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充市市区及城郊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国栋 邓萌 +4 位作者 吴家亮 王曦聆 杨坤 廖东 杨宗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了解南充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抽取市区5所幼儿园、农村6所幼儿园2-6周岁幼儿,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将透明胶纸粘贴于受检者肛门周围后取下粘贴在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检查虫卵。结果与结论:此次共调查幼儿848人,总的感... 目的:了解南充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抽取市区5所幼儿园、农村6所幼儿园2-6周岁幼儿,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将透明胶纸粘贴于受检者肛门周围后取下粘贴在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检查虫卵。结果与结论:此次共调查幼儿848人,总的感染率为3.54%。其中城市儿童506人和农村儿童342人,其感染率分别为0.40%和8.19%,两者有显着性差异(卡方检验,p<0.01);男426人、女422人,感染率分别为3.05%和4.02%,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城市2-6周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为0%-1.25%,农村2-6周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为0%-15.69%,其中6周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5.69%,各年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蛲虫 感染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曦聆 蒋士才 王莹莹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5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喘息、肺部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复方异丙托溴铵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症状 炎性指标
下载PDF
红细胞免疫、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脱水程度的关联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士才 王曦聆 《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免疫、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脱水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5例RVE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78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免疫指标[红... 目的探究红细胞免疫、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脱水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5例RVE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78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N)、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不同脱水程度患儿红细胞免疫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红细胞免疫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与脱水程度关联性。结果观察组ERPN、RFER、RBC-C3bR水平低于对照组,FEI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TNF-α、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脱水程度的加重ERPN、RFER、RBC-C3bR水平逐渐降低,FEIR、血清PCT、TNF-α、hs-CRP逐渐升高(P<0.05);ERPN、RFER、RBC-C3bR与脱水程度呈负相关,FEIR、PCT、TNF-α、hs-CRP与脱水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红细胞免疫、血清炎症因子与RVE患儿脱水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其相关指标可评估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脱水程度 炎症因子 红细胞免疫 关联性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士才 王曦聆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将入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划分为常规组与序贯组,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序贯组采用...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将入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划分为常规组与序贯组,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序贯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为95.35%,常规组为93.02%,两组总有效率与临床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IL-6、TNF-α、TNF-β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CRP、IL-6、TNF-α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序贯组患儿TNF-β高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常规组为27.91%,序贯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达到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水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程度且均可达到常规治疗水平,但序贯治疗可更好的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且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 儿童 阿奇霉素 序贯治疗 肺功能 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
下载PDF
罗布麻叶提取物的抗高血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付剑江 王曦聆 +4 位作者 吕红 刘蓉 尹小英 郑洋滨 罗永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164,共6页
目的:研究罗布麻叶提取物(extracts from leaves of Apocynum venetum,ELA)的抗高血压作用及其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或)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一氧化氮释放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Beagle犬高血压模型,随后按... 目的:研究罗布麻叶提取物(extracts from leaves of Apocynum venetum,ELA)的抗高血压作用及其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或)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一氧化氮释放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Beagle犬高血压模型,随后按血压值将Beagle犬随机分为模型组(ig,生理盐水)、马来酸依那普利组(ig,1.66 mg.kg-1)、ELA低剂量组(ig 23mg.kg-1)、高剂量组(ig ELA 46 mg.kg-1)。受试动物在单次给予上述药物后,每隔1 h记录1次动物血压,连续8 h,观察ELA的降压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ELA对内皮细胞(EAhy 926)一氧化氮(NO)产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ELA对e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以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给药后,ELA高、低剂量组Beagle犬收缩压分别为(140.4±7.5),(136.2±6.8)mmHg;舒张压分别为(63.5±3.3),(72.2±4.4)mmHg;平均血压分别为(88.9±4.7),(93.3±5.2)mmHg,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ELA可显著增加EA Hy926细胞NO的释放量(P<0.01),提高eNOS活性(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LA可显著增加p-eNOS,p-PI3K以及p-Akt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ELA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内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促进eNOS磷酸化,提高eNOS活性、增加NO可能是ELA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叶提取物 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或)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的无菌间歇性导尿对促进产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实践效果研究
6
作者 王曦聆 张竑 沈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应用基于循证的最佳护理证据促进产后发生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通过循证的方式获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对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最佳证据,将证据应用于产后病房尿潴留患者,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尿潴... 通过应用基于循证的最佳护理证据促进产后发生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通过循证的方式获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对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最佳证据,将证据应用于产后病房尿潴留患者,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及拔管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尿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拔管后产妇尿道疼痛评分、产妇首次排尿后膀胱内剩余尿量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尿管拔除后留取尿常规检查,镜检白细胞数 >10 个 /HP 的有 12 例(45.0%),试验组 6 例(2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尿道疼痛>3分,对照组有25例(71.4%),实验组有15例(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首次排尿后膀胱内剩余尿量>100ml方面比较(8.6% 与 1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产后发生尿潴留时予其间歇导尿,有利于减少菌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减轻产妇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和不便,但是对于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间歇性导尿 产后 尿潴留 膀胱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