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崔昌禹 王有宝 +1 位作者 姜宝石 崔国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3,共7页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同时与常规单层网壳结构相比很少受初始节点偏差的影响。最终的结构形状,与初始形状、空间条件等密切相关,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出与不同初始条件相应的多种合理形状,也可以对建筑师所确定的形状进行修正,提高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结构形态创构 非线性方法 结构优化
下载PDF
黏土中桩端后注浆单桩抗压承载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春风 吴悦 +2 位作者 赵程 费逸 王有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5-1244,共10页
参照现场桩端后注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自主研发的模型桩钻机以及注浆装置研究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5根模型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并通过后续土体开挖,分析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和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模式.试验... 参照现场桩端后注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自主研发的模型桩钻机以及注浆装置研究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5根模型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并通过后续土体开挖,分析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和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注浆试桩相比,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试桩极限承载力提高率为37.5%~112.5%,承载力提高幅度与注浆量呈正相关;注浆试桩桩端以上浆液上返段深度范围内轴力明显小于未注浆试桩,且轴力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减小;桩顶荷载较小时,在浆液上返段深度范围内,4根不同注浆量试桩平均侧摩阻力略大于未注浆试桩且增长幅度受注浆量影响很小;随着桩顶荷载增大,该深度范围内注浆试桩桩侧平均摩阻力远大于未注浆试桩且其值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注浆压力条件下,不同桩端注浆量主要影响桩端浆液上返深度范围内桩身侧摩阻力值大小,对上返高度影响较小,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约为桩端以上14倍桩径;未注浆试桩表现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注浆试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在同一桩顶荷载下不同注浆量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比例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开挖分析得出黏土中桩端后注浆主要通过浆液压密和劈裂作用于桩端和桩侧土体进而改善基桩承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模型钻孔灌注桩 桩端后注浆 上返高度 注浆量
下载PDF
无黏性土中钻孔径向卸荷收缩理论解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春风 费逸 +2 位作者 赵程 吴悦 王有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1,共7页
在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会引起钻孔周边土体径向应力卸载和钻孔收缩变形,为此,基于SMP屈服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在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径向卸荷孔周应力场位移场解析解,并结合Berezantsev和夹心墙两种土压力公式,得出孔周孔壁位... 在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会引起钻孔周边土体径向应力卸载和钻孔收缩变形,为此,基于SMP屈服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在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径向卸荷孔周应力场位移场解析解,并结合Berezantsev和夹心墙两种土压力公式,得出孔周孔壁位移沿钻孔深度方向的变化曲线,并与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结果进行对比.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卸荷因子n和钻孔半径a 0及内摩擦角?对孔壁位移均有明显影响,其中n和?的影响存在着临界点,n和?小于该值,孔壁位移则显著增大;而剪胀角ψ的影响有限,可忽略不计.卸荷因子n是一个只与内摩擦角?有关的函数;而r p/a是一个只与?、n有关的定值,与深度方向无关,故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的自立深度为0.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柱孔收缩位移解相对偏小,而塑性区半径解相对偏大,故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解答在工程应用中不保守.另外,选取不同土压力沿深度方向的孔壁位移值存在较大差别,在竖向钻孔时的土压力选取还需与现场实测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钻孔 SMP屈服准则 无黏性土 径向卸荷 理论解
下载PDF
隐睾症治疗的新方法——精索固定术
4
作者 周荣祥 侯成玉 +3 位作者 孟凡学 杨进益 王有宝 师其智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1-32,共2页
精索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症的新方法,手术简单,痛苦小。本文报告15例,共24只睾丸,经4个月至3年又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仅1只腹股沟型睾丸位于阴囊根部,未见因手术致睾丸萎缩。认为该手术成功关键是充分游离精索,保护精索外筋膜完整和固定准确。
关键词 隐睾症 精索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185例儿童头痛性癫痫脑电图分析
5
作者 解玉梅 范卫明 +1 位作者 李淑青 王有宝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5-65,共1页
185例儿童头痛性癫痫脑电图分析解玉梅,范卫明,李淑青,王有宝(附属医院脑电图室神经科,256603滨州市立医院,蓬莱沌于乡卫生院)关键词儿童;头痛性癫痫;脑电图头痛性癫痫属植物性癫痫发作,其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脑电图... 185例儿童头痛性癫痫脑电图分析解玉梅,范卫明,李淑青,王有宝(附属医院脑电图室神经科,256603滨州市立医院,蓬莱沌于乡卫生院)关键词儿童;头痛性癫痫;脑电图头痛性癫痫属植物性癫痫发作,其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脑电图变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告,但对其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痛性 癫痫 脑电图
下载PDF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6
作者 孟凡学 周荣祥 +1 位作者 王有宝 崔秀珍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79-79,共1页
