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E3泛素连接酶基因TaSINA-3A与多种环境下的株高和千粒重相关
1
作者 赵阳 李龙 +3 位作者 杨进文 景蕊莲 孙黛珍 王景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54-2664,共11页
E3泛素连接酶SINA(seven in absentia)家族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共生并响应逆境胁迫。本研究克隆了位于小麦染色体3A上的TaSINA-3A基因,其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897 bp,其中启动子区为2001 bp,基因序列为1896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在50~9... E3泛素连接酶SINA(seven in absentia)家族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共生并响应逆境胁迫。本研究克隆了位于小麦染色体3A上的TaSINA-3A基因,其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897 bp,其中启动子区为2001 bp,基因序列为1896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在50~91位氨基酸处有一个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保守结构域。RT-qPCR结果显示,TaSINA-3A基因在小麦的各个发育阶段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在TaSINA-3A的启动子区存在33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编码区有4个SNP位点。基于启动子区的变异位点SNP-159、SNP-418和SNP-1286开发分子标记,扫描小麦自然群体,并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标记CAPS-159与多种环境下的株高和倒二节长显著相关,SNP-159-C是倒二节较短的矮秆等位变异,标记dCAPS-418分别与多种环境下的穗长和千粒重显著关联,SNP-418-A是长穗、高千粒重的优异等位变异;TaSINA-3A负调控穗和籽粒的发育,TaSINA-3A的表达可能受到MYC转录因子的抑制;在我国小麦育种进程中SNP-418-A受到正向选择,在育成品种中的频率逐步增加,但尚未充分利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小麦株高、倒二节长及产量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培育高产稳产广适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株高 穗长 千粒重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小麦烯醇化酶基因TaENO1-5B在多种环境下对株高与穗粒数的调控
2
作者 张紫慧 张艳菲 +5 位作者 李龙 李超男 王景一 杨德龙 毛新国 景蕊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17-2731,共15页
【目的】烯醇化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揭示小麦烯醇化酶基因TaENO1-5B的功能,开发分子标记,为通过分子育种改良小麦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小麦品种旱选10号为材料克隆TaENO1-5B... 【目的】烯醇化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揭示小麦烯醇化酶基因TaENO1-5B的功能,开发分子标记,为通过分子育种改良小麦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小麦品种旱选10号为材料克隆TaENO1-5B,在SMART网站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域,采用Phyre2软件预测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在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水平,以及在植物激素处理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3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小麦种质为材料分析基因序列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以323份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进行TaENO1-5B单倍型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利用小麦地方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群体分析优异单倍型在我国不同麦区受育种选择的趋势。【结果】TaENO1-5B由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46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的N端结构域和C端TIM(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桶状结构域;TaENO1-5B在小麦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根、根基和穗中表达量较高;TaENO1-5B启动子区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包括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茉莉酸甲酯(MeJA)等激素应答元件和干旱、低温胁迫相关的多种应答元件,TaENO1-5B的表达受植物激素和干旱、低温等胁迫的显著诱导;在TaENO1-5B的启动子区检测到4个SNP,基因区检测到3个SNP,组成3种单倍型Hap-5B-1、Hap-5B-2和Hap-5B-3。在干旱、高温等多种环境下,单倍型Hap-5B-2为优异单倍型,与矮秆、多小穗数和穗粒数显著相关,在我国小麦主产区的育种历史中受到了正向选择。基于TaENO1-5B启动子区SNP(2 399 bp,G/A)开发的KASP标记,与多种环境下的每穗小穗数显著相关。【结论】TaENO1-5B响应植物激素信号及非生物胁迫,在干旱、高温等多种环境下,与株高、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显著相关,Hap-5B-2是矮秆及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较多的优异单倍型。根据TaENO1-5B变异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株高及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ENO1-5B 农艺性状 KASP标记 单倍型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洛旱22的高产稳产性及抗逆性分析
3
作者 张学品 冯伟森 +3 位作者 王景一 焦竹青 马永强 吴少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17-22,共6页
