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1,共9页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宪法与民族法学的研究视野和分析方法,阐发"中华民族"入宪的三个重要议题。就"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而言,民族主义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创造了民族与民族国家的新秩序,这是"中华民族"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顺应这一时代变化,"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在促进民族解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目标等方面奠定了宪法基础;就"中华民族"概念的规范释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后的整体民族观可具体阐释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并不遮蔽各民族的本体性,其中,"中华民族"的宪法地位可定性为中国的"国家民族";就"中华民族"入宪的重大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在实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国家的目标任务的高度契合、形成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民族”入宪 整体民族观 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宪法基础
下载PDF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被引量:12
2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命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族法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命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族法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首先,在根本上要奠定宪法基石,推动构建以“中华民族”概念为核心的宪法民族规范体系,同时强化各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其次,需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即根据党的民族工作要求,完善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法律制度基础;最后,还要深入推进民族工作的法治化进程,把我国民族法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只有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才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法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74-180,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植于中国的政治传统,贯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主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新时代则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然需要继续坚持好、发展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植于中国的政治传统,贯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主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新时代则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然需要继续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问题最终将在世界大同的图景中才有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政治传统 科学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以人民为中心
原文传递
试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特色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基本国情的产物。1949年《共同纲领》的颁布,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以宪法性文件正式确立下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基本国情的产物。1949年《共同纲领》的颁布,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以宪法性文件正式确立下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的国家宪法框架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内部事务与地方性事务的统一。这种制度特色的最终形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创新和深思熟虑。它既赓续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而又因俗而治'的政治传统,又从现代性的'民族自治'与'地方自治'原则当中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共同纲领》 大一统 因俗而治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宪法规范构成——以2018年宪法修正案文本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共11页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概念明确载入宪法以后,就与宪法中的其他民族规范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宪法民族规范体系。但是这种规范体系不应当停留在杂乱无章的状态。对于宪法文本中的民族规范条款,有必要从法学意义上对其进行...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概念明确载入宪法以后,就与宪法中的其他民族规范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宪法民族规范体系。但是这种规范体系不应当停留在杂乱无章的状态。对于宪法文本中的民族规范条款,有必要从法学意义上对其进行细致研究和科学阐发。通过规范分析方法不难发现,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民族概念在关系层级上,具有整体性指向和部分性指向的特征。这种规范特征的设定,从深层结构上又分别受到“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结构”(旧传统)和“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结构”(新传统)的影响。我国宪法文本之所以穿插两种新旧传统,意在兼顾传统与现代,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中发展和滋养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无疑体现了新中国的立宪者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一种深度思考和长远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宪法认同
原文传递
统筹推进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
6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瞭望》 2018年第20期44-45,共2页
地方机构改革需要服务于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通盘规划与战略全局,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圈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地方机构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统一领导 机构职能 党中央 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