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发电系统及电站电气设计分析
1
作者 王有新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3期96-98,共3页
光伏发电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安装变得日益重要。基于此,文章将从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出发,通过对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光伏列阵、电气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安装变得日益重要。基于此,文章将从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出发,通过对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光伏列阵、电气系统进行设计,以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与可靠性,并为未来光伏电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电站 逆变器 电气设计
下载PDF
沿层定点速度分析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有新 王宏 +1 位作者 李少英 张红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7-603,共7页
建立速度分布模型是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中的关键技术。本大综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阐明了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建立速度模型和在叠前深度偏移中应用速度模型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剩余速度分析中的陷阱;实现了沿层定点实时交互建立速度分布... 建立速度分布模型是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中的关键技术。本大综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阐明了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建立速度模型和在叠前深度偏移中应用速度模型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剩余速度分析中的陷阱;实现了沿层定点实时交互建立速度分布模型的功能。文章最后以实际数据为例,展示了该技术的运算效率和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沿层定点 地震资料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有新 张关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5-369,共5页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三维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平面波射线追踪与面炮波场时间滞后深度成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有新 王延光 +1 位作者 杜启振 余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5-628,共4页
面炮(Arealshot)偏移技术是对实际炮集数据按照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进行时间延迟分解并合成组合炮记录,分别进行组合震源下行波的向下波场外推和组合记录上行波的向下波场延拓,在相遇深度得到该方向平面波的反射波成像。本文基于面炮... 面炮(Arealshot)偏移技术是对实际炮集数据按照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进行时间延迟分解并合成组合炮记录,分别进行组合震源下行波的向下波场外推和组合记录上行波的向下波场延拓,在相遇深度得到该方向平面波的反射波成像。本文基于面炮深度偏移技术,充分利用射线追踪计算量小和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的良好振幅特性,提出了用平面波射线追踪法计算平面波组合震源下行波前走时和面炮波场滞后时间成像的深度偏移方法,并着重讨论了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平面波传播时间和组合记录上行波场时间滞后的深度成像方法。通过对Marmousi模型数据的成像检验,表明该法要比积分法偏移效果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炮偏移 平面波射线追踪 时间滞后成像
下载PDF
最小熵反褶积和集约化准则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有新 周兴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78-684,共7页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最小熵原理或关于方差模的最优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在某种意义上达到最佳时,可以认为地震记录的熵达到最小或方差模达到极值,这就是所谓的“集约化”准则。集约可以定义为地震记录作为随机过...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最小熵原理或关于方差模的最优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在某种意义上达到最佳时,可以认为地震记录的熵达到最小或方差模达到极值,这就是所谓的“集约化”准则。集约可以定义为地震记录作为随机过程在时间排布上的结构化程度;而结构化程度是指所研究的随机过程在从无序到有序的所有可能排布状态中所处的位置。具体地说,就是地震道经过集约化过程后达到最简练结构化的程度。集约化过程包括反褶积、常相位滤波、纯相位滤波、频谱外推以及叠加处理等。本文从集约化准则的意义上说明了这些过程并分析了集约化过程的某些技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准则 反褶积 地震数据
下载PDF
