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檀从脾肾虚寒论治肺痹经验
1
作者 袁成波 王檀 +1 位作者 王明媚 赵睿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8期27-28,125,共3页
该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探讨王檀教授从脾肾虚寒论治肺痹的经验。王檀教授论治肺痹以脾肾虚寒为根本,遵循补肾、助阳、除痹、通络的治疗原则,注重分期论治,如发作时应注意祛除邪气,病情平稳时应重点扶正等。
关键词 肺痹 间质性肺疾病 脾肾虚寒 补肾 助阳 除痹 通络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运用“分层治疗”思想论治肺痹经验
2
作者 李安冬 王檀 +3 位作者 刘世林 李振宇 徐佳男 袁成波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王檀认为,间质性肺疾病以肺肾虚冷、痰瘀痹阻为病机关键并贯穿疾病始终。临床常分为邪盛痹重期和邪微痹缓期,根据病程病性分为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证、脾经伏火,痰热内蕴证、肝阳上亢,肺络痹阻证、肠胃湿热,痰饮痹肺证、肺肾亏虚,寒瘀阻... 王檀认为,间质性肺疾病以肺肾虚冷、痰瘀痹阻为病机关键并贯穿疾病始终。临床常分为邪盛痹重期和邪微痹缓期,根据病程病性分为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证、脾经伏火,痰热内蕴证、肝阳上亢,肺络痹阻证、肠胃湿热,痰饮痹肺证、肺肾亏虚,寒瘀阻络证等层次,进行分层治疗,辨证施治。治疗上常以发时(邪盛痹重期)祛邪,缓时(邪微痹缓期)治本为主,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痹 分层治疗 辨证论治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胆火上逆论治哮病经验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娇 王檀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2期1-2,共2页
导师王檀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阐明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火"为根本,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指导临床实践。结合北方地区寒冷气... 导师王檀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阐明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火"为根本,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指导临床实践。结合北方地区寒冷气候,认为厥寒之下必有伏火,同时考虑到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土壅木郁,胆为阳木,胆腑失于通降,胆腑内藏少阳,郁而化为胆火,火性炎上,熏灼腠理,肺管暴急,肺气奔迫而出,哮病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哮病主于火 胆火上逆 王檀教授
下载PDF
王檀教授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心得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成波 王檀 +2 位作者 张丽秀 胡少丹 王秀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7期80-81,共2页
间质性肺疾病[1]是一种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逐年增加。单纯应用西药药物有效,且疗效欠佳,如何有效运用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檀教授从“肺痹”[2]角度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有... 间质性肺疾病[1]是一种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逐年增加。单纯应用西药药物有效,且疗效欠佳,如何有效运用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檀教授从“肺痹”[2]角度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有一定的建树,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现结合现代文献,从诊断标准、中医学概念、病因病机、治疗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檀 间质性肺疾病 肺痹
下载PDF
王檀教授治疗感冒后咳嗽经验总结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继民 王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4期74-76,共3页
感冒后咳嗽,归属于亚急性咳嗽;西医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吾师王檀教授,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工作,尤其善于治疗感冒后咳嗽。吾师王檀教授认为北方多好发于风寒感冒之后,虽然外感之邪得到表散,但是人体正气... 感冒后咳嗽,归属于亚急性咳嗽;西医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吾师王檀教授,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工作,尤其善于治疗感冒后咳嗽。吾师王檀教授认为北方多好发于风寒感冒之后,虽然外感之邪得到表散,但是人体正气没有得到恢复,浊气尚存,上干于肺,肺气不清,肺使之清,故见感冒后咳嗽,以此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多效如浮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咳嗽 临床经验 王檀
下载PDF
王檀应用助阳补肺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娇 张鹏 王檀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8期7-8,共2页
王檀,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肺病的研究,擅长各种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癌、肺部疑难疾病,治疗时采用中药局部外敷、熏洗(足浴)、口服中药的疗法,疗效显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间质性肺疾病种... 王檀,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肺病的研究,擅长各种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癌、肺部疑难疾病,治疗时采用中药局部外敷、熏洗(足浴)、口服中药的疗法,疗效显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间质性肺疾病种类繁多,具体分型需肺部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檀 助阳补肺汤 间质性肺疾病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一则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民 王檀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0期3-5,共3页
