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老雁馍”民俗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改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老雁馍"是皖北已婚女性用小麦面蒸制成大雁形状送给父母长辈的面花礼馍。"老雁馍"承载着皖北麦作文化的诸多历史信息,是皖北民众价值观念、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鉴于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及血缘亲情日... "老雁馍"是皖北已婚女性用小麦面蒸制成大雁形状送给父母长辈的面花礼馍。"老雁馍"承载着皖北麦作文化的诸多历史信息,是皖北民众价值观念、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鉴于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及血缘亲情日趋淡漠的现状,充分认知"老雁馍"民俗的文化内涵,传承并弘扬其敬老孝亲之精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老雁馍 孝亲敬老 巫术
下载PDF
战国时期贵士现象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改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战国时期,诸侯力政,在"得士则兴,失士则亡"的社会现实下,时君世主出于襄助霸业或生存发展之需要,给予士人无上的尊崇和荣光,社会上形成了浓郁的贵士之风。士人凭借自身所拥有的"道统"优势和智能资源而自由驰骋、傲... 战国时期,诸侯力政,在"得士则兴,失士则亡"的社会现实下,时君世主出于襄助霸业或生存发展之需要,给予士人无上的尊崇和荣光,社会上形成了浓郁的贵士之风。士人凭借自身所拥有的"道统"优势和智能资源而自由驰骋、傲睨权威,铸造了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百家争鸣"和抗礼王廷的辉煌,在"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时代大潮中充分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士的人格就在这种自由地流动、自由地思想、自由地批判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和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贵士 自由人格
下载PDF
张栻教育思想形成因素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改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面对儒家伦常道德严重衰颓的社会现实,张栻提出了"明人伦"、"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与官学迥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张栻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特定历史...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面对儒家伦常道德严重衰颓的社会现实,张栻提出了"明人伦"、"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与官学迥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张栻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是家教、师承及书院教育教学实践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教育思想 明人伦 传道济民
下载PDF
南宋乾淳时期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改凌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8-91,共4页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他是"乾淳之盛"的诸多学者中最早自觉地利用书院研究、传播理学的。其书院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南宋理学教育的学风,但又具有鲜明的特征: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提升到宇...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他是"乾淳之盛"的诸多学者中最早自觉地利用书院研究、传播理学的。其书院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南宋理学教育的学风,但又具有鲜明的特征: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提出"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彰显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传统价值观;注重践履,具有传统儒学经世务实的品格;兼容博采、不囿一隅,体现出融通百家的优良学风。张栻的教育思想是其独特的以"性"为本体、道器一体的哲学思想在教育层面上的折射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拭 教育思想 传道济民 特色
下载PDF
唐代农诗中的节日风俗摭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改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6-59,共4页
唐代农诗内容广泛,但反映民间节日风俗的颇为寥寥,这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诗人群体脱离民间的历史折光。民间节日风俗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反观社会现实和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以唐代农诗所涉及的民间节日风俗为视角,通过典型的民间节日... 唐代农诗内容广泛,但反映民间节日风俗的颇为寥寥,这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诗人群体脱离民间的历史折光。民间节日风俗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反观社会现实和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以唐代农诗所涉及的民间节日风俗为视角,通过典型的民间节日风俗事象的剖析,昭示唐代民间节日风俗情状及民众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农诗 节日 风俗 节日风俗
下载PDF
安徽蒙城歌谣中的民俗事象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改凌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去阐扬蒙城民俗在服饰、交通工具、农耕生产、成人礼仪、婚姻...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去阐扬蒙城民俗在服饰、交通工具、农耕生产、成人礼仪、婚姻方式、民俗信仰及仪式方面的状况,再现蒙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流变、民众的生活习尚、行为方式和精神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城 歌谣 民俗
下载PDF
皖北喜歌中婚礼正日女性的聚合礼仪
7
作者 王改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8-33,共6页
喜歌即司礼人顺应婚礼程序吟唱或念诵的与习俗活动意图相应的喜歌喜词,是婚嫁礼仪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尤以婚礼正日关涉女性受礼者最为密集。过渡礼仪是传统婚礼中女性受礼者状态转化的重要机制,它依次由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 喜歌即司礼人顺应婚礼程序吟唱或念诵的与习俗活动意图相应的喜歌喜词,是婚嫁礼仪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尤以婚礼正日关涉女性受礼者最为密集。过渡礼仪是传统婚礼中女性受礼者状态转化的重要机制,它依次由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构成。婚礼正日在整个婚礼中属聚合阶段,从皖北喜歌中婚礼正日女性的聚合礼仪可以发现:握纂、哭嫁为女性脱离原在世界的分隔礼仪;上轿、撒豆谷、转席是女性边缘阶段的呈现;拜堂、挑褡头、交心盏、闹洞房、撒床、点灯属于女性加入夫家的聚合礼仪。不过,三者之中聚合礼仪最为突出,既反映聚合礼仪仍可析出较小的过渡礼仪进程模式,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婚姻缔结及过渡礼仪实施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喜歌 婚礼正日 过渡礼仪 分隔礼仪 边缘礼仪 聚合礼仪
下载PDF
亳州地区婚恋歌谣中的民俗风情考
8
作者 王改凌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3-55,99,共4页
亳州歌谣是用方言歌唱或吟诵而流传下来的韵文,是民众生活真实信息的"活化石"。对亳州"三县一区"的婚恋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从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其中蕴含的婚姻形态、婚姻礼仪、婚姻观念等民俗事象。复现亳州婚俗存在... 亳州歌谣是用方言歌唱或吟诵而流传下来的韵文,是民众生活真实信息的"活化石"。对亳州"三县一区"的婚恋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从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其中蕴含的婚姻形态、婚姻礼仪、婚姻观念等民俗事象。复现亳州婚俗存在的历史状态以及它对官方正统伦理教化的有限认同甚至相悖的关系。亳州婚恋歌谣是本地民俗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田野采集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地区 婚恋歌谣 民俗风情
下载PDF
张口的道德教育观管窥
9
作者 王改凌 《中国外资》 2008年第12期247-248,250,共3页
宋朝的科举教育体制,以猎取功名利禄为鹄的,官学成为声利之场,士人道德堕落、沦丧。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拭力矫时弊,以岳麓书院为基地,培养“明人伦”、“传道济民”的伦理道德型人材。本文将对其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反观,以期为现... 宋朝的科举教育体制,以猎取功名利禄为鹄的,官学成为声利之场,士人道德堕落、沦丧。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拭力矫时弊,以岳麓书院为基地,培养“明人伦”、“传道济民”的伦理道德型人材。本文将对其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反观,以期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史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岳麓书院 德育目标观 德育方法观
下载PDF
再次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基于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勃 王改凌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149,141,共9页
敬老孝亲的文化诉求在传统社会的重阳节中并不突出,现在却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主题。这一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重阳节的再次命名有密切关系,也紧紧关联着重阳节命运的当代逆转,是激活传统并使之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珍贵样本。重阳节的... 敬老孝亲的文化诉求在传统社会的重阳节中并不突出,现在却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主题。这一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重阳节的再次命名有密切关系,也紧紧关联着重阳节命运的当代逆转,是激活传统并使之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珍贵样本。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显示了再次命名的力量。再次命名,实质是文化重构,它既是一种文化唤醒机制,也是一种文化转换机制,是当下一种激活传统并有助于其实现现代转换的重要方式。在传统复兴的情境中,往往具有历史合法性和现实合理性的再次命名才能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节 老年节 再次命名 文化重构 现代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