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韧性PGA/TPEE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王梓冲 吴亮 +3 位作者 朱丽莎 徐鼐 庞素娟 潘莉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聚乙醇酸(PGA)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针对其韧性差、加工成型稳定性不佳等问题进行改性,能进一步增强PGA材料的应用潜力。为此,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多元环氧扩链剂(ADR)和PGA进行熔融共混,制... 聚乙醇酸(PGA)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针对其韧性差、加工成型稳定性不佳等问题进行改性,能进一步增强PGA材料的应用潜力。为此,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多元环氧扩链剂(ADR)和PGA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GA/TPEE/ADR共混材料。其中,TPEE作为增韧组分,而ADR则作为反应性相容剂和扩链剂使用。通过转矩流变仪、熔体流动速率(MFR)仪、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ADR的加入对PGA/TPEE(75/25)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DR的加入,PGA/TPEE/ADR共混物的黏度和熔体强度上升、加工成型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当ADR添加量增大至0.9份时,PGA/TPEE/ADR(75/25/0.9)共混物的MFR值由PGA/TPEE(75/25)共混物的32.5 g/10 min降低至13.2 g/10 min。此外,ADR作为反应性相容剂,可明显改善PGA/TPEE界面相容性,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显著提升。PGA/TPEE/ADR(75/25/0.9)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可由PGA/TPEE(75/25)共混物的54.6%和4.5 kJ/m^(2)分别增大至329.3%和16.1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 扩链 增容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二步共混法制备PBAT/PGA材料及其性能
2
作者 朱丽莎 王梓冲 +6 位作者 吴亮 李璐瑶 王权林 徐鼐 庞素娟 潘莉莎 黎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8,共9页
采用二步共混法制备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醇酸(PBAT/PGA)共混物,其中,添加多元环氧化合物(ADR)为扩链剂和反应增容剂。首先通过第一步高温熔融共混(235℃),制备得到PBAT/PGA二元预混物;随后添加ADR进行低温共混(170℃),... 采用二步共混法制备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醇酸(PBAT/PGA)共混物,其中,添加多元环氧化合物(ADR)为扩链剂和反应增容剂。首先通过第一步高温熔融共混(235℃),制备得到PBAT/PGA二元预混物;随后添加ADR进行低温共混(170℃),最终得到(PBAT/PGA)/ADR二步法共混物。并采用常见的一步共混法来制备同样配比的PBAT/PGA/ADR共混物作为比照。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ADR添加量对共混物流变行为、微观形貌和拉伸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步共混法,可在保持较大PGA分散相尺寸的同时,又能兼顾改善PBAT/PGA两相界面相容性。相对于PBAT/PGA(65/35)二元共混物和一步法共混物,二步法共混物在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方面具有更为均衡的性能。如当ADR添加量为0.8份时,(PBAT/PGA)/ADR(65/35/0.8)二步法共混物的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可分别达到11.57 MPa,160.88 MPa和309.5%。此外,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二步法共混物,ADR的扩链/支化反应对一步法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乙醇酸 二步共混法 流变行为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内部控制审计及其模式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金莲花 张利飞 王梓冲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2-45,129,共4页
本文考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情况,并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及其模式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显著高于未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但目前整合审计的财务报... 本文考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情况,并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及其模式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显著高于未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但目前整合审计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并不显著区别于单独审计。研究结论意味着,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得到预期的政策效果,但是目前审计市场上并不适合鼓励整合审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整合审计 单独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独立性
下载PDF
总经理退休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的检验
4
作者 王梓冲 《现代商业》 2016年第19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借鉴修正的琼斯模型研究了我国上市企业总经理退休前的盈余管理。研究通过对比总经理退休和留任企业以及总经理退休企业前一年和当年可操控性应计项目,发现总经理在可预知退休前一年不存在显...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借鉴修正的琼斯模型研究了我国上市企业总经理退休前的盈余管理。研究通过对比总经理退休和留任企业以及总经理退休企业前一年和当年可操控性应计项目,发现总经理在可预知退休前一年不存在显著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变更前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或从其高管团队及薪酬机制方面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高管 退休
下载PDF
CEO可预期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5
作者 金莲花 王梓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4-80,共7页
当CEO离任已成事实并且能够预知离任时间时,前任CEO为了自身薪酬的最大化而产生盈余管理动机。文章界定CEO退休为可预期变更,选取2008—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CEO退休的企业和同年度、同行业、同规模CEO留任企业为样本,分析CEO可预期变更... 当CEO离任已成事实并且能够预知离任时间时,前任CEO为了自身薪酬的最大化而产生盈余管理动机。文章界定CEO退休为可预期变更,选取2008—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CEO退休的企业和同年度、同行业、同规模CEO留任企业为样本,分析CEO可预期变更前是否存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象。研究发现CEO可预期变更前一年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ACFO)显著低于CEO留任企业,而可操纵应计利润(DA)未见显著差异,意味着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倾向于通过异常降价促销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以往的CEO变更与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普遍关注继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前任CEO在离任前的盈余管理行为,为防范离任前CEO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可预期变更 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