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盆地模拟技术评价渤东凹陷下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7
1
作者 文志刚 何文祥 +3 位作者 米立军 刘逸 王根照 唐友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渤东凹陷东营组下段和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生油总量为48.71×108t,排油总量为26.37×108t;生气总量为47686×108m3,排气总量为35797×108m3;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远高于东营组下段烃源岩。据此并结... 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渤东凹陷东营组下段和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生油总量为48.71×108t,排油总量为26.37×108t;生气总量为47686×108m3,排气总量为35797×108m3;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远高于东营组下段烃源岩。据此并结合渤东凹陷内生排烃强度与生排烃量的平面分布特点,预测出该凹陷南部沉积中心周围的渤南凸起、庙西凸起及渤东低凸起南端是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凹陷 东营组 沙河街组 生烃 排烃 盆地模拟
下载PDF
渤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文祥 米立军 +1 位作者 文志刚 王根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
通过对渤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系统评价,认为东营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渤东、渤中凹陷烃源岩类比研究推测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更高;东营组烃源岩Ⅰ、Ⅱ1、Ⅱ2 和Ⅲ型有机质均有分布,但以Ⅱ1、Ⅱ2 型为主;... 通过对渤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系统评价,认为东营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渤东、渤中凹陷烃源岩类比研究推测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更高;东营组烃源岩Ⅰ、Ⅱ1、Ⅱ2 和Ⅲ型有机质均有分布,但以Ⅱ1、Ⅱ2 型为主;与渤中凹陷对比表明,两者在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沉积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两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具有相同性质。油源对比认为,渤东凹陷油源主要为沙河街组烃源岩,东营组烃源岩贡献很少;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渤东凹陷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7.91×108 t和220.2×108 m3,其勘探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凹陷 烃源岩 生烃潜力 有机质丰度 沙河街组 天然气资源量 渤中凹陷 东营组 系统评价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模拟结果 勘探前景 对比表 相似性 推测
下载PDF
渤东凹陷东营组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文志刚 何文祥 +2 位作者 米立军 刘逸 王根照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渤东凹陷是渤海海域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渤东凹陷单井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与渤中凹陷烃源岩的对比研究,结合渤东凹陷盆地模拟成果,得出以下认识:渤东凹陷南部东营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 渤东凹陷是渤海海域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渤东凹陷单井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与渤中凹陷烃源岩的对比研究,结合渤东凹陷盆地模拟成果,得出以下认识:渤东凹陷南部东营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演化已处于成熟阶段,因而东营组暗色泥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凹陷 东营组 烃源岩 评价
下载PDF
渤中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桂范 李建平 +2 位作者 王根照 程建春 宫诲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并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现...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并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现整体沉陷,为一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凹中发育3个近东西向的次隆,将青东凹陷分隔为4个次洼,由南至北,次洼的规模逐渐扩大。受构造-古地貌的控制,沙三下亚段青东凹陷的东部发育扇三角洲,西部和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体发育部位明显受次洼的控制。由于凹陷规模小,物源供应充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砂质沉积不同程度超覆于次隆之上,次隆地带水浅浪强,形成规模不等的砂质滩坝。发育于东部断坡带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于西部缓坡带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发育于次隆地带的砂质滩坝砂体均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和较好的圈闭背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构造-古地貌 古近系 青东凹陷 渤中坳陷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根照 李建平 +1 位作者 向淑敏 金会苓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8,共8页
