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演进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建华 闫静 +1 位作者 王慧扬 葛世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4,共8页
为发现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短板、给探究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实践依据,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2—2021年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讨其动态演进特征,并利... 为发现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短板、给探究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实践依据,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2—2021年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讨其动态演进特征,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阻碍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总体区域差异扩大,极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上游和下游区域差异扩大,中游区域差距缩小;2)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呈现“分散分布—抱团分布”的空间演进特征,主要以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集聚为主,“高-高”集聚区主要在下游,“低-低”集聚区沿着上游和中游分界线分布;3)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一级指标障碍度排序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级指标障碍度排名靠前的有单位GDP能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等。鉴于此,提出黄河流域应强化科技创新主导作用、促进区域创新合作、加快现代化产业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动态演进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建华 王慧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2,共7页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将助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为探究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耦...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将助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为探究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和低碳经济整体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各省(区)间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向好,下游省份耦合协调度大于中上游省份。从时间维度看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的一级指标平均障碍度排序依次为创新产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社会基础、生态环境,但由于区位条件、发展现状等不同,因此各省(区)关键障碍因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低碳经济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观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慧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2-7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观,它是揭示人类政治法律发展及其规律的观念总和与理想状态,是对人类法治原则和法治建设的终极关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观...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观,它是揭示人类政治法律发展及其规律的观念总和与理想状态,是对人类法治原则和法治建设的终极关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观,以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为理论基础,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了西方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的时代精华,从而崇尚和贯彻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其政治法律实践的理论内涵。本文构建了以三大法治原则为总纲,以三大理论内涵为框架的新法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
4
作者 王慧扬 《湖南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改革开放 房地产市场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研究
5
作者 张伟强 王慧扬 +5 位作者 张宏峰 任伟 王德新 李世杰 李军玉 王雁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研究2015-2019年河南省33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并且两者的发展速度... 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研究2015-2019年河南省33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并且两者的发展速度渐趋一致。(2)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体系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较高,环境友好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逐年稳步提升,并逐渐迈向较高水平的关联程度。(3)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在2015-2019年由中度失调转向良好协调,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协调程度优于省级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 河南省
下载PDF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水平测度及差异分析
6
作者 刘建华 闫静 +1 位作者 王慧扬 葛世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9-90,共12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对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一系列论述中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符合当前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对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一系列论述中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符合当前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提升路径等理论研究逐渐深入,但实证研究仍显不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对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区域差异的准确研判,是我国因地制宜,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对于我国加快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构建涵盖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三个维度的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2-2021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究其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利用基尼系数剖析其新质生产力发展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各地区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三个维度的增长差异。研究发现:其一,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从高到低依次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在年均增速上,京津冀表现相对落后。其二,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不均,呈阶梯状特征,其中,第一梯队以粤港澳、北京和长三角两省一市等发达地区为核心,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领先,第二梯队包括天津、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的部分省份,第三、第四梯队涵盖其他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内部新质生产力发展差异显著,其中,以京津冀地区的内部差异最为突出,而黄河流域内部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其四,在新动能和新产业方面,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整体领先。京津冀各维度水平较高但增速相对较慢。相比之下,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在新模式方面增速较快。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水平测度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