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昙曜五窟佛像发式的“云冈模式”及其影响
1
作者 王楚昀 常晓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9-56,共8页
昙曜五窟作为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开凿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其艺术风格受鲜卑游牧文化、河西文化、中原汉族文化、西域犍陀罗文化的综合影响。昙曜五窟佛教造像之发型样式主要可分为水波纹发、磨光肉髻及丝发三类,是为中国早期官造佛像发式... 昙曜五窟作为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开凿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其艺术风格受鲜卑游牧文化、河西文化、中原汉族文化、西域犍陀罗文化的综合影响。昙曜五窟佛教造像之发型样式主要可分为水波纹发、磨光肉髻及丝发三类,是为中国早期官造佛像发式的基本形态。佛像发型样式的“云冈模式”之成形与发展,对诸如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古代各地石窟佛教造像的发型样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 佛像发型 云冈模式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昙曜五窟飞天形态考略
2
作者 王楚昀 王双晖 《河北画报》 2023年第6期23-26,共4页
昙曜五窟处于云冈石窟开凿的初始阶段,其中飞天造型仍在萌发创造期,在继承“犍陀罗模式”的基础上,昙曜五窟对飞天造型的艺术处理增加了部分汉化元素,但基本上符合印度本土飞天造型的规制。其形态主要可分为飞行式、供养式、伎乐式三类... 昙曜五窟处于云冈石窟开凿的初始阶段,其中飞天造型仍在萌发创造期,在继承“犍陀罗模式”的基础上,昙曜五窟对飞天造型的艺术处理增加了部分汉化元素,但基本上符合印度本土飞天造型的规制。其形态主要可分为飞行式、供养式、伎乐式三类,其形成受时代社会风貌、审美理想之塑造,并在石窟艺术中承担了时空叙事和符号表意的功能。从飞天形态的考证出发,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早期官造石窟寺艺术的营造观念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昙曜五窟 飞天 云冈石窟 云冈模式
下载PDF
北朝墓葬壁画中纹样的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晓君 王楚昀 《天工》 2021年第9期10-12,共3页
纹样图像作为一种装饰频繁出现于北朝墓葬壁画中,除其装饰性意义之外,纹样图像还具备一般图像的叙事功能,足以阐释流行于北朝士族阶层中的精神信仰。通过对北朝墓葬中现存纹样图像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信... 纹样图像作为一种装饰频繁出现于北朝墓葬壁画中,除其装饰性意义之外,纹样图像还具备一般图像的叙事功能,足以阐释流行于北朝士族阶层中的精神信仰。通过对北朝墓葬中现存纹样图像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信仰内涵,因而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出发,在静态的纹样中寻找精神信仰的动态变化,是以图证史方法的再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墓葬壁画 装饰纹样 以图证史 精神信仰 图像叙事
下载PDF
北齐徐显秀墓室壁画中装饰图像跨文化叙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晓君 王楚昀 《天工》 2022年第29期15-20,共6页
发掘于太原的北朝徐显秀墓中的壁画保存较好,其中存有大量装饰图像,包括服饰装饰图像、妆式装饰图像、饮食装饰图像、工具装饰图像、信仰装饰图像。在对徐显秀墓中的装饰图像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种类的装饰图像以不同的描绘对象... 发掘于太原的北朝徐显秀墓中的壁画保存较好,其中存有大量装饰图像,包括服饰装饰图像、妆式装饰图像、饮食装饰图像、工具装饰图像、信仰装饰图像。在对徐显秀墓中的装饰图像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种类的装饰图像以不同的描绘对象记录了北齐社会文化交融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徐显秀墓的装饰图像在叙事上表现出明确的跨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显秀墓 图像叙事 装饰图像
下载PDF
忻州九原岗墓道有翼神兽“翼”形态差异问题考析
5
作者 王楚昀 常晓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有翼神兽是我国古代墓葬壁画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忻州发掘的九原岗墓墓道北朝壁画《升天图》中出现了对这一母题的集中创作,东、西两壁共存有翼神兽11组,其中以鸟形有翼和兽形有翼形象为主,两者之“翼”在艺术形态上产生了明显的区别,... 有翼神兽是我国古代墓葬壁画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忻州发掘的九原岗墓墓道北朝壁画《升天图》中出现了对这一母题的集中创作,东、西两壁共存有翼神兽11组,其中以鸟形有翼和兽形有翼形象为主,两者之“翼”在艺术形态上产生了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异的产生暗示了较为复杂的历史叙事内涵,包括中国古代神兽图像范式、相关文献记录错讹以及丝绸之路带来的西域文化因素对中原墓葬艺术风格的影响等。理清有翼神兽“翼”形态差别的缘由,有助于回答忻州九原岗墓道壁画的文化来源以及山西地区北朝墓葬中有翼神兽形态源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原岗壁画墓 《山海经》 文献错讹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明代贴里与曳撒形制异同考
