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语院校开设中华优秀文化课程的意义
1
作者 王慧开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194-202,共9页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华,外国语院校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首先,在文化差异中学习尊重和理解,提升文化自觉。其次,学习西方语言与文化时,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建立中华民族文...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华,外国语院校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首先,在文化差异中学习尊重和理解,提升文化自觉。其次,学习西方语言与文化时,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再次,学习东方语言与文化时,发现更多的文化认同与交融,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元素,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最后,在涉外事务中展现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实现民族自强与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院校 优秀文化课程 民族自信 文化自强
下载PDF
中国左翼话剧的官方接受与应对举措
2
作者 王慧开 《南大戏剧论丛》 202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1930年代,中国左翼话剧因其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受到国民党官方的管制和打压。国民党官方不仅出台文艺监管政策和法律文件,而且诉诸查禁、逮捕、暗杀等手段,严重阻碍左翼话剧的发展。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民党政府为了自身利益... 1930年代,中国左翼话剧因其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受到国民党官方的管制和打压。国民党官方不仅出台文艺监管政策和法律文件,而且诉诸查禁、逮捕、暗杀等手段,严重阻碍左翼话剧的发展。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民党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对左翼戏剧的管控也会出现短暂的放松和调整,为左翼话剧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国民党官方内部组织职能交叉混乱,部门之间争权夺利、彼此掣肘,戏剧审查标准宽严不一,也为左翼话剧留下错位发展的空间与缝隙。左翼话剧界面对国民党官方的监管和审查,灵活应对,获得了广大民众支持,提高了左翼话剧的战斗性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左翼话剧 官方接受 权力统制 应对举措
下载PDF
在应用写作课程中培养职业汉语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X期19-20,共2页
当前许多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高,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近几年来,汉语应用能力低下是许多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推出了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当前许多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高,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近几年来,汉语应用能力低下是许多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推出了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组织国内语言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发、测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运用汉语能力的国家级测试,被称为是"汉语四六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能力 应用写作课程 职业技能鉴定 教学互动 逻辑层次 应试者 竞聘稿 项目化 实践设计 实用写作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管理与社会化要求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开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常意义上大学阶段是学生和社会接轨的最后一站,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大学生们也应具备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自我管理中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和素质来适应社会化的要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提升和飞跃。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管理 社会化要求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慧开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5期7-9,共3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国际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需要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突出专业特色,因此需要确立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国际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需要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突出专业特色,因此需要确立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突出专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创建具有专业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努力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探索和多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育 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教学 改革探索 国际推广 国际交流 中国国力 文化心理 莫言 必修课程
下载PDF
象征的森林——浅析李金发诗歌的表现手法
6
作者 王慧开 《文教资料》 2004年第15期61-64,共4页
在新诗革命初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始终是新诗创作的主流,这种历史是由初期白话诗人所肩负的战斗任务及其它所接受的主要艺术传统影响所决定的。但是创作的主流不能代替和阻碍各种支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很多倡导者也注意到了白... 在新诗革命初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始终是新诗创作的主流,这种历史是由初期白话诗人所肩负的战斗任务及其它所接受的主要艺术传统影响所决定的。但是创作的主流不能代替和阻碍各种支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很多倡导者也注意到了白话诗歌失却了诗歌本应该具有的含蓄的特点,并且在努力探索和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在这样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白话诗人 诗创作 诗派 革命初期 新诗发展 艺术传统 战斗任务 魏尔伦 中国古典诗词
下载PDF
文化的碰撞与尴尬——张爱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与异族形象
7
作者 王慧开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93-95,134,共4页
