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自动定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忠石 韩晓微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49-952,共4页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定位是摄像机定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定标的成败.提出了一种利用棋盘格模板图像中的消失点和栅格线特征以及局部灰度特征,实现棋盘格模板角点自动定位的方法.结果表明,与手动定位相比,该方法明...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定位是摄像机定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定标的成败.提出了一种利用棋盘格模板图像中的消失点和栅格线特征以及局部灰度特征,实现棋盘格模板角点自动定位的方法.结果表明,与手动定位相比,该方法明显地减少了定位过程所用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适合于利用多幅棋盘格模板图像对摄像机进行自动化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盘格模板 摄像机定标 角点定位 消失点 栅格线
下载PDF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忠石 徐心和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识别与定位是摄像机定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自动识别与定位则是实现定标过程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定标过程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利用棋盘格模板图像内部角点的局部灰度特征和由栅格线构成的结构特征,... 棋盘格模板角点的识别与定位是摄像机定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自动识别与定位则是实现定标过程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定标过程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利用棋盘格模板图像内部角点的局部灰度特征和由栅格线构成的结构特征,实现了内部角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其能明显地加快定标速度,缩短定标时间,从而为基于多幅棋盘格模板图像的摄像机定标过程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盘格模板 摄像机定标 角点检测 目标识别
下载PDF
影响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忠石 王俊霞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61,共3页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信息化是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资金、管理、人力、技术环境...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信息化是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资金、管理、人力、技术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予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 集团化管理
下载PDF
太平洋上空“射线状”云的观测分析
4
作者 王忠石 傅刚 孙维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2,共13页
本文研究太平洋上“射线状”云——一种尚未纳入现行云分类体系的云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见光卫星云图、NOAA-20和Suomi NPP可见光和红外卫星云图,对2017—2021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空257个“射线状”云... 本文研究太平洋上“射线状”云——一种尚未纳入现行云分类体系的云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见光卫星云图、NOAA-20和Suomi NPP可见光和红外卫星云图,对2017—2021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空257个“射线状”云个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射线状”云呈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云系中心和清晰的带状径向云臂由中心向四周延伸,多数个例发生在中低纬度的东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上空,全年除4月份外各月份均有“射线状”云发生,高频月份为6、7和8月,中频月份为5、9、10和11月,低频月份为1、2、3、4和12月。部分“射线状”云个例的云系有旋转态势,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射线状”云云顶之上有逆温层存在,“射线状”云内部的运动特征为:云系低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低层辐合;云系中层以上升运动为主,水平方向辐合辐散较弱;云系顶层受稳定逆温层的阻碍无法继续向上发展,垂直气压速度(p-速度)近乎消失,转化为水平方向上的强辐散。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射线状”云形成的物理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状”云 带状云臂 太平洋 统计分析 大气逆温层
下载PDF
基于多结构元的噪声污染灰度图像边缘检测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范立南 韩晓微 +1 位作者 王忠石 徐心和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
提出了具有多结构元的灰度形态学边缘检测梯度算子 ,根据图像的几何特征 ,采用多结构元对图像细节进行匹配 ,既能提取精细的边缘 ,又能很好地抑制噪声 .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多结构元 噪声 灰度图像 边缘检测
下载PDF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金小峥 王忠石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分析了"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教学现状,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实验等方面提出了"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控制系统 计算机仿真 教学问题 改革措施
下载PDF
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空“射线状”云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孙维康 傅刚 王忠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2,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见光/红外辐射成像仪(VIIRS)可见光卫星云图,对2017—2021年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118个“射线状”云个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见光/红外辐射成像仪(VIIRS)可见光卫星云图,对2017—2021年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118个“射线状”云个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对2019年7月8日南大西洋上空的“射线状”云个例进行了水平分辨率为1 km的模拟研究,分析了云凝结核浓度、气温、垂直运动速度、水汽混合比的垂直结构和水汽的水平分布。研究结论显示:“射线状”云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的中尺度天气现象,且就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而言,多发生于南半球大洋上空,北半球夏季和秋季是“射线状”云的频发季节;每个“射线状”云臂单体出现处均对应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运动,“射线状”云是具有对流性质的云;大气逆温层会限制云向高处发展,使得水汽被限制在逆温层高度以下,大范围的逆温层是塑造“射线状”云形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状”云 带状云臂 大西洋和印度洋 统计分析 WRF数值模拟 逆温层
下载PDF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洪恕 王忠石 简维新 《基础自动化》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以富士NB2-P90PLC控制安川616G5组成的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电梯中应用的硬件结构、PLC和变频器通讯的相关程序设计及变频器的参数设置。突出了变频器在电梯中的控制特点,为变频器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 以富士NB2-P90PLC控制安川616G5组成的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电梯中应用的硬件结构、PLC和变频器通讯的相关程序设计及变频器的参数设置。突出了变频器在电梯中的控制特点,为变频器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变频调速控制 电梯 逻辑信号 变频器
下载PDF
2012~2016年太平洋上空“千足虫状”云的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馨予 王忠石 +5 位作者 傅刚 李鹏远 马絮因 张祎彤 杨梦丽 巫慧莹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4期876-888,共13页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可见光卫星云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图像和MODIS Level-2级数据产品、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至2016...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可见光卫星云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图像和MODIS Level-2级数据产品、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至2016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空的“千足虫状”云进行统计分析,共发现183个“千足虫状”云个例发生在中低纬度的东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上空,其中北半球有19个,南半球有164个。还对2012年8月22日的一个“千足虫状”云典型个例的云顶高度、云顶气温和云顶气压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云顶气压在800 hPa~850 hPa之间,云顶高度约为1 km~2 km,云顶附近有大气逆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足虫状”云 统计分析 垂直结构 大气逆温层
下载PDF
浅析木材合理造材中的造材原则
10
作者 王忠石 曾祥录 邵新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11期300-300,共1页
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以来,林业已经把木材生产的重点转移到森林培育上来,但是目前林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来自木材生产,木材生产还是林业企业的经济支柱产业,主导财源。因此,在木材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木材的经济利用价... 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以来,林业已经把木材生产的重点转移到森林培育上来,但是目前林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来自木材生产,木材生产还是林业企业的经济支柱产业,主导财源。因此,在木材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木材的经济利用价值至关重要。合理造材就是提高木材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关键、最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生产作业人员要树立有大局意识和商品意识。除了严格遵守木材检验的"三要、三杜绝"原则外,还要遵守"提等、增径、限材长"。结合生产实际,对合理造材的方法进行分析,达到向尺杆和锯口要效益,做到合理造材,实现木材效益最大化。通过研究、执行、合理造材的原则,提高了木材的质量和售价,提高企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造材 原则 提质增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