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和趋化的影响及外源酸类物质的验证
1
作者 尹艳蝶 杨艳梅 +6 位作者 付启春 王琴 李永青 段锦凤 刘玉竹 王桥美 胡先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1-2175,共15页
【目的】探究马铃薯不同抗性品种、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孵化和趋化的影响,为马铃薯金线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个马铃薯品种3个生育期的根系分泌物,采用浸泡法和滤纸片法研究... 【目的】探究马铃薯不同抗性品种、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孵化和趋化的影响,为马铃薯金线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个马铃薯品种3个生育期的根系分泌物,采用浸泡法和滤纸片法研究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和趋化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各根系分泌物的组分;选用8种外源酸类物质咖啡酸、丁二酸、氢化肉桂酸、3-羟基丙酸、3-氨基-3-甲基丁酸、乙醇酸、硬脂酸、L-乳酸的标准品,运用浸泡法和滤纸片法验证根系分泌物中占比较大的主要酸类物质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和趋化的影响。【结果】感病品种青薯9号、会-2的根系分泌物比抗病品种宣薯6号、云薯505的根系分泌物刺激孵化快且孵化量大,在3个生育期(15 d(发芽期)、30 d(幼苗期)和55 d(块茎形成期)),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孵化效果强于抗病品种,各品种30 d(幼苗期)的根系分泌物刺激孵化效果好于15 d(发芽期)、55 d(块茎形成期),青薯9号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孵化率15、30、55 d依次为7.20%、27.30%、5.70%,会-2依次为10.50%、38.00%、9.40%,宣薯6号依次为5.40%、20.40%、16.30%,云薯505依次为13.20%、21.80%、3.10%。感病品种青薯9号的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幼虫的吸引能力强;从3个生育期看,除了宣薯6号,其余3个品种15 d根系分泌物的吸引效果好于30、55 d,15、30、55 d的根系分泌物吸引率青薯9号依次为13.73%、9.68%、6.13%,会-2依次为5.65%、4.76%、4.89%,云薯505依次为4.86%、4.13%、2.91%,宣薯6号依次为4.11%、5.77%、6.47%。用GC-MS对根系分泌物进行分析鉴定,马铃薯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9类物质,其中酸类24种、氨基酸类13种、盐类5种、醇类3种、烃类3种、糖类3种、酚类2种、酮类1种、脂类1种,从种类和所占比例可知酸类、氨基酸类、酚类和醇类是供试马铃薯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成分。选择8种代表性酸类物质验证表明,8种物质中丁二酸、3-羟基丙酸对马铃薯金线虫的孵化有显著影响,咖啡酸、氢化肉桂酸对马铃薯金线虫的趋化有显著影响。但与4个品种30 d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的影响对比,上述影响显著的酸类物质刺激孵化效果显著低于根系分泌物,趋化则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均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和趋化有较大影响,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趋化的影响强于抗病品种,总体表现为抗病、感病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的影响在根系出现时即播种15 d(发芽期)开始,在30 d(幼苗期)影响最强,到55 d(块茎形成期)影响减弱。马铃薯的根系分泌物种类多样,主要组分为酸类、氨基酸类和醇类,抗病、感病品种略有差异。丁二酸、3-羟基丙酸对孵化的影响显著,咖啡酸、氢化肉桂酸对趋化的影响显著,单一酸性物质对马铃薯金线虫孵化的影响显著小于根系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根系分泌物 马铃薯金线虫 孵化 趋化 组分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2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菌毒素对烟草防御性相关酶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桥美 范静华 +1 位作者 果志华 陈建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5,共6页
液体振荡培养的黑胫病菌孢子经过滤、浓缩、硫酸铵沉淀、透析、离心,获得初提纯黑胫病菌毒素。利用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烟草幼苗,检测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 液体振荡培养的黑胫病菌孢子经过滤、浓缩、硫酸铵沉淀、透析、离心,获得初提纯黑胫病菌毒素。利用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烟草幼苗,检测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K326经毒素处理后的CAT和MDA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而红花大金元的PAL活性比K326易被激活。初步说明烟草黑胫病菌毒素处理过的烟草能够诱导提高相关酶CAT,PAL的活性,减少有害物质MD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毒素 激发子
下载PDF
添加不同微生物数控发酵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文书 周伟鹏 +5 位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赵苗苗 龚婉莹 刘聪 严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2-113,共12页
目的研究数控发酵中微生物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固态混合菌接种微小根毛霉、烟曲霉、米曲霉、溜曲霉、总状毛霉、泡盛曲霉、异常毕赤酵母、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等不同微生物,追踪检测发酵过程... 目的研究数控发酵中微生物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固态混合菌接种微小根毛霉、烟曲霉、米曲霉、溜曲霉、总状毛霉、泡盛曲霉、异常毕赤酵母、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等不同微生物,追踪检测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动态变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气物质。通过其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感官审评结果及发酵成品香气物质对比,分析接菌数控发酵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在发酵过程中,各实验组之间理化成分存在差异性(P<0.05),总体大框发酵效果好于小框发酵;茶叶中香气成分接菌发酵后烷烃、杂氧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酸类化合物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增长趋势,酮类、醇类化合物减少,其余物质变化趋势不大,波动略小。结论添加不同微生物数控发酵能够有效缩短发酵时长,减少杂菌污染,提升普洱熟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发酵 普洱熟茶 固态单菌 混合菌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数控发酵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的变化
