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酸钾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文爽 李清彪 +4 位作者 孙道华 王惠璇 王远鹏 杨坤 何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2-675,共4页
以甲酸和氢氧化钾为原料,不外加任何溶剂一步合成二甲酸钾。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HCOOH)/n(KOH)=2.2、反应温度70℃、... 以甲酸和氢氧化钾为原料,不外加任何溶剂一步合成二甲酸钾。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HCOOH)/n(KOH)=2.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m in,在该条件下,二甲酸钾产品收率达98%以上。所得产品经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测定,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反应过程绿色化,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酸钾 无溶剂 绿色化学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下载PDF
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道华 李清彪 +4 位作者 贾立山 何宁 黄加乐 王惠璇 杨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自行筛选的具有强还原能力的菌株制备得到银纳米颗粒,所得颗粒的粒径基本在10nm以下,主要集中在2~8nm。将生物还原过程进一步引入催化剂制备过程,得到负载型银催化剂和负载型钯催化剂,并将催化剂分别应用于1,2-丙二醇空气氧... 利用自行筛选的具有强还原能力的菌株制备得到银纳米颗粒,所得颗粒的粒径基本在10nm以下,主要集中在2~8nm。将生物还原过程进一步引入催化剂制备过程,得到负载型银催化剂和负载型钯催化剂,并将催化剂分别应用于1,2-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CO氧化生产CO2以及蒽醌加氢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还原 纳米颗粒 贵金属 催化剂
下载PDF
芳樟叶浸出液还原制备对硝基苯酚加氢银催化剂
3
作者 林玲 王惠璇 +2 位作者 刘承 黄加乐 李清彪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采用芳樟叶浸出液,通过原位还原和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并以对硝基苯酚(4-NP)加氢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催化剂载体,焙烧条件等对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FT-IR)等... 采用芳樟叶浸出液,通过原位还原和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并以对硝基苯酚(4-NP)加氢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催化剂载体,焙烧条件等对负载型纳米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TiO_2为载体制备的纳米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植物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纳米银颗粒较小((7.3±2.4)nm),催化效果较好。当体系中Ag与4-N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0时,完全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 min。对催化剂进行一定条件的焙烧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将催化剂于400℃下焙烧1h,催化活性最佳:将催化剂于400℃下焙烧2h,催化剂重复使用性最好。对芳樟叶浸出液与银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劳樟叶浸出液中的杂环化合物能通过羰基与银络合,从而起到防止催化剂表面纳米银颗粒团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还原法 银催化剂 对硝基苯酚 加氢 芳樟叶浸出液
下载PDF
生物还原法制备Pd/TiO_2光催化剂 被引量:3
4
作者 纪镁铃 王惠璇 +1 位作者 洪露薇 李清彪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用芳樟叶煮液将 PdCl_2还原成 Pd 单质纳米颗粒,将其沉积于 TiO_2上制得 Pd/Ti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 Pd/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 用芳樟叶煮液将 PdCl_2还原成 Pd 单质纳米颗粒,将其沉积于 TiO_2上制得 Pd/Ti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 Pd/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Pd/TiO_2催化剂中的 Pd 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0 nm,能够很好地分散在 TiO_2表面,且不改变 TiO_2锐钛矿的晶型结构。与未负载 Pd 的 TiO_2催化剂相比,Pd/TiO_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能够提高甲基橙的降解速率。在实验范围内,Pd 与 TiO_2质量比为5%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反应30 min 甲基橙就能完全降解,而空白 TiO_2催化剂在反应1h 时降解率只达到95%。Pd 与 TiO_2质量比为5%的 Pd/TiO_2光催化剂矿化率可达到96.2%,且重复使用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还原法 钯纳米颗粒 钯/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甲基橙
下载PDF
毕赤酵母提取液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 被引量:2
5
作者 洪露薇 王惠璇 +2 位作者 林文爽 杨欣 李清彪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4-338,共5页
采用毕赤酵母的提取液与银氨溶液反应制备银纳米颗粒(AgNPs),并考察了pH值对AgNPs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缓慢,且生成的AgNPs呈多分散性;在一定范围内(pH值小于12.50),碱性条件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且随着pH值的提高,AgNP... 采用毕赤酵母的提取液与银氨溶液反应制备银纳米颗粒(AgNPs),并考察了pH值对AgNPs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缓慢,且生成的AgNPs呈多分散性;在一定范围内(pH值小于12.50),碱性条件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且随着pH值的提高,AgNPs粒径分布变窄;当pH值继续提高(pH值为12.80),AgNPs发生团聚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毕赤酵母 生物还原 生物制备
下载PDF
Rapi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Bioreduc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s 被引量:13
6
作者 傅谋兴 李清彪 +5 位作者 孙道华 卢英华 何宁 邓旭 王惠璇 黄加乐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Bioreduction as a novel nanoparticle synthesizing technology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Dried cells of the bacterium Aeromonas sp. SH10 rapidly reduced [Ag(NH3)2]^+ to Ago in the solution into which some amount... Bioreduction as a novel nanoparticle synthesizing technology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Dried cells of the bacterium Aeromonas sp. SH10 rapidly reduced [Ag(NH3)2]^+ to Ago in the solution into which some amount of OH^- was introduced.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entered at 425 nm on the UV-vis spectra and five broad Bragg reflections on the XRD pattern showed that stable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bioreduction process. TEM and SEM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uniform in size and well dispersed on the cells and in the solution. Therefore, silver nanoparticles could be prepared rapidly by this bioreduc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DUCTION silver NANOPARTICLE BACTERIUM HYDROXIDE
下载PDF
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7
作者 王惠璇 《小学科学》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小学信息科技课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以提升学生自主可控的意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学习的规律,设计系统有效的学习活动,运用信息科技... 小学信息科技课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以提升学生自主可控的意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学习的规律,设计系统有效的学习活动,运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对信息科技课堂进行整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信息科技课堂进行整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下载PDF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8
作者 王惠璇 《亚太教育》 2023年第18期143-145,共3页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信息科技的课堂更显生动和灵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成长。微视频既是信息科技课堂的一部分,又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在研...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信息科技的课堂更显生动和灵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成长。微视频既是信息科技课堂的一部分,又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在研究微视频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融合的基础上,阐述微视频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价值,促使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灵活性、探究性、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信息教学 实践思考
下载PDF
生物法制备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孙道华 李清彪 +2 位作者 何宁 黄加乐 王惠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借助于UV-Vis表征技术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100℃下加热6h,UV-Vis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H+和具有高价阳离子的电解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明显;OH-对银溶胶的... 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借助于UV-Vis表征技术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100℃下加热6h,UV-Vis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H+和具有高价阳离子的电解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明显;OH-对银溶胶的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弱。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方面均略优于柠檬酸三钠法制得的银溶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还原 银溶胶 稳定性 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