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我国乡村电影中老人形象的边缘性建构
1
作者 孔千龙 王永收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乡村电影基于乡村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趋势,深入关照这一过程中的乡村边缘老人群体。乡村电影通过对边缘空间的呈现、边缘老人的塑造以及镜头语言的边缘隐喻,建构出了乡...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乡村电影基于乡村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趋势,深入关照这一过程中的乡村边缘老人群体。乡村电影通过对边缘空间的呈现、边缘老人的塑造以及镜头语言的边缘隐喻,建构出了乡村老人的边缘性形象,体现出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实现了电影对现实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影 老人形象 边缘性
下载PDF
电影《白鹿原》的历史空间与身体叙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收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讲,电影所表现的物理空间与背景设置并不局限于本身意义,必然会与社会、历史、政治等相关,因而创作者对空间的多层面处理和表现,必定以与之联系的深层文化意义提升作为旨归。电影《白鹿原》就具这种明显的空间意...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讲,电影所表现的物理空间与背景设置并不局限于本身意义,必然会与社会、历史、政治等相关,因而创作者对空间的多层面处理和表现,必定以与之联系的深层文化意义提升作为旨归。电影《白鹿原》就具这种明显的空间意义提升特色,作为地理空间意义的白鹿原被引入历史空间意义构建;同时,电影中作为欲望与社会双重属性的身体,在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显现出独特的叙事意义生发与深化作用,成为解读电影《白鹿原》电影叙事的两个重要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电影叙事 历史空间 身体叙事 文化意义 空间意义 文化批评 背景设置
下载PDF
观众认知与电影的叙事意义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永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1-12,共2页
本文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做简要述评。从观众认知的角度出发,波德维尔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划分,将电影叙事视为一个由影片情节系统、风格系统互动引导下,观众能动地基于自身认知图模来感知、认知并完成... 本文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做简要述评。从观众认知的角度出发,波德维尔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划分,将电影叙事视为一个由影片情节系统、风格系统互动引导下,观众能动地基于自身认知图模来感知、认知并完成故事建构的过程。该电影叙事理论未将电影叙事视为话语类比,在与经典叙事学理论对话的同时也与传统语言交流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其所构建的电影诗学组成部分之一,该叙事理论将研究方向定位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研究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认知 电影叙事 故事/情节
下载PDF
浅析当前武侠电影的“去江湖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3,共2页
武侠电影离不开江湖背景。作为一个虚在的民间文化空间,江湖有边缘性和自由化的特点,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即所谓江湖道义。江湖中二元对立、个性自由以及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使武侠作品具备传奇叙事的特点,是其张力所在。然而在当今全球... 武侠电影离不开江湖背景。作为一个虚在的民间文化空间,江湖有边缘性和自由化的特点,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即所谓江湖道义。江湖中二元对立、个性自由以及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使武侠作品具备传奇叙事的特点,是其张力所在。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和大众文化语境中,武侠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消解着江湖空间和江湖旁落。与"武"的现代化相对,能否完成对江湖空间合理建构与侠义精神现代诠释成为当下武侠电影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 “去江湖化” 空间
下载PDF
本土经验与静观美学:侯孝贤电影诗学论略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永收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18期99-103,共5页
作为一位备受世界推崇的东方电影作者,侯孝贤以多年的探索与坚持,贡献了多部具有独特人文情怀和美学特质的作品,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和观众。今年,随着《刺客聂隐娘》戛纳载誉归来与上映,关于侯孝贤电影“东方美学”的探讨又成为评论... 作为一位备受世界推崇的东方电影作者,侯孝贤以多年的探索与坚持,贡献了多部具有独特人文情怀和美学特质的作品,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和观众。今年,随着《刺客聂隐娘》戛纳载誉归来与上映,关于侯孝贤电影“东方美学”的探讨又成为评论界的热点。虽然该电影的题材和年代较先前作品有所变化,但新作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征,与侯孝贤其他的作品一样,均显现着鲜明的作者电影烙印。从侯孝贤作者电影风格特征的研究出发,能更好地切入侯孝贤电影的内蕴与表达中心,也能更好地去理解他电影的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电影 美学特质 本土经验 论略 诗学 静观 东方美学
