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6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妍 王晓姝 王晓林 刘楠楠作品
1
作者 巴妍 王晓 +1 位作者 王晓林 刘楠楠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关键词 王晓林
原文传递
励姣 刘军晔 王晓林作品选
2
作者 励姣 刘军晔 王晓林 《艺术教育》 2013年第5期I0022-I0022,共1页
励姣,服装设计师。2005-2006年赴法国尼姆中心大学造型艺术专业学习,2011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大连艺术学院服装学院教师,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及行政工作,论文、作品多次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关键词 作品选 服装设计师 刘军 王晓 中文核心期刊 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 专业学习
原文传递
王晓林平面设计作品
3
作者 王晓林 《装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平面 美术学院 装潢设计 工业学院 黑龙江 教研室 浙江
原文传递
血清NT-proBNP、HMGB1及sTREM-1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林 李静 +2 位作者 范志强 佟庆 黄艳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ICAM-1)水平与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脓毒症ALI患者为研究对象(ALI组),以肺部超声评分(LUS)将其分... 目的: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ICAM-1)水平与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脓毒症ALI患者为研究对象(ALI组),以肺部超声评分(LUS)将其分为轻度组(n=50)、中度组(n=36)、重度组(n=18);另选取80例单纯性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HMGB1、sICAM-1水平,以脓毒症ALI患者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T-proBNP、HMGB1、sICAM-1及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ALI组NT-proBNP、HMGB1、sTRE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脓毒症ALI组患者NT-proBNP、HMGB1、sTREM-1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表现为脓毒症ALI轻度组患者<中度组<重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HMGB1、sTREM-1与严重程度正相关(P<0.05);生存组NT-proBNP、HMGB1、sTREM-1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脓毒症ALI患者血清NT-proBNP、HMGB1、sTREM-1水平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NT-PROBNP HMGB1 STREM-1 预后
下载PDF
血清sTLT-1、SP-D、NF-κB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5
作者 王晓林 李静 +2 位作者 范志强 佟庆 黄艳丽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2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表面活性蛋白-D(SP-D)、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来我院就诊脓毒症患者36例作为脓毒症组,选择...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表面活性蛋白-D(SP-D)、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来我院就诊脓毒症患者36例作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脓毒症并ALI患者80例作为ALI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清sTLT-1、SP-D、NF-κB水平、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ALI组患者根据1个月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48)。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一般资料、血清sTLT-1、SP-D、NF-κB水平、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分析ALI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学sTLT-1、SP-D、NF-κB指标对ALI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ALI组患者的sTLT-1、SP-D、NF-κB、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I患者中死亡组及存活组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吸烟例数及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I患者中死亡组血清sTLT-1、SP-D、NF-κB、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TLT-1、SP-D、NF-κB、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是AL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TLT-1、SP-D、NF-κB联合诊断ALI预后不良的AUC为0.914,均高于单一sTLT-1、SP-D、NF-κB的0.832、0.796、0.816。结论 血清sTLT-1、SP-D、NF-κB水平与脓毒症ALI的发生及发展相关,同时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联合检测sTLT-1、SP-D、NF-κB三项指标有助于指导ALI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 表面活性蛋白-D 核转录因子-ΚB 预后
下载PDF
某高层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林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探明高层住宅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阻止裂缝进一步发展,结合太原市某小区高层住宅房屋,开展裂缝的现场实际分布调查研究,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结果:墙体损伤为非承重结构构件(填充墙)损伤,裂缝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与混... 为探明高层住宅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阻止裂缝进一步发展,结合太原市某小区高层住宅房屋,开展裂缝的现场实际分布调查研究,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结果:墙体损伤为非承重结构构件(填充墙)损伤,裂缝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剪力墙(承重墙)之间的竖向裂缝、墙体线管位置裂缝、窗角下裂缝和隔墙(非承重构件)裂缝。这些裂缝对主体结构安全性不造成影响,但局部墙体漏雨以及玻璃崩裂,影响观感,且会对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建议对产生裂缝的墙体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漏雨对墙体的侵蚀,进而提出裂缝的预防措施,以此提高工程墙体结构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住宅 墙体裂缝 耐久性 正常使用