为了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洛旱22的生产特性和利用价值,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洛旱22的高产稳产性及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旱22在2014—2017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3年平均产量6560.0 kg/hm^(2),... 为了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洛旱22的生产特性和利用价值,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洛旱22的高产稳产性及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旱22在2014—2017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3年平均产量6560.0 kg/hm^(2),较对照洛旱22增产7.43%,平均增产点率97.8%;连续多年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欠水年份产量6777.0 kg/hm^(2),丰水年份具有9750 kg/hm^(2)以上的高产潜力。洛旱22抗旱指数0.90~1.13,抗旱级别2~3级,综合抗旱性较好;平均株高75.6cm,抗寒级别1级,平均越冬死茎率2.7%,抗寒性好。洛旱22是一个高产稳产性好、综合抗逆性突出的优良小麦品种,适宜在黄淮旱肥地和扩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洛旱22 高产稳产性 抗逆性
下载PDF
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71
4
作者 李龙 毛新国 +3 位作者 王景一 昌小平 柳玉平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8-999,共12页
培育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优异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抗旱育种效率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反复干旱法和田间直接鉴定法分别鉴定323份小麦种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 培育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优异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抗旱育种效率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反复干旱法和田间直接鉴定法分别鉴定323份小麦种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次数的增加幼苗存活率逐渐下降,而其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增加。成株期单株产量抗旱系数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D显著正相关(R2=0.609),采用综合抗旱性度量值D有利于区分干旱对不同种质产量的影响力。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DS)与单株产量的抗旱系数及综合抗旱性度量值D均无显著相关。基于反复干旱存活率筛选得到28份苗期强抗旱种质,基于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和综合抗旱性度量值D分别得到25和30份成株期强抗旱种质,其中,9份种质用2种评价方法均表现强抗旱;21份种质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抗旱或强抗旱。本研究为小麦抗旱性评价方法及抗旱亲本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苗期 成株期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作物根系表型鉴定评价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龙 李超男 +2 位作者 毛新国 王景一 景蕊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437,共13页
根系是作物固定植株并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其表型特征直接影响作物的生产力和适应性。优化根系表型被认为是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根系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可塑性极大地制约着根系表型鉴定效率,导致根... 根系是作物固定植株并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其表型特征直接影响作物的生产力和适应性。优化根系表型被认为是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根系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可塑性极大地制约着根系表型鉴定效率,导致根系优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地上部器官。随着光谱成像、机器学习和三维重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根系表型鉴定方法逐渐由传统取样观测向原位、无损、自动化检测转变,评价依据由二维形态指标向立体构型参数拓展,促进了根系表型鉴定效率大幅提升,根系表型数据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海量数据也带来了信息冗余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根系表型研究提出了规范化和共享化的时代新要求。本文概述了现行主要根系表型鉴定方法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从精准度、通量和成本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系统比较,并从使用许可、运行平台和分析方式等方面对常用根系表型量化软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即开发高效的田间根系表型鉴定方法,建立根系可塑性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加强根系解剖结构的鉴定和利用,强化分子检测技术在根系表型鉴定中的应用,推进根系表型鉴定技术规范化和数据信息共享化,以期为合理选用和改进作物根系表型鉴定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促进作物根系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根系表型 室内鉴定 田间鉴定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小麦脂质转运蛋白基因TaLTP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倩 王景一 +4 位作者 毛新国 李昂 高丽锋 刘惠民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3-682,共10页
