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三维体积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萍 廖科丹 +3 位作者 陈春林 陈翠华 王建平 王月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足月胎儿体重与分娩方式、围产期母婴病亡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利用MRI三维体积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2013年11月—2016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MRI及超声检查后1周内分娩的61例胎儿进行MRI三维重... 目的足月胎儿体重与分娩方式、围产期母婴病亡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利用MRI三维体积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2013年11月—2016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MRI及超声检查后1周内分娩的61例胎儿进行MRI三维重建并测量体积。超声预测体重采用Haldlock方程,MRI预测体重采用Baker方程,比较2种方法预测值与出生体重的误差。结果 61例孕妇完成检查并成功构建胎儿体表MRI三维模型及计算体积,其中1例胎儿运动频繁,影响体积计算,最后共纳入60例胎儿数据分析。MRI预测胎儿体重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显著(r=0.927,P<0.05);其随机误差略低于超声(3.4%比5.0%,P>0.05),平均绝对误差绝对值小于超声[(172±114)g比(227±171)g,P<0.05];MRI相对误差≤10%的比例较超声高(95.0%比78.3%,P<0.05);90.0%的MRI预测值低于胎儿出生体重。结论利用胎儿MRI三维体积预测足月胎儿体重是可行的,其预测准确度高于超声,但呈低估体重趋势,可将其运用于需明确胎儿体重而超声检查受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体重估计 体积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萍 王月祉 +6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周建伟 王建平 廖科丹 唐连 唐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入口形状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844例行盆腔CT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影像数据集,重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并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和入口前后径,以判断其入口形态并分类。将患...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入口形状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844例行盆腔CT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影像数据集,重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并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和入口前后径,以判断其入口形态并分类。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第1组20-40岁,第2组41-50岁之间,第3组大于50岁,比较3组间骨盆入口形状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⑴844例女性骨盆入口形态分类,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形态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1);⑵不同年龄组间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入口前后径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2,P〈0.001);⑷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面积3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近30年中国南方女性骨盆入口形状分布中,骨盆入口横椭圆形逐渐减少,纵椭圆形逐渐增多。同时,骨盆入口面积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有利于经阴道分娩时胎头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测量 骨盆入口形态 女性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静息状态下青年未育女性阴道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兰 陈春林 +6 位作者 刘萍 王建平 陈瑞莹 唐连 王月祉 陈硕臻 李益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4-837,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未育青年女性静息状态阴道三维精细解剖结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南方医院妇科就诊患者的MRI影像数据及一般资料。选择满足入选要求的45例青年未育女性静息状态下MRI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 目的:研究正常未育青年女性静息状态阴道三维精细解剖结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南方医院妇科就诊患者的MRI影像数据及一般资料。选择满足入选要求的45例青年未育女性静息状态下MRI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联合UG软件对阴道及其与尿道之间的精细解剖参数进行三维测量和分析。结果:所有数据可构建阴道和尿道三维模型。阴道相关精细解剖参数如下:近、中、远端尿道阴道间隙依次为:5.99±1.95 mm、3.06±1.62 mm、1.09±1.43 mm。近端阴道前壁宽度34.09±6.83 mm,远端阴道前壁宽度29.69±5.60mm,阴道前壁中线长度61.02±10.12 mm。中段阴道轴位二维形态有H型和浅凹型两种,其中H型占比91.11%。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再现人体阴道三维解剖形态,提供阴道精细解剖的三维研究的平台,通过多项径线的测量,反映正常状态下阴道及其周围支持结构功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阴道 三维 解剖 测量
下载PDF
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月祉 刘萍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6年第3期51-55,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无痛无创的方式。目前,医学上大多采用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观察体内空腔,两者在成像质量、患者舒适程度方面均较早期内镜有所提高。但检查仪器仍需进入患...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无痛无创的方式。目前,医学上大多采用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观察体内空腔,两者在成像质量、患者舒适程度方面均较早期内镜有所提高。但检查仪器仍需进入患者体内,痛苦难以避免,且手术难度大,观察时间长,器具需频繁消毒,颅脑、血管等重要器官观察难度较大。随着医学影像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仿真内镜技术应运而生。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血管、胆道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内耳、脑神经等领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仿真内镜 三维成像
