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泻安肠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袁亚利 谢春娥 +7 位作者 李军祥 毛堂友 薛晓轩 裴文婧 王木源 张文基 卢心毓 赵兴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 目的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复制IBS-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相应浓度中药灌胃14 d,每日1次,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INF-γ+T细胞(Th1细胞)、CD3+CD4+IL-4+T细胞(Th2细胞)的占比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不同剂量痛泻安肠方治疗后,粪便总SCFAs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乙酸、丙酸及丁酸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丙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Th2细胞占比明显降低,而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Th2细胞占比均有升高,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降低。结论痛泻安肠方可以降低IBS-D小鼠粪便SCFAs的含量,调节小鼠Th1/Th2细胞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安肠方 短链脂肪酸 Th1/Th2细胞免疫平衡 小鼠
下载PDF
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调控NLRP6途径对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模型MUC2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张阳 李军祥 +6 位作者 章晓思 王木源 王佳丽 胡俊聪 张黎明 傅智浩 石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调控NLRP6途径影响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模型MUC2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D大鼠制备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构建单层肠上皮细胞模型;IL-1β刺激共培养细胞模拟体外肠道炎症模...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调控NLRP6途径影响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模型MUC2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D大鼠制备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构建单层肠上皮细胞模型;IL-1β刺激共培养细胞模拟体外肠道炎症模型;si-NLRP6质粒转染干扰NLRP6,研究清肠温中方作用机制。qPCR检测NLRP6、IL-18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6、IL-1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UC2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Caco-2/HT29-MTX细胞中,NLRP6敲除后,MUC2表达明显减少。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增加IL-1β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NLRP6和IL-1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一定程度上抵消si-NLRP6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干预后,促进MUC2蛋白表达恢复,si-NLRP6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肠温中方的作用。结论:清肠温中方含药血清通过调控NLRP6信号途径,进一步调节MUC2分泌,修复UC黏液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NLRP6 MUC2 Caco-2/HT29-MTX细胞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诊疗策略
3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6 位作者 谢春娥 邢韵淇 张文基 王木源 卢心毓 李一桐 毛堂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关典籍,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对UC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湿热、瘀血是伏邪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而伏邪所致的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临证遣方用药时谨遵扶正祛邪、透邪外出的治疗总纲,提出清热利湿是祛除伏邪的首要治则,健脾温中为重要保障,理气活血是主要方式,而顾护胃气则需贯穿治疗始终,由此创立的清肠温中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防治UC的复发。该文分别从“伏邪理论”源流、伏邪在UC发病中的特点及在诊疗中的应用等探讨了中医药抗UC复发的诊疗策略,并附本团队防治UC复发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湿热瘀血 脾虚 肠络受损
下载PDF
基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
4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4 位作者 谢春娥 王木源 张文基 邢韵淇 毛堂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肠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伏邪是感邪后藏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邪气,或湿热瘀血等邪气并未随疾病治愈根除而是潜伏于内的病邪,是UC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伏邪的致病特点与CD4^(+)TRM细胞免疫记忆、感而引动、待机而发的特性暗相契合,因此CD4^(+)TRM细胞可能是UC“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 伏邪 生物学基础 复发
下载PDF
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6/IL-18/MUC2轴及肠道黏液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阳 李军祥 +7 位作者 胡俊聪 张黎明 王佳丽 韩啸 姜慧 章晓思 王木源 石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6-101,共6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NLRP6/IL-18/MUC2轴及肠道黏液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6只。空白组自由饮用去...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NLRP6/IL-18/MUC2轴及肠道黏液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6只。空白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模型组、清肠温中方组和美沙拉嗪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制备UC模型。造模7 d后,清肠温中方组、美沙拉嗪组予相应药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去离子水灌胃,连续7 d。每日称量小鼠体质量,记录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AB-PAS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杯状细胞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6(NLRP6)、白细胞介素(IL)-18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肠组织黏膜屏障破坏,杯状细胞数量减少,黏液分泌减少;结肠组织NLRP6、MUC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IL-1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温中方组小鼠体质量增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结肠黏膜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多;结肠组织NLRP6、MUC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L-1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肠温中方能明显缓解UC小鼠疾病活动度,降低DAI评分,修复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黏液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LRP6/IL-18/MUC2轴,修复肠道黏液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黏液屏障 NLRP6/IL-18/MUC2轴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基 王志斌 +5 位作者 陈昕冉 李军祥 袁亚利 邢韵淇 王木源 毛堂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50-53,共4页
