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旧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桐屿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1年第9期51-52,共2页
垃圾填埋处理是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法之一。受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工艺、技术的限制,垃圾渗沥液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常规渗沥液处理工艺能耗高、用地面积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容易造成邻避效益。文章以中山市某老旧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 垃圾填埋处理是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法之一。受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工艺、技术的限制,垃圾渗沥液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常规渗沥液处理工艺能耗高、用地面积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容易造成邻避效益。文章以中山市某老旧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为例,对比分析了MVR+TO+无氧高温裂解工艺和常规渗沥液处理工艺的优劣势,为老旧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垃圾填埋场 垃圾渗沥液 MVR+TO+无氧高温裂解工艺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雁 王桐屿 +2 位作者 秦玉洁 韩彬 任君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4-1550,共7页
采用提高进水NH_4^+-N和NO_2^--N浓度的方式将上流式厌氧过滤床(UBF)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由0.52 kg·(m^3·d)^(-1)增大至2.75 kg·(m^3·d)^(-1),NH_4^+-N、NO_2^--N和TN的去除率也相应地分别从76.18%、53.47%、55.66%增... 采用提高进水NH_4^+-N和NO_2^--N浓度的方式将上流式厌氧过滤床(UBF)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由0.52 kg·(m^3·d)^(-1)增大至2.75 kg·(m^3·d)^(-1),NH_4^+-N、NO_2^--N和TN的去除率也相应地分别从76.18%、53.47%、55.66%增大至94.04%、86.97%、82.96%.同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UBF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的脱氮细菌较为丰富,其中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分别占27.9%~39.9%、1.1%~26.4%和0.035%~0.188%.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中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由1.1%、27.9%增加至26.4%、39.9%.其中,浮霉菌门的丰度增大最为显著,其包含的Brocadiacea科达到了24.57%,成为优势菌群,Brocadiacea科主要包含Candidatus brocadia属.Alpha多样性指数和物种相对丰度聚类图分析表明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渐减小,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过滤床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 高通量测序 厌氧氨氧化菌 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一株反硝化菌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彬 王桐屿 +1 位作者 曹雁 秦玉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5-1940,共6页
从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缺氧段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反硝化菌,以该菌株为研究对象,鉴定后对该菌株进行脱氮条件最优化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厌氧氨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柠檬酸钠浓度为9 g·L^(-1),KNO_3浓度为1 g·L^(-1),... 从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缺氧段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反硝化菌,以该菌株为研究对象,鉴定后对该菌株进行脱氮条件最优化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厌氧氨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柠檬酸钠浓度为9 g·L^(-1),KNO_3浓度为1 g·L^(-1),溫度为35℃,pH为6.8的条件下,同时控制接种量为2.5%,即控制初始菌株浓度为10~7 mL^(-1)时,2 d后8号菌能达到87%的最佳NO_3^--N去除率;在厌氧氨氧化能力检测实验中,培养液中生化反应以反硝化作用为主,在第3·5天发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因此推测这株菌具有厌氧氨氧化反应能力。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菌 厌氧氨氧化 脱氮条件优化 苏云金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不同种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君怡 陈林艺 +4 位作者 李慧春 秦玉洁 曹雁 王桐屿 周少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05-1411,共7页
采用2套UBF反应器R1和R^2,R1接种好氧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R^2接种厌氧消化絮状污泥与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采用逐渐提高进水亚硝氮和氨氮浓度的方式富集培养ANAMMOX菌.结果表明,R1启动时间短,仅耗时... 采用2套UBF反应器R1和R^2,R1接种好氧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R^2接种厌氧消化絮状污泥与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采用逐渐提高进水亚硝氮和氨氮浓度的方式富集培养ANAMMOX菌.结果表明,R1启动时间短,仅耗时36 d就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而R^2则需要53 d; R1和R^2脱氮效果均较好,但R1脱氮效果优于R^2且稳定.在稳定运行阶段,R1氨氮、亚硝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 92%、96. 64%和81. 87%左右,R^2氨氮、亚硝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7. 54%、94. 91%和80. 98%左右.反应器启动成功后,Candidatus Kuenenia属在所检测出的属中丰度位列前六,在R1和R^2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3. 22%和2. 35%;改进的Stover-Kincannon基质去除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拟稳态阶段R1和R^2的脱氮性能均能进行较好地拟合,经计算,R1的最大基质去除速率Umax稍大于R^2,说明R1的脱氮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接种污泥 脱氮性能 动力学特征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