 周华山 张娜 龙奕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2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为育龄期女性,25岁,因怀孕期间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而住院诊治。组织学显示,肿瘤由...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为育龄期女性,25岁,因怀孕期间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而住院诊治。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形态多样的原始细胞组成,弥漫浸润,其间夹杂幼稚嗜酸性粒细胞。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粉染颗粒状,胞核偏位,呈圆形或折叠核、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纤细透亮、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阳性表达MPO、CD34、CD117、CD15、CD99、CD56、TIA1和S100;部分表达LCA、CD45RO和PAX-5;Ki67增殖指数40%-60%;余抗体阴性。结论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罕见,预后差。组织学上需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小细胞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粒细胞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敢 朱德茂 +3 位作者 赵林 谢晋予 罗海军 练亿香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淋巴结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左侧颈部肿块间歇性增大3年。取左侧颈部淋巴结活检。光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淋巴结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左侧颈部肿块间歇性增大3年。取左侧颈部淋巴结活检。光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异型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呈条束状、席纹状排列,瘤细胞呈卵圆形、梭形,胞质粉染,边界不清,空泡状核,见1~3个小核仁,核分裂偶见(平均10/10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瘤细胞Vim、α-SMA、Desmin、CD68弥漫强阳性;Calponin、S100弱阳性,Ki-67阳性率约20%,余抗体LCA、CD20、CD3、AE1/AE3、EMA、CD30、CD15、CD1α、HMB45、MelanA、CD34、ALK、CD21和CD35阴性。结论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极为罕见,其生物学行为很难判断。临床上需与滤泡及交指状树突细胞肿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敢 张娜 +1 位作者 赵艳 刘爱凤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9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4例MBCs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显微镜下观察其HE及免疫组化切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MBC中左乳3例,右乳1例,平均发病年龄70.5岁,均表现为单侧乳晕...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4例MBCs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显微镜下观察其HE及免疫组化切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MBC中左乳3例,右乳1例,平均发病年龄70.5岁,均表现为单侧乳晕区无痛性肿块,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组织学类型IDC 2例,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DCIS及黏液腺癌各1例。冰冻切片确诊为MBC后行患侧乳房单纯切除或改良根治术,3例未行放化疗,病例4化疗2个疗程。随访时间2~33个月不等,均无复发及转移,3例无瘤生存,1例IDC患者于术后33个月死于肺性脑病。结论 MBC极其罕见,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FBC存在差异,临床结局不定,预后与多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分子分型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敢 张娜 +1 位作者 谢晋予 刘畅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5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EPSF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1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45.8±9.2)岁.3例为经典型SFT,1例脂肪瘤样型...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EPSF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1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45.8±9.2)岁.3例为经典型SFT,1例脂肪瘤样型SFT,1例MSFT.肿瘤界清有包膜,灰白色,质地软韧不一.镜检瘤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胞界不清,染色质匀细,核分裂象多少不等.瘤组织呈疏密不一,呈血管外皮瘤样及无结构无模式性生长等多种生长方式.间质胶原纤维多少不等.脂肪瘤样型SFT中可见成熟脂肪组织,与梭形瘤细胞随意掺杂.恶性SFT由经典型SFT及肉瘤性成分混合,后者呈低级别纤维肉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改变.5例SFT均显示瘤细胞STAT6弥漫阳性,Vim、CD99、Bcl-2不同程度阳性,CD34阳性者4例,阴性1例.经典型和脂肪瘤样型SFT中,Ki67增殖指数为10%以下,MSFT在50%以上.结论 EPSFT是一种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起源的间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料.该肿瘤组织形态多样,结合免疫组化可确诊.要与多种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胸膜外 复发 恶性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软组织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
7
作者 刘爱凤 朱德茂 +2 位作者 王志敢 蒋莎莉 罗海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9-1280,共2页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拇趾肿物2年入院,患处表面无红肿,压痛明显,大小无明显变化。超声检查未显示明显病灶;未行X线检查。术中见右拇趾尖内侧及内侧甲床见一大小0.8 cm×0.5 cm×0.3 cm淡红色肿物,质韧,边界清,连同内侧甲床...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拇趾肿物2年入院,患处表面无红肿,压痛明显,大小无明显变化。超声检查未显示明显病灶;未行X线检查。术中见右拇趾尖内侧及内侧甲床见一大小0.8 cm×0.5 cm×0.3 cm淡红色肿物,质韧,边界清,连同内侧甲床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EWSR1-SMAD3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消化系统多器官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志敢 赵林 +1 位作者 张娜 练亿香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6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一例消化系统多器官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方法: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复习本病例所有HE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CD20、CD3、CD5、CD10、CD23、Cyclin D1、bcl-2和KI-67。结果:免疫表型CD2... 目的:探讨一例消化系统多器官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方法: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复习本病例所有HE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CD20、CD3、CD5、CD10、CD23、Cyclin D1、bcl-2和KI-67。结果:免疫表型CD20+、bcl-2+、CD23+/-、KI-67+,CD3-、CD-、CD10-、CyclinD1-,诊断为粘膜相关淋巴瘤。结论: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行为受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B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归巢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吴仕科 王志敢 +4 位作者 张亚林 瞿中威 徐德荣 邹高伟 韩亮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单发11例,多发8例,共发现32个病灶,多发病灶常呈区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单发11例,多发8例,共发现32个病灶,多发病灶常呈区域性分布。病灶常位于脑表浅部位和近中线部位。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数呈等或稍低信号,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26个较均匀,6个病灶有小囊状或裂隙状无强化区,病灶形态呈"握拳样"或"团块样",水肿和占位效应程度不一。