患者,女,62岁。因尿急、尿疼,于1988年1月入院。自4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尿频,每日排尿10~15次/5~6次,同时有尿急,尿疼,不放射。无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1月前,无意中发现尿道外口有一肿物,外观黑褐色,触之轻微疼痛。有时肿物表面有血性... 患者,女,62岁。因尿急、尿疼,于1988年1月入院。自4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尿频,每日排尿10~15次/5~6次,同时有尿急,尿疼,不放射。无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1月前,无意中发现尿道外口有一肿物,外观黑褐色,触之轻微疼痛。有时肿物表面有血性渗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下载PDF
考虑不同中主应力影响的柱孔卸荷缩孔效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春风 王有宝 +2 位作者 吴悦 费逸 龚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3-70,共8页
为得到考虑不同程度中主应力影响的柱孔卸荷缩孔解析解,对柱孔开挖卸荷过程中一定卸荷程度下的缩孔和塑性变形进行量化预测,采用统一强度理论(unified strength theory,UST)并引入卸荷因子和缩孔系数,推导得到无量纲化的柱孔卸荷缩孔近... 为得到考虑不同程度中主应力影响的柱孔卸荷缩孔解析解,对柱孔开挖卸荷过程中一定卸荷程度下的缩孔和塑性变形进行量化预测,采用统一强度理论(unified strength theory,UST)并引入卸荷因子和缩孔系数,推导得到无量纲化的柱孔卸荷缩孔近似解.对比不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大应变解,给出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对孔周位移和应力的分布以及土体刚度、黏聚力、摩擦角对卸荷缩孔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影响参数b越大,卸荷缩孔效应越小,其本质是b的增大使初始屈服卸荷压力降低,推迟外围峰值环向应力的出现,有助于减小孔周塑性区;b对孔周径向位移和环向应力的影响不可忽略,而孔周径向应力受其影响较小;土体刚度对卸荷缩孔关系的影响很大,刚度越大,中间主应力对卸荷缩孔的影响越小.根据无量纲化的卸荷缩孔解析解,可对某指定卸荷程度的柱孔孔径变化进行更合理的定量预测,用于指导隧道支护和开挖、桩基开挖卸荷后的承载特性以及钻井稳定性分析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柱孔收缩 卸荷 中间主应力 土体刚度
下载PDF
砂土原位应力场中的灌注桩成孔卸荷收缩理论解 被引量:2
8
作者 费逸 李旺辉 +2 位作者 赵春风 王有宝 吴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为了探究钻孔灌注桩在竖向成孔时伴随的孔周土体径向应力的卸荷情况,基于SMP屈服准则及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探讨了初始原位应力场条件下砂土竖向钻孔孔周存在的2个塑性区的应力状态工况,并推导了该工况的应力场、位移场的解答,给出了工况... 为了探究钻孔灌注桩在竖向成孔时伴随的孔周土体径向应力的卸荷情况,基于SMP屈服准则及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探讨了初始原位应力场条件下砂土竖向钻孔孔周存在的2个塑性区的应力状态工况,并推导了该工况的应力场、位移场的解答,给出了工况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静止侧压力系数K0、土体内摩擦角φ的选取关系到孔周塑性区半径re,rp的变化,对塑性区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K0和泥浆重度rmud下的孔壁相对位移、孔壁应力均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孔壁相对位移随K0增大而增大,随rmud的增大而减小,但孔壁径向和环向应力并不随K0的改变而改变;砂土竖向成孔的孔周塑性区范围几乎沿深度不发生变化,塑性半径rp对钻孔孔壁环向应力有较大影响。提出的理论解对于砂土初始原位应力场中的灌注桩成孔卸荷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灌注桩 静止侧压力系数 竖向成孔 径向卸荷 理论解
下载PDF
砂土-混凝土接触面注浆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费逸 赵春风 +2 位作者 王有宝 吴悦 许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0,共5页
桩侧后注浆技术在桩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关于桩土接触面注浆的剪切力学特性研究并不多见.利用改进后可界面注浆的大型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砂土与结构物接触面注浆情况下的剪切试验,研究了注浆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界... 桩侧后注浆技术在桩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关于桩土接触面注浆的剪切力学特性研究并不多见.利用改进后可界面注浆的大型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砂土与结构物接触面注浆情况下的剪切试验,研究了注浆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界面注浆呈压密注浆与劈裂注浆相伴随出现的形式,注浆显著提高了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接触面强度增大的幅度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剪切应力-位移曲线未出现应变软化现象,表现出非线性关系.随着注浆量的增大,接触面的粘聚力随之增大,而摩擦角则随之减小.最后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本文所得结果对桩基工程桩侧后注浆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接触面 界面注浆 直剪试验
下载PDF
黏土中考虑土体卸荷效应的后注浆压密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悦 赵春风 +1 位作者 王有宝 费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9,共9页
为研究黏土中考虑土体卸荷条件下后注浆的压密效应,基于球孔扩张理论并通过土体弹性模量折减值来考虑不同卸荷程度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卸荷效应影响的压密注浆模型,计算不同卸荷程度下压密注浆极限注浆压力、浆体扩张率、塑性区扩张率... 为研究黏土中考虑土体卸荷条件下后注浆的压密效应,基于球孔扩张理论并通过土体弹性模量折减值来考虑不同卸荷程度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卸荷效应影响的压密注浆模型,计算不同卸荷程度下压密注浆极限注浆压力、浆体扩张率、塑性区扩张率、径向和环向应力以及径向位移沿径向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压密注浆极限注浆压力以及塑性区半径随浆体扩散半径增长的速率均随土体卸荷比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同一注浆压力下,当卸荷比小于0.8时,土体卸荷程度不同对土体内部径向应力、环向应力以及径向位移沿径向分布不产生显著影响,当卸荷比大于0.8时,注浆体周围同一位置处的土体径向应力、环向应力以及径向位移显著高于卸荷比小于0.8时的情况;同一注浆量下,相同位置处的土体径向应力,达到最小环向应力、稳定环向应力和稳定径向应力对应的径向距离均随卸荷程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土体径向位移分布不受卸荷程度改变的影响;同一卸荷比下,相同位置处的径向应力,达到最小环向应力、稳定环向应力、稳定径向应力以及稳定径向位移对应的径向距离均随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小环向应力值不受卸荷程度和注浆量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球孔扩张 压密注浆 压力分布 极限注浆压力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8期982-984,共3页