下载PDF
浅析库斯图里卡的吉卜赛题材电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论略(三)
6
作者 王永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6,共2页
作为"他者"文化的叙述者,库斯图里卡充分发掘并利用了吉卜赛题材的电影,策略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此外,吉卜赛题材的电影也充分展示和例证了库斯图里卡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流浪者之歌》和《黑猫白猫》成为他除《地下》之外... 作为"他者"文化的叙述者,库斯图里卡充分发掘并利用了吉卜赛题材的电影,策略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此外,吉卜赛题材的电影也充分展示和例证了库斯图里卡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流浪者之歌》和《黑猫白猫》成为他除《地下》之外最具风格的作品。该题材的电影之于库斯图里卡,一在民族意识:他在后殖民文化的背景之下智慧地展现了巴尔干人的民族精神;再者是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巴洛克式"的影像风格起于并突出地展现在此题材的电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卜赛人 “巴洛克” 语境
下载PDF
文化身份角度审视下的库斯图里卡电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论略(二)
7
作者 王永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
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说,库斯图里卡是一个"族裔散居"者的代表,而他的作品也就具有"想象的社群"的意味。面对国际市场与后殖民的文化语境,从被审视与被误读的"他者"到策略地表现作为民族的自我,库斯图里卡的作品通过自我身份的言说... 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说,库斯图里卡是一个"族裔散居"者的代表,而他的作品也就具有"想象的社群"的意味。面对国际市场与后殖民的文化语境,从被审视与被误读的"他者"到策略地表现作为民族的自我,库斯图里卡的作品通过自我身份的言说为西方观众呈现了别样的"东方",并展现了自我民族的文化与特质。而电影中的斯拉夫民族形象,有其根于本民族深层文化的一面,又是作者一种积极的再创造,这成就了他的电影民族性的独特之处,值得当下国内电影人的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裔散居” “想象的社群” 文化身份
下载PDF
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家庭关系隐喻——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论略(一)
8
作者 王永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39,共2页
家的表述是库斯图里卡电影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多部电影中,家是最基本的叙事单位,所有的故事与表达均以家为构架展开。在一系列家庭内部成员关系的塑造中,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情人关系较为突出。通过对这些家庭关系的隐喻,作者... 家的表述是库斯图里卡电影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多部电影中,家是最基本的叙事单位,所有的故事与表达均以家为构架展开。在一系列家庭内部成员关系的塑造中,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情人关系较为突出。通过对这些家庭关系的隐喻,作者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所处的环境进行了描述和展现;同时,通过隐喻手法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作品完成了对历史、政治、种族的超越,从而更完整地关注了人自身的困境,展现了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历史 家庭关系 隐喻
下载PDF
苦难的诗意飞翔——简析《流浪者之歌》的艺术表达
9
作者 王永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6-56,共1页
该片是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作品中艺术价值颇高的一部,其中展现的家的观念与人性的乐观及苦难,展现了其作为一名艺术家对人的关怀。对现实的神奇表达、场面调度的充分应用以及民族音乐的创造性的运用展现了其作为一个世界级导演的功力... 该片是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作品中艺术价值颇高的一部,其中展现的家的观念与人性的乐观及苦难,展现了其作为一名艺术家对人的关怀。对现实的神奇表达、场面调度的充分应用以及民族音乐的创造性的运用展现了其作为一个世界级导演的功力与艺术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 多层次场面调度 民族化音乐
下载PDF
浅析俄国形式主义对电影叙事理论的贡献
10
作者 王永收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1期11-14,共4页
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成为众多理论学家探讨的核心命题。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先驱,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也涉及了电影领域,1927年出版的论集《电影诗学》就是他们使用形式方法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成果。其... 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成为众多理论学家探讨的核心命题。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先驱,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也涉及了电影领域,1927年出版的论集《电影诗学》就是他们使用形式方法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成果。其中艾亨鲍姆的《电影修辞问题》、梯尼亚诺夫《论电影的原理》等文章,是早期电影叙事研究的重要文献。形式主义者们对上镜头性的界定以及蒙太奇电影修辞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电影叙事理论 形式主义者 电影理论 叙事研究 蒙太奇 什克洛夫斯基 电影修辞 电影艺术 诗学研究
