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神经鞘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鲁平 王林省 +4 位作者 毛森 孙占国 刘帮东 刘艳杰 陈月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肿瘤被覆黏膜面有无溃疡、肿瘤内部有无囊变坏死、钙化、...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肿瘤被覆黏膜面有无溃疡、肿瘤内部有无囊变坏死、钙化、瘤周淋巴结情况及患者临床症状;按肿瘤最大径(Dmax,≥5 cm和<5 cm)分成两组并对其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GS均为单发,以胃体大弯侧多见,占60.6%(20/33),以腔外生长为主,占51.5%(17/33),肿瘤Dmax为(4.39±2.01)cm(≥5 cm者12例、<5 cm者21例)。27例肿瘤呈类圆形或卵圆形,6例呈不规则形。32例肿瘤边缘清晰,1例边缘稍模糊。10例肿瘤黏膜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瘤内可见囊变坏死、6例瘤内可见钙化。25例肿瘤周围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多数呈明显均匀强化,部分不规则淋巴结可见淋巴门结构。27例肿瘤行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15例呈轻中度强化,6例呈明显强化。两组间肿瘤的形态和瘤内囊变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年龄、性别、症状、位置、生长方式、表面溃疡、钙化和瘤周淋巴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肿瘤呈轻中度均匀渐进性强化和瘤周伴有多发大小不等明显强化的淋巴结最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内耳畸形相关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郝淑珍 王林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760-1764,共5页
目的探讨总结内耳畸形相关性脑脊液耳漏(CFO-Re-IEM)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CFO-Re-IEM 20例(21耳)患者的临床、HRCT和MRI资料。结果CFO-Re-IEM患耳表现为中度至极重度耳聋;伴有头痛和/或发热9例,脑脊液耳漏或鼻漏6... 目的探讨总结内耳畸形相关性脑脊液耳漏(CFO-Re-IEM)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CFO-Re-IEM 20例(21耳)患者的临床、HRCT和MRI资料。结果CFO-Re-IEM患耳表现为中度至极重度耳聋;伴有头痛和/或发热9例,脑脊液耳漏或鼻漏6例,听力下降4例,反复肺炎就诊1例。20例(21耳)CFO-Re-IEM伴发内耳畸形(IEM),不全分隔I型10耳、共同腔6耳、耳蜗未发育1耳、耳蜗发育不良-II型3耳、Mondini畸形1耳。在HRCT表现患耳均有患侧镫骨底板骨质缺损,其中1耳伴有鼓室盖骨质缺损。16耳大量脑脊液漏,患耳除表现镫骨底板骨质缺损外,患侧鼓室内在MR水成像呈近似脑脊液样信号,均经缺损区与内耳淋巴液相连续。5耳脑脊液少量漏出患耳在MR水成像鼓室内信号不均,其镫骨底板骨质缺损处可见半球形脑脊液样高信号影,其外缘不规则,与鼓室内高信号不连续。结论CFO-Re-IEM患者临床表现多为重度耳聋、脑膜炎及脑脊液耳鼻漏等,影像学以患耳伴发严重IEM、镫骨底板骨质缺损及鼓室积液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内耳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在诊断大前庭导水管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林省 宋光义 +3 位作者 廖承德 韩丹 杨亚英 雷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导水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18例35耳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的MPR图像,利用原始图像获取对称性轴位和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测量两种图像中前庭导水管中段的管径... 目的探讨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导水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18例35耳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的MPR图像,利用原始图像获取对称性轴位和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测量两种图像中前庭导水管中段的管径大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等于或大于在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其中6耳测量结果相同,4耳相差0.1mm,13耳相差0.2mm,12耳≥0.3mm,用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轴位MPR最大显示图像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大前庭导水管
下载PDF
临界性大前庭导水管的HRCT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林省 张丽红 +2 位作者 陈月芹 郭沐洁 王玉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总结临界性大前庭导水管的HRCT表现,提高对LVA的认识,减少CT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确诊的73例(143耳)LVA HRCT资料,其中13例(15耳)为临界性LVA,分析其HR CT表现,并与其MRI对照。在Carestream10.2PACS系统上行前庭导水管... 目的总结临界性大前庭导水管的HRCT表现,提高对LVA的认识,减少CT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确诊的73例(143耳)LVA HRCT资料,其中13例(15耳)为临界性LVA,分析其HR CT表现,并与其MRI对照。在Carestream10.2PACS系统上行前庭导水管标准轴位、矢状位重建,测量前庭导水管中间径大小。结果临界性大前庭导水管占同期LVA的10.5%(15/143),其中双侧2例、单侧11例。在前庭导水管HRCT轴位图像、矢状位图像上其后肢中段宽度位于0.95~1.30mm(均值1.21mm),0.97~1.29mm(1.19mm),其近段与前庭相通。在MRI积极干预稳态序列(CISS)序列上前庭导水管及骨内外内淋巴囊均有不同程度扩张,以骨外明显。其中1耳内淋巴囊内呈均匀高信号,其余14耳内淋巴囊内信号不均匀,其中3耳合并耳蜗Mondini及前庭扩大畸形。结论临界性大前庭导水管并非少见,HRCT上表现为前庭导水管轻度扩张。MRI检查可弥补HRCT的不足,有助于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骨孤立性肌纤维瘤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林省 陈月芹 +1 位作者 王皆欢 曹冠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2-612,共1页
