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车装配综述及其差错分析
1
作者 王承睿 《商情》 2014年第8期273-273,共1页
本文主要从汽车装配的技术要求、汽车总装配的工艺、汽车总成装配的特点等方面对整车装配进行了综述探讨。随后,基于整车装配的综述对整车装配线的差错进行了分析,包括人为错误与设备差错。
关键词 整车装配 人为错误 设备差错
下载PDF
短期异常酸、碱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俊彪 崔广同 +7 位作者 蔡春芳 任胜杰 倪沁 王承睿 李文健 葛逸扬 丁惠明 张铖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6,共8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中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pH的剧烈变化。本研究以蟹塘实际监测到的极端pH值为依据,探讨短期酸、碱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生理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养殖管理技术优化提供指导。将初均重为(50.4...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中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pH的剧烈变化。本研究以蟹塘实际监测到的极端pH值为依据,探讨短期酸、碱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生理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养殖管理技术优化提供指导。将初均重为(50.4±2.5)g的中华绒螯蟹分别饲养于pH为7.5(对照)、3.0(酸胁迫组)、10.3(碱胁迫组)的水体,5 d后转至pH 7.5的水体恢复15 d。结果表明:酸胁迫6 h和12 h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胁迫3 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碱胁迫组与酸胁迫组有相同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酸、碱胁迫12 h血糖水平(GLU)分别为对照组的14倍和2.7倍。酸胁迫6 h血清总蛋白(TP)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碱胁迫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酸、碱胁迫6 h和24 h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酸、碱胁迫5 d后肝糖原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胰腺和鳃组织出现明显损伤。以初均重为(0.87±0.21)g的幼蟹同样酸、碱胁迫5 d后于pH 7.5的水体继续饲喂4周,结果表明酸胁迫会显著降低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和脱壳增长率,并缩短脱壳周期,碱胁迫的影响也呈相同趋势。上述结果表明,短期极端异常酸、碱胁迫导致中华绒螯蟹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即使pH恢复正常,其后续存活率和脱壳增长率仍会明显降低。因此,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应加强水体pH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PH胁迫 存活率 脱壳增长率
下载PDF
池埂喷洒草甘膦对河蟹池塘内伊乐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朱健明 蔡春芳 +3 位作者 丁惠明 张铖 王承睿 李文健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1期34-35,共2页
近年来笔者调查发现,除草剂污染是蟹池内水草衰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除草剂对池塘内水草的危害及其规律,揭示除草剂的衰减特征,从而避免除草剂引起的水草衰败。一、材料和方法在试验基地选取了2口池塘进行试验,试验塘内均... 近年来笔者调查发现,除草剂污染是蟹池内水草衰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除草剂对池塘内水草的危害及其规律,揭示除草剂的衰减特征,从而避免除草剂引起的水草衰败。一、材料和方法在试验基地选取了2口池塘进行试验,试验塘内均栽种有伊乐藻,开始时池塘水草情况如表1所示。于2021年5月7日在池塘的四周喷洒市售草甘膦。每瓶草甘膦(100毫升)兑水20千克,每个池塘的四周共喷洒4瓶草甘膦。喷洒草甘膦后14天内的天气情况如表2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塘 池埂 草甘膦 伊乐藻 试验基地 河蟹 除草剂 材料和方法
下载PDF
内磁层中行星际激波激发的超低频波对“杀手”电子和能量离子的快速加速 被引量:4
4
作者 宗秋刚 王永福 +3 位作者 袁憧憬 杨彪 王承睿 张湘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476,共13页
辐射带中的能量电子与离子是首要的空间天气威胁.理解这些粒子如何在辐射带中被加速是空间物理学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总结了行星际激波在内磁层激发的超低频(ULF)波对"杀手"电子与能量离子的快速加速的最新进展.甚低频(VLF)波... 辐射带中的能量电子与离子是首要的空间天气威胁.理解这些粒子如何在辐射带中被加速是空间物理学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总结了行星际激波在内磁层激发的超低频(ULF)波对"杀手"电子与能量离子的快速加速的最新进展.甚低频(VLF)波-粒子相互作用被认为是电子加速的主要机制之一,这是因为电子回旋共振容易在VLF波频率范围内发生.最近,运用4颗Cluster卫星的观测,发现在行星际激波作用于地球磁层之后,辐射带中的能量电子几乎立即被加速,并且加速过程持续数小时.传统的加速机制是基于VLF波粒相互作用加速电子至相对论能量,时间尺度长达数天,因而无法解释我们的观测.进一步发现行星际激波或太阳风压强脉冲,与更加小的动压变化,对辐射带动力学起到无法忽视的作用.行星际激波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会产生许多重要的空间物理学现象,包括能量粒子加速.由行星际激波作用引起的辐射带能量电子的快速加速的机制包括3个组成部分:(1)由与激波相关的磁场剧烈压缩引起的初始绝热加速;(2)与不同L壳层被激发的极向模ULF波造成漂移-共振加速;(3)与ULF波相关的快速衰减的电场引起的粒子加速.粒子最终会获得净加速,因为它们在上半个周期获得的能量多于在下半个周期损失的能量.本文得到的结果对理解在地球VanAllen辐射带中的能量粒子加速有了新的认识,同样也可以被应用于行星际激波与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例如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其他有磁场存在的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手”电子 辐射带 能量粒子加速 ULF波 VLF波 波粒相互作用 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