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白诗与“兴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抒凡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5,共4页
一、重“兴寄”的文学思想 盛唐诗人李白的文学主张继承了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唐孟柴《本事诗·高逸第三》曾将他与陈子昂并举,“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 一、重“兴寄”的文学思想 盛唐诗人李白的文学主张继承了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唐孟柴《本事诗·高逸第三》曾将他与陈子昂并举,“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李白族叔李阳冰《草堂集序》称李白“凡所著述,言多讽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 兴寄 《草堂集序》 盛唐诗人 文学思想 “风骨” 文学主张 陈子昂
下载PDF
唐诗“兴”的艺术思维现代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抒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7,共6页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很多诗学观念由此衍生,至唐代出现"比兴""兴寄""兴象"说,形成以"兴"为核心的诗学范畴群。在具体的诗歌创造活动中,"兴"与诗歌创作实践息息...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很多诗学观念由此衍生,至唐代出现"比兴""兴寄""兴象"说,形成以"兴"为核心的诗学范畴群。在具体的诗歌创造活动中,"兴"与诗歌创作实践息息相关,归根结底"兴"是一种诗歌创造的艺术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唐代"三李"诗歌"比兴"艺术思维的分析研究,以揭示古代"比兴"艺术创造与现代艺术思维联想想象、象征意象之间本质内在联系性和一致性,以期为古代美学的研究开启新的现代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比兴 联想想象 象征意象
下载PDF
李商隐无题诗与“兴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抒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晚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寄”说 李商隐 无题诗 晚唐诗歌 诗歌风格
下载PDF
论李贺神鬼诗反诗歌传统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抒凡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从李贺神鬼诗的"立志"到"破志"的演变过程,反映诗歌"神鬼情"独特魅力,论述诗人诗歌世界中"情"与"志"区别于以往传统中国诗歌"言志"和"缘情"的美学特征,提... 本文从李贺神鬼诗的"立志"到"破志"的演变过程,反映诗歌"神鬼情"独特魅力,论述诗人诗歌世界中"情"与"志"区别于以往传统中国诗歌"言志"和"缘情"的美学特征,提出神鬼诗的非传统诗歌意义的"情""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神鬼诗 诗言志 诗缘情
下载PDF
论“兴寄”说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抒凡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的诗学理论,它要求诗歌创作抒发诗人的性情,并通过"比兴"表现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杜甫更强调诗人的内在复杂情感与外在景物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杜甫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了"兴...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的诗学理论,它要求诗歌创作抒发诗人的性情,并通过"比兴"表现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杜甫更强调诗人的内在复杂情感与外在景物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杜甫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了"兴寄"说,即在注重诗歌社会价值的同时,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秋兴八首》正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之作。杜甫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推动了唐代"兴寄"诗歌理论从强调"比兴"、美刺向注重"沉郁顿挫"、情景交融的转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寄”说 杜甫 沉郁顿挫 《秋兴八首》
下载PDF
《蕙风词话》引发的古代文学女性意识思考——从《西施死于水》说起
6
作者 王抒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45-147,共3页
《蕙风词话》和《人间词话》可谓是清末词话中的双璧,两书相较,《蕙风词话》通常被认为更接近传统词话,但认真分析《蕙风词话》,其中也隐含着具有近现代民主思潮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蕙风词话》 古代文学 民主思潮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唐代诗学“兴”范畴体系研究之一——关于“兴”范畴的溯源
7
作者 王抒凡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9期77-84,共8页
将唐代"兴"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对它的几个基本内涵即"讽喻美刺"的社会现实价值、"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价值及"比兴"艺术等进行了溯源。弄清了"兴"的社会现实价值与儒家诗教理论的关系... 将唐代"兴"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对它的几个基本内涵即"讽喻美刺"的社会现实价值、"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价值及"比兴"艺术等进行了溯源。弄清了"兴"的社会现实价值与儒家诗教理论的关系,"兴"与古代比兴艺术思维、比兴艺术手法的关系,以及"兴"的审美价值与儒、道、释三家美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兴寄 兴象
下载PDF
唐代诗学“兴”体系研究
8
作者 王抒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很多诗学观念由此衍生,至唐代出现"兴寄""兴象"说。从范畴研究的角度出发,认真辨析唐代诗学"兴"的内涵,第一次立体清晰地阐述了唐代以"兴"论诗重要诗...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很多诗学观念由此衍生,至唐代出现"兴寄""兴象"说。从范畴研究的角度出发,认真辨析唐代诗学"兴"的内涵,第一次立体清晰地阐述了唐代以"兴"论诗重要诗学思想的多层次、多样性的立体式结构体系,这对整个唐代诗学理论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兴寄 兴象
下载PDF
用典艺术与唐诗“兴寄”说
9
作者 王抒凡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6,30,共4页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用典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兴寄"说中的"比兴"艺术...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用典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兴寄"说中的"比兴"艺术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诗论中多有阐释。文章从"比兴"手法与用典修辞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兴寄"说对唐诗用典艺术手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寄”说 用典 唐诗