患儿女,16个月,主因"发现左顶部肿物12月余"入院。体检:左顶部触及鹌鹑蛋大小包块,质硬、位置固定,无压痛,皮肤无红肿热。影像学检查:CT平扫见左顶骨内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影,病变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45HU,境界清楚,肿块突... 患儿女,16个月,主因"发现左顶部肿物12月余"入院。体检:左顶部触及鹌鹑蛋大小包块,质硬、位置固定,无压痛,皮肤无红肿热。影像学检查:CT平扫见左顶骨内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影,病变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45HU,境界清楚,肿块突破颅内外板,向颅外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瘤病 颅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前庭导水管CT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林省 宋光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前庭导水管CT精确测量是制定合理前庭扩大畸形CT诊断标准的前提。目前CT测量常用测量层面有直接扫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斜矢状位图像,还有MSCT重建轴位、矢状位及斜矢状位MPR图像。本文主要介绍各测量层面测量结果,并分析各测量层... 前庭导水管CT精确测量是制定合理前庭扩大畸形CT诊断标准的前提。目前CT测量常用测量层面有直接扫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斜矢状位图像,还有MSCT重建轴位、矢状位及斜矢状位MPR图像。本文主要介绍各测量层面测量结果,并分析各测量层面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测量
下载PDF
纵隔梭形细胞脂肪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林省 王皆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0,共1页
患者男,35岁,多囊肾病史30年,查体发现左侧中纵隔占位1周。体格检查:左侧下胸部听诊呼吸音减弱,叩诊左下胸部呈实音。X线平片:左下纵隔旁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左肺下叶受压外移。
关键词 脂肪瘤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前庭导水管畸形的CT表现及多平面重组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林省 孙新海 +5 位作者 张丽红 陈月芹 李娴 时克伟 史志涛 孙占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的CT表现及多平面重组在诊断该病中的价值。方法18例大前庭导水管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的轴位扫描,经后处理获得MPR图像。结果在18位患者中17例为双侧和1例单侧扩大,扩大的导水管呈三种形态:裂隙状(6耳)、三角形...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的CT表现及多平面重组在诊断该病中的价值。方法18例大前庭导水管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的轴位扫描,经后处理获得MPR图像。结果在18位患者中17例为双侧和1例单侧扩大,扩大的导水管呈三种形态:裂隙状(6耳)、三角形(27耳)及囊袋状(2耳),其内缘均显示与前庭(19耳)或总脚(16耳)相通,导水管中段平均管径3.15mm;结合MPR图像可全面地显示导水管。结论CT能准确地判定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存在,MPR图像能更好的显示和诊断大前庭导水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断层摄影 X线电子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MSCT前庭导水管15°斜状位图像的重建、径线测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林省 张丽红 +3 位作者 陈月芹 王皆欢 刘艳杰 郭沐洁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重组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15°斜矢状位图像,探讨径线测量值对大前庭导水管畸形(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LVA)的应用价值。方法标准化处理106例(212耳)正常人...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重组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15°斜矢状位图像,探讨径线测量值对大前庭导水管畸形(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LVA)的应用价值。方法标准化处理106例(212耳)正常人的颞骨MSCT图像获得前庭水管标准化图像,测量VA中间径大小,建立99%医学参考值范围;对43(85耳)LVA患者VA中间径进行测量,并与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侧别及各年龄组间VA中间径大小无统计学差异(t=0.252,P〉0.05;t=1.573,P〉0.05;F=0.089,P〉0.05)。VA中间径(0.76±0.15)mm;99%医学参考值范围:0.41~1.10mm。LVA患者VA中间径最大值为3.60mm,最小值为1.13mm,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892,P〈0.05)。结论利用MSCT多平面重组易于获得VA15°斜状位图像;99%正常人VA中间径参考值范围:0.41~1.10 mm;VA中间径大于1.10mm提示L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畸形 多平面重组 MSCT
下载PDF
枕骨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10
作者 王林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骨恶性神经鞘瘤 实验室检查 皮肤肿胀 头部活动 软组织 后颅窝 斑片状 结节状
下载PDF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月芹 孙占国 +7 位作者 王林省 史志涛 贾存玮 张谷青 张新东 王彦辉 李慧 王玉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以相同纳入标准,选取5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前瞻门控组,另选取5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作为回顾门控组。由两名CT医... 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以相同纳入标准,选取5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前瞻门控组,另选取5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作为回顾门控组。由两名CT医师分别对两组CTCA图像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心率、心率波动、扫描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3.80±0.46)mSv,回顾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20.64±3.14)mSv,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66,P=0.761)。