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因其能在植物细胞膜间运输脂类物质而得名,在植物角质层合成和适应多种环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得到Ta LTP-s的c DNA全长序列510 bp... 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因其能在植物细胞膜间运输脂类物质而得名,在植物角质层合成和适应多种环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得到Ta LTP-s的c DNA全长序列510 bp,开放阅读框为339 bp,编码112个氨基酸。利用RIL群体将Ta LTP-s定位在染色体1A上,距离两侧标记WMC449和WMC9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1 c M和5.9 c M。通过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显示Ta LTP-s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小麦开花期Ta LTP-s在小花中表达量较高,尤其是在花药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在根和叶中。在ABA、PEG、Na Cl及4℃低温胁迫诱导下,小麦Ta LTP-s均上调表达,可能与抗逆性调节相关。在高盐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细胞膜稳定性和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研究结果为利用小麦脂质转运蛋白基因改良作物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脂质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耐盐性
下载PDF
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龙 毛新国 +3 位作者 王景一 李超男 柳玉平 景蕊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0,共10页
利用优异基因资源改良小麦抗旱性是应对干旱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小麦抗旱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本研究组的研究实践,概述了现行主要抗旱性鉴定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评价指标,以及小麦抗旱种质创新、抗旱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等... 利用优异基因资源改良小麦抗旱性是应对干旱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小麦抗旱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本研究组的研究实践,概述了现行主要抗旱性鉴定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评价指标,以及小麦抗旱种质创新、抗旱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未来小麦抗旱性研究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即建立基于高通量表型鉴定的抗旱性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建立基于高通量基因型鉴定的抗旱基因资源发掘平台,创建基于综合运用多学科技能的智慧育种策略,以期为加快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信息资源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基因资源 种质创新 育种
下载PDF
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龙 彭智 +4 位作者 毛新国 王景一 昌小平 柳玉平 景蕊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1-538,共8页
生理调控是小麦应对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解析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利用分子标记将为小麦抗旱性的高效改良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以加倍单倍体(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及SS... 生理调控是小麦应对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解析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利用分子标记将为小麦抗旱性的高效改良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以加倍单倍体(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及SSR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解析不同水分环境下孕穗期及灌浆中期小麦冠层温度(CT)、叶绿素含量(SPAD value)和植被覆盖指数(NDVI)的遗传基础。遗传图谱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分为30个连锁群,总长度4082.44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20 c M。共检测到抗旱相关生理性状QTL 86个,分布于除3D以外的20条染色体上。冠层温度、叶绿素含量和植被覆盖指数的QTL数目分别为30、40和34个;17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其中4个QTL与冠层温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相关,8个QTL与冠层温度和叶绿素含量相关,7个QTL与叶绿素含量和植被覆盖指数相关,位于4D染色体的QPT52与3种性状均相关。本研究为小麦抗旱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660K SNP芯片 遗传解析 抗旱性 生理性状
下载PDF
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彦明 李龙 +6 位作者 王绘艳 柳玉平 王景一 毛新国 昌小平 孙黛珍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8-1477,共10页
陕西关中蚂蚱麦和山西平遥小白麦是我国北方小麦品种的原始骨干亲本,解析蚂蚱麦和小白麦及其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蚂蚱麦、小白麦及其衍生品种(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 陕西关中蚂蚱麦和山西平遥小白麦是我国北方小麦品种的原始骨干亲本,解析蚂蚱麦和小白麦及其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蚂蚱麦、小白麦及其衍生品种(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小麦3个基因组的多态性SNP标记数为B>A>D,第4同源群的多态性标记数最少,149份供试材料基因多样性(H)范围为0.095~0.500,平均值为0.33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范围为0.272~0.435,平均值为0.340;而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35~0.997,平均值达0.619,表明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表明蚂蚱麦和小白麦紧密地聚在亚群Ⅰ,其衍生品种(系)分为5个亚群,其中2000年以前以蚂蚱麦或小白麦的单一衍生系为主,分在亚群Ⅰ、Ⅱ、Ⅲ,2000年以后多数品种同时拥有蚂蚱麦和小白麦血缘,分在亚群Ⅳ、Ⅴ,遗传多样性较高,且与大面积推广品种聚为一类。因此,应加强优异基因资源导入,拓宽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终提高育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骨干亲本 SNP标记 核苷酸多样性
下载PDF
