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CA1区ripple节律相关高频放电中间神经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莹 张栌 +4 位作者 潘璟玮 谢琨 李世琪 王智如 林龙年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在清醒小(Mus musculus)大脑同步记录海马区单神经元放电和场电位,发现在海马CAl区存在两类-9慢波睡眠时海马特征场电位“ripple”高频振荡(100-250Hz)相关的高频放电中间神经元.这两类神经元在慢波睡眠时的放电与ripple在时... 通过在清醒小(Mus musculus)大脑同步记录海马区单神经元放电和场电位,发现在海马CAl区存在两类-9慢波睡眠时海马特征场电位“ripple”高频振荡(100-250Hz)相关的高频放电中间神经元.这两类神经元在慢波睡眠时的放电与ripple在时间上有高度同步性,对应每个ripple振荡波,它们都有一串高频放电.其中一类中间神经元(类型Ⅰ)在一个ripple振荡波的每个子振荡周期基本有1个放电,而另一类中间神经元(类型Ⅱ)则有1-2个放电.在ripple振荡波时段,这两类中间神经元的峰值放电频率分别高达310±33.17Hz(类型Ⅰ)和410±47.61Hz(类型Ⅱ).动物清醒活动时,这两类中间神经元的放电与海马场电位的theta节律有锁相关系,它们的最大放电概率在theta节律的波谷段.给予动物摇晃刺激时,这两类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均会短促增加.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海马CAl区的这种高频放电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海马神经元网络的整体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体(Hippocampus) ripple高频振荡 theta节律 中间神经元
原文传递
在体膜片钳技术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下初级体感皮质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特性
2
作者 王丽丹 马丽清 王智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采用在体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成年大鼠单个初级体感皮质(s1)神经元,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下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活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或乌拉坦进行麻醉,按麻醉注射药物不同分为戊... 目的采用在体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成年大鼠单个初级体感皮质(s1)神经元,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下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活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或乌拉坦进行麻醉,按麻醉注射药物不同分为戊巴比妥麻醉组和乌拉坦麻醉组(每组10只),将头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待麻醉稳定后进行在体穿孔膜片钳记录。结果实验在戊巴比妥钠组和乌拉坦麻醉组中各记录了27个s1神经元。结果显示:戊巴比妥麻醉组和乌拉坦麻醉组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84±4)mv比(-82±4)mV,P〉0.05]、动作电位发放频率[(0.28±0.28)Hz比(0.33±0.34)Hz,P〉0.05]和动作电位幅度[(58±10)mv比(63±8)mV,P〉0.05]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种麻醉药物作用下,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变化模式完全不同,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只包括短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膜电位的累计分布呈单峰,而乌拉坦麻醉下呈现去极化(up)和超极化(DOWN)交替出现的膜电位振荡,且膜电位的累计分布呈明显的双峰。结论在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作用下,初级体感皮质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乌拉坦 体感皮质 膜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