5
作者 彭文书 何敬尧 +3 位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严亮 周伟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明确数控发酵与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变化的关系,提升大叶种红茶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推广大叶种红茶数控发酵技术。分别采取数控发酵和传统室温发酵的方式,以云抗10号、矮丰、雪芽100、长叶白毫4种无性系大叶种红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大... 为明确数控发酵与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变化的关系,提升大叶种红茶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推广大叶种红茶数控发酵技术。分别采取数控发酵和传统室温发酵的方式,以云抗10号、矮丰、雪芽100、长叶白毫4种无性系大叶种红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大叶种红茶,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检测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比分析所制大叶种红茶在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和芳香化合物上的差异。数控发酵有利于增加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的含量,提高大叶种红茶的综合品质。数控发酵大叶种红茶的优势为:在传统室温发酵的基础上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提高7.76%,茶多酚含量平均提高2%,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提高0.4%,咖啡碱含量平均提高8.84%,茶多糖含量平均提高6.23%;数控发酵相比传统室温发酵,云抗10号芳香化合物高出1.21%,矮丰高出2.19%,雪芽100号高出5.17%,长叶白毫高出4.42%。就4个品种而言,又以云抗10号数控的综合品质表现最优,其在感官审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方面与传统温室发酵相比,均表现出差异极显著,且在芳香化合物方面检出其含有香气物质α-法尼烯。本研究为优化大叶种红茶生产结构以及推广大叶种红茶数控发酵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促进大叶种红茶实现更加高效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发酵 大叶种红茶 生化成分 香气物质
下载PDF
云南铁皮石斛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6
作者 严亮 杨瑞娟 王桥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0-765,共6页
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从云南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1株内生菌,鉴定结果表明:根、茎和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只有Bacillus oceanisediminis,Bacillus beringensis和Bacil... 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从云南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1株内生菌,鉴定结果表明:根、茎和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只有Bacillus oceanisediminis,Bacillus beringensis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三种菌株同时存在于根部和叶部。本研究丰富了内生菌资源,为石斛属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菌 鉴定
下载PDF
速溶普洱茶对红茶菌饮料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2 位作者 严亮 刘丽 林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4,共8页
对红茶菌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p H值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得到红茶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基质中加入红糖,速溶普洱茶∶水=0.8 g∶1 000 m L,红糖添加量为5.5 g时,红茶菌发酵液p H值为3.7,红茶菌饮料呈橙红色,香气好,口味酸... 对红茶菌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p H值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得到红茶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基质中加入红糖,速溶普洱茶∶水=0.8 g∶1 000 m L,红糖添加量为5.5 g时,红茶菌发酵液p H值为3.7,红茶菌饮料呈橙红色,香气好,口味酸甜适中,且产膜效率高,优化工艺的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红茶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而且发现没有报道过的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有利于红茶菌的发酵且对人体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速溶普洱茶 发酵 鉴定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桥美 彭文书 +5 位作者 杨瑞娟 赵苗苗 蒋勋 张军 王兴华 严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8-93,共6页