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门控 冠状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新海 孙占国 +5 位作者 李娴 史志涛 王林省 盛华强 吴涛 李传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7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术前DSCT和超声心动图(Echo)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全部检查均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心外结构异常304处,DSCT可...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7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术前DSCT和超声心动图(Echo)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全部检查均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心外结构异常304处,DSCT可清晰显示先心病心外畸形特点及侧枝循环情况,DSCT、Echo及二者联合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7%(294/304)、78.9%(240/304)9、7.7%(297/304),DSCT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cho,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DSCT与二者联合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技术,各种重建图像能够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外结构异常,检出优于Echo,对先心病特别是复杂型先心病的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右锁骨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占国 陈月芹 +2 位作者 黄书然 王皆欢 王林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病例女,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疼痛40 d,夜间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体重下降。查体:右肩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可,右肩锁关节处肿胀,扪及质硬肿物,位置固定,压痛明显,皮温不高,右手活动、感觉良好,桡动脉搏动可触及。实验室检查:血... 病例女,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疼痛40 d,夜间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体重下降。查体:右肩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可,右肩锁关节处肿胀,扪及质硬肿物,位置固定,压痛明显,皮温不高,右手活动、感觉良好,桡动脉搏动可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肾功能、血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浆细胞瘤 锁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丽红 王林省 +1 位作者 吴涛 方松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8-1789,共2页
肾脏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renal sporadic hemangioblastoma,RSH)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目前鲜见对该病的报道。因对其认识不足,术前易被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而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5例RSH患者的MSCT资... 肾脏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renal sporadic hemangioblastoma,RSH)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目前鲜见对该病的报道。因对其认识不足,术前易被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而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5例RSH患者的MS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血管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月芹 孙占国 +5 位作者 孙新海 黄书然 李娴 王林省 史志涛 贾存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存在心外大血管异常的先心病患者138例,男性60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6.5±5.4岁,术前均行D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将二者...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存在心外大血管异常的先心病患者138例,男性60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6.5±5.4岁,术前均行D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将二者检查结果对照并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DSCT、Echo及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138例患者共发现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304处,D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7%、78.9%、97.7%,D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cho(χ2=22.321,P<0.05),而DSCT与联合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861,P>0.05)。结论:DSCT对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优于Echo,在术前评估、术式选择上具有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心脏病 心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时克伟 王林省 +1 位作者 张丽红 褚华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CT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的胸部CT基本表现呈毛玻璃样高密度影,而其继发征...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CT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的胸部CT基本表现呈毛玻璃样高密度影,而其继发征象呈多样化,因并发症不同而异。其临床与CT表现的分离及影像相对稳定。