下载PDF
间离的互文与现实的意义再生——《私人订制》与《甲方乙方》叙事表达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王永收 《创作与评论》 2014年第4期80-84,共5页
2013年底,冯小刚《私人订制》的上映引发观众极大的关注。这部由王朔编剧以“圆梦”模式组织叙事的贺岁片,很容易让观众拿来与冯小刚1997年的作品《甲方乙方》作对比;同时,作为冯氏喜剧数年沉寂后的回归之作,观众对它也充满了期待... 2013年底,冯小刚《私人订制》的上映引发观众极大的关注。这部由王朔编剧以“圆梦”模式组织叙事的贺岁片,很容易让观众拿来与冯小刚1997年的作品《甲方乙方》作对比;同时,作为冯氏喜剧数年沉寂后的回归之作,观众对它也充满了期待。然而,在观影后的评论立场上,观众却是褒贬不一、存在争议。更有甚者质疑导演对观众的诚意,认为该片是冯小刚的应付之作;而这也引发了导演本人的强烈回应。那么,从《甲方乙方》到《私人订制》,冯小刚喜剧究竟怎么了?哪里出现了变化?其实,从情节的间离设置和意义的互文性出发,对比这两者在叙事表达上的处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私人订制》在喜剧效果营造上不如《甲方乙方》,但从现实的关注与批判来看,前者绝不逊于后者。并且,《私人订制》中的相关变化不是冯王随意应付和江郎才尽的表现,恰恰是他们的刻意为之。整体而言,该片深化了冯氏作品一贯的现实批判性表现,是冯小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游走的又一部真诚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方乙方》 互文性 订制 私人 叙事 意义 间离 现实批判性
下载PDF
阿布戴·柯西胥电影中的现实美学与文化身份
12
作者 王永收 楚浩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39,共4页
突尼斯裔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是法国当代独树一帜的现实主义电影导演,幼时的移民经历与法国成长生活经历,使他的电影能以旁观的角度与切身的体验深入关注法国社会中的文化“他者”族群与底层现实。通过对移民形象的典型塑造、故... 突尼斯裔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是法国当代独树一帜的现实主义电影导演,幼时的移民经历与法国成长生活经历,使他的电影能以旁观的角度与切身的体验深入关注法国社会中的文化“他者”族群与底层现实。通过对移民形象的典型塑造、故事讲述的隐喻性处理与视听的风格化呈现,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观照现实、探寻自我,讽刺与批判法国社会政治、道德、文化的虚伪与漠视,表现出强烈的自由意识与人文精神,也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混杂”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布戴·柯西胥电影 他者 身体叙事 文化身份
下载PDF
论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美学特质与精神意蕴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三部作品,以鲜明的美学品质与精神蕴藉在武侠电影中独具特色,有着明显作者化电影倾向。本文从其作品的情节人物设置、纪实风格、诗意江湖三个方面分析徐浩峰电影的美学特质与精神追求... 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三部作品,以鲜明的美学品质与精神蕴藉在武侠电影中独具特色,有着明显作者化电影倾向。本文从其作品的情节人物设置、纪实风格、诗意江湖三个方面分析徐浩峰电影的美学特质与精神追求,展现"徐氏硬派武侠"的独特之处,并指出其美学风格对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派武侠 纪实风格 诗意精神
下载PDF
诗意时空营造与历史文化想象——《路边野餐》与《长江图》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作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两部"奇"作,《路边野餐》和《长江图》分别聚焦于不同的地理空间,用宗教、诗歌等元素表达了各自"超时空"的故事。不同的是,《路边野餐》通过对贵州凯里的故事呈现致力于对生死、时空的探索,而... 作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两部"奇"作,《路边野餐》和《长江图》分别聚焦于不同的地理空间,用宗教、诗歌等元素表达了各自"超时空"的故事。不同的是,《路边野餐》通过对贵州凯里的故事呈现致力于对生死、时空的探索,而《长江图》则从个体视角出发,对日益变迁的长江赋予文化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情怀 民族寓言 诗意时空 诗歌 宗教
下载PDF
黑色现实下的荒诞人生——曹保平电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艺苑》 2016年第6期42-44,共3页
曹保平的电影往往以冷峻的笔调聚焦于边缘人物故事,通过现实主义的书写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并把幽默元素置入故事中,通过多线性叙事表现出一种荒诞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从曹保平电影创作的"黑色"现实主义倾向出发,把结构技... 曹保平的电影往往以冷峻的笔调聚焦于边缘人物故事,通过现实主义的书写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并把幽默元素置入故事中,通过多线性叙事表现出一种荒诞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从曹保平电影创作的"黑色"现实主义倾向出发,把结构技巧的巧妙运用、黑色幽默风格作为外在载体,分析"小人物"在现实社会的奋力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现实主义 小人物 多线叙事 巧合 黑色幽默