下载PDF
静息状态下盆腔器官脱垂与非盆腔器官脱垂女性肛提肌MRI三维结构的对比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萍 陈若兰 +10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彭程 黄璐 王建平 谭欢庆 廖科丹 唐连 王月祉 唐雷 钟世镇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8-433,共6页
目的以MRI数据为基础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及无POP症状妇女盆底肛提肌的三维结构,对比分析静息状态下POP患者肛提肌的结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患者,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 目的以MRI数据为基础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及无POP症状妇女盆底肛提肌的三维结构,对比分析静息状态下POP患者肛提肌的结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患者,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诊断为POP的中老年患者25例(POP组),非POP组为无POP症状的其他妇科疾病患者22例。采集盆腔MRI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三维重建骨盆、盆腔器官及肛提肌的三维模型,对比两组肛提肌的形态变化并对肛提肌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非POP组中耻骨直肠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附着起始处均无断裂现象,POP组患者中仅左侧断裂者3例,仅右侧断裂者3例,7例双侧断裂。非POP组中髂骨尾骨肌形态均为穹隆状,POP组患者有11例为漏斗状。非POP组中肛提肌裂孔7例U形,12例V形,3例不规则形态;POP组患者中,5例U形,4例V形,16例不规则形态。相对于非POP组,POP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增大[分别为(61.6±7.2)、(68.0±8.9)mm,P〈0.05]、横径增大[分别为(38.0±3.2)、(41.4±3.9)mm,P〈0.05];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均增大,左侧分别为(24.6±3.7)、(29.6±7.4)mm(P〈0.05),右侧分别为(23.9±3.2)、(28.4±6.8)mm(P〈0.05);肛提肌板角度增大,分别为(40.6±6.3)。、(51.0±11-3)。(P〈0.05);肛提肌体积略变小,分别为(24.6±5.0)、(23.7±5.8)cm。(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以MRI数据为基础的肛提肌三维模型结构能够客观评估POP患者肛提肌的变化,可通过显示肛提肌的整体情况反映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骨骼 骨盆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萍 唐连 +9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谭欢庆 苍鹏 林艳 李晓玲 廖科丹 彭程 黄璐 王月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原始数据集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1例于2014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盆腔动态MRI扫描的...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原始数据集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1例于2014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盆腔动态MRI扫描的POP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静息及最大脱垂状态骨盆、盆腔器官及肛提肌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三维测量,包括:肛提肌板角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及前后径;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管直肠连接处距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投影距离。结果 (1)最大脱垂状态时膀胱失去正常形态,从阴道前壁向前下脱出;阴道前壁呈凹槽状,子宫从后下脱入阴道内;肛直肠向后下移位。(2)最大脱垂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肛提肌板角度增大15.25°,肛提肌裂孔横径增大5.88 mm,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增大16 mm。盆腔器官垂直方向下移:膀胱:43.46 mm,子宫:46.48 mm,直肠:18.91 mm。结论 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可以再现POP患者达最大脱垂程度时盆腔结构的真实状态,是对静息盆腔器官及肛提肌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重要补充,有望为盆底手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和功能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成像 肛提肌 盆腔器官 三维重建 三维测量
原文传递
应用磁共振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妊娠和分娩是否影响初产妇骨盆大小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萍 王月祉 +5 位作者 余艳红 陈春林 廖科丹 李益格 王艳 昌仁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磁共振(3D MRI)重建技术分析妊娠和分娩是否改变初产妇骨盆大小及产后骨盆的恢复情况。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查的120例未育女性,24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MRI原始数据,其中73例初产妇产后复查... 目的利用三维磁共振(3D MRI)重建技术分析妊娠和分娩是否改变初产妇骨盆大小及产后骨盆的恢复情况。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查的120例未育女性,24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MRI原始数据,其中73例初产妇产后复查MRI。分别重建未育女性和初产妇产前、产后骨盆三维模型,测量骨盆大小及形态并分组比较。结果 (1)妊娠晚期孕妇与未育女性临床骨盆分型占比均为:女型>猿型>扁型>男型,足月孕妇骨盆横径略微增大(0.2~0.3 cm);耻骨弓角度增大而骨盆倾斜度减小。(2)不同分娩方式产后骨盆变化不同,顺产后42 d中骨盆前后径稍增(0.2 cm),产后6个月后恢复至未育大小;剖宫产后骨盆径线无明显变化。(3)骶髂关节间隙和耻骨联合间隙妊娠晚期较未育状态增宽,产后42 d减小。至产后6个月耻骨联合间隙恢复至未育状态水平,而骶髂关节间隙与妊娠晚期无明显变化。结论初产妇骨盆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妊娠期骨盆的变化有利于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对骨盆影响不同,产后6个月初产妇骨盆径线大部分恢复至妊娠晚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骨盆测量 初产妇 妊娠 分娩