岩石薄片、粘土矿物、储层物性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砂岩储层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至中成岩阶段B期,而现存的有效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混合成岩孔隙,孔隙类型以扩大粒... 岩石薄片、粘土矿物、储层物性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砂岩储层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至中成岩阶段B期,而现存的有效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混合成岩孔隙,孔隙类型以扩大粒间孔隙为主,被溶蚀的组分主要是长石颗粒和粒间碳酸盐胶结物。埋藏深度大于2.2 km的SQs4L,SQs4u和SQs3m砂岩储层次生孔隙所占比例较高,次生孔隙成为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这一认识指明了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深部砂岩储层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古近系 砂岩储层 砂岩岩类学 次生孔隙
下载PDF
渤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相对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以QHD35-2-1井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傅强 夏庆龙 +4 位作者 周心怀 王根照 李建平 王清斌 吕苗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1-224,236,共5页
渤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具有粒度细(粉砂)、成岩演化程度高、埋藏深(大于3 000m)、物性差的特征,是否发育相对高孔渗储层是制约该地区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根据渤中凹陷QHD35-2-1井的测井、取心及测试资料,研究了深层砂岩的成... 渤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具有粒度细(粉砂)、成岩演化程度高、埋藏深(大于3 000m)、物性差的特征,是否发育相对高孔渗储层是制约该地区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根据渤中凹陷QHD35-2-1井的测井、取心及测试资料,研究了深层砂岩的成岩机制和高孔渗储层的成因,结果表明:渤中凹陷深层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处于中成岩期—晚成岩期,砂岩粒度细,咸水低温钙质沉淀胶结,这些因素对深部储层孔渗的发育与保存不利;高温及高异常压力的存在,使得粉砂岩储层中矿物成分大量溶蚀,形成了受异常压力保护的原生粒间孔隙,以及长石、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岩屑等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从而构成了深埋条件下的相对高孔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 沙河街组 相对高孔渗储层 成因分析 QHD35-2-1井
下载PDF
用波速层析成像方法提高储层横向预测精度 被引量:5
7
作者 常旭 刘伊克 +1 位作者 王志君 王根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3-822,共10页
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考察了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油气储层波速横向检测的效果,然后用渤海油田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实用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油气勘探中的反射地震资料具有地震射线近似垂... 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考察了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油气储层波速横向检测的效果,然后用渤海油田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实用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油气勘探中的反射地震资料具有地震射线近似垂直分布的特点,适合用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目标层横向非均匀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 CT 成像 油气藏 储集层 预测精度
下载PDF
青东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向淑敏 李建平 +2 位作者 王根照 郭涛 李慧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现整体沉陷,为一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凹中发育3个近东西向的次隆,将青东凹陷分隔为4个次洼,由南至北,次洼的规模逐渐扩大.受构造-古地貌的控制,沙三段中亚段青东凹陷的东部发育扇三角洲,西部和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体发育部位明显受次洼的控制.由于凹陷规模小,物源供应充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砂质沉积不同程度下超于中部次隆之上,由于次隆地带水浅浪强,形成规模不等的砂质滩坝.中部次隆规模较大,在缺少陆源碎屑供应的地带,发育钙质浅滩和泥滩.发育于东部断坡带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于西部斜坡带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发育于次隆地带的砂质滩坝砂体均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和较好的圈闭背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东凹陷 古近系 沙三段中亚段 构造—古地貌 沉积
下载PDF
渤海海域天然气分布特点、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根照 夏庆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渤海海域已发现天然气藏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并进一步确定了该地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层系和区域。渤海海域属于油型盆地,但天然气勘探仍具很大的潜力,其分布主要受富生气凹陷、郯庐断裂、优质... 对渤海海域已发现天然气藏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并进一步确定了该地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层系和区域。渤海海域属于油型盆地,但天然气勘探仍具很大的潜力,其分布主要受富生气凹陷、郯庐断裂、优质盖层、古隆起等四大因素控制;渤海海域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应以古近系及前第三系为主,兼探新近系,渤中及辽中凹陷周围的低凸起、凹中隆、斜坡区的构造带及各类沉积体是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天然气 分布特点 成藏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勘探突破的启示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根照 牛成民 +1 位作者 王亮 叶小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43,3,共5页
