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对世居高原藏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和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9-9,共1页
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合成和代谢功能,在心血管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内皮细胞分泌韵血管活性物质中,内皮素(Endothelln,ET)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两种最重要的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因子,它们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内... 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合成和代谢功能,在心血管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内皮细胞分泌韵血管活性物质中,内皮素(Endothelln,ET)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两种最重要的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因子,它们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内皮下的平滑肌细胞,调节局部血管紧张度和血流量。对平原人的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NO水平 高原藏族 ET 世居 缺氧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细胞分泌 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高原肺水肿CT影像及病理对照
2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6-6,共1页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一种具有致命危险的高原特发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日益活跃,尤其在治疗方面进展较快,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迄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缺乏系统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本文采用胸部常规与薄层CT扫描,连续观察H...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一种具有致命危险的高原特发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日益活跃,尤其在治疗方面进展较快,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迄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缺乏系统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本文采用胸部常规与薄层CT扫描,连续观察HAPE病程各期征象的变化并与HAPE肺组织标本进行对应结构的病理对照,系统观察了HAPE的CT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对照研究 CT影像特征 高原肺水肿 薄层CT扫描 HAPE 发病机制 系统观察 国内外研究 逐年下降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肪肝CT表现与缺氧等关系探讨
3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17,共1页
脂肪肝是肝内中性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病机制中除饮酒、炎症等,近年研究提示缺氧亦是—个重要因素。大量饮酒且持续时间长等对脂肪肝的形成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高海拔缺氧环境中,不同的海拔高度其缺氧严重程度也有... 脂肪肝是肝内中性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病机制中除饮酒、炎症等,近年研究提示缺氧亦是—个重要因素。大量饮酒且持续时间长等对脂肪肝的形成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高海拔缺氧环境中,不同的海拔高度其缺氧严重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高原地区独特的生活习惯(高脂肪饮食等)也是本病的影响因素之一。作者在西藏昌都地区(海拔高3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环境 高原地区 关系探讨 CT表现 肝内 西藏昌都地区 大量饮酒 高脂肪饮食 病理状态
原文传递
乙酰唑胺和维康片对进驻高原青年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8-38,共1页
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寒冷、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其中低氧对人体影响最大,使得进驻高原者劳动能力降低。为研究筛选提高高原人体作业效率的药物,作者在海拔3700m处用踏车功率计负荷运动观察不同药物对人体运动心率达170次/... 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寒冷、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其中低氧对人体影响最大,使得进驻高原者劳动能力降低。为研究筛选提高高原人体作业效率的药物,作者在海拔3700m处用踏车功率计负荷运动观察不同药物对人体运动心率达170次/min时机体所做(PWC170)的影响。首先将进驻海拔3700m半年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乙酰唑胺组、高原维康片组、红牛饮料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作业效率 乙酰唑胺 健康青年 高原人 海拔3700M 紫外线辐射 特殊环境 人体影响 劳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丹参对高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研究证实丹参(Salviamihiorrkiza,SM)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本文采用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模型,探讨丹参(SM)对大鼠缺血再灌注(1R)肝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开展抗1R损伤研究... 研究证实丹参(Salviamihiorrkiza,SM)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本文采用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模型,探讨丹参(SM)对大鼠缺血再灌注(1R)肝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开展抗1R损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作者选取体重(180—230)g的SD大鼠20只,随机将动物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对照组,然后再将其分为分成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SD大鼠 保护作用 丹参 高原 BCL-2表达 凋亡抑制基因 抗氧化作用 肝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暴露高原不同时间人体血清应激肽和心肌酶改变
6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6-56,共1页
在早期研究中已发现人体处于低氧环境时,体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应激反应所表现的物质基础,该物质与高原病有着极密切相关关系,与已知的蛋白、糖、酶和激素等高原病相关物质有本质区别,被称之为应激肽... 在早期研究中已发现人体处于低氧环境时,体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应激反应所表现的物质基础,该物质与高原病有着极密切相关关系,与已知的蛋白、糖、酶和激素等高原病相关物质有本质区别,被称之为应激肽。本文探讨了进驻高原不同时间人体血清应激肽和心肌酶变化的规律与低氧环境的相关性。作者将受试者分为平原对照组。驻成都某部汉族新兵,年龄(18—20)岁,均未人过藏;进藏3d组,为从成都空运至拉萨(海拔3658m)的汉族新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改变 人体血清 不同时间 高原病 激肽 暴露 低氧环境 应激蛋白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银杏叶片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能力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6-46,共1页
移居者进入高海拔地区后,无论早期和初步适应或是达到基本适应缺氧环境后,其脑力及体力活动的效率与能力远低于世居高原者和平原人水平,其原因是高原低氧低气压导致人体氧供不足的结果。本文旨在探索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来提高高原移... 移居者进入高海拔地区后,无论早期和初步适应或是达到基本适应缺氧环境后,其脑力及体力活动的效率与能力远低于世居高原者和平原人水平,其原因是高原低氧低气压导致人体氧供不足的结果。本文旨在探索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来提高高原移居者的耐低氧能力.从而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中的脑-体工作能力。作者选择进驻海拔3700m10个月的某部土兵1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体功效能力 高原移居者 银杏叶片 高原缺氧环境 高海拔地区 体力活动 高原低氧 工作能力 口服药物
原文传递
吸液态氧对高原移居青年氧耗量的影响
8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4-54,共1页
本文探讨在高原吸入液态氧对移居青年氧耗量的影响。作者将进驻海拔3700m半年的40名健康青年,年龄(18-21)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为实验结果的科学和准确,两组受试者在实验时均背负液氧罐。对照组在只带面罩不吸氧的情况下用... 本文探讨在高原吸入液态氧对移居青年氧耗量的影响。作者将进驻海拔3700m半年的40名健康青年,年龄(18-21)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为实验结果的科学和准确,两组受试者在实验时均背负液氧罐。对照组在只带面罩不吸氧的情况下用EGM型踏车功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25w,每3min递增50W,以60r/min连续踏车,踏车至力竭时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青年 氧耗量 液态氧 海拔3700M 踏车运动 健康青年 初始负荷 液氧罐 受试者
原文传递
银杏叶片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23,共1页
本文探讨银杏叶片、酪氨酸冲剂和红景天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作者将自平原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某部30名健康男性官兵,年龄(18-26)岁。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酪氨酸组、红景天组,每组各10人。
关键词 高原人体力竭运动 自由基代谢 银杏叶片 运动后 海拔3700M 男性官兵 红景天 酪氨酸
原文传递
高原低氧条件下45h睡眠剥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10
作者 王旭萍(摘)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2-12,共1页
本文探究高原(海拔约2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作者将受试者分为平原组:某陆军学院本科二年级男性学员8名,年龄(21—26)岁,身高(171.3±3.7)cm,
关键词 高原低氧条件 睡眠剥夺 记忆能力 陆军学院 受试者 海拔 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