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及其克服
1
作者 王方名 《东岳论丛》 1980年第2期32-39,共8页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我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已经四十余年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苏联批判德波林以后形成的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体系,我曾反复咀嚼、揣摩过;对于...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我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已经四十余年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苏联批判德波林以后形成的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体系,我曾反复咀嚼、揣摩过;对于我国和外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论著,我曾仔细地、尽可能地学习过。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看法: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体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并无确切根据。用恩格斯一八八二年写的《关于判断的分类》的思想来衡量一下。恩格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体系 恩格斯 形式逻辑 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逻辑学 逻辑性质 历史唯物主义 具体表现
下载PDF
从人类思维实际看形象思维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方名 张帆 《文艺研究》 197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形象思维问题,在我国解放以后断断续续地讨论了二十多个年头。目前看来,肯定形象思维与否定形象思维两种理论的争论,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争论的双方各持一说,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要继续讨论,就要找出争论的根本分歧所在,贯彻“
关键词 形象思维 人类思维 抽象思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原始思维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艺术家 思维形式 语言
下载PDF
论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方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34-40,共7页
形象思维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据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美学》就明确提出了“形象思维”问题,可是从Eestalungen这个词并不能明确理解到,因为它的“思维”的含义并不明确。虽然别林斯基、高尔基等人多次提到艺术家用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据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美学》就明确提出了“形象思维”问题,可是从Eestalungen这个词并不能明确理解到,因为它的“思维”的含义并不明确。虽然别林斯基、高尔基等人多次提到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的问题,但是对于形象思维并没有作出充分的、公认的、无可怀疑的论证。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如《文心雕龙·神思》是讲高远的构思,并非“形象思维”本意,倒是《比兴》《夸饰》《丽辞》等可以说包含有古老的形象思维理论。但和近代的形象思维理论差距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思维过程 文学艺术 古代文艺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 文心雕龙 黑格尔 别林斯基 学术问题 高尔基
下载PDF
形象思维新探
4
作者 王方名 张帆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74-80,共7页
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在《社会科学战线》上出现了不同意见争鸣的可喜现象,使得这场讨论展现出逐步深入的前景。有的同志解释毛主席“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时,承认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但却否定形象思维是人们存在... 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在《社会科学战线》上出现了不同意见争鸣的可喜现象,使得这场讨论展现出逐步深入的前景。有的同志解释毛主席“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时,承认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但却否定形象思维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思维类型或形式,认为人类的思维类型只有一种,那就是抽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只不过是抽象思维所得概念、理论的形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社会科学战线》 维新 思维类型 抽象思维 不同意见 科学论断 文艺创作
下载PDF
论思维的三组分类和形式逻辑内容的分析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61年第1期15-28,共14页
我打算从探讨思维的分类的角度来论证罗辑科学的一些问题。因为我认为,罗辑总是研究思维的。只有思维这个“被研究者”有了什么,罗辑这个“研究者”才能研究什么。甚至于也可以说只有有了什么样的恩维,才能产生研究这种思维的什么样的... 我打算从探讨思维的分类的角度来论证罗辑科学的一些问题。因为我认为,罗辑总是研究思维的。只有思维这个“被研究者”有了什么,罗辑这个“研究者”才能研究什么。甚至于也可以说只有有了什么样的恩维,才能产生研究这种思维的什么样的罗辑。如果报本没有这样的思维,然而产生了研究那种并不存在的思维的罗辑,这种罗辑当然不能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形象特征 形式 思维 唯心主义者 自然科学 抽象概括 分类 恩格斯