张爱玲一生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张爱玲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中国和异族形象的叙述,在小说中叙述中国"自我"和异族"他者",站在民主理性的西方文化立场批判中国,展现腐朽衰败的中国形象,站在伦理和道德的中国传统文化立... 张爱玲一生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张爱玲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中国和异族形象的叙述,在小说中叙述中国"自我"和异族"他者",站在民主理性的西方文化立场批判中国,展现腐朽衰败的中国形象,站在伦理和道德的中国传统文化立场通过叙述"他者",否定和排斥异族,展现丑陋虚伪的异族形象。通过小说中塑造的这些形象,可以看出张爱玲陷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之后的迷茫与文化选择的尴尬,使小说呈现出苍凉的文化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自我 他者 文化碰撞 中国形象 异族形象
下载PDF
反抗绝望 超越虚妄——解读鲁迅之《野草》
8
作者 王慧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2期31-33,共3页
鲁迅的《野草》独具一格,带有多向解读性。鲁迅用独语的方式展现了在生命旅途中孤独的彷徨之态、彷徨于无地中绝望的抗争行动、抗争在"无物之阵"中向着虚妄前行和超越的执著精神。这种执著反抗意志和超越精神,展现了鲁迅自我个体的生... 鲁迅的《野草》独具一格,带有多向解读性。鲁迅用独语的方式展现了在生命旅途中孤独的彷徨之态、彷徨于无地中绝望的抗争行动、抗争在"无物之阵"中向着虚妄前行和超越的执著精神。这种执著反抗意志和超越精神,展现了鲁迅自我个体的生存困境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及其超越虚妄的人生精神、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严肃思考,深刻地表现出一种独立的人格理想和终极性的生命情怀,显示了他的艰难之处与伟大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彷徨 反抗 绝望 超越 虚妄
下载PDF
大型民族舞剧《大禹》的演出接受
9
作者 王慧开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1年第1期279-288,共10页
大型民族舞剧《大禹》是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2016年首次演出,2018年12月底获得年度“荷花奖”。自2019年4月初开启全国巡演之旅,《大禹》受到各界观众的欣赏和评价,对传扬大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舞剧《大禹》在全国接受... 大型民族舞剧《大禹》是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2016年首次演出,2018年12月底获得年度“荷花奖”。自2019年4月初开启全国巡演之旅,《大禹》受到各界观众的欣赏和评价,对传扬大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舞剧《大禹》在全国接受范围广泛,形成不同层次的接受影响。官方、专家和民间大众带着不同的立场、身份和文化思想来评价和接受舞剧《大禹》,官方肯定其主题思想和艺术创新,专家在艺术方面提出了不同评价,民间大众的接受较为松散。但也存在人文学者反映不足、民间接受深度不够、经济影响有待加强等不足之处。本文对于舞剧《大禹》的演出接受研究,总结和呈现当下戏剧接受的互动规律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舞剧 官方接受 专家接受 民间大众接受
下载PDF
穿越时空的找寻——评张翎的《雁过藻溪》
10
作者 王慧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6期70-72,共3页
华人作家张翎擅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跨界故事,表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雁过藻溪》穿越时空深入历史深处,向人类的存在之境深掘,突显人类不断找寻又不断失落的存在困境。末雁找寻身世、自信和亲情,百川找寻自由和爱情,黄信月寻根,... 华人作家张翎擅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跨界故事,表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雁过藻溪》穿越时空深入历史深处,向人类的存在之境深掘,突显人类不断找寻又不断失落的存在困境。末雁找寻身世、自信和亲情,百川找寻自由和爱情,黄信月寻根,他们跋山涉水地艰辛找寻,到最后都以失落告终,透出张翎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雁过藻溪》 找寻 存在困境
下载PDF
副词“很”与名词搭配现象研究
11
作者 金銮 王慧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日常生活中,我们交流时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语法”的搭配,副词“很”与名词的搭配就是其中一种,而且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从该搭配的存在现状、形成原因和产生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使人们能够了解当代中国语言交流出现的新形式... 日常生活中,我们交流时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语法”的搭配,副词“很”与名词的搭配就是其中一种,而且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从该搭配的存在现状、形成原因和产生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使人们能够了解当代中国语言交流出现的新形式以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名词 搭配 现状 原因 意义
下载PDF
论当代舞台戏剧中的大禹形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慧开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4,共6页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改编成舞台戏剧排演为舞台艺术,呈现出丰富的大禹塑造,表现出当代丰富多元的大禹精神文化。当代戏剧舞台塑造大禹的主要有传统地方戏曲、创新京剧和大型舞剧,由于舞台呈现方式不同,塑造的大禹形象也不同。传统...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改编成舞台戏剧排演为舞台艺术,呈现出丰富的大禹塑造,表现出当代丰富多元的大禹精神文化。当代戏剧舞台塑造大禹的主要有传统地方戏曲、创新京剧和大型舞剧,由于舞台呈现方式不同,塑造的大禹形象也不同。传统地方戏曲中将大禹塑造成坚定、深爱、无私、奋斗的英雄人物,在舞台表演推进中形象越来越丰满和立体,呈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创新京剧大禹被塑造成为亦神亦人的形象,常常在突转中形成戏剧冲突,更多呈现大禹的矛盾性、分裂性,展现出表现主义的探索风格。有关大禹的大型民族舞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是传播新时代文化的载体,用创新的舞蹈塑造出"苟利家国、死生以之"的大禹形象,呈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新时代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戏剧 大禹塑造 大禹精神文化
原文传递
汪曾祺戏剧创作的跨文体特征
13
作者 王慧开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78,共8页
汪曾祺是既写小说也写戏剧的两栖作家,他“散文化的小说”“诗化的散文”风格影响到戏剧创作。他的戏剧人物塑造与小说相通,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戏剧结构方式散文化,情感农郁;戏剧语言表达诗化,充满诗意,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特征,以戏剧... 汪曾祺是既写小说也写戏剧的两栖作家,他“散文化的小说”“诗化的散文”风格影响到戏剧创作。他的戏剧人物塑造与小说相通,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戏剧结构方式散文化,情感农郁;戏剧语言表达诗化,充满诗意,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特征,以戏剧方式表达日常生活的人性诗情,提升了传统剧本文学的地位,将传统戏剧变成一种现代艺术,使其具有了与小说、散文、诗歌一样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但忽视了戏剧的剧场性,戏剧动作性不强,戏剧冲突弱化,造成剧场效果不理想,遗憾地成为“宜读不宜演”的“案头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戏剧 跨文体特征 文学性 剧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