下载PDF
高层住宅建筑墙体裂缝损伤现场检测与鉴定
7
作者 王晓林 樊亚男 《四川水泥》 2024年第6期139-141,共3页
针对太原市某高层住宅建筑出现的墙体裂缝和玻璃崩裂现象,开展了现场检测与鉴定工作。分别开展了建筑设计与实际调查、损伤情况入户调查、结构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结构构件配筋状况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损伤建筑沉降观测以及损伤... 针对太原市某高层住宅建筑出现的墙体裂缝和玻璃崩裂现象,开展了现场检测与鉴定工作。分别开展了建筑设计与实际调查、损伤情况入户调查、结构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结构构件配筋状况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损伤建筑沉降观测以及损伤建筑承载力验算等研究工作。现场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该住宅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为Bsu级,安全性略低于标准中Asu级的要求,但不会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裂缝 现场检测 碳化深度 承载力验算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砌体结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以太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伟 郑红勇 +1 位作者 王晓林 高新艳 《安徽建筑》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较大的调整,“砌体结构”的教学课时大幅缩减,导致教学任务重、培养目标难以达到等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以太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较大的调整,“砌体结构”的教学课时大幅缩减,导致教学任务重、培养目标难以达到等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以太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砌体结构”的课程特点,分析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过程全覆盖、教学内容体系化、思政融入的切入点以及提升实践教学等改革措施与实践过程,旨在综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应用型本科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砾、砂质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其中,砂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由南往北依次呈“细—粗”旋回式变化,近岸和口门外砂体分选性较好,东寨港内湾和琼州海峡中部沉积物分选性差。研究区整体以偏高能环境为主,物质输运方式包括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沿岸输沙和底床剥蚀,其中,北部海峡潮余流作用强劲,表层沉积物存在EW向输运趋势;海湾中部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影响,于白沙浅滩处(如意人工岛)形成一个沉积汇聚中心;河口区受波浪、径流和潮流季节交替性作用控制,洪季时口门形成的堆积沙体,在NE向浪和W向沿岸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向西输运至海口湾;近岸区主要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其中,铺前湾和木兰湾海域沉积物由海向岸搬运,趋势与波浪和涨潮流作用方向一致;东寨港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无明显输运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海湾现代沉积特征及陆海交互作用,可为海岸侵蚀防护、航道安全保障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海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下载PDF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旭辉 钟方丽 +2 位作者 王晓林 王云 封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通过体外模拟,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口腔消化液、胃消化液、肠消化液、肠透析液以及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溶液5种样品中总黄酮、多酚、... 通过体外模拟,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口腔消化液、胃消化液、肠消化液、肠透析液以及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溶液5种样品中总黄酮、多酚、花青素、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同时,检测5种样品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33.86±3.46)mg/g,其次是多酚,花青素含量最少。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活性成分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花青素含量在口腔消化液中最多,肠消化液次之,胃消化液和肠透析液中较少;原花青素在口腔消化液中最多,胃消化液中减少,肠消化液和肠透析液中消失。多酚在肠消化液中含量最高,口腔和胃消化液中差距不大,肠透析液中明显减少。模拟消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口腔消化液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值为71μL,强于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13.7μL,弱于维生素C),肠消化液抗氧化能力最弱,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结果略有不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消化产物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相关活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体外模拟消化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抗氧化
下载PDF
参玫五味粉中总皂苷与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活性研究
11