病理上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病理形态基础决定脑淋巴瘤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认真分析病灶部位、分布、形态、数目、密度、信号及强化等影像表现,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娜 王志敢 +1 位作者 罗海军 刘爱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E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原发性胸膜EA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男、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47、45岁,均以呼吸系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E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原发性胸膜EA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男、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47、45岁,均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影像学发现左侧胸膜增厚或包块。镜检见异型上皮样细胞及含红细胞的空泡状瘤细胞,胞质嗜伊红色或透明,胞核圆形空泡状或不规则形,核仁增大,局部见梭形瘤细胞,核分裂象5~12/HPF,坏死多少不等。瘤组织排列呈实性巢片状、条索状、窦隙状脉管样及乳头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D31、ERG弥漫阳性,CD34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0%~60%。患者未行放、化疗,均于确诊后短期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胸膜EAS十分罕见,其高度恶性、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误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需与转移癌、恶性间皮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黑色素瘤及大细胞淋巴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原发性 上皮样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肺结核患者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的结核杆菌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莎莉 朱德茂 +3 位作者 周华山 罗海军 王志敢 李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7例病理石蜡组织、97例肺泡灌洗液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膜-反向斑点杂交、实时荧光PCR(RT-PCR)、抗酸染色三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三种方... 目的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7例病理石蜡组织、97例肺泡灌洗液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膜-反向斑点杂交、实时荧光PCR(RT-PCR)、抗酸染色三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三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结核组病理石蜡组织、肺泡灌洗液三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抗酸染色为32.8%,RT-PCR阳性率为82.8%,RDB阳性率为89.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评价,RDB灵敏度(90.6%)、约登指数(0.91)、符合率(93.9%)、阴性预测值(85.0%)均较好。结论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的检测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向斑点杂交 实时荧光PCR 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 病理石蜡组织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肺胸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娜 王志敢 +6 位作者 朱德茂 赵林 罗海军 蒋莎莉 谢晋予 周华山 刘爱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肺胸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HE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和女性患者各1例,年龄分别为21岁和52岁,影像学示左侧胸膜增厚... 目的探讨肺胸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HE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和女性患者各1例,年龄分别为21岁和52岁,影像学示左侧胸膜增厚、乳腺包块或左上肺结节影。组织学特征性地出现异型的嗜酸性上皮样瘤细胞、空泡状假脂肪母细胞,含单个红细胞的原始血管腔。免疫组化至少1项血管内皮标记阳性。例1瘤细胞中度异型,见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多,组织结构多样,伴有肿瘤坏死,未行放、化疗,短期内死亡。例2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示瘤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少,未见坏死,行放疗及2个疗程化疗,带瘤生存。结论 EHE根据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需与结核病、上皮样血管肉瘤、腺癌、恶性间皮瘤、黑色素瘤等鉴别。单发的经典型EHE者预后较好,而核分裂象多与肿瘤直径>3 cm的恶性EHE、胸膜起源、多中心或多脏器发生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胸膜 乳腺
下载PDF
弹力纤维染色在肺癌胸膜侵犯中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海军 朱德茂 +1 位作者 周华山 王志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76-77,共2页
弹力纤维(EFs)染色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改变来诊断心血管疾病;鉴别肌上皮瘤与涎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皮肤弹力纤维病变等[1]。同时弹力纤维也是肺泡及支气管的构成骨架,与肺癌的分化、生长、预后及转移... 弹力纤维(EFs)染色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改变来诊断心血管疾病;鉴别肌上皮瘤与涎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皮肤弹力纤维病变等[1]。同时弹力纤维也是肺泡及支气管的构成骨架,与肺癌的分化、生长、预后及转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本研究比较了100例贴近胸膜的肺癌肿块HE染色及EFs染色在判断胸膜侵犯中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染色 诊断作用 胸膜 肺癌 侵犯 涎腺多形性腺瘤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2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爱凤 王志敢 +2 位作者 罗海军 朱德茂 聂长庆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5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2019年4—9月长沙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例肺LELC临床病理特征,复阅全部苏木精-伊红(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肺LELC... 目的分析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2019年4—9月长沙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例肺LELC临床病理特征,复阅全部苏木精-伊红(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肺LELC镜下形态表现类似,低倍镜下肿瘤边界较清晰,呈推挤样及浸润性生长。高倍下肿瘤细胞体积大,胞界不清,细胞质丰富、淡染,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患者2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实性成片,排列紧密,淋巴细胞稀少,表现出非经典病理形态。免疫标记表达一致,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P40、P63、细胞角蛋白5(CK5)表达均为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CD56、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表达均为阴性。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均阳性。结论肺LELC相对罕见,病理医师需仔细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合理应用免疫标记,并完善EBER检测,可获得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上皮瘤样癌 EB病毒编码的小RNA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核的彩超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红军 王志敢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0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的42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彩超诊断为颈部淋巴结核,正确率为83.33%。