为建立普洱茶传统渥堆发酵微生物菌种库,改善普洱茶传统发酵工艺,开发新的普洱茶产品,本试验采用传统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对茶原料(SC)、不同发酵阶段茶样(JC)、发酵空间空气(KQ)和发酵地面(DM)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 为建立普洱茶传统渥堆发酵微生物菌种库,改善普洱茶传统发酵工艺,开发新的普洱茶产品,本试验采用传统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对茶原料(SC)、不同发酵阶段茶样(JC)、发酵空间空气(KQ)和发酵地面(DM)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并对SC、JC、KQ和DM中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的异同进行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可培养的细菌多样性较真菌丰富,分离到细菌14种,分布于2个门,9个属,Bacillus sp.的微生物种类较多。真菌12种,分布于3个门,6个属,Aspergillus sp.和Arxula sp.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发酵茶样与茶原料中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相似性较大,与发酵环境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相似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渥堆发酵 普洱茶 可培养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景迈山虫茶菌相及卫生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1 位作者 严亮 季爱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42-348,共7页
目的评价景迈山虫茶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办法,对景迈山虫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卫生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虫茶中的菌落总数为3.... 目的评价景迈山虫茶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办法,对景迈山虫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卫生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虫茶中的菌落总数为3.30 CFU/g,大肠杆菌数为24.1 MNP/100 g,霉菌数为3.50 CFU/g,致病菌均未检出。全微生物分离纯化出55个菌株,其中真菌30株,细菌25株,未发现有害菌株。景迈山虫茶各项卫生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T 4789.2-2010等标准。结论景迈山虫茶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在卫生微生物学方面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虫茶 微生物指标 致病菌
下载PDF
微生物多样性与宣威火腿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严亮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11X期137-139,共3页
宣威火腿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主要有细菌、酵母、霉菌等多种微生物菌群。不同微生物对宣威火腿品质的影响不同,其影响主要反映在火腿的风味上。本文总结现有的微生物多样性对宣威火腿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够深... 宣威火腿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主要有细菌、酵母、霉菌等多种微生物菌群。不同微生物对宣威火腿品质的影响不同,其影响主要反映在火腿的风味上。本文总结现有的微生物多样性对宣威火腿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各学者间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进一步加强对宣威火腿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揭示微生物在火腿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宣威火腿的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宣威火腿是云南省的著名特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火腿 霉菌 葡萄球菌 优势菌群 微生物 微球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滇黄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1 位作者 严亮 庄立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12期27-30,共4页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概述总结黄精目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现有的防治措施。目前黄精的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根腐病,炭疽病,软腐病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主要的害虫是: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地老虎...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概述总结黄精目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现有的防治措施。目前黄精的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根腐病,炭疽病,软腐病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主要的害虫是: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地老虎、二斑叶瞒、斑腿蝗、蛞蝓、稻株缘蜷;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2 位作者 季爱兵 刘丽 林珊 《农村实用技术》 2012年第12期19-20,共2页
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分为铁皮、黄草、金钗、霍山、环草、马鞭等数十个品种,其中铁皮石斛(干品又称铁皮枫斗)最为珍贵,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是石斛中的极品。目前,由于自然条件下铁皮石斛繁殖率低生长速度缓慢以及近年... 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分为铁皮、黄草、金钗、霍山、环草、马鞭等数十个品种,其中铁皮石斛(干品又称铁皮枫斗)最为珍贵,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是石斛中的极品。目前,由于自然条件下铁皮石斛繁殖率低生长速度缓慢以及近年来人为过度采挖破坏,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紧缺,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愈伤组织诱导 原球茎 外植体 植物组织培养 市场需求 最适培养基 野生资源 名贵中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景迈山不同生境茶园及茶窖空气微生物群落分布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2 位作者 龚婉莹 赵苗苗 严亮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9-666,共8页
