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西 王淼 +2 位作者 高中宝 韩根成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基于此机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 脑血管病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
下载PDF
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振福 王黎明 +5 位作者 赵世华 于进超 王姝慧 陆敏杰 张岩 程怀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研究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的患者,分析MRI特征。方法:利用心脏MRI对30例IVNC患者的左心房、室径线及左心功能进行分析,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对致密化不全的节段计数,测量左室各节段致密化心肌(C)和非... 目的:研究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的患者,分析MRI特征。方法:利用心脏MRI对30例IVNC患者的左心房、室径线及左心功能进行分析,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对致密化不全的节段计数,测量左室各节段致密化心肌(C)和非致密化心肌(NC)的厚度,计算NC/C比值。并分析延迟增强扫描后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强化特点。22名成人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脏MRI显示IVNC患者左心房、室扩张,有球形化的趋势〔球形指数(SI)=0.74±0.11〕;左室射血分数(LVEF=32.8±13.6)下降;IVNC患者致密化不全的节段数为9±2。所有I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其他最常见的受累节段为侧壁中段、心尖段(第16、12、11节段),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第2、3、8、9节段)未见受累。IVNC患者最常发生致密化不全的节段其致密化心肌厚度变薄,而不发生及很少发生致密化不全的节段,其致密化心肌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对应节段室壁厚度无差别。IVNC患者NC/C比值为3.2±0.8。延迟增强扫描发现11例IVNC患者共68个节段室壁有延迟强化。结论:心脏MRI既能清楚显示左室各节段(尤其是心尖部)的非致密化心肌,又能准确测量NC/C比值,是诊断IVNC的理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 左室致密化不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hiari Ⅰ畸形的后颅窝磁共振测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振福 李振芝 +1 位作者 王晓华 潘之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7期84-85,共2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Chiari Ⅰ畸形病例进行后颅窝形态学测量。方法在颅脑正中矢状面上分别对50例Chiari Ⅰ畸形患者及50例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的后颅窝骨性及神经结构进行测量。结果Chiari Ⅰ畸形组的后颅骨性结构及颅腔大小小于对照...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Chiari Ⅰ畸形病例进行后颅窝形态学测量。方法在颅脑正中矢状面上分别对50例Chiari Ⅰ畸形患者及50例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的后颅窝骨性及神经结构进行测量。结果Chiari Ⅰ畸形组的后颅骨性结构及颅腔大小小于对照组(P< 0.01);后颅窝及枕大孔区的脑脊液间隙变窄(P< 0.01);颅腔形态两组间亦有显著差异(P< 0.01);畸形组后脑位置下移,但后脑大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hiari Ⅰ畸形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后颅骨发育不良导致后颅过度拥挤,使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 Ⅰ畸形 磁共振成像 后颅窝 测量
下载PDF
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偏侧帕金森病样猴的行为及神经生化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振福 薛毅珑 +5 位作者 钟大光 崔忻 李新建 马小军 王鲁宁 朱克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 BCC)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 ( PD)样猴的行为和脑组织液中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评价微胶囊的免疫隔离效果。方法 :以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 APA)为材料包裹BCC。右侧颈内动脉注射甲... 目的 :观察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 BCC)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 ( PD)样猴的行为和脑组织液中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评价微胶囊的免疫隔离效果。方法 :以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 APA)为材料包裹BCC。右侧颈内动脉注射甲基 -苯基 -四氢吡啶 ( MPTP)诱发 PD样猴模型。将微囊化、非囊化 BCC或空微囊分别植入 PD样猴右侧尾状核和壳核 ,观察 PD样猴行为、尾状核及壳核微透析液中单胺类物质的变化。结果 :囊化组 ( n=6)和非囊化组 ( n=2 )移植后 1周开始 PD样猴左侧上肢活动明显增加 ,阿朴吗啡 ( Apo)诱发的异常旋转次数减少。非囊化组猴在移植 1~ 2个月后主动行为及 Apo诱发的异常旋转圈数逐渐退回到移植前水平 ;而移植囊化BCC6只 PD样猴的异常行为纠正效果 ,在观察的 7个月内仍存在。空囊组 ( n=1) PD样猴异常行为无变化。移植前 PD样猴右侧壳核、尾状核细胞外液中 DA、DOPAC和 HVA水平较左侧明显降低 ( P<0 .0 5 )。移植后 2、 7个月时 ,囊化组右侧壳核、尾状核细胞外液中 DA、DOPAC和 HVA水平较移植前明显提高 ( P<0 .0 5 ) ,但仍低于左侧的水平。结论 :PD样猴脑内移植 BCC后异常行为明显改善 ,微囊组的纠正效果明显优于非囊化组 ,其移植区 DA及其代谢产生明显增加。 APA微囊具有良好的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多巴胺 微胶囊 微透析 震颤性麻痹 BCC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脑内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福 薛毅珑 +4 位作者 高军茂 钟大光 崔忻 李新建 王鲁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微囊化牛嗜铬细胞脑移植后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大鼠异常旋转行为改善的可能途径。方法:实验于1999-01/1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 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损毁右侧黑质诱发的偏... 