原文传递
磁共振分析初产妇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骨髓水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萍 王月祉 +7 位作者 余艳红 陈春林 廖科丹 李益格 王艳 昌仁明 唐连 陈硕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8-922,共5页
目的通过足月初产妇产前和产后磁共振(MRI)数据分析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关节间隙,探讨关节骨髓水肿与骨盆疼痛是否相关。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检行盆腔MRI的97例足月初产妇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均... 目的通过足月初产妇产前和产后磁共振(MRI)数据分析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关节间隙,探讨关节骨髓水肿与骨盆疼痛是否相关。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检行盆腔MRI的97例足月初产妇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均做2~3次盆腔MRI检查,包括晚孕期、产后42d和(或)产后6~8个月。按照阴道分娩或者剖宫产将入组病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72例)和剖宫产组(25例),分析比较MRI图像上晚孕及产后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是否存在骨髓水肿和耻骨联合骨折,然后电话随访入组病例,记录孕前、孕晚期及产后是否出现骨盆疼痛。同期收集120例年轻未分娩女性盆腔MRI图像作为对照。结果 (1)产后MRI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骨髓水肿经阴道分娩组高于剖宫产组。(2)分娩后6~8个月时,初产妇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骨髓水肿基本恢复。(3)初产妇骶髂关节痛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有关;然而耻骨联合痛与耻骨联合骨髓水肿无关,与耻骨联合骨折有关。结论初产妇出现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是关节的一种炎性改变,可能与初产妇骶髂关节痛有关,经阴道分娩后产妇骨盆骨髓水肿风险增加,对于初产妇骶髂关节疼痛,在临床的诊疗中应关注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水肿 骨盆 磁共振 三维重建 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
原文传递
孕晚期女性肛提肌及邻近结构磁共振三维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萍 陈若兰 +10 位作者 陈春林 廖科丹 王月祉 陈兰 彭程 黄璐 王建平 谭欢庆 唐连 唐雷 钟世镇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初孕妇27例,均为单胎、头位,孕30~40周,宫高、腹围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孕前及孕期均无盆腔器官脱垂(POP...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初孕妇27例,均为单胎、头位,孕30~40周,宫高、腹围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孕前及孕期均无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对照组为无SUI、POP临床症状的未育健康青年妇女志愿者25例。运用磁共振(MRI)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妊娠晚期及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对比两组阴道形态、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肛提肌参数以及膀胱颈、宫颈和肛直肠连接处到耻尾线(PCL)的距离。结果对照组中肛提肌裂孔均为“V”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22例“V”形,5例“U”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LH-L,(60.01±6.63)mm VS.(54.03±5.09)mm,P〈0.01],横径增大[LH-W,(36.61±3.58)mm vs.(32.58±4.09)mm,P〈0.01],耻骨直肠肌两侧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左侧LSG-L(23.19±3.42)mm VS.(18.79±2.52)mm,P〈0.01;右侧LSG-R(22.10±3.58)mm vs.(18.34±2.50)mm,P〈0.01],肛提肌板角度增大[LPA(49.93±4.38)°VS.(42.94±4.38)°P〈0.01],肛提肌体积变小LVOL(24.57±5.76)cm3 VS.(33.91±6.28)cm2,P〈0.01].邻近结构阴道形态发生变化,对照组阴道形态均为“H”形,孕妇组21例“H”形,6例近“v”形,孕妇组器官到PCL的距离较对照组均变小(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肛提肌结构发生重塑,趋向松弛改变,邻近阴道形态可发生变化,器官位置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盆底 磁共振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子宫颈透明细胞腺癌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月祉 彭娟 麦凤鸣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患者29岁,孕1产0,因停经38+1周,阴道流血4 d,于2018年8月31日由外院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患者为自然受孕,孕早期曾因阴道少量流血拟“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孕期定期产前检查9次,未见特殊异常。2018年8月27日于外院... 患者29岁,孕1产0,因停经38+1周,阴道流血4 d,于2018年8月31日由外院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患者为自然受孕,孕早期曾因阴道少量流血拟“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孕期定期产前检查9次,未见特殊异常。2018年8月27日于外院进行产前检查,常规阴道检查后出现少量活动性阴道流血,阴道窥器下见宫颈后唇赘生物(具体不详),取活体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为宫颈恶性肿瘤(图1)。患者入院后检查:宫高37 cm,腹围99 cm,先露头,胎方位LOA,胎头未衔接,胎心140次/min。偶可扪及不规律宫缩,强度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先兆流产 赘生物 保胎治疗 阴道窥器 阴道流血 不规律宫缩 胎方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