复杂地表情况的动校正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有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本文分析了山地地震资料处理中地表高程变化和近地表速度变化的动校正叠加及其与静校正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平滑地表面的处理方式。通过把动校正公式分解为两个半支双曲线,在保证使用同一个T0速度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与炮点高程和接收点高... 本文分析了山地地震资料处理中地表高程变化和近地表速度变化的动校正叠加及其与静校正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平滑地表面的处理方式。通过把动校正公式分解为两个半支双曲线,在保证使用同一个T0速度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与炮点高程和接收点高程有关的正常时差校正,然后在叠加之前进行基本时差校正。本文方法在典型山地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有益经验和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复杂地表 动校正 静校正 叠加 山地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有新 王延光 《油气地球物理》 2007年第1期1-9,15,共10页
国外经过3/4世纪,国内经过半个世纪,地震勘探技术经历了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单一地震(地面—地面)到多地震(地面—地面、地面—井孔、井孔—井孔);从单分量到多分量(海底4C、井孔三分量、陆地数字传感器);从一次野外采集到多次... 国外经过3/4世纪,国内经过半个世纪,地震勘探技术经历了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单一地震(地面—地面)到多地震(地面—地面、地面—井孔、井孔—井孔);从单分量到多分量(海底4C、井孔三分量、陆地数字传感器);从一次野外采集到多次时间推移;从早期初级的勘探一体化到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专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而且在很多应用领域,国内目前的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地震技术研发方面,情况却似乎并非如此,曾经一度缩小的差距正在加大。面对万道单点数字多分量采集技术的重大变化,处理技术的研发成为勘探领域的新课题。一个综合集成的多地震一体化的多分量地震处理技术时代正在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地震 多分量 处理技术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速度换算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有新 王延光 《油气地球物理》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在分析速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应不同处理功能的速度类型及其转换关系,提出了速度模型在不同测量参考面之间的T0校正公式,明确了在标定基准面上速度模型的T0平移方式,总结了典型情况下速度模型与处理技术的适用关系。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速度换算关系 速度类型 转换关系 To平移方式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叠前正交分解去噪方法
9
作者 王有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4-449,516,共7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动校正之后多个道集上的叠前去噪方法。若道集内的各道按偏移距排列,则对任一时间T,取同一偏移距区间x_0上的连续N个CMP点的样点,组成N维空间上的一个向量V_(x_0)(N)。每一个偏移距区间x都对应一个向量V_x(N)。这些由...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动校正之后多个道集上的叠前去噪方法。若道集内的各道按偏移距排列,则对任一时间T,取同一偏移距区间x_0上的连续N个CMP点的样点,组成N维空间上的一个向量V_(x_0)(N)。每一个偏移距区间x都对应一个向量V_x(N)。这些由不同偏移求得的向量就构成了N维空间上的向量集。应用特征分解方法可求出属于这个向量集的主分量u_1,然后将每个向量V_x(N)投影到主分量u_1上,即可得到较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去噪 向量集 主分量 正交分解
下载PDF
炮记录SSF叠前时间偏移
10
作者 王有新 葛大明 +3 位作者 孙朋朋 王磊 孙瑞艳 张达 《油气地球物理》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偏移算法按照类型分为射线法和波场法,在实际处理中,叠前时间偏移主要使用射线法,而叠前深度偏移则经常使用射线法和波场法。射线法计算量小,能够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但是一般认为其振幅特性不如波场法。理论上,波场递推算法均可应用于... 偏移算法按照类型分为射线法和波场法,在实际处理中,叠前时间偏移主要使用射线法,而叠前深度偏移则经常使用射线法和波场法。射线法计算量小,能够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但是一般认为其振幅特性不如波场法。理论上,波场递推算法均可应用于叠前时间偏移,而要求引用层速度则限制了实际应用。借用SSF算法,将逐步递推改为单步外推,从而允许引用均方根速度,通过时间单步外推满足速度纵向变化,通过空间相对时移适应速度横向变化,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波场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SSF 算法 炮记录偏移
下载PDF
叠前地震沿层处理
11
作者 王有新 张达 +1 位作者 孙朋朋 葛大明 《油气地球物理》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叠前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前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 叠前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前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叠前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AVA反演 沿层处理 保持振幅
下载PDF
二次波场外推和共时移矩阵
12