目的:观察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微囊化牛嗜铬细胞脑移植后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大鼠异常旋转行为改善的可能途径。方法:实验于1999-01/1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 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损毁右侧黑质诱发的偏侧帕金森病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微囊组20只,对照组10只。微囊组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后于右侧纹状体立体定向植入约200个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为材料含牛嗜铬细胞的微胶囊,对照组大鼠未做脑内移植手术。观察移植术前后阿朴吗啡(0.5 mg/kg)诱发的大鼠旋转行为。利用微透析技术采取帕金森病样大鼠脑纹状体区细胞外微透析液,用高效液相电化学层析法测定对照组大鼠在6-羟基多巴损毁右侧脑黑质后 16周时及两组大鼠在牛嗜铬细胞移植后12周时脑纹状体区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纳入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30只,实验过程中微囊组麻醉意外、脑出血、肢体癫痫样抽搐死亡4只,对照组脑出血、不明原因死亡2 只。进入结果分析微囊组和对照维分别为16和8只大鼠。①微囊组移植后1周开始阿朴吗啡诱发的异常旋转次数明显减少,作用持续6个月以上(F=37.89,P<0.01)。②对照组帕金森病样大鼠右侧脑黑质损毁后16周时右侧脑纹状体区细胞外液中3,4-二羟基苯乙酸和高香草酸水平较左侧明显降低(t=7.012,4.394,P<0.01),右侧脑上述物质含量仅为左侧脑的8%和12%。③移植后12周,微囊组帕金森病样大鼠右侧脑纹状体区细胞外液中3,4-二羟基苯乙酸、高香草酸和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4.273,4.402,6.445,P<0.01),分别提高了 3.1,5.3和2.7倍。结论:帕金森病样大鼠黑质损毁侧纹状体区多巴胺类物质含量明显降低, 移植微囊化牛嗜铬细胞后含量升高,使帕金森病样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嗜铬细胞 移植 异种 胶囊 生物源单胺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特点及循证医学分析: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振福 彭进才 +4 位作者 王炜 贾建军 解恒革 朱明伟 王鲁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MRI检查的异常发生率、病灶特点,探讨脊髓MRI检查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93-01/2003-12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例临床明确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使用GE1.5TMRI扫描机进行脊... 目的:观察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MRI检查的异常发生率、病灶特点,探讨脊髓MRI检查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93-01/2003-12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例临床明确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使用GE1.5TMRI扫描机进行脊髓检查,扫描包括脊髓矢状位T1,T2加权,轴位T2加权。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全文数据库1994/2003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相关的文献,检出MRI资料明确的23篇文献146例患者进行总结。结果:①3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脊髓MRI的特点:病例1中下胸髓后索区对称性长T2高信号;病例2C2~6水平后索区对称性等T1、长T2高信号;病例3C2,4~5水平后索区散在点片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②检索的23篇文献中共85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脊髓MRI异常,其中胸髓受累57例(67%),颈髓受累18例(21%),颈胸髓同时受累10例(12%)。③23篇文献中的21篇文献描述了脊髓MRI异常率,总结后发现在146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中76例脊髓异常信号,脊髓异常的发生率为52%。76例脊髓MRI异常患者中有58例描述了后、侧索受累情况,其中46例单独后索受累(79%),12例后、侧索同时受累(21%),无单独侧索受累病例。④病灶在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稍长信号,T2加权像为长信号,多为对称长条形,可出现增强效应,维生素B12治疗后T2加权像上高信号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胸髓的后索常见对称性长条形MRI异常信号,MRI检查有助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维生素B12缺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hiari畸形的MRI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振福 吴伟 +1 位作者 李振之 王晓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的MRI表现 ,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Chiari畸形患者的MRI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 :31例Chiari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方 3~ 2 5mm。 2 0例合并脊髓空洞 ,枕大孔层面延前池前后径...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的MRI表现 ,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Chiari畸形患者的MRI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 :31例Chiari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方 3~ 2 5mm。 2 0例合并脊髓空洞 ,枕大孔层面延前池前后径宽度为 0~ 5mm ,11例无脊髓空洞 ,延前池宽度为 4.5~ 6mm ,6例合并颅颈交界区畸形 ,4例合并脑积水。结论 :小脑扁桃体位于枕大孔下方≥ 5mm即可诊断为Chiari畸形 ;延前池前后径宽度变窄 (≤ 4mm)均出现脊髓空洞 ,而延前池宽度 >4mm则很少出现脊髓空洞 ,临床可根据延前池的宽度来评价预后及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成像 NMR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振福 李振之 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66-,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胼胝体 小脑 脑实质 大脑皮质 小病灶 扫描序列 运动伪影 硬脑膜外血肿 脑出血 硬膜外血肿 弥漫性脑肿胀 硬膜下 脑干 常规扫描 影像学 临床运用 颅骨骨折 半卵圆中心
