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我对峙与物我交融——杜甫与王维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1
作者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杜甫与王维的诗歌对园林植物有着丰富的刻画。杜甫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人与外物常处于紧张、对峙的关系中。王维则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 杜甫与王维的诗歌对园林植物有着丰富的刻画。杜甫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人与外物常处于紧张、对峙的关系中。王维则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主观的动作、情感、理智消泯于诗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杜甫和王维积极开拓了诗歌对园林植物的审美表现,摆脱了初盛唐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王维 园林植物 物我对峙 物我交融
下载PDF
以爱好会友,循地名责实
2
作者 《中国民政》 2020年第2期22-22,共1页
我是一名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文学是我的专业,地理是我的爱好。这两者却并不安静地呆在各自的角落里互不往来,实际上在我体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各地旅游时,我所留心的地名沿革、地方文化为我的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也让诗歌更... 我是一名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文学是我的专业,地理是我的爱好。这两者却并不安静地呆在各自的角落里互不往来,实际上在我体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各地旅游时,我所留心的地名沿革、地方文化为我的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也让诗歌更有现实感;反过来,诗歌创作使旅途中的见闻和思考能在手里过一遍,用语言文字再走一遍两脚曾到之处,得到的知识和感悟自然变得更加牢固。文学和地理,在我这儿往往就是这样"串通一气"的。2019年的夏天,我以在读文学博士生的身份跨界参加《中国地名大会》的录制,有幸认识了一大批全国的地理爱好者和旅游达人,文学和地理于是在我生命中又一次发生了美妙的媾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 语言文字 古代文学 诗歌创作 现实感 感悟自然 旅游
下载PDF
似是而非的摩羯座——韩愈、苏轼生日考辨
3
作者 《文史知识》 2023年第9期107-115,共9页
黄道十二星座或日黄道十二宫,这套源于两千多年前古巴比伦的占星术,经过一番简化和完善,现已为当代人们所津津乐道。与此同时,人们也喜欢借着当下的星座热,回看历史上的古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黄道十二星座,从中发现有趣的故事,丰富关于... 黄道十二星座或日黄道十二宫,这套源于两千多年前古巴比伦的占星术,经过一番简化和完善,现已为当代人们所津津乐道。与此同时,人们也喜欢借着当下的星座热,回看历史上的古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黄道十二星座,从中发现有趣的故事,丰富关于星座的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比伦 占星术 似是而非 如何看待 苏轼
原文传递
另类与主流之间:李子诗词短评
4
作者 《诗刊》 2023年第3期76-76,共1页
平民立场之牢靠,日常生活之生动,语言个性之鲜明,再加上人文温度和哲学品格的加持,这样的李子体,不免让读者或赞赏或疑虑地惊叹一声:诗词还能这么写?田晓菲《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用“另类”这个关键词概括李子体的独特气质。如果放开... 平民立场之牢靠,日常生活之生动,语言个性之鲜明,再加上人文温度和哲学品格的加持,这样的李子体,不免让读者或赞赏或疑虑地惊叹一声:诗词还能这么写?田晓菲《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用“另类”这个关键词概括李子体的独特气质。如果放开视野,眼光扫及其他艺术门类,不难发现这个旧诗里的“另类”身上,却潜藏着许多新文学乃至其他现代艺术的“主流”品格。“另类”“主流”间的张力,正是阅读理解李子体的一个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诗 语言个性 平民立场 田晓菲 诗词 哲学品格 另类 关键词
原文传递
青春诗人诗词小辑
5
作者 李文骐 艾迈空浪 +26 位作者 居衡 班班 陈贺达 罗小娟 陈姝棠 朱键钧 刘子轩 熊轲 李衔夏 杨强 吕品 陈永峰 吴曰夏 孙才 黄伟伟 彭哲 徐小平 良才 张思桥 汤成长 张惠琴 曾雨冬 郑晴心 孙彦学 李如意 吕星宇 《诗刊》 2023年第16期51-64,共14页
原文传递
