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东冉 姚安会 +5 位作者 任豪 赖生龙 邢亚洲 李海洋 梁庆华 王本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233例HFS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一血管压迫166例(71.2%),其中小脑前下动脉142例;多支血管压... 目的探讨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233例HFS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一血管压迫166例(71.2%),其中小脑前下动脉142例;多支血管压迫67例(28.8%),其中椎动脉参与53例。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5.3%、94.8%、95.3%、94.8%。术后1年复发率为1.7%。术后发生并发症26例(11.2%),其中无菌性脑膜炎10例,脑脊液鼻漏3例,迟发性面瘫6例,后组颅神经麻痹4例,听力损伤2例,小脑梗死1例。结论绒球下入路MVD治疗HFS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手术方法,可充分显露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同时减少对小脑的牵拉,降低听力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绒球下入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本瀚 宋来君 +5 位作者 姚安会 李经纶 唐斌 刘伟 卫润斐 曹付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1型刺激组(LPS+IFN-γ组)、M2型刺激组(IL-4组)。刺激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N9小胶质细胞在极...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1型刺激组(LPS+IFN-γ组)、M2型刺激组(IL-4组)。刺激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N9小胶质细胞在极化状态下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IFN-γ组、LPS+IFN-γ组及IL-4组,通过Hoechst-PI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因子对细胞死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aspase-3的表达。结果 LPS+IFN-γ组N9细胞促炎因子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IL-4组(P<0.01),IL-4组N9细胞抑炎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LPS+IFN-γ组(P<0.01)。在细胞存活方面,IFN-γ组及LPS+IFN-γ组N9细胞的死亡数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LPS组、IL-4组(P<0.05,P<0.01)。结论 N9细胞可发生极化,在不同极化状态表达不同的炎性因子;IFN-γ可影响N9细胞的存活,其可能是通过Caspase-3而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9小胶质细胞 极化 炎性细胞因子 细胞死亡
下载PDF
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本瀚 汪靖 +2 位作者 郭晓东 张长远 张月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岩骨 斜坡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 治疗
下载PDF
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王本瀚 郭效东 +5 位作者 陆卫风 刘明辉 郝文明 吴艳芝 杨俊国 宋来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68例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神经影像学、视频脑电图、症状学以及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等方法综合定位致痫灶。采取单纯脑软化灶切除术治疗11例... 目的探讨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68例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神经影像学、视频脑电图、症状学以及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等方法综合定位致痫灶。采取单纯脑软化灶切除术治疗1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治疗3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功能区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或多处软膜下横切术治疗20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6例;17例同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继续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结果 60例随访1~7年,EngelⅠ级21例,Ⅱ级32例,Ⅲ级4例,Ⅳ级3例,总有效率88.3%。具有精神症状的患者术后精神症状均明显缓解。出现暂时性轻偏瘫18例,永久性轻偏瘫2例,暂时性失语6例,颅内感染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定位致痫灶、术中ECoG监测及采取合适的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癫痫 手术治疗 皮层脑电图 疗效
下载PDF
脑运动区小病变个体化手术治疗
5
作者 王本瀚 宋来君 +4 位作者 李经纶 张长远 郭效东 姚安会 卫润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脑运动区小病变(直径〈3 cm)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运动区小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心理状态,检查肢体肌力,分析影像学特点,设计手术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单纯手术组包括轴外病变10例,采... 目的探讨脑运动区小病变(直径〈3 cm)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运动区小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心理状态,检查肢体肌力,分析影像学特点,设计手术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单纯手术组包括轴外病变10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监测组包括轴内病变18例,采用导航引导加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切除;唤醒组包括轴内病变16例,采用导航引导、电生理监测及术中唤醒下手术切除。结果单纯手术组均全切;监测组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7例;唤醒组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4例。监测组和唤醒组的全切率及次全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手术组中2例术后3 d肌力下降,3周后恢复;监测组6例肌力下降,治疗后1例未恢复;唤醒组5例肌力下降,治疗后2例未恢复;治疗后肌力未恢复病人的病理结果均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监测组与唤醒组在肌力下降程度及恢复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运动区小病变病人,根据病人心理状态、病变影像学特点等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病变 运动区 个体化手术 神经导航 神经电生理 唤醒麻醉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86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6 位作者 王庆宣 熊家锐 张长远 张月高 刘明辉 李经纶 唐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ml)44例,无...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ml)44例,无效10例(22.7%,10/44),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痊愈;余34例中术后3~5d血肿引流干净25例,血肿少量残留(≤5ml)9例。小血肿组(血肿量〈30ml)42例,术后1~3d内均引流干净。出院时ADL分级:Ⅰ级72例,Ⅱ级14例。76例随访3~12个月,(5.3±3.7)月,按GOS分级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微创,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穿刺引流 尿激酶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下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经纶 王本瀚 +4 位作者 姚安会 赵鸽 唐斌 曹富强 李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解颅内情况变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对2013年至2015年142例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治疗
下载PDF
