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被引量:25
1
作者 熊维亮 潘增耀 王斌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48,共3页
安塞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局部裂缝较发育,注水开发后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快,而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低产低效井,降低了注水波及系数,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通过研究裂缝发育区水驱油特征并认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裂缝发育区( 块)... 安塞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局部裂缝较发育,注水开发后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快,而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低产低效井,降低了注水波及系数,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通过研究裂缝发育区水驱油特征并认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裂缝发育区( 块) 剩余油的调整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究过程中,应用微观砂岩模型观察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的水驱油方式,结合裂缝发育区典型井组动态反映、沿裂缝注水试验及检查井的结果,确定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水驱油方式主要为裂缝部分基质孔隙驱油,其结果是剩余油大量分布在裂缝侧向,并且主要受油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及井网部署方式的控制。提出与裂缝垂直距离约120m 加密调整是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目前有效的调整方向。图1 表2 参1( 熊维亮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裂缝发育区 剩余油分布 调整 水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