“脾为之卫”理论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卫气,从而抵御外邪、保护机体,主要与“脾主运化”“脾主升清”的生理功能有关。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脾失之卫”,百病由生。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肠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发挥了关键作用,免疫... “脾为之卫”理论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卫气,从而抵御外邪、保护机体,主要与“脾主运化”“脾主升清”的生理功能有关。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脾失之卫”,百病由生。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肠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发挥了关键作用,免疫细胞平衡紊乱引起炎症损伤。由此可见,免疫细胞作用与卫气的分布运动密切相关,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作用机制与“脾为之卫”理论内涵相耦合。本文溯源“脾为之卫”,并与现代医学中免疫学机制相结合,探索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思路,有助于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为之卫 卫气 中医免疫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免疫
下载PDF
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张文基 王志斌 +7 位作者 李军祥 毛堂友 谢春娥 韩海啸 袁亚利 卢心毓 王木源 王建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51-2457,共7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NAS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和大黄酸高剂量...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NAS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和大黄酸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大黄酸高剂量组自由食用高脂饲料10周,建立NASH模型,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大黄酸低剂量组和大黄酸高剂量组分别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4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肝组织形态及病理学表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M1/M2型巨噬细胞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1),经4周药物治疗后,大黄酸低剂量组的体质量较模型组低(P<0.05),高剂量组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模型组肝脏大而软,呈黄色,肝组织空泡样变性、脂肪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黄酸各剂量组肝脏形态及病理改变均有所减轻。机制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4/80+CD16/32+巨噬细胞(M1型)及其细胞因子TNF-α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F4/80+CD206+巨噬细胞(M2型)及其细胞因子IL-10 mRNA水平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经过药物干预后,各剂量组M1型巨噬细胞及TNF-α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M2型巨噬细胞及IL-10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大黄酸可以明显改善NASH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与恢复M1/M2型巨噬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黄酸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 机制研究 免疫学治疗
下载PDF
李军祥教授运用新乌梅丸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8
作者 邓雨清 李军祥 +2 位作者 毛堂友 王木源 陈晓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第34期154-156,166,共4页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溃疡性结肠炎类型,缠绵难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教授认为,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湿热瘀阻、气滞血瘀为标,其治法应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温肾健脾为主。李军祥...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溃疡性结肠炎类型,缠绵难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教授认为,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湿热瘀阻、气滞血瘀为标,其治法应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温肾健脾为主。李军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历代医家经验总结,在《伤寒论》乌梅丸方的基础上加减,创立新乌梅丸方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对新乌梅丸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理论梳理与临床探讨,同时附验案一例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乌梅丸 慢性复发型 溃疡性结肠炎 理论梳理 临床探讨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用药特点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木源 李小科 +2 位作者 刘蕊洁 杨先照 叶永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文...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文献报道,提取文献中的药物组成,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纳入文献119篇,中药复方126个;其中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复方占比34.12%。上述复方所含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7类,频率前5位分别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累计占比72.82%。清热药及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频率更高,其占比高于未明确提及病因的肝硬化腹水。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以湿热之邪稽留人体为因,以气虚为主,以水停为著,治法上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为基础,针对病因治疗以清热解毒,辨病机对应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乙型肝炎 用药特点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喻嘉言、王旭高、张锡纯治肝气虚用药特点浅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修超 李志国 +2 位作者 王姗 王木源 叶永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8-251,共4页
关于肝病的治法及用药特点,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经》两部分)中已可见一斑,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3],“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4]。然未明确区... 关于肝病的治法及用药特点,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经》两部分)中已可见一斑,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3],“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4]。然未明确区分肝病气血阴阳之虚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虚 用药经验
下载PDF
