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变质变形煤微晶结构的XRD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贺
潘结南
+2 位作者
李猛
王振至
牛庆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5,共10页
煤的变质、变形作用不仅对煤的宏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影响着煤的微晶结构,煤微晶结构是影响煤储层物性的内在因素之一。为深入研究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晶结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试验方法,综合前人的试验结果,对全煤...
煤的变质、变形作用不仅对煤的宏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影响着煤的微晶结构,煤微晶结构是影响煤储层物性的内在因素之一。为深入研究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晶结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试验方法,综合前人的试验结果,对全煤级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晶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级的升高,面网间距d002逐渐减小、堆砌度Lc以及芳香层数Nc逐渐增大,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其数值最终趋于稳定;延展度La与最大反射率Ro,max呈线性关系,随着煤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变质作用的基础上,构造变形作用拉长了煤微晶参数的变化区间,使微晶结构得以提前演化;构造变形作用对堆砌度Lc、延展度La以及芳香层数Nc的增大有积极的影响;弱构造变形作用对d002最终稳定值影响较小,强构造变形煤d002的最终稳定值较原生煤的小;原生结构煤、弱构造变形煤以及强构造变形煤微晶参数随煤级变化时具有不同的特征,构造变形煤的微晶参数较原生结构煤变化空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结构煤
弱构造变形煤
强构造变形煤
X射线衍射
最大反射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煤相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翟迎铨
李猛
+4 位作者
潘结南
王振至
王相龙
牟朋威
葛涛元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198,共8页
基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煤在显微组分、储层物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找出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平顶山煤田采集不同煤层的多个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煤岩显微组分鉴定分析,对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的...
基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煤在显微组分、储层物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找出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平顶山煤田采集不同煤层的多个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煤岩显微组分鉴定分析,对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的煤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煤田南部地区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主要矿物为黏土类矿物及黄铁矿。根据不同煤相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将研究区煤相划分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潮湿森林沼泽相、低位沼泽五种类型。庚20煤层沉积环境由湿地草本沼泽到低位沼泽再转换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己15煤层由底部湿地草本沼泽变为中上部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戊8煤层从底部的湿地草本沼泽转变为潮湿森林沼泽,后转变为湿地草本沼泽,最终转化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演化
平顶山煤田
煤岩显微组分
煤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中高阶烟煤甲烷吸附—常压/带压解吸过程中煤体变形影响实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宝鑫
邓泽
+4 位作者
傅雪海
郝明
周荣福
李玉寿
王振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6-1836,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中高阶烟煤在吸附、常压/带压解吸甲烷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取自山西省的5件中高阶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吸附/解吸变形测量仪进行了甲烷吸附—常压解吸(出口压力为大气压)及吸附—带压解吸(出口压力逐次降...
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中高阶烟煤在吸附、常压/带压解吸甲烷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取自山西省的5件中高阶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吸附/解吸变形测量仪进行了甲烷吸附—常压解吸(出口压力为大气压)及吸附—带压解吸(出口压力逐次降低)过程模拟,动态监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甲烷吸附—解吸过程中的煤体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甲烷吸附—解吸过程中产生的煤体变形的增量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小,由于煤样的非均质性使得不同方向的煤体变形量存在差别,垂直层理方向变形量大于平行层理方向,变形量与吸附/解吸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部分甲烷被煤样吸附后在大气压条件下无法重新解吸,使得煤样在吸附—解吸循环后存在一定残余变形。煤样吸附量、吸附膨胀变形量及残余变形量随温度升高整体上呈现为减小的趋势,但解吸率与温度呈现为正相关趋势,且常压解吸过程解吸率随温度变化更为明显,说明了温度升高使得煤样吸附能力减小,煤体变形量随之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促进了甲烷解吸并抑制了甲烷吸附,使得煤样解吸率提高,残余变形量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体变形
常压/带压解吸
温度
实验
原文传递
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构建及有利区评价技术
被引量:
6
4
作者
周贺
吴财芳
+1 位作者
蒋秀明
王振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7-1790,共14页
为厘清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地质因素,构建科学的地质指标评价体系,对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七大类地质条件、41个次级地质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级量化,建立了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根据对选区的重要程度,将各地质指标分为基本地质指标(A)和关...