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NAC67参与调控穗长和每穗小穗数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宏娟 李玉莹 +5 位作者 苗丽丽 王景一 李超男 杨德龙 毛新国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5-1627,共13页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TaNAC67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应答,过量表达能增强拟南芥的抗逆性。为进一步揭示其在调控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发育方面的作用,本研...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TaNAC67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应答,过量表达能增强拟南芥的抗逆性。为进一步揭示其在调控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发育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以36份普通小麦组成的高多态性群体为材料,测序分析了TaNAC67-6A、TaNAC67-6B、TaNAC67-6D序列多态性,发现TaNAC67-6A启动子区-1516nt有1个A/G转换SNP,在-873^-748nt处有1个126bp的InDel;TaNAC67-6B启动子区-2014和-1916nt处各有1个C/T转换SNP;TaNAC67-6D启动子区-1795nt有1个T/G颠换SNP,编码区357nt处有1个C/T转换SNP。根据多态性分别开发了功能分子标记,扫描由282份普通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并将基因型和表型性状检测结果进行关联分析,TaNAC67-6A、TaNAC67-6B的标记与表型性状无显著关联,而TaNAC67-6D的2个标记SNP-D-1和SNP-D-2分别与小麦穗长和每穗小穗数显著相关。单倍型分析发现,自然群体中存在3种主要单倍型,其中Hap-6D-3是增加穗长和每穗小穗数的最优单倍型,在我国小麦育种历史中受到了正向选择。转基因水稻表型分析发现,TaNAC67过表达能显著增加水稻主穗穗长、穗分枝和穗粒数,验证了小麦关联分析结果。因此,TaNAC67-6D可用于改良农作物穗部性状,其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录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功能标记 单倍型 关联分析
下载PDF
普通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WRKY35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自成 苗丽丽 +3 位作者 王景一 杨德龙 毛新国 景蕊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45-2254,共10页
【目的】非生物逆境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普通小麦基因组中至少含有200个WRKY,目前仅对少数成员的功能进行了鉴定。通过克隆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35并... 【目的】非生物逆境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普通小麦基因组中至少含有200个WRKY,目前仅对少数成员的功能进行了鉴定。通过克隆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35并揭示其功能,为改良小麦的抗逆性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小麦全长cDNA数据信息,从强抗旱小麦品种旱选10号中克隆逆境胁迫应答转录因子基因TaWRKY35;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目标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PEG-6000、NaCl、ABA和低温等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目标基因与GFP融合的表达载体,转化小麦原生质体,以确定目标蛋白在细胞中的作用位置;构建TaWRKY35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揭示目标基因的功能。【结果】TaWRKY35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的蛋白。TaWRKY35的N端有一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C端有一个C2HC型的锌指结构域,属于WRKY家族第Ⅲ亚家族。测序发现Ta WRKY35编码区序列非常保守,在32份多态性较高的六倍体小麦材料中未检测到DNA多态性。TaWRKY35在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苗根基部表达量最高,约为苗期叶片中表达量的26倍;其次为幼芽根基,约为苗期叶片中表达量的21倍;接下来依次为孕穗期茎节、孕穗期穗、芽期根、孕穗期根、苗期根、胚芽、孕穗期叶片,而在幼苗叶片中表达水平最低;同时在ABA、NaCl、PEG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TaWRKY35的表达量均显著上升,表明TaWRKY35参与对4种逆境胁迫的应答,但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达模式差异显著,其中对盐胁迫最敏感。亚细胞定位发现,TaWRKY35特异定位在细胞核上,是典型的核定位蛋白。在高盐胁迫条件下,TaWRKY35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子叶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Ta WRKY35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细胞膜稳定性和幼苗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表明Ta WRKY35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结论】Ta WRKY35编码蛋白含有WRKY和C2HC结构域,为WRKY家族第Ⅲ亚家族成员。TaWRKY35在小麦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受ABA、PEG、NaCl及低温等逆境胁迫诱导。过表达TaWRKY35能显著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RKY转录因子基因 非生物胁迫 耐盐性
下载PDF
小麦R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TaSDIR1-D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瑞同 王景一 +3 位作者 毛新国 昌小平 刘惠民 景蕊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958,共8页