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亚利 毛堂友 +6 位作者 韩海啸 董瑾操 卢心毓 王木源 邢韵淇 张文基 谢春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茵... 目的探讨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组和茵陈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诱导NAFL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分别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次/d,共4周,观察不同方式治疗后小鼠体重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以及Th17/Treg细胞比率;并通过RT-qPCR检测二者相关细胞因子IL-17、IL-10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肝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及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经治疗4周后,茵陈苓桂术甘汤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空泡样变性、脂肪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减轻。机制方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占比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reg细胞占比显著降低(P<0.05),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Th17/Treg细胞比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茵陈苓桂术甘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占比显著降低(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reg细胞占比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h17/Tre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苓桂术甘汤可以显著改善NAFLD小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茵陈苓桂术甘汤 Th17/Treg免疫平衡
原文传递
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卢心毓 毛堂友 +5 位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王木源 张文基 邢韵淇 王林恒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 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羊肉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自由饮用2.5%(w/v)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 d、去离子水7 d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以建立慢性UC模型,以开始给予DSS溶液为第1天,第6天开始给予羊肉各剂量组0.25、0.50、1.00 g/mL浓度的羊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取脾脏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RT-qPCR检测结肠黏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E-cadherin)、M1型巨噬细胞因子(TNF-α、IL-6)、M2型巨噬细胞因子(IL-10、TGF-β)的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大便稀溏、便血;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或P<0.05),DAI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程度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肉各剂量组的结肠ZO-1、E-cadherin mRNA呈降低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表达升高(P<0.01或P<0.05),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M2型巨噬细胞表达降低(P<0.01),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 mRNA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饮食“发物”羊肉会破坏小鼠UC结肠黏膜屏障,加重肠道炎症表现,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向M1细胞分化、抑制向M2细胞分化,从而加重M1/M2型巨噬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羊肉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肠道炎症
原文传递
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AhR/IL-2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木源 李军祥 +8 位作者 毛堂友 袁亚利 孙中美 史瑞 王志斌 石磊 张文基 王佳丽 陈晓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88-792,797,共6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AhR/IL-2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8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清肠温中方高剂量组、美沙拉秦...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AhR/IL-2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8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清肠温中方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清肠温中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及美沙拉秦组均采用自由饮用2.5%(w/v)DSS溶液7 d复制UC模型,第8天开始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的中药干预1周,美沙拉秦组给予美沙拉秦水溶液干预1周。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干预结束后留取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AhR、IL-22蛋白水平,RT-qPCR测定AhR、IL-2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呈现明显的肠道炎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便血、腹泻、体重下降等,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小鼠较模型组DAI下降明显(P<0.05)。清肠温中方组AhR、IL-2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升高明显(P<0.05);清肠温中方组AhR、IL-22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清肠温中方可能通过激活UC小鼠中AhR/IL-22信号通路,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AhR/IL-22信号通路 肠黏膜修复
原文传递
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木源 李军祥 +5 位作者 卢心毓 袁亚利 张文基 云逸飞 邢韵淇 毛堂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的调控作用,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的调控作用,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清肠温中方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清肠温中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均采用自由饮用2.5%(w/v)DSS溶液7 d复制UC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的中药干预1周,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干预结束后留取结肠组织,制备单细胞混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RM细胞的水平,应用RT-qPCR测定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2、Glut4 mRNA及糖酵解相关因子HK2、PKM2、G6PC、LDHA、LepR、HIF-1αmRN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呈现明显的肠道炎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便血、腹泻、体重下降等,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DAI较空白组升高明显(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小鼠DAI下降明显(P<0.05)。机制方面,模型组小鼠结肠固有层CD4^(+)TRM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经清肠温中方干预后,CD4^(+)TRM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的Glut1、Glut2、Glut4、LepR、HIF-1α、HK2、PKM2、G6PC、LDHA mRNA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或有升高趋势,清肠温中方组所检测的mRNA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有降低趋势。结论清肠温中方可能通过抑制糖酵解代谢,从而调控CD4^(+)TRM细胞免疫稳态,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 免疫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