组织化院前钻孔引流在脑疝期颅内血肿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家锐 王本瀚 +3 位作者 王庆宣 张长远 张月高 郭效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组织化院前救治中,微创手术干预脑疝期颅内血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68例院前单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期特急性颅内血肿病人行微创手术干预77例(治疗组),非手术干预91例(对照组)。入院后均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组织化院前救治中,微创手术干预脑疝期颅内血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68例院前单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期特急性颅内血肿病人行微创手术干预77例(治疗组),非手术干预91例(对照组)。入院后均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院前救治用时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治用时(含转运)治疗组(90±35)min,对照组(87±42)min(P>0.05);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治疗组18例,对照组46例(P<0.05);开颅术中颅内血肿量治疗组(75±19)ml,对照组(110±13)ml(P<0.05);GOS恢复良好治疗组30例,对照组16例(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人数分别为14例和37例(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不延长院前救治用时的前提下,能有效干预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为院内开颅手术赢得时机。救治的组织化是手术成功与安全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抽吸 血肿 脑疝 颅脑损伤
下载PDF
术中皮质电刺激联合皮质脑电图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性癫癎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7 位作者 陆卫风 张长远 熊家锐 风旭东 唐斌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551-552,共2页
目的总结术中唤醒麻醉下,皮质电刺激(CS)联合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功能区28例胶质瘤及13例脑膜瘤继发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唤醒麻醉下开颅,通过CS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区,ECoG定位... 目的总结术中唤醒麻醉下,皮质电刺激(CS)联合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功能区28例胶质瘤及13例脑膜瘤继发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唤醒麻醉下开颅,通过CS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区,ECoG定位致癎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癎灶。结果术中CS定位功能区33例,阴性8例;ECoG发现致癎灶29例,无异常12例。胶质瘤全切21例,次全切7例;脑膜瘤全切12例,次全切1例。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障碍25例,均于1个月内恢复。随访41例,时间6个月-5.5年。癫癎发作消失29例,明显减少12例。结论唤醒麻醉下联合CS、ECoG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性癫癎,能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安全处理致癎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继发性 唤醒麻醉 皮质电刺激 皮质脑电图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穹隆体主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效东 刘备 +9 位作者 张华 王本瀚 吴艳芝 刘明辉 陆卫风 郝文明 王振华 赵鸽 杨俊国 高国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穹隆体主蛋白(MVP)表达的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组)手术切除的额叶致痫灶皮质及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开颅减压术切除的额叶皮质...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穹隆体主蛋白(MVP)表达的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组)手术切除的额叶致痫灶皮质及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开颅减压术切除的额叶皮质中MV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额叶皮质仅有MVP微量表达。癫痫组额叶皮质神经元MVP表达(主要在胞浆中和核膜上)均阳性,其MV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部位神经胶质细胞无MVP表达。结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神经元的MVP表达增高,这可能是其对抗癫痫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隆体主蛋白 难治性癫痫 多药转运体
下载PDF
CT与MRI图像融合辅助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6 位作者 陆卫风 刘明辉 郝文明 吴艳芝 任廷文 杨俊国 赵学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前致痫灶切除术是外科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但对那些不能准确定位致痫灶、或致痫灶较为弥散、抗癫痫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顽固性癫痫,该如何从外科干预方面进行治疗?我院从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CT及MRI图像融... 目前致痫灶切除术是外科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但对那些不能准确定位致痫灶、或致痫灶较为弥散、抗癫痫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顽固性癫痫,该如何从外科干预方面进行治疗?我院从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CT及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立体定向射频毁损颅内与癫痫放电传播路径或癫痫起源有关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立体定向 难治性癫痫 射频毁损
下载PDF
犬颅脑爆震伤后血浆中TNF-α、IL-6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广林 王本瀚 +3 位作者 贺世明 高立 于嘉 高国栋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探讨颅脑爆震伤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不同伤情与血浆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杂种雄性犬30只,随机分为:轻伤I组(13 mm,n=10),中型伤II组(9 mm,n=10)及重... 目的通过建立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探讨颅脑爆震伤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不同伤情与血浆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杂种雄性犬30只,随机分为:轻伤I组(13 mm,n=10),中型伤II组(9 mm,n=10)及重伤III组(5 mm,n=10),用1 g 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距右颞顶部不同距离(13mm、9mm、5mm)对犬的颅脑部引爆致伤,制作轻、中、重型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伤前及伤后0 h、1 h、2 h、4 h、6 h、12 h对血浆中TNF-α、IL-6指标监测。结果犬爆震伤1 h后,中、重伤组血浆中TNF-α、IL-6含量与伤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在不同时间点重伤组与轻伤、中型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型伤组TNF-α、IL-6较轻型伤组略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双变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在伤后6 h时血清中TNF-α、IL-6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爆震伤后血浆中TNF-α、IL-6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伤情轻重程度紧密相关,提示TNF-α、IL-6可能参与了早期的颅脑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颅脑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付强 李经纶 +3 位作者 刘雷震 扶宇 王本瀚 姚安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68-269,272,共3页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病人多、范围广。