具有RING结构域的E3泛素连接酶SDIR1(Salt-and drought induced 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 finger1)在植物信号调节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小麦TaSDIR1-D基因,基因组序列全长4070 bp,其中编码区上游为1443 bp,编码区... 具有RING结构域的E3泛素连接酶SDIR1(Salt-and drought induced 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 finger1)在植物信号调节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小麦TaSDIR1-D基因,基因组序列全长4070 bp,其中编码区上游为1443 bp,编码区为2352 bp,3'端非编码区(UTR)为275 bp;该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长度为849 bp,预测其编码282个氨基酸,包括2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保守的RING型finger结构域。以野生近缘种的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普通小麦及一套由中国春为背景的缺-四体为材料,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D上;小麦抽穗期TaSDIR1-D在旗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NaCl、ABA、PEG及4℃非生物胁迫诱导下,小麦TaSDIR1-D均上调表达,可能参与植物抗逆调节通路;通过检测32份多态性较高的小麦材料TaSDIR1-D基因序列多态性,共检测到2个SNP,基因的编码区和上游序列中各存在1个核苷酸变异,其中编码区的核苷酸变异位点(G/A)位于第4外显子上,为非同义突变,使精氨酸(Agr)变为组氨酸(His)。2个SNP组成两种单倍型,根据-583 bp处的SNP(T/C)设计分子标记SNP-583,扫描自然群体262份材料的基因型,将其分为2种单倍型,分别与千粒重、倒二节长和穗长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单倍型Hap-4D-2为提高千粒重的优异单倍型。研究结果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DIR1-D RING型E3泛素连接酶 抗逆性 分子标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小麦转录因子TaMYB5-3B与株高和千粒重相关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治 李龙 +6 位作者 李超男 毛新国 郝晨阳 朱婷 王景一 常建忠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小麦3B染色体上的TaMYB5-3B基因,基因组序列全长3005bp,其中编码区上游为2112bp,编码区为893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一个R2R3-MYB蛋白。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在Ta...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小麦3B染色体上的TaMYB5-3B基因,基因组序列全长3005bp,其中编码区上游为2112bp,编码区为893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一个R2R3-MYB蛋白。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在TaMYB5-3B的–2048、–1632、–1178、–1156、–504、–461、–433和61 bp处各有1个SNP位点,分别是G/A转换、G/A转换、G/A转换、T/C转换、C/T转换、A缺失、T缺失和T/A颠换,这8个SNP位点连锁。基于启动子区SNP-1632的变异开发分子标记,检测小麦自然群体的基因型,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TaMYB5-3B与株高、穗下节长和千粒重显著相关。TaMYB5-3B在群体中有2种单倍型Hap-3B-1和Hap-3B-2,其中Hap-3B-2是植株较矮、千粒重较高的优异单倍型。在我国的小麦育种历程中Hap-3B-2受到了正向选择,在育成品种中的频率逐步增加,但仍然有进一步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小麦株高和产量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小麦株型和产量分子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与选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株高 千粒重 单倍型 关联分析 小麦
下载PDF
油橄榄叶醇提取物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王子怡 魏安池 +1 位作者 魏小花 王景一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68,共9页
为促进橄榄油产业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了油橄榄叶醇提取物(EEOL)对煎炸薯条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影响。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EEOL体外抗氧化能力,随后将EEOL加入大豆油中,于180℃进行30 h间歇煎炸,以特丁基对苯二... 为促进橄榄油产业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了油橄榄叶醇提取物(EEOL)对煎炸薯条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影响。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EEOL体外抗氧化能力,随后将EEOL加入大豆油中,于180℃进行30 h间歇煎炸,以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茶多酚为对照,对煎炸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色泽、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EOL中总酚含量为(84.47±0.02)mg/g,总黄酮含量为(35.03±0.03)mg/g;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IC 50分别为15.01μg/mL和43.13μg/mL;煎炸结束后,添加质量分数为0.04%EEOL的煎炸油的酸价增加量与空白组相比降低48.24%,p-茴香胺值降低7.46%,共轭二烯含量降低29.41%,共轭三烯含量降低15.03%,总极性化合物含量降低38.63%,过氧化值波动范围(0.51~1.03 mmol/kg)低于空白组(0.24~1.03 mmol/kg),同时延缓煎炸油红值和黄值的升高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失。综上,EEOL可作为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油脂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醇提取物 煎炸油 天然抗氧化剂
下载PDF
小麦E3泛素连接酶基因TaAIRP2-1B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佳玲 王景一 +1 位作者 奚亚军 景蕊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7-1244,共8页