6
作者 常晓君 王楚昀 《服装学报》 2022年第6期506-513,561,共9页
针对明代男子服饰中常见的贴里与曳撒服装形制易混淆、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疏理以及对贴里、曳撒文物的分析,从服装裁剪、衣褶样式以及着装习惯角度,对明代贴里、曳撒的形制进行梳理并加以区分。总结得出,贴里的穿着人群具有... 针对明代男子服饰中常见的贴里与曳撒服装形制易混淆、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疏理以及对贴里、曳撒文物的分析,从服装裁剪、衣褶样式以及着装习惯角度,对明代贴里、曳撒的形制进行梳理并加以区分。总结得出,贴里的穿着人群具有跨阶级性,与曳撒的“贵族制式”不同;且贴里的裁剪缝合形式为前后、上下分裁,褶形主要有顺褶、平褶两类,合围或单侧开衩下摆,无曳撒之缯角。研究表明:明代常见男子服饰中的贴里和曳撒虽具有类似起源,但在服装样式与着装制度方面均有差异,贴里在形制层面更贴近蒙元传统,而曳撒则为蒙元文化与汉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里 曳撒 明代服饰 服饰形制 汉族传统服饰
下载PDF
山西地理人文与油画艺术创作
7
作者 王楚昀 常晓君 《炎黄地理》 2022年第2期93-96,共4页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千百年来,在横沟纵壑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文明,其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山西地区的油画艺术家在油画艺术的三种类型——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敦...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千百年来,在横沟纵壑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文明,其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山西地区的油画艺术家在油画艺术的三种类型——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敦厚的功底描绘了山西地区的文化、风景等内容。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书法美术作品展集合了山西地区优秀艺术家的油画作品,凸显了山西地区艺术家创作的地域性特征。从该展览中不同题材的油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出发,可以解读山西艺术家的区域性风格特征并考察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展 油画艺术 油画作品 静物画 艺术风格 地域性特征 肖像画 文化特质
下载PDF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
8
作者 王楚昀 《艺术家》 2020年第1期168-168,共1页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社会广泛发生并产生影响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如美第奇、但丁、马基雅维利等人文主义者,他们来自西欧社会的各个阶层,却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一方面他们都是人文主义的忠实“粉丝”;另一方面他们都拥有...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社会广泛发生并产生影响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如美第奇、但丁、马基雅维利等人文主义者,他们来自西欧社会的各个阶层,却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一方面他们都是人文主义的忠实“粉丝”;另一方面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一一即他们都是基督教的虔诚信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人文主义者,又是基督教徒,这也使人文主义者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和联系愈加复杂。本文着重讨论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表明宗教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方式,说明宗教在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创作中所起到的支撑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 人文主义者 西欧社会 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观 基督教徒 宗教情怀 双重身份
下载PDF
影视人类学视域下《维京传奇》中的维京人文化及生存空间探析
9
作者 王楚昀 《视听》 2021年第9期83-84,共2页
随着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影视行业内兴起,越来越多的边缘民族历史通过影视剧的形式重获关注。由斯蒂芬·圣·莱杰导演的电视剧《维京传奇》讲述了8世纪左右维京人部族的生存史与争战史。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伦理... 随着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影视行业内兴起,越来越多的边缘民族历史通过影视剧的形式重获关注。由斯蒂芬·圣·莱杰导演的电视剧《维京传奇》讲述了8世纪左右维京人部族的生存史与争战史。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伦理观与神话信仰两个方面看到《维京传奇》中展现的维京人所处的生存空间及其与维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维京传奇》 伦理观 神话信仰 生存环境