窗内观竹:白居易诗歌的“窗竹”意象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白居易对“窗竹”意象的表现做出了极为重要的开拓,他将观察窗竹的视角,由侧重室外转向侧重室内。室内所独有的卧观竹形、卧听竹声、卧感竹风及竹阴等多种品赏方式,增添了窗外翠竹的韵味,也象征化地体现了窗纳万物的园林审美方式。白居... 白居易对“窗竹”意象的表现做出了极为重要的开拓,他将观察窗竹的视角,由侧重室外转向侧重室内。室内所独有的卧观竹形、卧听竹声、卧感竹风及竹阴等多种品赏方式,增添了窗外翠竹的韵味,也象征化地体现了窗纳万物的园林审美方式。白居易对室内视角审美内涵的丰富和开拓,对后世相关题材的诗歌和绘画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人画中隐去窗框、以暗含的室内视角表现窗外之竹的“无窗之窗”表现法,以及作为“无窗之窗”前提之一的“窗景如画”观,都与白居易的窗竹书写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窗竹 室内 无窗之窗
原文传递
《爾雅施氏音》初探
7
作者 王悅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0-60,共21页
《爾雅施氏音》中的音系具有一定的複雜性,所反映出的語音演變規律基本符合魏晉南北朝的特徵,但同時仍有許多超出時代語音特點。或係漢魏以前讀音的遺存,或為吳方言摻入的結果,並不單純是南北朝時音和通語的反映。
关键词 魏晉南北朝 音釋 施乾 《爾雅》 《經典釋文》
原文传递
挥洒豪情的寄寓之作
8
作者 《诗刊》 2020年第1期4-4,共1页
金克木先生写于1957年的此作,可谓工于起势,开篇就将祖国江山比拟作画图,大有“万户千门入画图”的正大堂皇之气。次句承首句,将锦绣河山具象化,让人眼前活跃起朱碧二色的同时,还暗含“诗瞳点碧”“唇若涂朱”这样的联想,实际上将如画... 金克木先生写于1957年的此作,可谓工于起势,开篇就将祖国江山比拟作画图,大有“万户千门入画图”的正大堂皇之气。次句承首句,将锦绣河山具象化,让人眼前活跃起朱碧二色的同时,还暗含“诗瞳点碧”“唇若涂朱”这样的联想,实际上将如画的江山拟人化,颇显匠心。长征精神既是共和国缔结之所由,也是明日继续建设之所需。所幸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其道不孤。颈联则豪情万丈,颇类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气概,“上穷碧落下黄泉”,无处不是共和国的建设者深人钻研和勇攀高峰之地,充满了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天揽月 具象化 长征精神 拟人化 金克木 上穷碧落 万户千门 起势
原文传递
诗画一律,天然清新--读《霜凝诗词选》有感
9
作者 《诗刊》 2021年第3期76-76,共1页
霜凝先生晚年余事为诗,数十年的世味人情和书画中长期积累的艺术感悟力,熔炼于诗词创作,自能别出手眼,别具风味。中国文人画讲究重意态不重形似,不求工稳逼肖而求气韵生动,霜凝诗词正与此种风味相类。绘画艺术的滋养,还为诗歌提供了画... 霜凝先生晚年余事为诗,数十年的世味人情和书画中长期积累的艺术感悟力,熔炼于诗词创作,自能别出手眼,别具风味。中国文人画讲究重意态不重形似,不求工稳逼肖而求气韵生动,霜凝诗词正与此种风味相类。绘画艺术的滋养,还为诗歌提供了画面剪裁的种种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气韵生动 中国文人画 诗画一律 别出手眼 绘画艺术
原文传递
“出墙花木”的诗意
10
作者 《诗刊》 2022年第8期62-68,共7页
园林中的花木,其茂盛的枝叶、绚烂的花朵,常常会跨过园墙、探出园外。“出墙花木”这样的情景,在唐宋诗歌中有大量表现,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如果单从字义来看,唐宋诗歌中的... 园林中的花木,其茂盛的枝叶、绚烂的花朵,常常会跨过园墙、探出园外。“出墙花木”这样的情景,在唐宋诗歌中有大量表现,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如果单从字义来看,唐宋诗歌中的花木“出墙”,有几种不同情形。一种是植物纯在高度上超出墙体,而横向上并未伸出墙外。例如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歌 艺术意蕴 花木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原文传递
古风
11
作者 沈华维 姚德权 +7 位作者 李光平 梅疏影 郭鹏飞 孙彦学 叶显子 唐定坤 小雨 《中华辞赋》 2021年第5期41-45,共5页
退耕还林还草治沙歌征人故事久封尘,九曲滔滔流水浑。大漠愁云犹凛冽,孤烟忽复卷天昏。沙尘百害无一利,尘起人间失生气。遥望兰山卧云端,毛乌素又连戈壁。一场风吹春到冬,风似刀割草不生。忍见荒凉哭无泪,仰天长叹放悲声。世代贫穷泪盈... 退耕还林还草治沙歌征人故事久封尘,九曲滔滔流水浑。大漠愁云犹凛冽,孤烟忽复卷天昏。沙尘百害无一利,尘起人间失生气。遥望兰山卧云端,毛乌素又连戈壁。一场风吹春到冬,风似刀割草不生。忍见荒凉哭无泪,仰天长叹放悲声。世代贫穷泪盈睫,空耗多少黎民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烟 退耕还林还草 毛乌素 荒凉
原文传递
地铁上读书
12
作者 《诗刊》 2019年第18期80-80,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