目的对比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旨在寻找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2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17... 目的对比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旨在寻找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2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17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各时间点患者隐性失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时Harris评分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隐性失血量及失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的特点,且隐性失血量低于人工关节转换术,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髓内钉 关节置换 高龄 不稳定型 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下载PDF
不同注浆工况对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悦 赵春风 +2 位作者 刘帆 王有宝 费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3,共9页
为研究后注浆对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注浆装置和可注浆的大型直剪仪,通过3种注浆压力、3种注浆量和4种荷载工况下的共计22组后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不同注浆工况和荷载工况对砂土-混凝土接... 为研究后注浆对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注浆装置和可注浆的大型直剪仪,通过3种注浆压力、3种注浆量和4种荷载工况下的共计22组后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不同注浆工况和荷载工况对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剪胀(缩)性以及强度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浆压力和法向应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增加注浆量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改善效果逐渐减弱;在注浆量和法向应力一定的情况下,注浆压力较低时,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变化不大,当注浆压力达到一定值,其对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提高效果较为明显;不同注浆和荷载工况下接触面抗剪强度增强系数介于1.1~2.0;浆液主要通过提高接触面等效黏聚力改善接触面力学特性,等效内摩擦角近似与未注浆接触面一致;接触面在未注浆工况下均发生剪缩,且最大剪缩量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后注浆能够转变较低法向应力下的接触面剪胀(缩)性;同一法向应力下,接触面最大剪胀量均随着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最大剪缩量则随着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注浆压力 注浆量 力学特性 砂土-混凝土接触面
下载PDF
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体会
13
作者 王有宝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
14
作者 吴悦 刘丰铭 +4 位作者 赵春风 侯忠伟 王有宝 涂义亮 韩达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和未注浆大型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和剪切影响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可逐渐消除加卸荷产生的接触面初始剪切模量和剪切应力差异。未注浆接触面未出现软化;注浆接触面呈现软化现象,并且软化出现在剪切法向应力较小的卸荷接触面剪切过程中。后注浆主要通过提高接触面等效黏聚力,改善接触面力学特性,对接触面等效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同一注浆量下,浆液对无卸荷工况接触面等效黏聚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卸荷工况;卸荷工况的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略大于无卸荷工况;加卸荷和注浆工况下,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与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呈正相关。同一剪切法向应力下,注入浆液,通过压密注浆形成浆块,增大接触面混凝土板的粗糙度,改善卸荷接触面剪切特性;通过浆液渗透形成浆土混合体,对无卸荷接触面处土体特性进行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桩基工程后注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卸荷 剪切带 力学特性 注浆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围术期隐性失血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防旋髓内钉和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IFF)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高龄(≥70岁)IFF 11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防旋髓内钉组74例和髋关节置换组41例,观... 目的观察比较防旋髓内钉和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IFF)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高龄(≥70岁)IFF 11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防旋髓内钉组74例和髋关节置换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情况及术后1、2、3、5 d隐性失血量。结果防旋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63.3 min,其中16例术中或术后输血;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71.5 min,其中28例术中或术后输血。防旋髓内钉组术中显性失血量、围术期实际失血总量及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均少于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及5 d防旋髓内钉组隐性失血量均少于髋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较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IFF围术期隐性失血少,且隐性失血多集中在术后2~3 d,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围术期隐性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高龄 失血 手术 防旋髓内钉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3 位作者 吴永东 郭鹏程 王有宝 连振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隐性失血。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隐性失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负重行走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下载PDF