原文传递
关于个人思维能力规律性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方名 《教育研究》 1979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前世界各国有许多教育学说和教育学派,关于如何才能多出人材和早出人材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和主张。我们不能像“四人帮”那样采用闭目塞听的政策,采取眼睛只看鼻子尖,遇事拍脑袋,动灵机,推行愚己愚民的政策。但是,我们也不... 目前世界各国有许多教育学说和教育学派,关于如何才能多出人材和早出人材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和主张。我们不能像“四人帮”那样采用闭目塞听的政策,采取眼睛只看鼻子尖,遇事拍脑袋,动灵机,推行愚己愚民的政策。但是,我们也不能兼收并蓄,不加辨别共是否科学。我们的主见是什么?我们的主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马克思列宁主义 规律 个人 “四人帮” 毛泽东思想 教育学派 教育学说
原文传递
论思维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方名 《学术月刊》 1961年第8期1-15,共15页
许多事情开始总是困难的。我们现在要进行思维史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探索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规律。由于这是现有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而我们又是开始探索,所以困难更多。这儿,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许多事情开始总是困难的。我们现在要进行思维史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探索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规律。由于这是现有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而我们又是开始探索,所以困难更多。这儿,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思维史研究这个问题上,截至目前,应该说,暂时还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问题在于:找寻思维史研究的道路有什么必要?有无可能?然后才说,如何去找寻这条路。当然,“找寻”就是要探索地走去。走了一段,就算找到了一段;走通了或者基本走通了,就算找到了这条路了。至于思维史研究工作,如何才能有更多的人来走这条路,这同时也就是使思维史研究由无路可通到羊肠小道,由羊肠小道到阳关大道的问题,它完全取决于这个“走”字。当前只能讨论探寻思维发生发展规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如何开始走出头一步或几步。就是说,目前所能说的,只是最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 发生发展 形象 现代人类 历史唯物主义 抽象 思维史 克思主义 恩格斯 思想观点
原文传递
反对宣传形而上学——驳马特先生关于逻辑的文章的基本论题
8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9年第2期48-55,共8页
一九五八年,我国在逻辑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打着唯物主义旗号宣传形而上学的危险倾向。这种倾向的代表者是马特先生。马特先生在四月十五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关天逻辑问题的讨论”宣称形式逻辑是“认识方法”等等,在八月十日出版... 一九五八年,我国在逻辑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打着唯物主义旗号宣传形而上学的危险倾向。这种倾向的代表者是马特先生。马特先生在四月十五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关天逻辑问题的讨论”宣称形式逻辑是“认识方法”等等,在八月十日出版的哲学研究第四期上宣称形式逻辑是“认识的方法”等等,在十二月十日出版的哲学研究第八期上宣称形式逻辑“首先是认识现实的方法”等等。总而言之,马特先生认定形式逻辑一定是认识方法,谁不同意这点,谁就是“逻辑先验论,逻辑证实主义,实验逻辑和约定论”等等。我们指出:马特先生无论如何花样翻新,其实质是在那儿宣传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宇宙观 克思主义 认识方法 形式逻辑 哲学研究 科学 列宁主义
原文传递
我国邏輯学领域中唯心主义的基本表现——与马特先生商榷
9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9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我的看法和马特先生颇有不同我国是推翻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国家,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无限地追求真理,大胆地创造性地开拓科学领域的客观的、先... (一)我的看法和马特先生颇有不同我国是推翻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国家,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无限地追求真理,大胆地创造性地开拓科学领域的客观的、先决的条件。在这些具体条件之下,每一个具体科学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和破除资产阶级思想,必须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破除非马克思列宁主义乃至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主义者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克思主义 亚里士多德 具体科学 联系实际 中国共产党 科学工作者 人民群众 核心力量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逻辑争论的特征
10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9年第1期41-46,共6页