在回顾莱州湾凹陷曲折的油气勘探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多年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新的钻井资料,探讨了该区主要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该凹陷油气成藏规律。该区油气勘探历程说明,在低勘探程度、高风险的中小型凹陷中,需要突... 在回顾莱州湾凹陷曲折的油气勘探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多年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新的钻井资料,探讨了该区主要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该凹陷油气成藏规律。该区油气勘探历程说明,在低勘探程度、高风险的中小型凹陷中,需要突破传统认识,加大勘探力度。中小型凹陷具有"近源成藏"的特点,弄清油气源岩及近源岩的储层特征,做好有效储层的预测,可以很好地指导勘探,也是获得油气突破的关键;同时,垦利10-1油田的发现也进一步证实,陡坡带是断陷盆地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往往可获得商业油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陡坡带 垦利10-1油田 商业发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根照 姜本厚 王富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40-43,1,共4页
通过对渤海海域已发现新近系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位于有利的构造脊、有良好的烃源供给且晚期断裂发育的部位是明化镇组下段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场所;阐述了在新近系岩性体描述中砂体构造等值线、尖灭线和断层... 通过对渤海海域已发现新近系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位于有利的构造脊、有良好的烃源供给且晚期断裂发育的部位是明化镇组下段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场所;阐述了在新近系岩性体描述中砂体构造等值线、尖灭线和断层线的重要性及其研究方法。旨在为下一步该类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油气成藏特征 新近系 构造脊 输导层 波阻抗
下载PDF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油气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根照 彭文绪 孙和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2X期161-165,共5页
渤海海域已发现50多个油气田大部分位于郯庐主干断裂的附近,表明渤海海域的郯庐断裂带是油气富集区。渤海海域郯庐断裂的走滑特征和水平位移距离具有很好时空变化性,在平面上南北分段、东西分支,位移相互交替变化,纵向上走滑断层的... 渤海海域已发现50多个油气田大部分位于郯庐主干断裂的附近,表明渤海海域的郯庐断裂带是油气富集区。渤海海域郯庐断裂的走滑特征和水平位移距离具有很好时空变化性,在平面上南北分段、东西分支,位移相互交替变化,纵向上走滑断层的水平位移量是随地层年代的变新而减小。通过目前渤海海域已发现的油气田,叙述了海域郯庐断裂带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特征,由于郯庐断裂在渤海海域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差异活动造成了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油气聚集特点;渤海海域晚期断裂的强烈活动造成了烃类的快速与充分排出,这种由断层活动引导的“进发”式排烃是海域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走滑断层 输导系统 油气富集
下载PDF
非单一岩性地层中的弱反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根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95-403,408,共10页
弱反射是地震剖面上常见的一种反射特征,在岩性预测中,一般都解释成单一岩性。根据辽东湾的勘探实例证明,弱反射不只是反映单一名性,也可以在非单一岩性地层中出现,即在薄互层和反射系数很小的厚层砂泥岩地层中产生。笔者利用地质模型... 弱反射是地震剖面上常见的一种反射特征,在岩性预测中,一般都解释成单一岩性。根据辽东湾的勘探实例证明,弱反射不只是反映单一名性,也可以在非单一岩性地层中出现,即在薄互层和反射系数很小的厚层砂泥岩地层中产生。笔者利用地质模型论证了它们的形成条件和判别方法,并指出在陆相沉积盆地地层中利用弱反射结构判别岩性,不能简单地运用一两种模式,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沉积、构造特点,采用多种地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反射 岩性预测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二维地震剖面上的侧面波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根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1-329,366,共10页
本文根据波的射线传播原理,结合地质模型及其实例,论述了二维地震剖面上侧面断面波等四种主要侧面波的产生机理及特点。它们一般在大倾角地层和高角度的反向正断层地区的平行(或近于平行)地质构造走向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皆属一次反射波,... 本文根据波的射线传播原理,结合地质模型及其实例,论述了二维地震剖面上侧面断面波等四种主要侧面波的产生机理及特点。它们一般在大倾角地层和高角度的反向正断层地区的平行(或近于平行)地质构造走向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皆属一次反射波,只是反射点的位置与正常反射波不同。因此,用目前使用的二维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方法均无法消除它。为了识别和利用侧面波,本文认为在一条地震测线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反射波时,偏离测线较远的一个(或几个)波则为侧面波;在一个连续的反射段上,其中一段的波可为正常波,另一段的波可视为侧面波。据此定义,对辽东湾地区二维地震剖面上的侧面波进行了解释,其结果与地下地质构造形状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震 侧面波
下载PDF
北苏门答腊盆地BEE区块综合研究发现CUNDA气田 被引量:1
15
作者 Burn.,MD 王根照 《渤海石油地质情报》 1992年第3期107-120,共14页
关键词 气藏 地质 解释 Cunda气田
原文传递
爪哇海西北部北SERIBU区的勘探
16
作者 Fains.,R 王根照 《渤海石油地质情报》 1992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爪哇 地震 资料
原文传递
根据地球物理勘探发现Point Arguello油田
17
作者 Fisch,T 王根照 《渤海石油地质情报》 1991年第1期1-12,共12页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油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