下载PDF
从胡服到褒衣——论唐宋明圆领袍服饰形制变迁
10
作者 王楚昀 《黑龙江纺织》 2022年第4期39-41,共3页
圆领袍最初为胡人所着衣物,南北朝时期来自中亚的粟特商人从撒马尔罕出发,携带当地商品与文化一同进入中原地区。圆领袍作为一种胡服样式因其舒适性、便捷性被北朝鲜卑统治者所接受,在唐代加以改良和汉化之后,圆领袍成为了我国中原汉族... 圆领袍最初为胡人所着衣物,南北朝时期来自中亚的粟特商人从撒马尔罕出发,携带当地商品与文化一同进入中原地区。圆领袍作为一种胡服样式因其舒适性、便捷性被北朝鲜卑统治者所接受,在唐代加以改良和汉化之后,圆领袍成为了我国中原汉族一种极为重要的服装形制,宋、明两朝延续唐代服制,保留圆领袍作为官员、贵族常服的基本功能。圆领袍从胡服到褒衣的形制、性质嬗变,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缩影,也是域外文化融入中华文明,并被中原汉族文化同化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领袍 丝绸之路 传统服饰 服饰形制
下载PDF
隋唐墓葬所见神树类型及其文化来源探究
11
作者 吕金光 王楚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21期115-119,共5页
无论是在早期西方还是东方文明中,树木都有被赋予超越自然物质之神性意义的先例。至隋唐时代,丝绸之路的持续通畅和穿梭于欧亚大陆的粟特商人为中国带来了归属于西亚、中亚宗教信仰下的神树图像,并很快与中原墓葬艺术结合,成为隋唐时期... 无论是在早期西方还是东方文明中,树木都有被赋予超越自然物质之神性意义的先例。至隋唐时代,丝绸之路的持续通畅和穿梭于欧亚大陆的粟特商人为中国带来了归属于西亚、中亚宗教信仰下的神树图像,并很快与中原墓葬艺术结合,成为隋唐时期墓葬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中原汉族文化伴随着国家统一得到继承和发展,汉族文化中的神树出现在墓葬图像中的情况越发频繁。归纳两类神树体系的具体种类,分析其文化来源,解读不同种类神树的具体文化内涵,是从考古材料出发解读隋唐社会文化的切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树 隋唐墓葬 墓葬艺术 文化符号
下载PDF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有翼神兽性质考释
12
作者 王楚昀 常晓君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121,共7页
自2005年大同沙岭M7墓发掘以来,其中的壁画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该墓葬壁画保存相对较好,是考察北魏初期社会生活及精神文化氛围的重要史料。墓室北壁上栏中间出现两幅带有羽翼的神兽形象,右侧一幅残损,左侧一幅保存相对较好,目前尚... 自2005年大同沙岭M7墓发掘以来,其中的壁画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该墓葬壁画保存相对较好,是考察北魏初期社会生活及精神文化氛围的重要史料。墓室北壁上栏中间出现两幅带有羽翼的神兽形象,右侧一幅残损,左侧一幅保存相对较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其形象。关于其形象定性的探究与北魏时期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其中涉及多种文化在沙岭M7墓中的显像与隐性表达,对该有翼神兽为何的定性,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北魏时期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情况,并为考证琐罗亚斯德教在我国传播的年限界定提供新的美术考古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岭M7墓 有翼神兽 丝绸之路 跨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媒介视阈下影视技术发展对传统艺术传播的影响——以《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晓君 王楚昀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艺术作为艺术家传播自己观念、理想、情感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播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后现代技术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影视成为了艺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成熟,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逐渐向新的影视媒介传播的方... 艺术作为艺术家传播自己观念、理想、情感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播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后现代技术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影视成为了艺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成熟,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逐渐向新的影视媒介传播的方向嬗变,以此来实现传统艺术的新生。《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绘的动画电影,既保留了传统绘画艺术原本的面貌,又赋予其全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传统艺术第一次走向大众的视野,对传统艺术的活力再现和现代艺术的创作提出了宝贵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媒介 影视技术 传统美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