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 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提出哮病因火、热而哮,因痰而作。治疗时,当辨清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调整脏腑功能,尤其脾胃的功能的健运。从火、热论治哮病,发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病例,由于患者久病,久病及肾,长期应用苦寒清肺之药物,过度耗散命门之火,温煦无力,脾阳升发无力,无力运化水湿则内停;同时外侵体表,体表营阴瘀滞;命门火衰,肺阳不足,无力宣发卫气,卫阳内郁,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冲逆妄行;由于体表营卫瘀滞,火邪相对宣发无路,奔冲于上,搏击气道,发为哮病。结合症、舌、脉,初诊时以标证为主,即:营卫瘀滞,火邪内生,肺气奔迫之证候群为主,治疗上当以"急则治其标"为主;予身痛逐瘀汤加减,以解除其体表郁滞,使人体阳气宣散有路,则喘促、气短等症状,自然得到缓解;复诊后,标证得缓,本证渐显,以命门火衰,肾阳不足,肾不纳气之症候群为主;治疗上当"缓则治其本",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善其后;整个治疗经过充分体现了吾师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辨证思路,值得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哮病主于火 中医药疗法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基于虚寒病机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少丹 仕丽 +1 位作者 王檀 符策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期42-44,共3页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肺部弥漫性疾病,为呼吸系统疑难病,呼吸致残率、死亡率高,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很多,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对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从...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肺部弥漫性疾病,为呼吸系统疑难病,呼吸致残率、死亡率高,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很多,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对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从"痹"论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具体针对内因成痹、外因致病及加重等因素灵活加减,辨治用药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檀 间质性肺疾病 虚寒 痹证
下载PDF
王檀教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肺痨喘证经验总结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继民 王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3期59-61,共3页
喘证的发病机制在于肺气壅滞,即:肺脏宣发有余,肃降不及;肺痨的发病关键在于肺体用受损,肺脏功能因劳损而不复;治疗上,应该全方位考虑,多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包括辨证施治、辨证施膳、中医意疗、日常生活指导等多种治疗手段及方法,本案着... 喘证的发病机制在于肺气壅滞,即:肺脏宣发有余,肃降不及;肺痨的发病关键在于肺体用受损,肺脏功能因劳损而不复;治疗上,应该全方位考虑,多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包括辨证施治、辨证施膳、中医意疗、日常生活指导等多种治疗手段及方法,本案着眼于脾虚、痰浊中阻,以理气化痰,宽胸散结为主,但不可伤及脾胃,着眼于脾虚,全程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值得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中医康复疗法 王檀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用药规律
10
作者 胡少丹 仕丽 +4 位作者 王檀 孙艳平 孙峰 郭恒恒 蔡冬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4期38-41,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法分析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王檀教授临床经验,进行间质性肺疾病的病机探讨及用药...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法分析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王檀教授临床经验,进行间质性肺疾病的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方剂600首,涉及中药210种,用药总频次为8656次,其中补虚药使用2318次,占总用药频率的34.1%。结论总结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以"肺痹"论治,临证时常见8个证候,临证用药注重标本同治,一源七岐。治疗过程中补肺虚同时兼以散外邪、通内络、泻郁火、止咳喘、畅气机、除痹阻,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肺痹 间质性肺疾病 用药规律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治疗感冒经验总结
11
作者 刘继民 袁路 +1 位作者 刘通 王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3期79-81,共3页
感冒虽然是小疾,却是"万病之源",临床医师多不认、不辨、不治,导致其迁延不愈而诱发或加重它疾;王檀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感冒为"三因"辨证,所谓三因辨证,就是&qu... 感冒虽然是小疾,却是"万病之源",临床医师多不认、不辨、不治,导致其迁延不愈而诱发或加重它疾;王檀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感冒为"三因"辨证,所谓三因辨证,就是"因人、因时、因地"辨证,三者结合,综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辨证施治,临证多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三因辨证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总结
12
作者 刘继民 王檀 +2 位作者 李萌 徐雁南 刘通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7期80-81,共2页
慢性咳嗽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差,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总结王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王檀教授 治疗经验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智慧 王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 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提出哮病因火、热而哮,因痰而作。治疗时,当辨清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调整脏腑功能,尤其脾胃的功能的健运。从火、热论治哮病,发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哮病主于火 中医药疗法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火”论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经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丽秀 王檀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1211-1212,共2页