下载PDF
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振福 魏泽兰 +1 位作者 李新民 王鲁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以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采用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β25-35以及奥氮平对PC12细胞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以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采用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β25-35以及奥氮平对PC12细胞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10^-14~10^-5mol/L的Aβ25-35减低PC12细胞存活率,50μmol/L及100μmol/I。奥氮平预处理24h可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相同浓度Aβ25-35奥氮平预处理组与非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2、20μmol/L Aβ25-35处理的PC12细胞Bax表达增加,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使0.01μmol/L和20μmol/L 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Bax的表达减低(P〈O.05);2μmol/L及20μmol/L Aβ25-35处理的PC12细胞Caspase-3的表达增高,5μmol/L奥氮平预处理能抑制其表达升高,与非预处理比较差异显著(P〈O.05)。结论奥氮平可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ax、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PC12细胞 奥氮平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偏侧帕金森病样猴脑内移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振福 郭瑞表 +6 位作者 朱明伟 薛毅珑 王鲁宁 钟大光 崔忻 李新建 田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40-42,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样猴的行为影响、移植物的存活状况、脑组织液中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的活动性。方法:实验于1999-01/2003-06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右侧...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样猴的行为影响、移植物的存活状况、脑组织液中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的活动性。方法:实验于1999-01/2003-06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右侧颈内动脉注射甲基-苯基-四氢吡啶诱发帕金森病样猴模型(n=9),随机分为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6只、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2只及空微囊组1只。②获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为材料包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将微囊化、非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或空微囊分别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及空微囊组帕金森病样猴右侧尾状核和壳核。③观察3组帕金森病样猴移植后的行为改善、移植后14个月及28个月时移植物的状况,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及7个月时移植区微透析液中单胺类物质变化及48个月时多巴胺D2受体的活动性变化。结果:①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n=6)和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n=2)移植后1周开始帕金森病样猴左上肢活动明显增加,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改善时间7~48个月,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一两个月,空微囊组(n=1)左侧上肢活动无改善。②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28个月时仍存活于帕金森病样猴脑内。③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组移植后2,7个月时,右侧壳核、尾状核细胞外液中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和高香草酸水平较移植前明显提高(P<0.05),但仍低于左侧的水平。④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移植48个月时移植区D2受体活性较对侧明显提高。结论:结果表明帕金森病样猴脑内移植的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能够长期存活、产生多巴胺、改善其异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移植 多巴胺 胶囊 微透析
下载PDF
MRI常规扫描序列与EP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福 李振之 +6 位作者 李振敏 王晓华 王黎明 吴伟 宿秀峰 郭喜田 张荣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 评价MRI常规FSET2 WI、SET1WI序列与EP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均进行MRI常规FSET2 WI、SET1WI和EPI扫描。 2 9例检查前静脉注射 5~ 10毫克安定。结果FSET2 WI、SET1WI序列运动伪... 目的 评价MRI常规FSET2 WI、SET1WI序列与EP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均进行MRI常规FSET2 WI、SET1WI和EPI扫描。 2 9例检查前静脉注射 5~ 10毫克安定。结果FSET2 WI、SET1WI序列运动伪影的发生率分别为 83 .3 %、71.4% ;EPI序列无一例出现运动伪影。EPI病灶与正常脑白质的对比度显著低于FSET2 WI序列 (p <0 .0 0 1) ,空间分辨率较FSET2 WI、SET1WI序列差 ,信噪比最高。EPI共显示 143个病灶 ,为FSET2 WI显示病灶 (174个 )的 82 .2 % ,SET1WI序列显示 133个病灶。对于直径大于 1cm的病灶 ,EPI病灶显示数为FSET2 WI序列的 91.7%。FSET2 WI、SET1WI序列所见的DAI主要并发症 ,EPI序列大都能显示。结论 EPI的对比度与分辨率不如FSET2 WI ,对脑内小病灶、出血灶及脑底部病灶的显示还存在一定的限度 ,但EPI扫描时间极短 ,图像信噪比高、无运动伪影 ,能保证对脑内大多数病灶的显示 ,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尤其对伴有烦噪的急性脑外伤患者或病情不允许进行长时间检查的患者 ,EPI可代替FSET2 WI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平面回波成像