作者 徐镜惠 王晓林 +1 位作者 钟方丽 王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1-8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参玫五味粉中总皂苷与多糖联合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活性。试验以参玫五味粉总皂苷与多糖的提取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对提取溶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的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测定参玫五味粉总皂苷提取物与多糖提取物对... 试验旨在探究参玫五味粉中总皂苷与多糖联合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活性。试验以参玫五味粉总皂苷与多糖的提取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对提取溶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的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测定参玫五味粉总皂苷提取物与多糖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对亚硝酸盐的抑制率,探索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联合提取4根层析柱中总皂苷的提取率依次为92.65%、98.99%、102.68%、104.31%,出膏率为10.00%,干浸膏中总皂苷含量为34.99 mg/g;多糖的提取率依次为93.57%、98.20%、100.77%、101.27%,出膏率为12.55%,干浸膏中多糖含量为19.20 mg/g。参玫五味粉总皂苷与多糖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_(50) 值均大于对照VC,表明两者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具有一定的亚硝酸盐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柱层析联合提取法同时提取参玫五味粉总皂苷与多糖,提取率高且操作简便易行,可为畜牧业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人参 总皂苷 多糖 柱层析循环联合法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果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纯化及体外活性研究
12
作者 陈浩 王晓林 +1 位作者 钟方丽 刘君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119-129,共11页
研究大孔树脂对黑果腺肋花楸果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纯化工艺条件及各组分进行体外活性,并考察在体外模拟胃肠条件下总皂苷的释放量。采用静态、动态的吸附与解吸方法进行纯化工艺研究,采用UVVis进行各组分的体外活性研究。最佳纯化工艺... 研究大孔树脂对黑果腺肋花楸果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纯化工艺条件及各组分进行体外活性,并考察在体外模拟胃肠条件下总皂苷的释放量。采用静态、动态的吸附与解吸方法进行纯化工艺研究,采用UVVis进行各组分的体外活性研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LSA-10大孔树脂,生药浓度48.0 mg/mL,吸附流速1.0 mL/min,洗脱流速1.5 mL/min。通过水、20%和80%乙醇水溶液的洗脱得到多组分。纯化后干浸膏中多糖、花色苷、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615.20、127.55、48.97、797.49 mg/g。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各组分均具有不同活性的IC50值。该工艺条件下的大孔树脂可以同时有效纯化多种活性成分,所得各组分均具有不同的体外活性,胃肠消化酶可促进总皂苷释放量。本研究为黑果腺肋花楸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果 大孔树脂 纯化工艺 体外活性 模拟消化
下载PDF
黑果分散片的制备、质量及体外活性研究
13
作者 刘君宇 王晓林 +1 位作者 钟方丽 陈浩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
为了探索黑果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质量及其体外活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黑果分散片的制备工艺,采用UV法考察了黑果分散片总三萜的含量及其体外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黑果分散片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 为了探索黑果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质量及其体外活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黑果分散片的制备工艺,采用UV法考察了黑果分散片总三萜的含量及其体外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黑果分散片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结果发现黑果分散片的优选处方为微晶纤维素作稀释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崩解剂、75%乙醇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作润滑剂.分散片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显色前后稳定性符合测定要求、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总三萜的加样回收率为99.48%;体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黑果分散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和抑制脂质体的能力;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3%、100.69%和99.61%.优选的制剂工艺制备的分散片,其崩解时限符合要求,总三萜的含量为1.42 mg/片,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111.15μg/g、940.19μg/g、598.25μg/g.试验结果为黑果分散片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花楸 分散片 制备工艺 体外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参玫五味颗粒剂制备工艺及体外活性研究
14
作者 徐镜惠 王晓林 +2 位作者 钟方丽 陈浩 刘君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探索参玫五味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活性。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参玫五味总皂苷提取工艺及颗粒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参玫五味总皂苷含量;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考察了... 探索参玫五味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活性。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参玫五味总皂苷提取工艺及颗粒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参玫五味总皂苷含量;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考察了总皂苷的体外活性。参玫五味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10(g/mL),80℃提取时间2次,每次2.5 h,在此条件下,参玫五味总皂苷的提取率为7.36 mg/g。参玫五味颗粒剂最佳制备工艺:浸膏粉与稀释剂质量比为11(g/g),稀释剂中乳糖与糊精的质量比为21(g/g),三氯蔗糖为矫味剂,润湿剂为85%乙醇溶液。体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参玫五味总皂苷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为参玫五味颗粒剂在保健食品方向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玫五味 颗粒剂 提取工艺 制剂工艺 体外活性
下载PDF
柱层析提取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维生素C及体外活性研究
15