下载PDF
《路边野餐》的影像时空建构与美学风格塑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5-108,共4页
《路边野餐》作为毕赣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电影,能够一路斩获中外各大电影节奖项的殊荣,不仅得益于他对人生与死亡主题的深刻探讨,更是在影像的时空建构与美学风格上的不拘章法的限制,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文则试图从电影的时空建... 《路边野餐》作为毕赣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电影,能够一路斩获中外各大电影节奖项的殊荣,不仅得益于他对人生与死亡主题的深刻探讨,更是在影像的时空建构与美学风格上的不拘章法的限制,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文则试图从电影的时空建构与所表达的美学风格做出阐释,以窥视电影的整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建构 诗性 长镜头 美学风格
下载PDF
前见之谜:《沉默的真相》的悬疑叙事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丽丽 王永收 《视听》 2021年第3期89-90,共2页
网络自制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以"前见交织"的独特叙事手法和平等对话形式的故事呈现,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建构方面彰显了悬疑剧通向悬念无限可能的叙事张力,充满故事悬念,引发观众的讨论热潮。本文基于解释学文论,把观点聚焦在... 网络自制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以"前见交织"的独特叙事手法和平等对话形式的故事呈现,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建构方面彰显了悬疑剧通向悬念无限可能的叙事张力,充满故事悬念,引发观众的讨论热潮。本文基于解释学文论,把观点聚焦在悬疑叙事张力的解读和理解上,从视域融合与平等对话语境下挖掘悬疑元素对情节建构产生的悬疑效果,思考个体叙事与悬疑"真相"的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网络剧 《沉默的真相》 前见 叙事建构
下载PDF
《国家宝藏》:重构“空间”与“时间”的文化生产
18
作者 马丽荣 王永收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2期94-95,共2页
在当今各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时代,虽然以历史文物与文化资源为主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节目的叙述方法平铺直叙,各种方面创新策略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很难吸引观众。《国家宝藏》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实的气质... 在当今各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时代,虽然以历史文物与文化资源为主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节目的叙述方法平铺直叙,各种方面创新策略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很难吸引观众。《国家宝藏》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实的气质走入了大众视野,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是从“空间”与“时间”,以及这两种维度下的文化意义生产入手,来探讨节目的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类节目 空间 时间 文化生产
下载PDF
全景展示、客观叙述与人性的温情关怀——论纪录片《人间世》中的真实呈现与人文思考
19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声屏世界》 2017年第4期47-49,共3页
纪录片《人间世》自首播后,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客观性的叙事手法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医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了现代医学的一些现状,不仅使人们对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有了新的认知,并借此向观众传达... 纪录片《人间世》自首播后,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客观性的叙事手法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医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了现代医学的一些现状,不仅使人们对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有了新的认知,并借此向观众传达对生命尊重和敬畏的人文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展示 客观叙述 人文情怀
下载PDF
时间重构与“切片”观察:《踏雪寻梅》的叙事学分析
20
作者 李振礼 王永收 《现代视听》 2016年第11期48-51,共4页
《踏雪寻梅》能够在多个电影节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作品对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对电影的叙事亦有着独特的"解释"。因此,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对电影的时间性、叙事结构和叙事视点进行分析,以窥电影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 时间性 叙事结构 叙事视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