经皮撬拨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1 位作者 吴永东 王有宝 《现代科学仪器》 202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采用经皮撬拨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另外44例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采用经皮撬拨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另外44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下PFNA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操作指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切开复位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手术并发症率更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撬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经皮撬拨技术治疗粗隆间难复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1 位作者 吴永东 王有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45-149,1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技术治疗粗隆间难复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粗隆间难复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撬拨闭合复位髓内...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技术治疗粗隆间难复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粗隆间难复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撬拨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恢复情况(住院、负重、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干角、股骨颈长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2组间和组内股骨颈干角、股骨颈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间术前、术后7 d同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难复性骨折在促进术后骨折愈合、改善远期疼痛、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经皮撬拨技术 闭合复位
下载PDF
隐睾症治疗的新方法——精索固定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荣祥 侯成玉 +2 位作者 孟凡学 杨进益 王有宝 《临床医学杂志》 1989年第2期86-87,共2页
隐睾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睾丸位置异常。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颇多。我院自1984年3月~1987年10月应用精索固定术治疗15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年龄3~35岁,平均9岁.12岁以下11例(78.4%),13岁以上4... 隐睾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睾丸位置异常。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颇多。我院自1984年3月~1987年10月应用精索固定术治疗15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年龄3~35岁,平均9岁.12岁以下11例(78.4%),13岁以上4例(24.6%)。双侧性9例,右侧4例,左侧2例。总计24只睾丸。术前腹股沟区可触及睾丸14只。B型超声检查9例,14只睾丸查及8只。经手术证实皮下环型3只,腹股沟管型17只,腹腔内型4只。8只睾丸发育较差,其中腹腔内型4只发育均差。13岁以上的8只睾丸中6例发育差。合并腹股沟斜疝7例,占46.6%,先天性聋哑1例。二、手术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精索固定术 新方法
原文传递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技术对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NE、AngⅡ水平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华 林艳 +1 位作者 吴永东 王有宝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技术对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水平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技术对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水平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行PFN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行经皮撬拨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两组术后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髋关节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的血清NE、AngⅡ水平;统计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6±4)min、切口长度为(5.0±0.5)cm及住院时间为(11.1±1.6)d,均短于对照组[(78±6)min;(12.6±1.4)cm;(12.9±2.8)d,t=31.137;37.955;4.039,P<0.05],术中出血量[(132±27)mL]少于对照组[(156±25)mL,t=4.715,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优良率分别为80.39%、94.12%,高于对照组的60.79%、68.63%(t=8.421;9.314,P<0.05)。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呈逐渐递增趋势(F=11.537,F=15.458,P<0.05),且术后1、2个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F=5.824;3.736,P<0.05)。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血清NE、AngⅡ水平均升高(研究组:t=19.396,12.789;对照组:t=41.450,17.143,P<0.05),但术后1 d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22.705;4.68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1.76%(χ^(2)=4.126,P<0.05)。结论经皮撬拨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可改善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可降低患者血清NE、AngⅡ水平,减轻骨折损伤,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髋关节优良率,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