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可逆电穿孔胰腺肿瘤消融的最优空间覆盖模型
1
作者 王雨 张敏 +4 位作者 张毅飞 王晨吟 冯筠 仵正 吕毅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在传统的消融手术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二维影像对肿瘤大小、位置、形态进行粗略估算从而进行手术方案规划。这种方式严重依赖医生的主观经验和专业技能,极易造成消融范围过大或不彻底,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科学的术前规... 目的在传统的消融手术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二维影像对肿瘤大小、位置、形态进行粗略估算从而进行手术方案规划。这种方式严重依赖医生的主观经验和专业技能,极易造成消融范围过大或不彻底,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科学的术前规划和精准的消融电极及电场作用区域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胰腺肿瘤最优空间覆盖模型算法,以为胰腺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提供最佳电场作用区域。方法基于单根双极高压脉冲电极产生的电场消融区域为椭球体,在椭球长轴方向与电极导入路径即胰管方向相同、球心在胰管上及长短轴轴长满足一定比例关系的约束条件下,首先利用积极集算法求解球心,再借助Rodrigues旋转求解正定矩阵,得到的椭球即为电场作用区域,然后对长短轴轴长比值进行迭代寻优,最后将肿瘤在椭球中的占比作为评价指标以寻找最小消融椭球即最优电场作用区域。本文在公开数据集MSD上进行广泛实验寻找每个病例肿瘤的最小消融椭球及其占比。结果最小消融椭球与肿瘤的几何形状及其距胰管的位置密切相关,对于大多数病例,肿瘤在最小消融椭球中的占比在20%~50%之间,最高能达到595%。结论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为胰腺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最优电场消融区域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辅助临床医生高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不可逆电穿孔 术前规划 最优空间覆盖 最小消融椭球
下载PDF
水芹总酚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晨吟 刘青川 黄正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4-5,8,共3页
目的探讨水芹总酚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水芹总酚酸和阳性对照药奈韦拉平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配制成10、1、0.1 mg/L和50(13.32 mg/L)、10(2.66 mg/L)、1μmol/L(0.27 mg/L)的药液... 目的探讨水芹总酚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水芹总酚酸和阳性对照药奈韦拉平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配制成10、1、0.1 mg/L和50(13.32 mg/L)、10(2.66 mg/L)、1μmol/L(0.27 mg/L)的药液,加入Oligo(dT)15包被板中,最终用酶标仪测定405 nm波长处OD值,计算各加药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判断药物对HIV逆转录酶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水芹总酚酸对HIV逆转录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组的OD值分别为(0.316±0.033)、(0.442±0.044)、(0.627±0.009);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5.20%、73.67%和55.83%,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P<0.01)。阳性药奈韦拉平50μmol/L OD值为(0.245±0.017),平均抑制率为94.36%(P<0.01)。结论水芹总酚酸对HIV逆转录酶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总酚酸 HIV逆转录酶 酶联免疫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DHBV-DNA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青川 王晨吟 +4 位作者 何书桃 张伟 卢苇 刘军 黄正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体内外DHBV-DNA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对照组、Y101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雏鸭于给药前(d 0)、给药5 d(d 5)、10d(d 10)及停药后3 d(P 3)经腿...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体内外DHBV-DNA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对照组、Y101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雏鸭于给药前(d 0)、给药5 d(d 5)、10d(d 10)及停药后3 d(P 3)经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斑点杂交法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的含量;利用灌流法分取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的原代肝细胞,采用QuickEx-tract DNA Extraction Soln 1.0提取鸭原代肝细胞Y101剂量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的DHBV-DNA,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DHBV-DNA含量,观察Y101对其抑制作用。结果 Y101对体内外DHBV-DNA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体内0.05、0.025 g.kg-1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体外80、60 mg.L-1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DN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Y101可以有效的抑制DHBV-DNA的表达,抗病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 鸭原代肝细胞 斑点杂交 细胞培养 DHBV-DNA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替芬泰对HepG2-2.2.15细胞HBV-DN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盼丽 刘青川 +1 位作者 王晨吟 黄正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9,共4页
目的探讨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以Hep G2-2.2.15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通过MTT法检测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毒性,确定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在替芬泰浓度为50μg·ml-1时... 目的探讨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以Hep G2-2.2.15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通过MTT法检测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毒性,确定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在替芬泰浓度为50μg·ml-1时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所以设替芬泰3个剂量组为50、25、12.5μg·ml-1,拉米夫定50μg·ml-1作为阳性对照药,收集给药3、6 d的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载量。结果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TC50为180.70μg·ml-1。随着替芬泰药物浓度的增加,Hep G2-2.2.15细胞内的HBV-DNA拷贝数相应减少,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内HBV-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为12.5μg·ml-1,最佳浓度为50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芬泰 乙型肝炎病毒 HEP G2-2.2.15细胞 HBV-DNA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候选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晨吟 黄正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71-2774,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仍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球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当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interferon,IFN)以及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s),由于干扰素的较低治疗率...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仍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球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当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interferon,IFN)以及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s),由于干扰素的较低治疗率和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的发生,使得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受限。因此,开发新型有效的抗HBV药物的任务十分必要。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抗HBV候选药物分子或天然产物活性提取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苯丙酰胺衍生物(AT-130)、赛鞠宁黄质类化合物、膦酰基嘌呤类衍生物(MCC-478)、β-L构型核苷类化合物(β-L-Hyd4C)以及绿茶提取物、野老鹳草提取物和水芹总酚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候选药物 天然产物 提取物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曲古抑菌素C通过上调Krüppel样转录因子2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
6
作者 雷丽娟 陈明华 +16 位作者 李迎红 姜新海 王伟志 赵丽萍 王晨吟 陈渝川 张语嫣 巫晔翔 李顺旺 韩江雪 李依宁 盛任 张煜皓 张晶 余利岩 司书毅 许艳妮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75-2383,共9页
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factor 2,KLF2)在内皮细胞炎症、血栓形成、血管生成以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和极化等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上调KLF2的表达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本研究利用KLF2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从一株... 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factor 2,KLF2)在内皮细胞炎症、血栓形成、血管生成以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和极化等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上调KLF2的表达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本研究利用KLF2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从一株链霉菌CPCC 203909的大米发酵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一个KLF2小分子上调剂曲古抑菌素C(trichostatin C,TSC)。TSC可以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单核细胞(THP-1)黏附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TSC具有抑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作用,从而减轻内皮细胞炎症;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质粒转染和分子对接实验结果表明,TSC通过抑制HDAC 4/5/7来上调KLF2的表达。综上,TSC通过抑制HDAC 4/5/7上调KLF2的表达从而减轻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C Krüppel样转录因子2 内皮细胞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