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本研究克隆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AIRP2-1B基因,探讨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为促进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aAIRP2-1B基因在小麦抽穗期的各... 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本研究克隆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AIRP2-1B基因,探讨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为促进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aAIRP2-1B基因在小麦抽穗期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根系中的表达水平较低。非生物胁迫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a AIRP2-1B受ABA、PEG及冷胁迫诱导表达。过表达TaAIRP2-1B拟南芥在0.4μmol/L的ABA处理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TaAIRP2-1B提高了拟南芥种子萌发期对ABA的敏感性。ABA处理抑制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的根系生长,但转基因拟南芥受抑制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TaAIRP2-1B提高了拟南芥幼苗对ABA的敏感性。转基因结果表明超表达TaAIRP2-1B增强了拟南芥的抗旱性,并且转基因株系的保水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总之,本研究发现小麦基因Ta AIRP2-1B参与了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可能是通过ABA途径正向调控植物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3泛素连接酶 TaAIRP2 ABA 干旱胁迫
下载PDF
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PHR1参与调控每穗小穗数
16
作者 张逸宁 张艳菲 +6 位作者 汪敏 王景一 李龙 李超男 杨德龙 毛新国 景蕊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76-3187,共12页
利用水分高效基因资源创制新型小麦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在TaPHR1-4A... 利用水分高效基因资源创制新型小麦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在TaPHR1-4A和TaPHR1-4B中分别鉴定出19个和15个SNP,基于这些多态性位点开发了分子标记。关联分析表明,Hap-4B-I是小穗数多的优异单倍型。通过创制两个回交导入系群体,进一步证实Hap-4B-I有利于改善小麦穗部性状。TaPHR1的转录表达分析发现Hap-4B-I单倍型幼穗中TaPHR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ap-4B-II单倍型。此外,TaPHR1在水稻中的异源表达导致穗分支变多,也证实TaPHR1参与调控每穗小穗数。小麦育成品种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尽管Hap-4B-II在我国现代育成品种中占比最多,但随小麦育种时间的推进,Hap-4B-I的占比在逐渐增多。总之,TaPHR1是小麦每穗小穗数的正调节因子。因此,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可作为小麦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YB转录因子 农艺性状 KASP标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景一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近年来,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日趋紧密,担保公司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日趋显现。伴随着双方合作开展的深入、在业务实践过程中,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准入要求逐步提高、双方合作业务产品种类不足、商业银行获取存款的... 近年来,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日趋紧密,担保公司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日趋显现。伴随着双方合作开展的深入、在业务实践过程中,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准入要求逐步提高、双方合作业务产品种类不足、商业银行获取存款的需求不断加强、双方业务合作分险比例达成共识难度逐步加大,这些都成为双方合作的掣肘因素。因此,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担保体系、产品体系、营销理念、商业模式等,对未来双方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 担保体系 商业模式
下载PDF
辽东半岛南部间作复种栽培技术
18
作者 陈庆南 王正安 +1 位作者 王景一 林培年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2-32,共1页
辽东半岛南部间作复种栽培技术陈庆南王正安王景一林培年(大连市金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6100)我们从1993年开始连续两年在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金州区华家屯镇华家村民李华江的承包田,进行粮薯间作复种玉米、萝卜高效模式... 辽东半岛南部间作复种栽培技术陈庆南王正安王景一林培年(大连市金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6100)我们从1993年开始连续两年在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金州区华家屯镇华家村民李华江的承包田,进行粮薯间作复种玉米、萝卜高效模式的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萝卜 间作 复种 栽培 辽东半岛南部
下载PDF
普惠金融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商行经营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林银行课题组 张光华 +4 位作者 何珊 陈春梅 王景一 代冬冬 高壮 《吉林金融研究》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探索普惠金融理论基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时代背景以及东北地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探索普惠金融理论基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时代背景以及东北地区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东北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然性;从具体实践出发,总结了城商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东北地区城商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选择。该研究成果为城商行经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导和促进作用,荣获吉林省金融学会201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东北地区 城商行 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