【目的】研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及茶窖的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方法】利用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4个不同生境茶园(CY-... 【目的】研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及茶窖的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方法】利用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4个不同生境茶园(CY-A^CY-D)和茶窖(CJ)的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培养采集的微生物,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种类。【结果】在茶园和茶窖的空气微生物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310株细菌和191株真菌,分别归类于27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4个茶园空气微生物丰富性不同(CYC>CY-A>CY-B>CY-D),但均分离得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茶窖的微生物群落不含肠杆菌属,而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结论】景迈山不同生境下的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差异性,茶树品种或套种品种越多的茶园,空气微生物种类越丰富,肠杆菌属是景迈山普洱茶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显著特征,为进一步探究普洱茶微生物的来源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景迈山 茶园 茶窖
下载PDF
云南景迈山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3 位作者 彭文书 龚婉莹 赵苗苗 严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2-1189,共8页
为了探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对从3个有机台地茶园(TS-A、TS-B、TS-C)和景... 为了探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对从3个有机台地茶园(TS-A、TS-B、TS-C)和景迈山古茶园(GS-D)采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种类。在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417株细菌和143株真菌,分别归类于27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4个茶园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不同,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的排序分别为:GS-D>TS-A>TS-C>TS-B和TS-A>TS-B>TS-C>GS-D。4个茶园的微生物群落均含有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为优势菌属。结果表明,景迈山不同生境下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差异性,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古茶园,但真菌多样性高于古茶园。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规律如下:茶树品种一样,套种品种多的茶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都高于套种品种少的茶园,套种品种相似的茶园,茶树品种越多,细菌的多样性更高,而真菌多样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茶园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严亮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研究不同培养基和光照条件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5.92 g·L-1+2,4-D 5 mg·L-1+IAA 1.5 mg·L-1+KT 0.62 mg·L-1+蔗糖37.5 g·L-1+琼脂0.8... 研究不同培养基和光照条件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5.92 g·L-1+2,4-D 5 mg·L-1+IAA 1.5 mg·L-1+KT 0.62 mg·L-1+蔗糖37.5 g·L-1+琼脂0.8%(pH 5.9~6.0),暗培养15 d后再光培养;外植体捣碎后平铺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4.74 g·L-1+2,4-D 1 mg·L-1+IAA 1.5 mg·L-1+KT 0.25 mg·L-1+蔗糖30 g·L-1+琼脂0.8%(pH 5.9~6.0),25℃持续光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愈伤组织诱导 原球茎
下载PDF
茶窖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多样性及普洱茶内生菌和茶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3 位作者 彭文书 赵苗苗 李梅 严亮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
为了探究茶窖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建立普洱茶茶窖微生物库,明确普洱生茶由于不同的存放环境而造成的茶品质差异的原因,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和测序技术,对从茶窖环境中分离的微生物和茶叶内生菌进行了培养和分子鉴定,并通过感官... 为了探究茶窖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建立普洱茶茶窖微生物库,明确普洱生茶由于不同的存放环境而造成的茶品质差异的原因,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和测序技术,对从茶窖环境中分离的微生物和茶叶内生菌进行了培养和分子鉴定,并通过感官测评和成分检测对茶品质进行了判定。结果显示,在茶窖环境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157株细菌、119株真菌和163株茶叶内生菌。茶窖中长期累积的菌斑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为曲霉属,数量最多的是黑曲霉。普洱茶的重金属、农残、致病菌、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均符合国家标准,存放两年后,相比于自然环境存放的普洱茶,窖藏的普洱茶的茶多糖、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增高,而游离氨基酸、茶氨酸、茶多酚、儿茶素和茶红素的含量降低。研究表明曲霉属,尤其是黑曲霉,可能对普洱茶品质的转化影响很大。本研究可以为普洱茶窖藏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 内生菌 普洱茶 茶品质 茶窖