逻辑问题的争论在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我在一九五六年以前,曾经细心研读过本国逻辑讨论的文章和外国逻辑讨论的文章,读去读来,脑子里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思考一番。想不通,就想找人请教。到了一九五七年一月初,许多... 逻辑问题的争论在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我在一九五六年以前,曾经细心研读过本国逻辑讨论的文章和外国逻辑讨论的文章,读去读来,脑子里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思考一番。想不通,就想找人请教。到了一九五七年一月初,许多问题都彆不住了,于是写成了有关形式逻辑问题的五篇“质疑”文章,陆续发表在“教学与研究”一九五七年一月至五月各期上。这完全是请教性质。所以在第一篇“质疑”中,我写道:“‘质疑’,顾名思义,是提出疑难,……公诸同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解决”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唯心主义者 研究形式 指导思想 哲学研究 联系实际 文章 精神
原文传递
一个伟大理论的产生和证实
11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8年第6期27-29,共3页
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理论。经过毛主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 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理论。经过毛主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是认识依赖于人民群众,认识是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这两个特点又可以统一成为认识是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实践 毛主席 敌我矛盾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 客观实际 对抗性矛盾
原文传递
論古典形式邏輯和归納邏輯(綱要)
12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7年第6期1-14,共14页
以亞里士多德邏輯为中心的古典形式邏輯和以弗·培根邏輯为中心的归納邏輯,在現行邏輯轂科書中是混編在一起的。因而人們習慣把这种書和書的內容的兩种不同性质的邏輯都籠統称为“邏輯”。但在討論形式邏輯和辯证邏辑的关系的论著中... 以亞里士多德邏輯为中心的古典形式邏輯和以弗·培根邏輯为中心的归納邏輯,在現行邏輯轂科書中是混編在一起的。因而人們習慣把这种書和書的內容的兩种不同性质的邏輯都籠統称为“邏輯”。但在討論形式邏輯和辯证邏辑的关系的论著中,又把这兩种邏輯都称为“形式邏辑”。在这种混乱現象的背后,存在着深刻的比較难于解决的問題。究竟形式邏輯的对象、客观基础、性質、內容和体系都是什么?究竟归納邏輯的对象、客观基础,性質、內容和体系都是什么?只有分別弄清楚这兩个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者 思想形式 客观事物 形而上学 古典 唯心主义 客观基础 概念外延 列宁主义 科学规律
原文传递
关于对待唯心主义問題
13
作者 王方名 《教学与研究》 1957年第3期18-23,共6页
我們这里所謂对待唯心主义的前提条件是:第一是辯証唯物主义者对待唯心主义的問題;第二、既然是辯証唯物主义者对待唯心主义的問題,那就是运用辯証唯物主义的立場观点和方法来評价唯心主义的問题,那就是归还唯心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本... 我們这里所謂对待唯心主义的前提条件是:第一是辯証唯物主义者对待唯心主义的問題;第二、既然是辯証唯物主义者对待唯心主义的問題,那就是运用辯証唯物主义的立場观点和方法来評价唯心主义的問题,那就是归还唯心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本来面貌,不許可任何庸俗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对唯心主义的本来面貌强加歪曲的問題;第三、用辯証唯物主义的尺度来衡量唯心主义,那是唯心主义在人間世上找到的最公允最科学的尺度,唯心主义永远無法科学地对待自己,为唯心主义进行科学总結的历史任务,只有辯証唯物主义和辯証唯物主义者才能承担起来。像黑格尔这种非常完备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主义者 唯物主义观点 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者 黑格尔 哲学史 克思主义 哲学思潮 哲学著作
原文传递
说话写文章的逻辑(提纲)
14
作者 王方名 《社会科学战线》 1979年第3期40-57,共18页
说话是一种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活动。说出来的是一种语言,汉族人说汉语,藏族人说藏语,英美人说英语,这叫做语言。语言都有民族性。说话的过程叫做言语,言语就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语言和言语都分为口头的书面的两大类。口头言语就... 说话是一种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活动。说出来的是一种语言,汉族人说汉语,藏族人说藏语,英美人说英语,这叫做语言。语言都有民族性。说话的过程叫做言语,言语就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语言和言语都分为口头的书面的两大类。口头言语就是说话,书面言语就是写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性 推理论证 写文章 思维形式 亚里士多德逻辑 思维过程 动态形象 概念 同一律 判断
原文传递
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反科学性和反动性
15
作者 王方名 《学术月刊》 1958年第5期86-86,共1页
本书包括三篇文章。前一篇着重从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发生、发展和它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它的一贯反科学性和反动性;后两篇着重批判了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派别和其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社会学 资产阶级 科学性 反动性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旧中国 毒素 派别 散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