作者 刘君宇 王晓林 +1 位作者 钟方丽 陈浩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探索了柱层析循环联合法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活性进行研究.以提取液中原花青素及维生素C的质量为指标,确定其提取溶剂、吸涨率和浸泡平衡时间.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溶剂分别为40%乙... 探索了柱层析循环联合法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活性进行研究.以提取液中原花青素及维生素C的质量为指标,确定其提取溶剂、吸涨率和浸泡平衡时间.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溶剂分别为40%乙醇溶液和纯水、吸涨率分别为2.6 mL/g和3.2 mL/g、浸泡平衡时间分别为3 h和2 h.此条件下,经柱层析循环联合提取后,黑果腺肋花楸中原花青素及维生素C的提取率均可达到95%以上.体外活性试验显示,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维生素C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活性及抑制高尿酸血症能力.柱层析循环联合法能够同时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的原花青素及维生素C,可以实现用少量溶剂同时提取多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柱层析 原花青素 维生素C 体外活性
下载PDF
大孔树脂法纯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晓林 薛健飞 +2 位作者 陈帅 王慧竹 钟方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8-61,共4页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 10的锦灯笼宿萼总黄酮提取液、树脂吸附3 h、并用体积35倍于树脂质量(解吸液体积/树...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 10的锦灯笼宿萼总黄酮提取液、树脂吸附3 h、并用体积35倍于树脂质量(解吸液体积/树脂质量)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解吸7 h时,锦灯笼宿萼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由11.45%提高到4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灯笼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下载PDF
热挤压工艺对AZ31镁合金晶粒大小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晓林 于洋 +1 位作者 梁书锦 王尔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7-569,共3页
对商用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的挤压变形,系统研究了挤压工艺参数对AZ31 镁合金晶粒大小以及性能的影响,并对镁合金组织的微晶尺寸进行了金相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变形可有效细化晶粒,但对AZ31镁合金晶粒细化是有... 对商用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的挤压变形,系统研究了挤压工艺参数对AZ31 镁合金晶粒大小以及性能的影响,并对镁合金组织的微晶尺寸进行了金相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变形可有效细化晶粒,但对AZ31镁合金晶粒细化是有限度的;对已通过热挤压变形晶粒细化的AZ31镁合金进一步进行大的塑性变形,其晶粒不但没有进一步的细化反而比挤压前略有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挤压 晶粒大小 性能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汤明欣 王晓林 李炫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41-2046,共6页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展现出多重作用。它们通过抑制MVA相关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展现出多重作用。它们通过抑制MVA相关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积极防治影响。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能增强化学、免疫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可作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性和辅助性治疗用药。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新型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结直肠癌 预防与治疗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ncRNA PTPRG-AS1、miR-59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曹卉 谭婉燕 +2 位作者 王晓林 余愿 汪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G基因反义链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G gene antisense chain 1,PTPRG-AS1)和miR-599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G基因反义链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G gene antisense chain 1,PTPRG-AS1)和miR-599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胃癌组织及瘤旁组织中lncRNA PTPRG-AS1和miR-599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PTPRG-AS1水平显著高于瘤旁组织,miR-599水平显著低于瘤旁组织(P<0.05)。lncRNA PTPRG-AS1与miR-599水平呈负相关(r=-0.485,P<0.05)。lncRNA PTPRG-AS1、miR-599均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ncRNA PTPRG-AS1低表达组、miR-599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升高(χ^(2)=8.206、6.881,P<0.05)。lncRNA PTPRG-AS1、miR-599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 PTPRG-AS1和miR-599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G基因反义链1 miR-599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晓林 张西玉 +3 位作者 白方文 王魁荣 陈晓敏 白林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从堆沤秸秆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YA-14,经菌株形态特性分析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菌株产酶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氮比2∶1,初始p... 从堆沤秸秆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YA-14,经菌株形态特性分析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菌株产酶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氮比2∶1,初始pH值为5,Mg2+浓度为0.4 mg/mL,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菌株培养72 h后,纤维素酶活达到0.486 IU/mL,相比优化前酶活0.181 IU/mL提高了2.68倍.不同天然秸秆的单菌固体发酵结果表明此菌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具有底物偏好性,降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烟曲霉 纤维素降解 产酶条件优化 固体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