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震加固体系的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绍武 王昊焱 方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对运用于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侧力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增设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侧力加固体系的双榀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及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 目的对运用于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侧力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增设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侧力加固体系的双榀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及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详细分析抗侧力体系的破坏特征,变形能力及力学性能.结果方钢管混凝土密柱型抗侧力体系滞回曲线形状饱满,抗侧力体系和原框架的协同工作性能良好.方钢管混凝土柱表现出较强的变形能力,钢管的延性系数均大于4,原框架承载力约提高了18%.结论按理论公式计算设计的抗侧力加固体系各力学性能参数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滞回曲线形状饱满,抗侧力体系和原框架的协同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密柱型抗侧力单元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既有结构增设早屈型抗侧力分支体系的性能分析
2
作者 张绍武 王昊焱 +1 位作者 冯莹 孙长征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准确预测增设抗侧力分支体系的既有结构在真实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有必要研究分支体系强度不足而过早屈服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采用等效简化的研究方法,对增设分支体系的既有结构进行了特定烈度地震... 为准确预测增设抗侧力分支体系的既有结构在真实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有必要研究分支体系强度不足而过早屈服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采用等效简化的研究方法,对增设分支体系的既有结构进行了特定烈度地震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分支体系早屈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支体系早屈的前提下,长周期范围内结构的最大相对位移和原结构承担的地震作用幅值,随分支体系屈服强度系数的降低呈递减趋势。在短周期范围内,结构的最大相对位移和原结构承担的地震作用幅值随分支体系屈服强度系数的降低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烈度提高 抗侧力分支体系 早屈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建筑结构增设赘余斜拉杆的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绍武 冯莹 +1 位作者 王昊焱 孙长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对建筑结构增设赘余斜拉杆来增加结构受力赘余度和抗震储备能力,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继而提高结构体系在大震下的抗倒塌能力。为得到增设赘余斜拉杆后的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响...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对建筑结构增设赘余斜拉杆来增加结构受力赘余度和抗震储备能力,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继而提高结构体系在大震下的抗倒塌能力。为得到增设赘余斜拉杆后的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响应,对单质点结构体系增设赘余斜拉杆,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赘余斜拉杆发挥作用的不同条件以及斜拉杆的刚度取值范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基本周期T=0.6 s和T=0.8 s的建筑结构增设的赘余斜拉杆发挥作用的时间越早,赘余斜拉杆刚度越大对于限制最大相对位移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加固 抗倒塌能力 赘余斜拉杆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大主题跨学科综合实践 促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以“云游故宫”为例
4
作者 王昊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S01期69-71,共3页
如何能让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环境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既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不加重家长的负担,还能让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上均有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 如何能让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环境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既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不加重家长的负担,还能让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上均有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运算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机械记忆的内容较少,对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适宜于将跨学科的综合与实践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使小学数学课堂呈现新的教学特点,并为学生带来了新的积极影响,在知识积累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融合 综合与实践 应用意识 创新精神
下载PDF
换个角度算“小数乘法”
5
作者 王昊焱 王彦伟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30期6-7,16,共3页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活动经验 小数乘法 间接经验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直接经验 换个角度 指导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