结论:CT可以充分显示PAP的特征,CT结合临床有助于PAP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含脂肪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荣升 王林省 +3 位作者 肖琳 周祥举 韩从辉 范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含脂肪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特征。方法对1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含脂肪肾上腺肿瘤(髓样脂肪瘤13例,脂肪瘤及成熟畸胎瘤各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的CT图像(18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CT图像上均表... 目的探讨含脂肪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特征。方法对1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含脂肪肾上腺肿瘤(髓样脂肪瘤13例,脂肪瘤及成熟畸胎瘤各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的CT图像(18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CT图像上均表现为边缘清楚含脂肪混杂密度影。13例髓样脂肪瘤中,11例以脂肪密度为主,2例以骨髓组织为主;其中3例内见点状钙化影,6例增强扫描髓样组织呈轻度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清楚均匀一致脂肪密度影。2例成熟畸胎瘤内含有多发钙化灶、软组织及脂肪密度影,其中软组织呈轻度强化。1例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部分实性成分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含脂肪肾上腺肿瘤种类繁多,其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脂肪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髓样脂肪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MSCTA在咯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慧 陈月芹 +2 位作者 孙占国 张谷青 王林省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对咯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咯血患者的MSCTA图像及后处理资料,3例行DSA检查,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2例,膈下动脉、肺动脉联合供血1例,膈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联...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对咯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咯血患者的MSCTA图像及后处理资料,3例行DSA检查,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2例,膈下动脉、肺动脉联合供血1例,膈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联合供血1例,膈下动脉、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共同供血1例。MSCTA共检出9支责任血管,包括4支异常增粗支气管动脉、3支扩张纡曲膈下动脉及2支远端扩张的肺动脉。结论:MSCTA不仅能较准确地显示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数目和走行,并且对其基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咯血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CT和MRI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力军 张丽红 +3 位作者 王林省 王军业 郭沐洁 韩磊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I平扫。结果 7例含细胞... 目的探讨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I平扫。结果 7例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均以非脂成分为主,脂肪呈多灶状分布,3~8个不等,大小约为1.4~7.2 mm。CT显示局灶性脂肪密度影,CT值-110^-46 HU;非脂成分CT平扫值均为5.8~13.4 HU,5例脂肪灶旁见点状钙化影;CT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脂肪灶旁见结节状强化,1例脂肪灶旁合并瘤内动静脉血管扩张。4例脂肪灶在T1WI脂肪抑制序列均呈低信号;4例非脂成分在T1WI正相位均为稍高信号,T1WI反相位均为低信号。结论含细胞外脂肪肾上腺腺瘤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非脂成分的影像特征对该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 诊断 鉴别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双源CT不同管电压技术诊断急性胸痛三联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皆欢 陈东风 +3 位作者 王少春 孙占国 王林省 张谷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对比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在两种不同电压下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以评估低电压扫描在急性胸痛患者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双源CT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 目的对比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在两种不同电压下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以评估低电压扫描在急性胸痛患者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双源CT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361例胸痛三联检查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辐射的有效剂量。结果 120kV组与100kV组在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辐射剂量的对比中,120kV组的辐射剂量大于100k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两种不同管电压扫描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无影响,并且应用100kV管电压扫描可以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可以作为急性胸痛患者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胸痛三联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