作者 王有新 王延光 +1 位作者 杜启振 余鹏 《油气地球物理》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地震偏移对计算效率、波散特征、成像角度和适应速度变化等方面的矛盾性要求促进了波场外推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基于不同算法及其特点,提出二次波场外推和共时移矩阵偏移方法,其在保持良好偏移特性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在波场... 地震偏移对计算效率、波散特征、成像角度和适应速度变化等方面的矛盾性要求促进了波场外推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基于不同算法及其特点,提出二次波场外推和共时移矩阵偏移方法,其在保持良好偏移特性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在波场外推方面,先采用大深度步长Fourier有限差分法进行波场延拓,以节省计算并保持波场在高角度的频散特征和纵横向变速,从而在每个大步长深度上得到一个基本归位的完全波场;然后在每个大步长深度内采用正常深度步长有限差分法进行二次偏移,从而在反射波基本归位的基础上实现波场在两个大深度步长之间的平稳成像。在波场成像方面,引入共时移矩阵代替三角函数的计算,在保持相同精度的条件下,用少量的内存换取25% ̄45%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偏移 深度步长 共时移矩阵 连续相移
下载PDF
地震成像技术在曙光3000并行计算机上的应用
13
作者 王有新 李建江 +1 位作者 陈维 倪逸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引言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通过地震勘探对地下含油气构造进行准确成像的关键技术,而实现Kirkhoff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要求巨大的数值计算量、信息传输量和数据存储量,本文通过中国西部塔里木地区克拉2大型油气田地震成像的实例。
关键词 地震成像技术 曙光3000并行计算机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平面波射线追踪与面炮波场滞后时间成像
14
作者 王有新 王延光 +1 位作者 杜启振 余鹏 《油气地球物理》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面炮(Arealshot)偏移技术是对实际炮集数据按照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进行时间延迟并形成组合炮记录,然后分别作组合震源下行波的向下波场外推和组合记录上行波的向下波场延拓,在相遇深度得到该方向平面波成像的技术。本文基于面炮深度... 面炮(Arealshot)偏移技术是对实际炮集数据按照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进行时间延迟并形成组合炮记录,然后分别作组合震源下行波的向下波场外推和组合记录上行波的向下波场延拓,在相遇深度得到该方向平面波成像的技术。本文基于面炮深度偏移技术,充分利用射线追踪计算量小和波动方程波场延拓具有良好振幅的特性,提出了用平面波射线追踪计算平面波组合震源下行波前走时和面炮波场滞后时间成像的深度偏移方法,着重讨论了有限差分程函方程(Eikonalequation)计算平面波传播时间和组合记录上行波场的滞后时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炮偏移 平面波射线追踪 滞后时间成像
下载PDF
CRP沿层叠加
15
作者 王有新 刘立彬 单联瑜 《油气地球物理》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保持振幅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很大进步,因此,能基本满足构造勘探的要求,但是对于岩性勘探却依然存在陷阱:共中心点CMP道集与一段地层的反射波相对应;叠前偏移存在混合作用及平均作用;共成像点CIP道集里包含相邻反射点振幅的影响;动... 保持振幅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很大进步,因此,能基本满足构造勘探的要求,但是对于岩性勘探却依然存在陷阱:共中心点CMP道集与一段地层的反射波相对应;叠前偏移存在混合作用及平均作用;共成像点CIP道集里包含相邻反射点振幅的影响;动校正和偏移过程中都存在拉伸作用等。CRP沿层叠加是针对目标地层反射波实施的专门处理,通过沿层追踪反射波(TRALayer——Tracing Reflection Along Layer)技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Snell定律,建立反射点与反射波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得到沿层CRP道集与沿层CRP叠加。CRP道集用于叠前AVO反演,CRP叠加用于地层解释。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TRALayer技术能有效地保持反射波的物理特征,细致反映反射波的空间变化和波形保真度;在振幅上避免横向混合作用,具有较高的相对振幅精度;在空间上遵从射线传播的几何关系,具有较高的空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沿层叠加 斜层反射点分散 沿层追踪反射波 CRP沿层叠加
下载PDF
单步波场延拓法单炮时间偏移
16
作者 王有新 郭树祥 单联瑜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偏移算法可以分为波场和射线两种类型,其中叠前时间偏移主要使用射线法,而射线法难以达到最佳振幅响应特性,因此,波场法一直都是研究的目标。现有的波场法叠前时间偏移主要是共炮检距和共平面波两种F-K域实现方式。一般而言,单炮总是最... 偏移算法可以分为波场和射线两种类型,其中叠前时间偏移主要使用射线法,而射线法难以达到最佳振幅响应特性,因此,波场法一直都是研究的目标。现有的波场法叠前时间偏移主要是共炮检距和共平面波两种F-K域实现方式。一般而言,单炮总是最适合的选择,它具有方程简单、操作方便和容易实现的特点。根据这个认识,本文通过相移加内插的方法实现单炮时间偏移,采用均方根速度进行单步波场延拓,从而取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振幅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波场 射线 单炮
下载PDF