下载PDF
“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10
作者 王抒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35-142,共8页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从分析唐诗的修辞手法入手,研究"比兴"手法与诗歌修辞的关系,进一步解读&... "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从分析唐诗的修辞手法入手,研究"比兴"手法与诗歌修辞的关系,进一步解读"兴寄"说对诗歌修辞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寄”说 修辞 唐诗
下载PDF
李贺的神鬼诗的“兴寄”特征
11
作者 王抒凡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3期160-162,167,共4页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贺是中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神鬼诗的独特诗风之间的关系,以及神鬼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贺是中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神鬼诗的独特诗风之间的关系,以及神鬼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中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寄”说 李贺 神鬼诗
下载PDF
王国维《人间词话》意境说探微
12
作者 王抒凡 《贺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文章从庄子意境论出发,从中、西方文论不同角度进一步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中有关"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三个美学概念中值得... 文章从庄子意境论出发,从中、西方文论不同角度进一步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中有关"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三个美学概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探微
下载PDF
唐代各家诗论“兴”范畴群研究
13
作者 王抒凡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9-78,共10页
先秦时期产生的"兴"概念,历经先秦、两汉、魏晋至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美学的重要概念范畴,毫不夸张地说,"兴"范畴是整个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可以有以"兴"贯通整个古典诗学、美学体系的... 先秦时期产生的"兴"概念,历经先秦、两汉、魏晋至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美学的重要概念范畴,毫不夸张地说,"兴"范畴是整个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可以有以"兴"贯通整个古典诗学、美学体系的可能。唐代正是"兴"范畴的定性(型)期,陈子昂"兴寄"说、王昌龄"感兴"说、皎然"比兴"说、殷璠"兴象"说、司空图"韵味说",都饱含着"兴"原范畴的因子,代表了诗论家对"兴"思想的阐释,形成了以"兴"为核心的审美创造、审美表现、审美接受三层次立体式的诗学范畴群,展示了"兴"范畴内涵在唐代形成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兴寄 兴象 意境 韵味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兴”范畴的当代价值
14
作者 王抒凡 《北方论丛》 2019年第5期114-120,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推进中国古典美学与时俱进,贯通古今,打破西方美学壁垒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任务.从古代诗学、美学的土壤中汲取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益的传统文化养料,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推进中国古典美学与时俱进,贯通古今,打破西方美学壁垒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任务.从古代诗学、美学的土壤中汲取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益的传统文化养料,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和观照古典诗学、美学之“兴”,发现其背后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结合古典美学传统,突破瓶颈,在为我国美学理论发展提供新出路、满足全球化语境发展趋势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使中国美学走出困境,让中国文化、美学在世界内重获话语权,真正实现中国古典美学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范畴 古代文艺美学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以《三国演义》在泰传播为例
15
作者 王抒凡 曲景毅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年第1期547-562,共16页
泰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几年来泰国留学生赴中国学习的人数日益增加,如何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成为首要问题。就汉语教学的接受程度和效果而言,文化认同度越高,汉语的教学效果越好。中泰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泰国隶属印度佛教... 泰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几年来泰国留学生赴中国学习的人数日益增加,如何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成为首要问题。就汉语教学的接受程度和效果而言,文化认同度越高,汉语的教学效果越好。中泰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泰国隶属印度佛教文化圈与中华汉文化圈交织地带。自18世纪以来,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特别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古典文学在泰的广泛深入传播,使泰国近代文化烙上中国传统文化印记,泰国留学生有着一定或相当程度的中国文化认同感的,将成为我们进行语言教学、文化传播的基础。本文以《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为突破口,从文化归属到文化浸润再到文化接受多层次论述《三国演义》在中、泰文化认同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为对泰汉语教育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三国演义》海外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 泰国留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