王檀教授结合东北严寒之地特点,突破传统中医对哮病从"伏痰"论治的理论,根据"哮病主于火"及"五脏皆令人哮"的新理论,将哮病发作期分为:心经火热、脾经伏火、胆胃郁热、肝经风热、肾虚火炎5个证型。通过... 王檀教授结合东北严寒之地特点,突破传统中医对哮病从"伏痰"论治的理论,根据"哮病主于火"及"五脏皆令人哮"的新理论,将哮病发作期分为:心经火热、脾经伏火、胆胃郁热、肝经风热、肾虚火炎5个证型。通过中医药治疗,从"火"论治哮病,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患者对外界环境,如:冷热变化、异味、花粉等的适应能力,从根本上控制并减少哮喘的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疗法 从“火”论治 肝经风热 心火上炎 脾经伏火 胆胃郁热 肾虚火炎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气化顿滞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仕丽 刘继民 +2 位作者 牛崇阳 刘琪华 王檀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王檀教授为吉林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国家第四批中医医疗队首席中医防疫专家,于2020年2月17日率领团队入驻雷神山医院。王檀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根据己亥(公元2019年)年下半年运气特点... 王檀教授为吉林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国家第四批中医医疗队首席中医防疫专家,于2020年2月17日率领团队入驻雷神山医院。王檀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根据己亥(公元2019年)年下半年运气特点,结合武汉这一区域时空环境气化失序的具体表现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症状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归于中医学"疫毒"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腠理、脾胃,后期累及于肾;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疫毒侵袭;发病基础在于易感人群体内环境处于气化顿滞,即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这也是正气不足的集中表现;病机关键是疫毒与寒湿搏结于肺,机体气化顿滞,肺体用受损,肺络痹阻。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瘀、痹,病程缠绵,寒湿因疫毒迅速湿化、热化,甚至化火成毒,因此需要始终围绕寒湿疫毒进行论治。以救治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即气化顿滞--肺脾气虚,寒湿内盛的状态,促进疾病快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毒 气化顿滞 肺脾气虚 寒湿内盛 辨证施治
下载PDF
王檀从肺脾相关论治肺痹 被引量:8
16
作者 方雅堃 王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7-29,共3页
王檀教授将肺痹分为邪盛痹重期和邪微胀缓期,认为肺痹的发病基础是肺气不足,腠理不固。通过分析肺的生理特性及功能,阐述肺与脾之间的联系,从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子盗母气,土不生金,形成脾经伏火证。总结王檀教授使用升散郁火,... 王檀教授将肺痹分为邪盛痹重期和邪微胀缓期,认为肺痹的发病基础是肺气不足,腠理不固。通过分析肺的生理特性及功能,阐述肺与脾之间的联系,从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子盗母气,土不生金,形成脾经伏火证。总结王檀教授使用升散郁火,宣肺通痹的治法,用清宣通痹方治疗肺痹(邪盛痹重期)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痹 脾经伏火 清宣通痹方 王檀
下载PDF
王檀从脾肾虚冷论治慢性咳嗽经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直辰 王檀 +4 位作者 王科举 王子元 陈梦竹 李安冬 龙庆海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020-1023,共4页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王檀认为本病的病因是“脾肾虚冷,邪留于肺”,病机关键为“肺气不清”。临床常见咳嗽迁延不愈2个月以上,干咳或咳白痰,平素可见畏寒肢冷,乏力,纳呆,便溏,小便清长等症,劳累或感寒...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王檀认为本病的病因是“脾肾虚冷,邪留于肺”,病机关键为“肺气不清”。临床常见咳嗽迁延不愈2个月以上,干咳或咳白痰,平素可见畏寒肢冷,乏力,纳呆,便溏,小便清长等症,劳累或感寒后加重。治疗上以“温补脾肾,肃清肺气”为基本原则,以附子理中丸为基础方剂方进行加减化裁,方药组成具有温清同用、标本兼治的特点,达到改善全身虚冷状态,肃清肺中邪气作用。王檀临证整体审查,以温补脾肾,肃清肺气为本,兼顾化痰散瘀、清心胃火治疗慢性咳嗽,标本兼治,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脾肾虚冷 名医经验 王檀
下载PDF
王檀从“火”论治哮病发作期药对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安冬 王檀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8期903-907,共5页
本文总结了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发作期的药对经验。王檀提出“哮病主于火”和“五脏六腑皆令人哮”新理论,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从火论治,实火则清,虚火则降,郁火则宣,兼以化痰止哮。临证常用清心泻火药对黄连-生地黄、竹叶-木通/通... 本文总结了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发作期的药对经验。王檀提出“哮病主于火”和“五脏六腑皆令人哮”新理论,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从火论治,实火则清,虚火则降,郁火则宣,兼以化痰止哮。临证常用清心泻火药对黄连-生地黄、竹叶-木通/通草;泻肺降火药对桑白皮-地骨皮;滋阴降火药对知母-黄柏;清肝潜阳药对龙骨-牡蛎、牛膝-代赭石;清胆和胃药对青蒿-黄芩;清宣伏火药对防风-广藿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哮病 从火论治 经验研究 王檀
下载PDF
王檀教授从大肠湿热角度论治慢性咳嗽经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正操 崔庆科 王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7期79-81,共3页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以宣肺止咳屡获奇效。笔者跟随王檀教授出诊一年余,常蒙点拨教诲。今将王檀教授部分经验试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大肠湿热 木香槟榔丸 王檀 上病下治
下载PDF
王檀教授应用潜镇法治疗肺胀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宇 王檀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4期80-82,共3页
文章总结王檀教授治疗肺胀的学术经验,分析肺胀的病因病机及肝阳偏亢证出现的原因,阐释潜镇法的临床应用。王檀教授认为肺胀病其核心病机为浊气留于肺,肺气壅滞,通过分析肝肺之间的联系,突出肝阳偏亢在肺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并... 文章总结王檀教授治疗肺胀的学术经验,分析肺胀的病因病机及肝阳偏亢证出现的原因,阐释潜镇法的临床应用。王檀教授认为肺胀病其核心病机为浊气留于肺,肺气壅滞,通过分析肝肺之间的联系,突出肝阳偏亢在肺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并附验案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檀 肺胀 病因病机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