上部结构质量偏心和刚度偏心对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有新 陶忠 赵东龙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质量偏心和刚度偏心会使结构产生扭转运动,进而对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产生影响,隔震层支座的承载性能对于结构的安全和使用至关重要。所以,以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研究了上部... 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质量偏心和刚度偏心会使结构产生扭转运动,进而对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产生影响,隔震层支座的承载性能对于结构的安全和使用至关重要。所以,以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研究了上部结构质量偏心和刚度偏心对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对7组不同质量偏心率和7组不同刚度偏心率进行研究对比,得到了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水平位移、竖向压缩位移、短期极大面压和短期极小面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对于支座水平位移,随着质量偏心率或刚度偏心率的增大,支座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支座群的最大位移点为结构质量偏心一侧的边支座,最小位移点为结构远离质量偏心一侧的边支座。质量偏心与刚度偏心对支座水平位移影响都较大。②对于支座群竖向压缩位移、短期极大面压,随着质量偏心率的增大,其从左往右先减小后增大。刚度偏心率的影响很小,最大、最小竖向压缩位移和短期极大面压均出现在4个角支座。③对于支座短期极小面压,随着质量偏心率的增大,支座群整体趋势从左到右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刚度偏心对支座的短期极小面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偏心 刚度偏心 隔震层支座承载性能 有限元 ETABS
下载PDF
地震处理对AVO的影响和原始波形提取技术
18
作者 王有新 王兴谋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现行的地震处理技术及流程能保留反射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利于构造勘探,但是可能会破坏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不利于岩性勘探。事实上,几乎每个主要处理步骤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地震波施加改造,这种改造作用积累到一起,会使成果资料的原始信息... 现行的地震处理技术及流程能保留反射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利于构造勘探,但是可能会破坏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不利于岩性勘探。事实上,几乎每个主要处理步骤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地震波施加改造,这种改造作用积累到一起,会使成果资料的原始信息受到不可避免的伤害。地震处理的这种改造作用能掩盖甚至抹杀地层岩性的变化效应,基础资料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岩性勘探精度的制约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直接提取目标层位上的原始波形。通过提取原始波形及系列配套技术,为岩性勘探、储层研究、天然气预测、裂缝识别和流体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波形 提取 岩性勘探 反射波 地震处理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建江 舒继武 +2 位作者 王鼎兴 郑纬民 王有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31-2237,共7页
为了解决叠前深度偏移计算量巨大这个问题,人们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开发高效的并行算法.就此,在对一些相关并行算法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简化并行算法.其中Slave进程直接存储和读取... 为了解决叠前深度偏移计算量巨大这个问题,人们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开发高效的并行算法.就此,在对一些相关并行算法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简化并行算法.其中Slave进程直接存储和读取射线旅行时,消息传递总量显著减少;同时合理地结合“任务池”技术与粗粒度级并行,前者确保动态负载平衡,后者使得Slave与Master之间的通信开销尽可能小.实际教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此并行算法高效且可扩展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存储 并行算法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计算机 石油勘探
下载PDF
基于NX MCD的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系统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王有新 蔡玉奎 +3 位作者 辛倩倩 毕文波 朱振杰 李伟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10期80-85,共6页
数字孪生作为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相互关联的纽带,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人才需求实际情况,持续进行教学研究创新与实践。本文以山东大学智能制造专... 数字孪生作为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相互关联的纽带,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人才需求实际情况,持续进行教学研究创新与实践。本文以山东大学智能制造专业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NX MCD的斗式上料设备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系统实验教学研究及实践。NX MCD进行模型机电一体化概念定义,作为仿真本体。联合NX MCD、TIA portal、PLCSIM Advanced平台,PLCSIM Advanced桥接TIA portal与NX MCD,搭建NX MCD-PLCSIM-TIA Portal多层次平台联合协同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调试环境。跨平台双向映射实时信号,模拟PLC端控制、信号实时交互、数据实时监测,仿真本体模型复现物理实体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过程。研究通过全面过程评价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和拓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X MCD TIA Portal PLCSIM Advanced 数字孪生 虚拟仿真 过程评价 智能制造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