TBI病理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后者是直接损伤造成的一系列细胞及生化级联反应,是TBI致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最关...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病人多、范围广。TBI病理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后者是直接损伤造成的一系列细胞及生化级联反应,是TBI致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最关键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后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巨大梭形动脉瘤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家锐 王本瀚 张月高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447-44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1h"于2005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5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剌激征阳性...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1h"于2005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5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剌激征阳性。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约26mm×25mm大小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为43Hu),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轻度移位,环池、鞍上池、双侧侧裂池及部分脑沟可见高密度影,以左侧明显(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 血管内治疗 载瘤动脉闭塞
下载PDF
犬颅脑爆震伤早期救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广林 王本瀚 +5 位作者 高国栋 贺世明 于耀宇 高立 于嘉 高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大剂量青霉素钠、甘露醇对颅脑爆震伤实验犬的救治效果。方法杂种雄性犬30只,使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将犬分为:对照组(6只)、外伤组(12只)及治疗组(12只),外伤组和治疗组制作成颅脑爆震伤模型,治疗组运用大剂量青霉素钠...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大剂量青霉素钠、甘露醇对颅脑爆震伤实验犬的救治效果。方法杂种雄性犬30只,使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将犬分为:对照组(6只)、外伤组(12只)及治疗组(12只),外伤组和治疗组制作成颅脑爆震伤模型,治疗组运用大剂量青霉素钠、甘露醇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每一组犬的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谷丙转氨酶(ALT)、淀粉酶(AMY)、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水平,以及颅内压(ICP)、头颅CT表现、细菌定性培养结果和犬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外伤组伤后6h血浆ET、TNF及伤后12h血浆ALT、AMY、BUN、CK、IC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24 和48h,治疗组的ET、TNF、ALTAMY、BUN和CK水平均明显低于外伤组(P<0.05)。头颅CT检查示治疗组脑水肿明显轻于外伤组;伤后48h,治疗组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8.33%(1/12),显著低于外伤组的83.33%(10/12)(P<0.01);治疗组的生存时间为(138.6±8.0)h,明显长于外伤组的(96.53.0)h(P<0.01)。结论颅脑爆震伤后早期运用大剂量青霉素钠、甘露醇治疗可减轻机体感染,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水肿及机体继发损伤,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早期救治 颅脑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家锐 王本瀚 +1 位作者 郭效东 张广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388-390,共3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与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5例(计29枚)颅内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长径:2~3 mm 15枚、1.6~1.9 mm 14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枚,球囊辅助栓塞10枚,支架辅助栓塞7枚,单纯支...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与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5例(计29枚)颅内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长径:2~3 mm 15枚、1.6~1.9 mm 14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枚,球囊辅助栓塞10枚,支架辅助栓塞7枚,单纯支架覆盖瘤颈2枚。结果29枚动脉瘤术后即刻致密栓塞13枚,占44.8%。出院时按改良GOS评分评估预后,25例患者中恢复正常18例、良好2例、一般2例、差1例、死亡2例。23例患者随访6个月~4年,无再出血病例;19例(21枚动脉瘤)复查造影,其中2例(2枚)复发(给予补充致密栓塞),2例(2枚)行单纯支架覆盖瘤颈的患者见动脉瘤已闭塞。结论血管内治疗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微导管头端合理塑形与技术操作规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效果
下载PDF
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脓肿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月高 王本瀚 张长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垂体脓肿 MRI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改进的开颅减压术预防术后减压窗综合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长远 王本瀚 +3 位作者 李经纶 张月高 熊家锐 王庆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0期623-624,共2页
目的总结开颅减压术中的技术改进措施及其预防术后减压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开颅减压术中进行技术改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17例,其余59例随访3 ̄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好转后再次加重患者。结论标... 目的总结开颅减压术中的技术改进措施及其预防术后减压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开颅减压术中进行技术改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17例,其余59例随访3 ̄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好转后再次加重患者。结论标准开颅减压术中采取硬脑膜边缘脑血管保护、脑池开放引流、蛛网膜松解及硬脑膜扩大修补等技术改进,可有效预防术后减压窗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窗综合征 开颅手术 预防 技术改进
下载PDF
玉树地震野战方舱医院神经外科病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长远 李经纶 王本瀚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年第1期3-3,21,共2页
玉树震后第3天,某军区野战方舱医院承担玉树州医院功能,展开救治。
关键词 野战医院 神经外科 开颅术 应急准备 玉树地震
下载PDF
98例颈椎疾患前路减压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月高 王本瀚 张长远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带锁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比较颈椎前路手术单纯植骨融合组和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组的症状好转率、植骨融合率、内植物并发症的差别。结果钛板组与单纯植骨融合组的症状好转率差异无显著性,钛板组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带锁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比较颈椎前路手术单纯植骨融合组和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组的症状好转率、植骨融合率、内植物并发症的差别。结果钛板组与单纯植骨融合组的症状好转率差异无显著性,钛板组植骨融合率显著提高,而内植物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单纯植骨融合组。结论带锁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损伤 前路手术 带锁钛板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