下载PDF
论衔接与连贯的显明性和隐含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振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2-97,共6页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语言学 (textlinguistics)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对连贯的研究重于衔接的研究 ,对语言形式上的衔接的研究重于语义上的衔接的研究。...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语言学 (textlinguistics)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对连贯的研究重于衔接的研究 ,对语言形式上的衔接的研究重于语义上的衔接的研究。本文凭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依据衔接的显明性与隐含性这一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 连贯 显明性 隐含性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振福 李梓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很重要。结合本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在实验室建设、实验内容、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使...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很重要。结合本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在实验室建设、实验内容、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振福 张建军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通过数列上极限与下极限的概念,讨论了数列上极限与下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一些性质与推论,从而补充了一些关于数列极限的知识。
关键词 数列 上极限 下极限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振福 郑志秀 《福建电脑》 2015年第7期52-52,25,共2页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主题,以服务专业为宗旨,提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学生的...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主题,以服务专业为宗旨,提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 互联网+ 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
下载PDF
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双转染N2a细胞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王振福 魏泽兰 +2 位作者 李新民 贾建军 王鲁宁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瑞典APP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双转染N2 a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双转染N2 a细胞不同浓度奥氮平及Aβ处理后,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双转染N2 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瑞典APP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双转染N2 a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双转染N2 a细胞不同浓度奥氮平及Aβ处理后,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双转染N2 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Aβ水平。结果:奥氮平对Aβ诱导的双转染N2 a细胞的死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外Aβ的水平(P<0.05),对细胞内Aβ的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奥氮平能够减少双转染N2 a细胞外Aβ的分泌,推测临床上奥氮平有可能通过此途径保护神经细胞延缓AD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抗精神病药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奥氮平与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双转染N2a细胞分泌淀粉样β蛋白42的影响
17
作者 王振福 魏泽兰 +2 位作者 李新民 王鲁宁 Gabriel Stegeman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瑞典APP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双转染N2a细胞分泌Aβ4 2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Westernblot检测N2a与双转染N2a细胞APP基因的表达。双转染N2a细胞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喹...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瑞典APP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双转染N2a细胞分泌Aβ4 2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Westernblot检测N2a与双转染N2a细胞APP基因的表达。双转染N2a细胞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喹硫平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Aβ4 2水平,并与非处理对照组比较。结果 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外Aβ4 2浓度(4.78±0 .5 4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6 9±0 .6 2 )nmol/L ,P <0 .0 5 ;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外Aβ4 2浓度(4.0 9±0 .18)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5 0±0 .5 0 )nmol/L ,P <0 .0 5。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内Aβ4 2浓度(6 1.0 6±3.2 3)pmol/L与对照组(5 8.6 2±3.82 )p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内Aβ4 2浓度(5 9.75±3.0 1)pmol/L与对照组(6 0 .11±2 .0 3)p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减少双转染N2a细胞外Aβ4 2的分泌,推测奥氮平与喹硫平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可能通过减少神经细胞Aβ4 2的分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抗精神病剂 基因 转染 淀粉样Β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不定积分换元法分类运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振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第1期24-24,共1页