下载PDF
8种市售“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3 位作者 彭文书 季爱兵 张文杰 严亮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81-88,共8页
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类别的"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区别与联系,为茶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利用传统培养法结合DNA测序分析,对八种"金花"茶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金花"... 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类别的"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区别与联系,为茶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利用传统培养法结合DNA测序分析,对八种"金花"茶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金花"菌为冠突曲霉和冠突散囊菌;对"金花"菌以外的其他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所有茶样中均分离出了阿姆斯特丹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和谢瓦氏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8种"金花"茶中均分离得到了"金花"菌,但由于茶叶类别和产地的不同,8种茶样所含的微生物又各有不同,同一类别的茶样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传统培养法 微生物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防治茶园黑毒蛾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催廷宏 姚学坤 +1 位作者 赵远艳 王桥美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前,茶园病虫害防治的施药工具主要是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因受到手动压力的影响,存在着压力不稳定,雾滴较大,喷散不均匀,劳动强度大,喷药速度慢等缺点。为此,2010年8-9月,将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用于防治茶园害虫... 目前,茶园病虫害防治的施药工具主要是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因受到手动压力的影响,存在着压力不稳定,雾滴较大,喷散不均匀,劳动强度大,喷药速度慢等缺点。为此,2010年8-9月,将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用于防治茶园害虫黑毒蛾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动喷雾器 病虫害防治 机动喷雾机 比较试验 茶园害虫 黑毒蛾 劳动强度 动压力
下载PDF
勃氏甜龙竹活体竹汁成分及微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瑞娟 王桥美 +2 位作者 季爱兵 邓杰文 严亮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共7页
研究从勃氏甜龙竹中提取新鲜竹汁,检测了其农残、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并对新鲜竹汁进行过滤除菌,对比分析过滤前后竹汁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其保质期。实验结果显示:勃氏甜龙竹农残未超标,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从新鲜竹汁... 研究从勃氏甜龙竹中提取新鲜竹汁,检测了其农残、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并对新鲜竹汁进行过滤除菌,对比分析过滤前后竹汁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其保质期。实验结果显示:勃氏甜龙竹农残未超标,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从新鲜竹汁中分离得到36株菌株,均为细菌,主要属于Acinetobacter,Arthrobacter,Bacterium,Cedecea,Enterobacter,Pantoea,Pseudomonas,Sphingomonas和Stenotrophomonas 9个属;从过滤膜表面分离得到37株菌株,种类与新鲜竹汁中的主要微生物基本一致;过滤除菌后未检测出微生物;从过滤后变质的竹汁中分离得到21株菌株,属于Acinetobacter,Bacillus和Brevibacterium 3个属;过滤法能除去竹汁中的主要微生物,可以延长新鲜竹汁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竹汁 过滤除菌法 微生物
下载PDF
武术养生与茶道养生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超 王桥美 《武术研究》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武术养生是古代武术的主体追求,重在训练和保养生命。茶道通过饮茶的过程静养身心,是一种文雅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中国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有着同样的内涵追求,即通过纷繁的现象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可修身养... 武术养生是古代武术的主体追求,重在训练和保养生命。茶道通过饮茶的过程静养身心,是一种文雅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中国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有着同样的内涵追求,即通过纷繁的现象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因此,将武术与茶道的动静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更能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武术 茶道 修身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