为厘清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地质因素,构建科学的地质指标评价体系,对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七大类地质条件、41个次级地质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级量化,建立了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根据对选区的重要程度,将各地质指标分为基本地质指标(A)和关键地质指标(B)两类,基于这两大类指标,提出了两种新的煤炭地下气化有利区定量评价方法,精细型(A+B)和通用型(B);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这两种评价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地质指标权重;依据资源、开采技术、区域构造和环境四大类条件,厘定了评价结果的定性分级方案;综合定量评价和定性分级,提出了有利区优选的一般步骤,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炭地下气化有利区评价技术体系.该评价技术体系的有效应用,可为煤炭地下气化科学选址和产业化进程推进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地质指标体系
精细型评价方法
通用型评价方法
评价等级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变质变形煤微晶结构的XRD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贺
潘结南
李猛
王振至
牛庆合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16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7IRTSTHN025)
文摘
煤的变质、变形作用不仅对煤的宏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影响着煤的微晶结构,煤微晶结构是影响煤储层物性的内在因素之一。为深入研究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晶结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试验方法,综合前人的试验结果,对全煤级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晶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级的升高,面网间距d002逐渐减小、堆砌度Lc以及芳香层数Nc逐渐增大,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其数值最终趋于稳定;延展度La与最大反射率Ro,max呈线性关系,随着煤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变质作用的基础上,构造变形作用拉长了煤微晶参数的变化区间,使微晶结构得以提前演化;构造变形作用对堆砌度Lc、延展度La以及芳香层数Nc的增大有积极的影响;弱构造变形作用对d002最终稳定值影响较小,强构造变形煤d002的最终稳定值较原生煤的小;原生结构煤、弱构造变形煤以及强构造变形煤微晶参数随煤级变化时具有不同的特征,构造变形煤的微晶参数较原生结构煤变化空间更大。
关键词
原生结构煤
弱构造变形煤
强构造变形煤
X射线衍射
最大反射率
Keywords
raw structural coal
weak tectonic deiormed coal lstrong tectonic deformed coal lX-raylmaximun reflectivity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煤相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翟迎铨
李猛
潘结南
王振至
王相龙
牟朋威
葛涛元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19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216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7IRTSTHN025)。
文摘
基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煤在显微组分、储层物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找出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平顶山煤田采集不同煤层的多个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煤岩显微组分鉴定分析,对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的煤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煤田南部地区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主要矿物为黏土类矿物及黄铁矿。根据不同煤相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将研究区煤相划分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潮湿森林沼泽相、低位沼泽五种类型。庚20煤层沉积环境由湿地草本沼泽到低位沼泽再转换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己15煤层由底部湿地草本沼泽变为中上部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戊8煤层从底部的湿地草本沼泽转变为潮湿森林沼泽,后转变为湿地草本沼泽,最终转化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
关键词
沼泽演化
平顶山煤田
煤岩显微组分
煤相
Keywords
marsh evolution
Pingdingshan Coalfield
coal-rock microstructure
coal facies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中高阶烟煤甲烷吸附—常压/带压解吸过程中煤体变形影响实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宝鑫
邓泽
傅雪海
郝明
周荣福
李玉寿
王振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6-183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72158)资助。
文摘
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中高阶烟煤在吸附、常压/带压解吸甲烷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取自山西省的5件中高阶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吸附/解吸变形测量仪进行了甲烷吸附—常压解吸(出口压力为大气压)及吸附—带压解吸(出口压力逐次降低)过程模拟,动态监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甲烷吸附—解吸过程中的煤体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甲烷吸附—解吸过程中产生的煤体变形的增量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小,由于煤样的非均质性使得不同方向的煤体变形量存在差别,垂直层理方向变形量大于平行层理方向,变形量与吸附/解吸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部分甲烷被煤样吸附后在大气压条件下无法重新解吸,使得煤样在吸附—解吸循环后存在一定残余变形。煤样吸附量、吸附膨胀变形量及残余变形量随温度升高整体上呈现为减小的趋势,但解吸率与温度呈现为正相关趋势,且常压解吸过程解吸率随温度变化更为明显,说明了温度升高使得煤样吸附能力减小,煤体变形量随之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促进了甲烷解吸并抑制了甲烷吸附,使得煤样解吸率提高,残余变形量随之减小。
关键词
煤层气
煤体变形
常压/带压解吸
温度
实验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Coal deformation
Desorption with constant/successively decreasing outlet pressure
Temperature
Experiment
分类号
TE1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构建及有利区评价技术
被引量:
6
4
作者
周贺
吴财芳
蒋秀明
王振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7-179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572140,4187217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44-001)。
文摘
为厘清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地质因素,构建科学的地质指标评价体系,对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的七大类地质条件、41个次级地质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级量化,建立了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根据对选区的重要程度,将各地质指标分为基本地质指标(A)和关键地质指标(B)两类,基于这两大类指标,提出了两种新的煤炭地下气化有利区定量评价方法,精细型(A+B)和通用型(B);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这两种评价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地质指标权重;依据资源、开采技术、区域构造和环境四大类条件,厘定了评价结果的定性分级方案;综合定量评价和定性分级,提出了有利区优选的一般步骤,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炭地下气化有利区评价技术体系.该评价技术体系的有效应用,可为煤炭地下气化科学选址和产业化进程推进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地质指标体系
精细型评价方法
通用型评价方法
评价等级
油气地质
Keywords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geological index system
fine evaluation method
general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grade
petroleum geology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变质变形煤微晶结构的XRD试验研究
周贺
潘结南
李猛
王振至
牛庆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煤相演化规律研究
翟迎铨
李猛
潘结南
王振至
王相龙
牟朋威
葛涛元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温度对中高阶烟煤甲烷吸附—常压/带压解吸过程中煤体变形影响实验
张宝鑫
邓泽
傅雪海
郝明
周荣福
李玉寿
王振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4
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选区指标体系构建及有利区评价技术
周贺
吴财芳
蒋秀明
王振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