在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中,换元积分法无疑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的几个具体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以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对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不定积分 换元积分法 分类运算
下载PDF
奥氮平与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共转染N2a细胞分泌淀粉样β蛋白42的影响(英文)
19
作者 王振福 魏哲兰 +2 位作者 李新民 王鲁宁 Gabriel Stegeman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75-177,共3页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淀粉样β蛋白的减少将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因此减少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成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而接受抗精...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淀粉样β蛋白的减少将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因此减少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成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而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明显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整体印象评分,早期开始的长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喹硫平对双转染(瑞典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鼠成神经瘤细胞分泌淀粉样β蛋白42的作用。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所有研究工作均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进行。鼠N2a成神经瘤细胞与双转染N2a细胞由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系提供。干预:双转染N2a细胞分别予200μmol/L奥氮平及50μmol/L喹硫平处理24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测定细胞内外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免疫印迹检测N2a与双转染N2a细胞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学 抗精神病剂 成神经瘤细胞 淀粉样Β蛋白
下载PDF
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与奥氮平的保护作用(英文)
20
作者 王振福 魏泽兰 +1 位作者 李新民 王鲁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背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淀粉样β蛋白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保护作用。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科。设计:随机设计。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3在加拿大... 背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淀粉样β蛋白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保护作用。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科。设计:随机设计。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3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完成。方法:P12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在96孔板每孔中接种100μL细胞悬液,在胶原被覆的25cm2培养瓶中接种5mL细胞悬液,培养24h后,分别加50μmol/L、100μmol/L奥氮平培养24h,再加不同浓度的淀粉样β蛋白25~35(0.01μmol/L、2μmol/L、20μmol/L)培养24h。将收获好的96孔板以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采用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存活率。收获25cm2培养瓶中的PC12细胞,应用Westernblot检测奥氮平对PC12细胞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存活率的测定,PC12细胞中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细胞存活率比较: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细胞活性从75%降低到35%;50μmol/L、10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组PC12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②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Bax表达的影响:0.01μmol/L,2μmol/L,2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处理的PC12细胞Bax的表达增加,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使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Bax的表达减低。③奥氮平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0.001μmol/L、0.01μmol/L淀粉样β蛋白处理的PC12无变化,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对PC12细胞表达亦无影响;2μmol/L、2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处理的PC12细胞表达增高,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能抑制其表达升高。结论:①淀粉样β蛋白25~35能够诱发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培养的PC12细胞中高表达。②奥氮平具有降低其表达,提高PC12细胞存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