病灶分布在颈深上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的42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彩超诊断为颈部淋巴结核,正确率为83.33%。病灶分布在颈深上区、颈深中区、颌下区以及锁骨上窝分别为21例、6例、5例和3例。超声图像显示病灶多呈串珠样分布或融合成团,主要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及混合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减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优势,可作为诊断淋巴结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核 彩超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及ETV1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周华山 朱德茂 +4 位作者 罗海军 蒋莎莉 王志敢 谢晋予 刘爱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TMPRSS2、ERG及ETV1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70例PCa、1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18例良性前列腺组织(ben... 目的探讨TMPRSS2、ERG及ETV1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70例PCa、1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18例良性前列腺组织(benign prostatic tissue,BPT)中TMPRSS2、ERG、ETV1的表达。结果 TMPRSS2在PCa、PIN及BPT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G在PCa的阳性率(81.4%)高于PIN组(30.0%)和BPT组(0.0)(P<0.05);ETV1在PCa的阳性率(68.6%)高于PIN组(50.0%)和BPT组(22.2%)(P<0.05)。TMPRSS2、ERG及ETV1在PCa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TMPRSS2与ERG在PCa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65,P<0.01);TMPRSS2与ETV1在PCa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0,P<0.01);ERG与ETV1的表达无相关性(rs=0.151,P>0.05)。结论ERG和ETV1有望成为PCa的治疗靶点;TMPRSS2、ERG、ETV1联合标记对P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PCa的新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TMPRSS2 ERG ETV1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伴显著肉芽肿反应2例
17
作者 张娜 王志敢 +3 位作者 朱德茂 罗海军 蒋莎莉 周华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375,共3页
例1女性,47岁,2017年4月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入院,术中冷冻切片及常规病理诊断为“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考虑为结核”。抗结核治疗2年余,疗效欠佳。颈部淋巴结渐增大、增多。再次入院查体:左侧颈部见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0.5~6 cm,质硬... 例1女性,47岁,2017年4月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入院,术中冷冻切片及常规病理诊断为“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考虑为结核”。抗结核治疗2年余,疗效欠佳。颈部淋巴结渐增大、增多。再次入院查体:左侧颈部见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0.5~6 cm,质硬,无压痛,活动差,见陈旧性皮肤疤痕,无红肿及窦道。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HIV、HCV、HbsAg、梅毒及TB-IgG、IgM均阴性。彩超示: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及左侧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肿大,部分有融合。行左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HRS细胞 肉芽肿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纤支镜活检标本小细胞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娜 王志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77-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纤支镜活检标本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31例纤支镜活检确诊的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经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转移性肾细胞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作为对照,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 目的探讨纤支镜活检标本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31例纤支镜活检确诊的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经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转移性肾细胞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作为对照,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小细胞肺癌细胞常阳性表达TTF1、AE1/AE3、SY、CgA、CD56,KI67核增殖指数多在50%以上,余抗体LCA、CD20、CD3、ALK、CD30、RCC、VIM、CD10阴性。结论免疫组化对纤支镜活检标本小细胞肺癌的病理诊断很有帮助,并能与其他肺原发或转移小细胞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 活检 小细胞 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蒋莎莉 朱德茂 +3 位作者 罗海军 王志敢 谢晋予 周华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发生于胸腔的PEL1例,对其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查,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 【目的】探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发生于胸腔的PEL1例,对其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查,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4岁,临床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无明确肿块,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胸腔积液涂片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瘤细胞形态一致,细胞浆丰富,深嗜碱性,核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象,瘤细胞具有免疫母细胞、浆母细胞或间变细胞的特征。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瘤细胞人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和CD38阳性,CD138部分阳性、CD20、CD79α、CD3、CD7、CD45R0、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抗体(ALK)、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5(CK5)、细胞角蛋白7(CK7)、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MC)、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原位杂交EBER均为阴性,增值指数(Ki67)约70%。【结论】PEL少见,诊断难度高,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学 胸腔积液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20
作者 刘歆春 白剑 +2 位作者 王志敢 李杰群 齐海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确立研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采用"双袖套法"建立40例Lewis→BN近交系大鼠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根据Banff分级评分方案评价排斥反应的强度。结果... 目的建立稳定的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确立研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采用"双袖套法"建立40例Lewis→BN近交系大鼠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根据Banff分级评分方案评价排斥反应的强度。结果 40例Lewis→BN近交系大鼠的肝移植模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1~3 d处于上升期,术后第3~7 d上升最为迅速,术后第7~9 d处于平台期。结论 Lewis→BN的近交系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可产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3~9 d为研究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模型 动物 大鼠 近交系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